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64章

春秋大领主-第264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君需要考虑的是全局,看顾中小贵族是一种责任。

    隶属下军和新军的各个中小家族已经有很大的收获,不能忘了隶属中军和上军的那些中小贵族吧?

    国君说道:“智卿,寡人以为下军、新军方归,明岁中军、上军出征伐秦为妥。”

    智罃为什么选择下军?

    他一方面看重吕武真的能打,再来就是觉得吕武能带来好运气。

    只是吧?

    他好像忘记元戎的责任和义务,只光想着老智家能不能获得大笔收获。

    作为元戎,应该将全局考虑进去。

    其中包括平衡国中的贵族,保证绝大多数贵族能够纳赋,完成年份的纳赋所需,提供他们一个上进的渠道,打赢也能发一笔。

    “寡人以为秦戎蛮也。”国君的用词方面很贬低秦国,顿了顿问道:“可否选一地筑城,以绝其东出?”

 第389章 压根不想跟秦人玩

    现在大半个关中平原落到晋国手里。

    晋国西边最远的疆域抵达泾水东岸,甚至占领了一部分渭水南部。

    吕武所知道的函谷关目前是魏氏的封地。

    现在到那片山区建立关隘?

    建起来到底是为了阻碍谁???

    再则,建造函谷关难道是为了丢弃西边的疆土吗?

    所以了,晋国真的想在西边建造关隘来“关”住秦国,不可能去修建什么函谷关的。

    至于说虎牢关、潼关啥的之类?

    因为疆域划分的关系,建立起来都是在晋国的本土,并且还不是处在边陲的位置,建个什么建。

    再则,秦国现在的栖息地很集中,地盘方面非常小。

    真的要建立关隘,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选址太需要讲究了。

    “泾水边上是平原,没有建立关隘的基础。渭水南岸是一片没有经过开发的蛮荒之地……”吕武脑子开始运作起来。

    他上一次进入秦国,该去的地方都去逛了一圈。

    肯定看不到那座没有城墙的咸阳城啦。

    哪怕是栎阳都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土城。

    渭水南岸只有一个叫“豪”的城池,还被一片绿油油给圈了起来。

    简单的说就是,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很难得才能看到一片空旷。

    哪怕是空旷的区域,地上的杂草比人都要高。

    那是真的一片荒凉啊!

    讲一句很实在的话。

    脑子抽了才付出惨重的代价去占领那些土地,即便是白送都要深思熟虑再决定要不要。

    从无到有地开发一片蛮荒之地?

    国家足够强大,家族实力允许,去抢已经开发好的地盘,不是更香吗?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是以上的想法。

    像吕武这种喜欢占领蛮荒之地,耗费大力气去开发的人?

    在其余人看来,纯粹就是脑子抽抽了。

    至于到底谁的脑子不好使之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国君提出筑城阻止秦国东出?

    智罃是下意识想要反对的。

    现在的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总人口应该是有个接近两百万左右的规模。

    民风方面趋于野蛮和愚昧的现状。

    当然,没人在乎基层的民风怎么样,看的是上层贵族的办事风格。

    好死不死的是,秦国领导班子的做事风格已经偏离诸夏,什么不好学先学戎人的不讲规矩,再学楚国那一套胡搅蛮缠。

    人家楚国是越来越像一个诸夏体系的国家。

    秦国倒好,融入了诸夏,却我行我素。

    两百万的秦人,其中的十分之一原先就是戎人。

    秦人本来就是一个养马的小部落,历来没有丢掉自己的祖传技能,融入诸夏后依然将牧业搞得风风火火,农耕更像是一种副业。

    这也就诞生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秦国处在半农耕半游牧的状态。

    定居农耕的秦人过于集中,国都“雍(宝鸡)”周边和西疆边陲“冀(天水)”周边,人挤人地挤着过日子。

    这一部分的秦人应该是有个一百二三十万的规模。

    另外的秦人则是过着逐草放牧的生活。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人本来就是养马的出身,放牧是老本行,农耕才是刚学的技能。

    吕武的思绪有些飘。

    他并不知道秦人从什么时候转为全面的农耕,农耕地又是怎么从“雍”和“冀”向外扩张。

    “可选址‘麻隧’否?”国君问道。

    几年前了来着?

    反正,晋军和秦君有爆发过一场“麻隧之战”,以晋军获胜而告终。

    那一次吕武跟随郤至杀入秦国腹地,还跑去秦国的国都“雍”玩了一场单人破门。

    魏琦摇头说道:“‘麻隧’为川,或以‘泾阳’为妥。”

    这么个年头,“川”一般指的是平原。

    国君看向了智罃。

    而智罃则是提议拿来山川舆图,对着地图好好地选址。

    一张羊皮纸很快被送了上来。

    国君、智罃、魏琦先凑过去,再招呼其余的“卿”一块上前观看。

    不管“麻隧”还是“泾阳”,其实都是位处泾水的东岸,处在泾水与渭水的一个三角洲地带。

    那边不是没有山区,只是大范围倾向于一马平川。

    如果舍得下本去进行开发,肯定是能够成为一个产粮区的。

    智罃的手指在三角洲区域画了一圈,停在了“泾阳”的上面。

    国君问道:“此处为川?”

    他们是贵族。

    看懂山川地理是一种必备的素养。

    也就是说,不能只光会看,还要会分析什么样的山川地势,对军事方面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魏琦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当地的山川地势,述说水流分布之类,再讲在“泾阳”为什么比在“麻隧”建城更有优势。

    随着他的讲述,其余人也就渐渐更加了解当地的山川地貌。

    关隘之所以是关隘,不就是因地而异,选择本来就有的地理优势,再卡出一个地势绝佳的地方吗?

    平原地带当然可以修建关隘,只是需要一道范围很长的墙。

    说白了,像是鲁国的某个计划,他们想在与齐国的边界线修防线,搞出一道长度好几十里长的“墙”出来。

    可以理解是想搞“长城”。

    吕武的内心有些迷。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不是晋国远比秦国强大吗?

    为什么要耗时又耗力,挖空心思想搞什么防线。

    不该是时不时组织团建活动,杀进秦国进去肆虐,能抢一波,又能削弱秦国的国力。

    如果有成效,甚至能搞得秦国不想再跟晋国当邻居,被迫一再向西迁徙。

    魏琦看上去很是兴致勃勃的样子。

    他当然会感兴趣。

    毕竟,花国家的钱,来搞自家的防线建设,机会很难得的吖!

    “国君太不待见秦国了,更喜欢跟楚国玩耍啊!”吕武心想。

    通透的来讲,国君一点都不想跟秦国纠缠,认为击败楚国才是晋国的使命。

    吕武仔细观察智罃,发现智罃的眉头一直深皱。

    实际上,智罃也认为不用放太多的精力应对秦国,只是又不想掏腰包来搞什么防线建设。

    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吕武不打算有什么发言。

    他安份地听着魏琦构思在三角洲地带建立一座雄城,讲述这么一座雄城的筑成,对晋国会有这样那样的好处。

    “我何必去坏魏氏的盘算?”他是这么想的。

    只是有一点,卡住了秦国东出的路线,秦国会向哪个方向扩张?

    可不能破坏阴氏经营西疆和北疆啊!

 第390章 晋国离不开俺了啊

    智罃没给出什么准信。

    要不要修座城什么的?

    不能只是国君提一嘴就定下来。

    哪怕是真的要筑城,在哪里筑,又是筑成什么规格,资源和人力该谁来出,有太多值得唠嗑的地方了。

    甚至,筑城不一定选在魏氏的封地,能够从秦国那边抢土地,再来干筑城的事情。

    智罃先行离开。

    随后,韩厥、中行偃、士匄先后离去。

    留下了吕武、士鲂和魏琦。

    他们还需要向国君汇报攻齐的一些详细事项。

    比如,吕武跟齐国那边修订的停战协议。

    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又或是增加什么新条件?

    国君有权提出修改和补充。

    “阴卿未与解卿相遇?”国君还在纳闷撤军速度有点快,也没有见到齐国的太子。

    吕武没说有没有遇上解朔,只是详细地向国君汇报“晋齐停战协议”的条款。

    齐国的邦交由阴氏来进行负责已经成为一件事实。

    经过这一次率军伐齐,又主持与齐国的停战协议,吕武只是将那件事实用武力的方式再行确定下来。

    以后齐国对晋国有什么诉求,包括在联盟里面的责任和义务,绕不开吕武这么一个负责人了。

    同时,齐国每年上缴保护费,不能少了吕武该得的那一份。

    晋国为什么要争霸?

    成为霸主倍有面子只是一方面。

    每年能从各个诸侯国那里获得保护费才是正经事。

    现在没得统计gd。

    不过,晋国那一帮小弟每年交上来的保护费,能够抵得上晋国一年gd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要不晋国哪来的财力物力每年用兵?

    为了排面拼死拼活去争当老大会是脑子有病。

    收取保护费之外,还能召唤小弟率军随同出征,才值得去争取。

    只是吧?

    一帮小弟的军队真不被晋国看在眼里,带上纯粹就是面子问题,再来就是能够壮大声势。

    谁没个虚荣心?

    有一帮小弟在边上喊“666”,就问爽不爽。

    “鲁国攻齐,丧师不得归???”国君表情很迷。

    这样的表情和心态在其他很多国家的君臣身上出现过。

    卧槽!(一种体位)

    齐国的三个“军”完蛋,国内也是人心惶惶。

    鲁国一个“军”打不过齐国一帮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全“军”被逼降,主将也被俘虏了?

    话说,鲁国真是特么出人才呀!

    “阴卿带归齐国两‘军’实乃深谋远虑。”国君由衷地进行赞叹。

    鲁国才几个“军”啊。

    按照周王室制度,鲁国也能有三个“军”。

    关键问题在于,齐国只有三个“军”是编制不足够,鲁国却连三个“军”都难以满编。

    一下子没了一个“军”的鲁国,几乎能用伤筋动骨来看待。

    要是吕武不带走齐国的两个“军”,信不信齐国能一边打莱国,另一边对鲁国开战?

    齐国两个“军”被带走,等于编制存在却不能用。

    国内就算还有再多的军队,齐国没有两个“军”的编制,用兵只能动用一个“军”的编制。

    吕武说道:“臣归师途中,听闻齐大夫晏弱出使莱国,又闻齐姜病故。”

    那个“齐姜”是谁?

    其实就是齐君吕环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任齐国国君吕无野的夫人之一。

    这年头,“姜”其实就是小宝贝的意思。

    用“齐姜”这个称呼,只说明那一位齐国先君的夫人很得宠也很漂亮。

    听说过“孟姜女”吗?

    她的名字其实不叫“孟姜女”,称呼应该拆开来进行解读,“孟”指的是家族的长子,“姜”是小宝贝。

    所以,总的意思是:某个家族长子的小宝贝。

    当然了,“孟姜女”是《左传》里面一个故事的角色。

    而《左传》这么一本书,里面的故事很是一言难尽。

    比如,卧冰求鲤这么一则故事。

    为什么想用体温将冰化开?

    直接砸呀!

    《左传》里面的故事需要“意会”,也就是领悟其中的道理,不能用逻辑去进行思考。

    这样才能理解“孟姜女”为什么能哭倒长城。

    故事的核心不是讲“孟姜女”能哭倒长城,只是用这么一则故事来斥责秦国的残暴。

    齐国先君吕无野喜爱的一个小宝贝病死了?

    这个关莱国什么事。

    为什么两件事情要连起来提?

    国君要是没听说齐国大夫晏弱出使莱国,会纳闷为什么要特别提到那个“小宝贝”死了的事。

    莱国是一个东夷体系的国家,臣服周王室之后得到了“子爵”的爵位。

    了不了解莱国对于晋国来说不重要,只要听说过关于莱国出美女的传闻就行了。(中原另一个出美女的是卫国)

    别看国君年纪轻轻,有在周王室地盘生活的经历,学习时没少往周王室的图书馆跑,是一个广闻博见的人。

    “齐君求莱姜?”国君想到自己还是单身的事实。

    他也是够能联想的。

    齐君吕环那位父亲存世的小宝贝死掉,会让齐君吕环生出向莱国讨要美女的心思?

    而这正是吕武接下来要提的事情。

    他说道:“鲁不敌齐,臣唯有谋莱国之土。”

    国君愕然。

    鲁国当然打不过齐国。

    以前打不过。

    以后也打不过。

    幸亏国君的联想力不错,马上就猜到吕武的用意,一脸赞叹地说:“阴卿谋国,寡人喜也!”

    他没忘记士鲂和魏琦,又说道:“彘卿、栎阳卿,亦是寡人肱骨也!”

    好八面玲珑哦。

    就是,吕武差点笑场。

    彘就是猪嘛。

    所以,士鲂要是用“彘”来作为前缀,就是猪鲂。

    也就吕武心思多。

    现在前缀千奇百怪的人多得是,“彘”算是最为正常的一个,不少是以人的某个部位来取名,甚至有取名叫“臀”……也就是屁股的人。

    叫屁股也就算了,还给加上颜色,叫黑臀!

    以为叫屁股就是极限了吗?

    并不!

    某一国之君的名字是一种不妙描述的人体器官。

    每一个时期都有当时对文字的定义。

    比如说“翔”这个字吧。

    “翔”明明是一个寓意非常不错的字,硬生生被弄得等同于秽物。(话说,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说,公元前572年的现在,取某些名字可能是好的寓意,到了二十一世纪,文字的理解可能会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