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94章

春秋大领主-第294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会的晋国贵族有些懵。

    他们对吕武那么了解秦国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智朔就想道:“阿武是多么处心积虑地想要对付秦国,能收集这么详细的情报。”

    中行偃则是开口问道:“我军西向攻秦国之西陲,抑或挥师南下?”

    问得的晋国贵族再次一愣,他们怎么都没料到会玩这么大,原先以为只是入侵之后在秦国边境收获一波的。

    吕武同样被中行偃的胃口有些惊到。

    现在是个什么交通条件,他们目前是在“吴阳”周边,远离秦国西陲有个近千里。

    心到底是多大,才无视了渭水中游的秦国核心腹地,搞千里奔袭去秦国西陲收获一波,再带着未知数量的收获返回?

    吕武定了定神,说道:“新军将已收拢兵力开拔南下,大军可会合再行往‘雍’而去?”

    他的话让众贵族松了口气。

    事实上也是那样,秦国西陲太过于遥远,他们对沿途地形两眼摸瞎,往南走个两百里左右就能取得收获,毛病了才去搞前途未卜的千里远袭。

    说是等待魏琦的大军过来会合,指的是要不要攻一波秦国“雍”这个都城,不代表吕武的这支部队留在原地不动弹。

    吕武窥探到秦国大举向“雍”集结兵力,笑咧了嘴进行有限的分兵,不去攻击秦国的各个城池,专门袭击容易攻打的“邑”和“邦”,开开心心地取得收获。

    与此同时,晋人走一地就将晋军帮助秦军击败义渠和白翟的事情传开,又将秦国公子后子针恩将仇报派刺客刺杀吕武的事情宣扬出去。

    这是在搞舆论战。

    未必真的管什么用,求的就是一个师出有名,表示秦人在遭遇的一切苦难都是秦国公子给带来的。

    瞧瞧,看看。

    俺干这么些事情是合理的报复。

    你们有什么仇什么怨,怪自家的公子去呗。

    顺带的,俺们忒鄙视你们秦人,恩将仇报的事情干了就干了,反正秦国也不是第一次,只是刺杀那么卑劣的行为怎么就敢做。

    所以,俺来秦国做任何事情,莫得一丝一毫的心理负担啊!

    舆论战这种玩意在当代不是用来搞普通人的。

    一切只因为普通人压根就无法命运自决!

    这话好像有什么不对,搞得其它时代的普通人能决定自己命运似得……

    总之,吕武要搞的是秦国贵族的心态,顺便再选择秦国公室的“种”好像不咋地。

    拆成三股的晋军分分合合,有大量秦军就联合起来灭掉,平时继续快乐地制造无人区,心情简直不要太美滋滋。

    而魏琦后面率领大军过来,找到吕武之后进行归建,一样被分成了四股出去搞事。

    某一天,一名自称叫刘轼的秦国贵族扛着代表秦君嬴石的“节”找到吕武了。

    有那个“节”的存在,沿途才没有被晋军收拾。

    背景情况是吕武刚率军抢够了,需要将收获进行分组归类押解回去,带着大军驻扎在秦国都城“雍”西北方向的汧(qiān)水边上进行休整。

    来人通名而进,只是等进了大帐又改自称叫士雃了。

    吕武有着相当的敏感度,互相见礼之后,问道:“汝乃范氏族人?”

    士雃却是满脸愤恨地说道:“晋为大国,你为‘卿’,怎敢率兽食人?”

    懂了。

    伤得有多痛,骂得就有多狠。

    并且士雃是站在秦国的立场,没将自己当成晋国范氏的人。

    吕武收起脸上的笑容,面无表情地说道:“兽袭我,我奋而反击,兽不当死?”

    士雃嘲讽般地一笑,说道:“出征大军尽没,阴子为胜者,自是金口玉言,无人反驳。”

    吕武觉得没有交谈的必要,示意士雃可以走了。

    士雃却不走,甚至还走到旁边屈膝跪坐下去,目光炯炯地盯着吕武,问道:“阴子可敢率军往‘雍’,与我大军堂堂正正决一死战?”

    哟!

    要回归春秋中叶的战争模式啦?

    吕武很好笑地说道:“今时今日秦人方知守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吕武只想找老范家的人问一问,从老范家别出的刘氏,脑回路都是这么清奇的吗?

    战争的主动权被吕武握在手里,损失惨重并且还在继续损失的是秦国,凭什么喊一嗓子就要让吕武放弃收获,屁颠屁颠走进很可能挖好的陷阱里面去?

    简直神经病嘛!

 第432章 见好就收啊喂

    战争打的是什么?

    往小的道理来讲,敌人想要完成什么目标,己方不但要去进行避免,甚至要千方百计地破坏。

    往大的道理来说,战争并不单纯以杀死多少人为目标,更应该考虑的是怎么进行收获,再最大程度地削弱敌人,乃至于进行最终层次的消灭。

    这一次战争从后子针派出刺客刺杀就已经变味,不是传统的春秋战争模式。

    那么要不要再讲规矩这种事情不再是秦国说了算,该由作为受害者的吕武来决定。

    秦国虽然一再不讲规矩,做事的方式却有点没有跟上实际情况。

    上到秦君嬴石,下到有话语权的秦国贵族,他们思维已经进入“战国时代”,大部分做事方式却是依然停在“春秋时代”。

    士雃轻蔑地看着吕武,问道:“阴子不往,乃是惧怕我(秦国)?”

    开始用激将法了呗。

    就是功力方面很像小学生,对吕武产生的效果一言难尽。

    吕武皮了一句,说道:“战场在秦,一寸草、一根禾、一片瓦、一口众,损皆在秦。”

    他没给士雃再表演的机会,继续说道:“你若愿战,来也。避战,亦可也。何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态,汝以为然否?”

    在场没有史官,要不那一句话被记录又祸害了一首传世的诗。

    这个也不怪吕武,脑子里就是那么有“货”,哪怕没有刻意,某些时候讲话总是能冒出很多的新词以及一些传世名句。

    那真不是什么矫情。

    后世的人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看似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事实上就是存在一个典故。

    为什么难学,不就是因为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故事吗?

    字母堆砌起来的“串子”其实也不好学,学了还不一定就是那么回事,无外乎就是真正使用时,口语方面会缺少一些区域性的俚语之类。

    而那些“俚语”事实上跟的成语一样,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语言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交流,各自的词汇一再增加,怎么可能少了“背景”这种必要的内涵。

    士雃一再换着法子,想要让吕武如他心意,见吕武就是不为所动,改而聊起了家常。

    幸亏吕武已经习惯当代人的思维切换模式,要不真会被士雃给搞懵了。

    上一刻还在代表秦国各种诘问与激将。

    下一秒笑容温和且带着明显的缅怀,聊起了晋国范氏的事情。

    如果是谈国事,吕武能够不留情面地撵人。

    进入到话家常的模式,吕武真的就不能直接撵人了。

    关键是吕武哪来那么多闲暇跟人闲聊?

    他让人找来老范家的彘裘,找了个理由离开。

    汧水并不是一条大的河系,位于秦国都城“雍”的西面,算是渭水的支流之一。

    也就是说,从汧水能够泛舟南下进入渭水,甚至可以直接来到秦国都城“雍”的西面郊外。

    杀入秦国的晋军进行分兵,肆虐的区域是以“雍”为中心向外辐射,等于是在渭水北岸区域一再破坏与劫掠。

    他们已经肆虐了将近半个月,能抢的“邑”以及“邦”被祸害得差不多,打起来费劲的“城”则是一个没动。

    秦军当然不是任由晋军肆虐,他们有尝试想要吃掉某支晋军,每每成功咬住了那支晋军没来得及吃掉,反而被围拢过来的晋军“里应外合”给吞了。

    这个当然是因为吕武带来了足够多的骑兵,又洒出去数量充足的侦骑以及探子。

    情报信息差方面晋军占优,又有一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能快速支援,哪怕被咬住的晋军未能连同阴氏骑兵短时间内消灭秦军,周边得到消息的晋军也能及时赶来。

    那么一搞,明明是主动发起追击的秦军变成了肉包子,能坚持到己方大军来支援还有希望逃出生天,不能则被晋军毫不客气地吃掉。

    类似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秦国这边干脆不敢再派出军队打野战,只能将兵力集中在“雍”这个都城,导致守军太少乃至没有守军的各个区域干脆脱光,任由晋军这个姿势那个姿势爱怎么爽就怎么爽。

    这个就是秦国思维进入“战国时代”无所不用其极,无力去在破坏规则后进行反击,必须咽下去的苦果。

    不知道跟彘裘聊了些什么的士雃离开。

    吕武立即派出人手前往联合各处的部队,下令各自部队向岐山西北方向的一处平坦旷野集结。

    五天之后,人数大约在七八万人规模的秦军离开“雍”,看行军路线明显是向着汧水而来。

    吕武得到消息带着部队离开原地,前往跟各部约定的会合地点。

    “为何集结于岐山以西?”葛存觉得这不是自家主人的风格,不该是趁秦军离开都城,去将秦国都城攻下吗?

    吕武笑着说:“秦人满腔怒火,红着眼珠子分明就是想拼命,我偏不如愿。”

    其实是,哪怕是作为一座都城,秦人是那么的穷,抢起来估计也没多少好东西。

    真的去攻打“雍”的收益可能不怎么样,风险极大不提,真的攻打下来产生的影响也太大。

    他们这一趟已经肆虐了大半个秦国腹地,劫掠到的物资与人口非常多,爽已经狠狠地爽了不止一波,再抢下去收获不再是收获,该成为拖累的负担了。

    说白了就是,抢东西肯定要带走,要不等于白抢。

    那么一抢再抢,军队的纪律不免松懈,一肥再肥的各部口袋里面的东西增多,愿意拼命的心思绝对一丝又一点地减少。

    这个也是人之常情,有钱了谁不想潇洒,必然会变得更惜命,任何人都不想辛辛苦苦一场,没得享受人就那么死了。

    作为一军统帅不光要时刻注意敌军各种动向,还要将麾下部队的状态看在眼里。

    所以,有绝佳机会吕武不会放过,带着这种状态的部队去跟秦人玩命就算了。

    吕武不会将这一次西征视为最终的结束,只是摁下了“暂停键”而已,以后必定时不时来搞事情。

    他很喜欢晋人对命令的遵从,没有停下来等待秦君嬴石率军前来,带着部队开始往北撤退。

    因为军中的战利品以及俘虏众多,晋军的行军速度其实快不起来。

    关键是秦军发现晋军有撤退迹象之后,追击的速度不增反减,后续更是有部分秦军调头南返。

    这一次秦国真的是损失惨重啊!

    三四万的正规军丢在了泾水战场,断断续续北上增援的秦人也没了一两万。

    后面晋军杀入秦国疆域,攻击了那么多的“邑”和“邦”,不是晋军没攻击“城”的话,“雍”周边肯定要被搞成无人区。

    普通的秦人可以红了眼,秦国高层则是该思考怎么进行善后了。

    “阴武此人如何?”秦君嬴石问的是见过吕武的士雃。

    秦国这边关于吕武的看法非常复杂。

    吕武不止一次伤害了秦国,却表现出极为善战的一面,使得不少秦人畏惧和憎恨的同时心生崇拜。

    受到伤害了还能感到崇拜?并不是秦人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病。

    中原各个国家,包括晋国,之前对养由基就是畏惧加崇拜那种心态。

    无非就是承认对方真的很强而已,不会因为崇拜而就跪舔,该打的时候依然拼命。

    士雃没有马上回答,想了想才说道:“观之性格温润儒雅,未有咄咄逼人一面,不似骄横之人。”

    秦君嬴石和其余秦国贵族一听,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严峻。

    用最温和的态度对人,干的却是最为残忍的事情?这样的人说明不缺理智,心又如铁石一般的坚硬。

    他们宁愿吕武在与士雃见面时各种欺凌,表现出来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

    这一支秦军还是缓慢地“礼送”晋军出境,打算送到泾水边上就调头返回。

    秦君嬴石脸色平静地问道:“寡人若遣使往‘新田’与晋君商议两国重归盟好,可能如愿?”

    话音未落,外面出现了喧哗声。

    没有多久,一名秦国贵族前来禀告,说是一支晋军很突然出现,正在攻击营寨之外的牧畜群。

    现在的秦国还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没有大肆建设骑兵不是办不到,纯粹是他们的路有些走偏了。

    秦军出征肯定会携带马匹以及牛、羊。这些东西没可能全部安置在营寨里面,需要散出去牧养。

    秦君嬴石已经派人出去迎战,自己也上了巢车,问道:“可是阴氏来袭?”

    秦国这边一再挨打,一些幸存者讲述了阴氏骑兵的厉害,使得秦国高层异常关注。

    同在巢车之上的士雃眯起眼睛仔细观察了一小会,答道:“非是阴氏戎骑。”

    来的其实是老智家和老范家的部队,数量方面并没有太多,以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超员搭载。

    他们抢了一波,看到秦军有所反应,带上收获拍拍屁股直接跑了。

    秦军一再吃了阴氏骑兵的亏,哪可能忽视骑兵的作用,有专门集中善骑的人搭伙成为临时骑兵部队。

    大约三千左右的秦军骑兵进行追击,却是又有一支晋军出现。

    这一次来的是阴氏骑兵,他们在秦君嬴石以及其余亲人的注视下,两三个照面将秦君骑兵打崩了。

    秦君嬴石没有因为秦军骑兵败得太惨而脸色难看,相反是一脸欣喜的若有所思神态。

    他估计是看到阴氏骑兵那么猛,琢磨着骑兵是个好兵种?

 第433章 智罃的儿子太聪明啦

    此时此刻,吕武满脸不愉快地扫视智朔与彘裘。

    一切的起因是两个家伙禀告的是外出游弋,干的事情则是调头袭击秦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