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355章

春秋大领主-第355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晋国,尽管国君权势遭到压制,却不是完全没有权力;各“卿”哪怕不是聪明绝顶,智商也是在正常人的水平之上。

    吕武在晋国去干收买全国的事情试试,有足够的资本收买全部的卿位家族吗?

    不将卿位家族搞定,光是收买那些中小贵族,信不信一旦出了事之后,中小贵族玩跳反?

    看看曾经的赵氏主宗就知道结果了。

    赵氏得罪了很多人没错,施恩的对象也是不知凡几,等赵氏出事之后是什么情况,事后又只剩下多少人记得赵氏的恩情?

    不断施恩以及交好某某谁在晋国顶多就是留下退路,无法在发生什么事情的前提下起到作用,不知道这点的卿位家族就是在自取灭亡!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国君又一再开启会议,有跟诸“卿”的商谈,要么就是连中等贵族含公族一起到场。

    一系列的事情被决定下来,出兵征讨郑国就是其中的一项定议。

    国君采取了吕武的建议,三个军团一起南下,初始阶段是每个军团只带两个“师”,由军将和军佐共同承担;各“卿”以及在初始阶段没有出兵的贵族,做好征召的各项准备,一旦时局需要就下令征召,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某个地点集结。

    有脑子的人看到底能看破多少层,可能只看到第一层,也就是把郑国吓住,国内能够减少动员的损失;还可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模式,国家能够根据局势需要进行及时又合适的兵力动员。既动员层次和机制

    应该也有人看出是一种疲楚之策,感概智罂的提议可算是真的在执行了。

    他们却忘记第一个提出疲楚之策的人是申公巫臣,又或者是记得,但就是把功劳扣在智罂头上。

    没脑子的那些人?庆幸能够减少损失就行了。

    吕武之前带了两个“师”来到“新田”郊外驻扎,出征却不会带着他们其中的一个“师”出征。

    正确的做法是,命疲劳状态的部队回去解散,征召新一批的“徒”和“羡”组成新的一个“师”。

    中行偃对各个卿位家族有明确的要求,“徒”的比例一定要是多少,其中穿甲的士兵又是多少。

    “元戎深知各家前次动员农夫?”吕武问话的人是魏琦。

    魏琦最近的情绪有些不对劲,比较明显的一个愣神,等吕武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才说道:“当是如此。”

    吕武不再说话了。

    职业军人跟农夫在军事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前者一个人可以轻松弄死后者的四五人,并且会随着前者的数量增加干起后者更加轻易。

    “汉末北军几千人就能轻松击败数万数十万的黄巾,不就是一方为职业军人,另一方只是临时凑起来的农夫吗?”吕武对中行偃的要求没任何不满,甚至觉得做法很对。

    根据中行偃的要求,卿位家族出动的一个“师”里面“徒”的数量不能低于三千,着甲的士兵数量不能少于一千。

    阴氏、魏氏、范氏、荀氏中行氏都能够轻松办到,程氏和赵氏则很是不好说了。

    难以达标的地方在于“徒”的数量,再来就是甲胄的问题了。

    哪怕是晋国一再发生“军备竞赛”的事情,家里的财帛支撑不住,能置办得起甲胄的依然少。

    要清楚的知道一点,各个家族的主家有钱,跟这个家族治下的“士”或“徒”有没有钱,是两码子的事情。

    主家没有义务或责任帮“士”或“徒”置办甲胄,看的是主家平时对下的赏赐厚不厚。

    各家的军队集结到“新田”这边来。

    中行偃干了其它元戎极少做的事情,也就是邀请国君出城,再在“新田”郊外举行了阅兵。

    “君上,我军雄壮否。”

    “寡人深感骄傲。”

    “君上,我军是否威武?”

    “寡人深以为然。”

    中行偃和国君在干的事情,是当着列国使者炫耀武力。

    各个国家的使者,他们听着中行偃和晋君姬周的对话,看着远处不断走过的晋军,脸上的谦卑或自卑越来越明显。

    吕武看到韩无忌急匆匆而来,又看见韩起不知道听了什么话脸色大变。

    韩起先去找赵武,随后两个人一起过去国君那边。

    国君不知道听了什么话,先是一愣,随后愕然,脸色最终定格在悲痛的表情上。

    站在国君旁边的中行偃表情就有些奇怪了。

    “发生何事?”魏琦和士匄几乎同时出声。

    吕武看了一眼韩氏两兄弟,再看已经哭了的赵武,大概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525章 连这都要加戏(求订阅)

    “老韩,没了啊”吕武心想。

    他回忆起了更多的事情,想到自己曾经态度极佳,甚至有些不要脸,想要靠拢向韩氏,被韩厥无情拒绝。

    现在,韩无忌来了,他直接奔向自己的弟弟韩起当然正常,再去找赵武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赵武、韩起和韩无忌没有私下再告诉谁关于韩厥过世的消息,他们一块去找了国君,已经将自己的交际圈亲密关系展现得清清楚楚外加明明白白。

    平时勾勾搭搭,看上去好像交情都不错。

    发生了急事和大事,直接去找谁能够体现出交际圈的亲疏有别。

    “我没欠韩氏什么吧?”吕武仔细地回想了一遍,确认一些欠下的人情以及利益早就还了。

    前面传来了话,证实了韩厥在封地病逝的消息。

    阅兵仍然在继续,没有因为突然传来韩厥病逝的消息而终止。

    如果韩厥仍然为“卿”,事情将会变得不一样。

    晋国的“卿”地位很特殊,够资格让国君终止阅兵,甚至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哀悼。

    现在非但韩厥不是“卿”,韩氏也不再有家族成员获得卿位,一些特权也就享受不到了。

    “早已听闻韩伯身体不适”士匄转悠了一双眼睛,比较假的低叹一声,继续说道:“不曾想,未见韩氏再获卿位,病逝矣。”

    吕武对士匄侧目。

    魏琦、程郑、祁午、羊舌肸、解朔、张老、先屏等等人,听到的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看向士匄,开始在心里琢磨士匄那么说是什么意思。

    阅兵结束,负责各个诸侯国邦交的“卿”需要去应酬一番,其余人则是凑到一块谈论关于韩厥病逝之后,韩氏会何去何从的事情。

    吕武要见的人比较多,秦国、齐国、杞国和大邾的使节一一见面交谈,少不了一些安抚。

    阴氏负责的莒国?吕武根本没有见莒国的使者,几乎等同于直白向莒国昭示:你这沙比,没救了,等死吧!

    莒国一再冒犯阴氏,前面还算是可大可小,属于可以拖着暂时没动作的级别;后面莒国估计是判断错了情势,越来越过分不说,连吱一声都没有就将鄅国吃干抹净了,还搞得去跟楚国玩相亲相爱。

    像莒国这样的国家,哪怕晋国没有动手,山东那边的齐国、鲁国等诸侯国,乃至于一些东夷体系的国家,又有哪一个不会心生忌惮,想要将莒国弄死?

    晋国不会允许有某个诸侯国,乃至于是一些诸侯国联合起来将莒国弄死。

    不是晋国要保护莒国,完全是替天行道这种事情,要干也该由晋国来干!

    吕武对秦国和齐国比较重视,过问了两国国内的诸事,进行了必要的干预。

    如果说齐国只是阴氏的邦交国,吕武干涉齐国内部事务需要浅尝而止,他是秦国的执政就需要事无巨细了。

    秦国正在喘气阶段,干不了什么征战的大事,需要的是赶紧地恢复生产。

    而修复首都圈生产的事情,吕武在“雍”那边时就已经在做,向秦国来人了解的是近期内部的动向,比如秦君惠怎么怎么地,公室又咋地了,大臣又有什么动作之类。

    吕武当然还有额外的渠道来了解秦国的大小事,与作为使者过来的人讲得差不多。

    这件事情只是证明一点,阴氏对秦国的掌握力度很强。

    这一次晋国要南下讨伐郑国,国君已经决定召集众小弟,得到召唤的诸侯国无一拒绝。

    各个诸侯国的使者先来“新田”,才有了中行偃安排的阅兵。

    他们的军队则是没有来到“新田”,会根据晋国的指示前往“虎牢”进行驻扎。

    前一段时间晋国内部暴兵,一暴就是五十多万大军。

    先不要管五十万大军有多少是真正能打的,晋国又能维持五十万大军的征战消耗多久,光是五十万大军就非常吓人。

    事实上,别看五十万大军那么吓人,一折腾直接让晋国的总体国力倒退了至少三年。

    而那还只是进行征召,各个家族的军队只是在自家的封领待着,没有其余的什么动作。

    各个家族有苦自己知道,又或者只要是个晋国的贵族就尝到了苦头。

    关键没有晋国贵族会对外瞎哔哔。

    在这种背景下,各个诸侯国只是看到了晋国的可怕,哪里知道晋国贵族心里无比的苦逼。有哪个诸侯国敢挑晋国的虎须?

    别说,还真有!那就是莒国。

    没脑子的莒国干自取灭亡的事,其他诸侯国的脑子正常得很。

    莒国的事情让吕武很没有面子,国家层次不对莒国动手的话,说不得阴氏又需要对莒国启动家族私战。

    “南下之期不变,各军有序向南。”中行偃的语气很稳定,扫了一眼众人,才继续说道:“韩伯过世,如有需往韩哀悼,从速而往,及时而归。”

    能够确定会去的“卿”必定有赵武一人。

    韩氏对赵氏掏心掏肺,韩厥对待赵武比亲儿子还亲,一度让韩无忌和韩起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赵武不是傻瓜就知道应该在韩厥过世之后怎么做,又是做到什么程度。

    只是吧,韩氏已经不是卿位家族,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在丧事这件事情上,晋国能够给予的哀荣会比较有限。

    最为现实的就是,国君去不去参加韩厥的葬礼,包括诸“卿”之中谁去或不去,取决于他们自身的选择,不跟礼仪制度有什么挂钩。

    “如此,我往之,南下之军暂由鲂统率。”士匄做了第一个表态的人。

    吕武和魏琦下意识对视了一眼,他们看出士匄有所图谋了。

    现场有一个人提到韩厥就掉眼泪,甚至发出了哽咽的声音。这人就是赵武了。

    吕武说道:“我亦往。”

    有些人就错愕地看向表态的吕武,脸上表情看似比较诧异。

    韩厥有闺女成了吕武的女人?

    拜托!

    那只是陪嫁,是陪嫁啊!

    以现在的习俗和社会规则,陪嫁不是夫妻,算是附带赠送的福利,不算什么亲戚关系的。

    打个比方就是:某父将女儿卖给了谁,那谁将某父的女儿睡了,事实上也就只是睡了,双方只是一种买卖的关系,除此再无其它。

    说句比较难听的话,睡了谁就跟女方家庭成为亲戚,某些家庭岂不是要满世界都是亲戚???

    士匄眯着眼睛看向吕武,看着比较有侵略性。

    吕武发现士匄在盯着自己看,转头眼睛对视过去。

    那一瞬间,两双眼睛对视,加上特效就是半空中有着两道闪电碰触

 第526章 真特么脏(求订阅)

    士匄想干什么。

    又或者说,范氏想整点什么?

    范氏跟赵氏现在成了一伙的,又表现出对韩氏的期待感,还能是什么呢。

    韩氏失去了卿位,不等于韩氏的硬实力在短期内会快速衰退,需要一个过程。而衰退过程会多快或慢,看得是韩氏当家人的操作。

    晋国的卿位家族为什么会吃香?不简单的是因为卿位的高度,实际上是因为拥有话语权。

    “卿”的话语权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我强我有理”,真的只看这个是流氓,不是体制内的官员。

    说白了,目前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个渠道,比如“士”和“徒”需要纳赋来抵消交税,“卿”则是掌握了“征召”的便利。

    作为一个卿位家族,话语权体现在“征召”的便利之上,军团需要来着哪里的“士”和“徒”,肯定会是优先照顾自家。

    “士”和“徒”进行纳赋行为,出征有立功就能得到赏赐,可以是物质,也能是升官。

    一旦“士”和“徒”无法纳赋,他们没有了获取物质和升官的渠道,要拿出财帛和资源交税,其实就是最大的区别所在。

    更通透一点的来说,人无横财不富,没有立功渠道的人生是混吃等死,“士”和“徒”渐渐就会对自己的上家感到失望。

    韩氏不再作为一个卿位家族,效劳于韩氏的“士”和“徒”也就没有了横财和前途,依附于韩氏的中小贵族亦然。

    情分诚可贵,利益价更高,若为前途计,两者皆可抛。

    时间越久,韩氏的衰落会更加剧,等他们跟普通的中等家族没有区别,多的会是落井下石的人。以往很多失去卿位的家族就是这么没了的。

    范氏表现出想拉韩氏一把的举动,也许是看上了韩氏的实力,想要收为己用。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赵氏靠拢向了范氏,赵氏值得范氏去拉韩氏一把,从而使范氏一举获得来自赵氏与韩氏的马首是瞻。

    士匄的表现是,以为吕武同样看上了韩氏,想要收为己用。

    然而,吕武真心对收韩氏当助力的兴趣不大。

    韩氏在韩厥的领导下崛起,埋下的祸根却也是一点没少,光是遭到国君的厌弃就是很大的隐患之一。

    一个光想自保,遇事则能躲就躲的家族,老实倒是老实了,给人一种不可靠的印象则绝对不可避免。

    当然,能收服韩氏的话,吕武也不会非要推之门外。

    一种人有一种用法,家族同样。看的是用的人,会是怎么个用法,放在对的位置能出现奇效呢。

    “姐夫”赵武欲言又止,还是说道:“阴氏、韩氏相交,为何事情演变如此?”

    这是用话术欺负人啊!

    等于是在暗示,韩氏曾经多多少少庇护了吕武的崛起,怎么搞到后来两家亲近不起来。

    韩氏的老家主韩厥死了,有什么坏话,人刚死不太好说,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