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373章

春秋大领主-第373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栾书针对郤氏,为什么栾氏和郤氏一块完蛋?不就是栾书受到郤克的恩惠太大,栾书却想要将郤氏一家子整整齐齐地搞没了,表现得太无情无义使世人害怕嘛!

    什么情份都不顾,谁都要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哪怕与那样的人做朋友?

    吕武已经跟魏琦谈了几次,听到魏琦最终拍板下来,扭头无声地叹息了一声,心想:“果然,再好的盟友,暗地里还是会互相提防。”

    魏氏不敢完全信任阴氏,阴氏又何尝不是?

    魏琦要拉韩起一把,摆明了就是开始忌惮阴氏了。

    不过,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们不是单独一人,后面有着一家子,还有无数的家庭指望,感情用事不但会害死自己,是会造成跟随自己的那些人面临灭顶之灾。

    吕武并不感到难过,甚至心情感到无比放松。

    如果魏氏只看感情,才会让吕武难办。

    吕武有着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将异常坚定地向着那个目标努力,过程中的朋友和敌人会一直在变。

    现在阴氏跟魏氏是盟友,与其余几个卿位家族的关系比较复杂,没有太大的矛盾或仇恨,要说想要让关系变得多么亲密也是未必。

    当然了,吕武想要采取的策略会很现实,取决于阴氏在西边的需要,不出意外阴氏需要保持与魏氏的盟友关系,时局需要时将与某个卿位家族玩哥两好。

    在吕武制定的阴氏外交政策中,哪天阴氏成为秦国之主,那天就是跟魏氏翻脸的日子。

    不要怪吕武现实,要怪就怪成为秦国之主的阴氏需要把控山川地利的优势,不将“桃林塞现代灵宝”和“魏”地掌控在手,该怎么去建立关中的门户?

    那个“桃林塞”在哪又是谁的地盘?位于华山之东、大河之南、山以西、陆浑戎之北。它现在被一切两半,一半归于范氏,另一半掌握在伊洛之戎手里。

    吕武事先已经知道函谷关的位置,后面一再从那片区域往来,发现还有一处同样适合建立关隘。

    如果说函谷关一卡就是挡住东面来犯之敌,吕武发现的那个地方建立关隘则是能挡住南面。

    吕武猛然间一愣,想道:“我是不是变得保守了?怎么只想着守成,不是”

 第550章 谁是鬼谁是人

    吕武一想不对,再想更不对。

    想要锐意进取,有那个资本不?连最基础的基本盘都没有,拿什么来进取!

    所以,一旦阴氏真的成为秦国之主,函谷关必须给建起来,甚至是在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前,函谷关的那块地皮就要先弄到手,建立关隘再干取而代之的事情。

    那么,吕武从今天开始就应该谋划怎么将“魏”地拿到手,能以和平的置换方式当然最好,不能必然需要使用武力。

    “我记得原历史上三家分晋时,三方进行了超大规模的领土置换?”吕武没记错,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他又想道:“我家在晋国还有那么多封地,不可能放弃的。”

    到时候,阴氏既是秦国之主,又有关外的大片疆域,不出意外开局的国土含括原版历史上的秦国和赵国?

    真的是那个样子,其实算是有好有坏,取决的是到时候阴氏的家底有多厚,能不能抗住第一波压力。

    那些事情需要一步步地筹谋,吕武将心念收起来,将精力转为应对当前的局势变动。

    遭到范氏和阴氏、魏氏冷遇的智瑩并没有消停下来,利用程郑为“卿”的身份接连召见了很多中等家族。

    程郑是“卿”,请客吃饭的话,哪个中等家族会不给面子。

    当然,给面子去聚会是一回事,遭到提出什么要求或提议,愿不愿意执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闻智伯为君上代言,对众家多有抚慰?”士鲂看向了吕武和魏琦,对韩起也在场感到意外。

    一再蓄势的国君和退休老干部智瑩搅和到了一起,肯定要让几个卿位家族感到忌惮,相聚的次数也就多了。

    士鲂又说道:“听闻上军将近日来接连入宫?”

    吕武很大方地承认,说道:“南方有异动,元戎无法出征,中军佐往东而去,我为上军将必被询问。”

    南方那边,郑国真的去侵袭蔡国了,子驷一战打崩了蔡国,战场俘获与缴获众多,郑军又在蔡国大肆地搜刮,动静闹得很大。

    楚国还在内乱当中,楚君熊审对郑国入侵蔡国暂时没有做出反应。

    郑国或许会因为楚国没有吭声感到沾沾自喜?估计也有郑国人对楚国那样感到不妙。

    不过,整体上来讲,郑国从蔡国那里补了一波血,举国陷入了欢腾。

    吕武进宫确实被问到了南方的事情。

    国君笃定楚国不会坐视郑国入侵蔡国,一旦楚国的内乱得到平息就是郑国倒霉的时刻。

    晋国有心插手楚国内乱,想要真正地操作却很难。

    国君将观点表达得很明确,无法直接插手楚国内乱,要将申公巫臣派去吴国当客卿,帮助吴国强大起来。

    另外,国君认为不能坐视郑国壮大,无法直接出兵去干郑国,就等着楚国对郑国下手时去掺和。

    介时,是讨伐郑国,还是帮郑国一把,取决于晋国的需要。

    “君上此举……无出其后。”士鲂的脸色不好看,那么讲也就不是赞美。

    那是根本没将周礼当一回事啊!

    固然因为郑国活该,但姬周是一国之君,怎么能那么红果果地无视规则?

    这怕不是周平王第二!

    那个周平王是谁?就是引来异族干周幽王的那位。

    都说周幽王玩烽火戏诸侯才导致西周的灭亡。

    关于烽火台到底是什么时候才有,有的说殷商就有了,有的则说要到战国时代。且不管是究竟怎么一回事,有多少人知道那时候周室自身的矛盾有多大,朝中又有哪个乱臣贼子处心积虑想搞事?

    周平王搞了那么一出,东迁之后建立东周,成为一位“始作俑者”,周国的衰弱就是由他而始。

    各个诸侯国不是傻子,他们会想:“老姬家争权夺利那么搞,完全无视了自己制定的礼法,俺们用得着在乎吗?”

    吕武今天可不是专门讲那个,说道:“君上决议恢复八卿,我私以为确实应当如此。”

    这点魏琦已经事先沟通,没觉得意外。

    士鲂还沉溺在国君坏规矩上面,愣了愣神才吃惊地说道:“若真如此,何人为‘卿’?”

    按照国君的意思,公族那边应该有一个人为“卿”,态度还很强硬。

    国君在上次与吕武进行“交心”之后,以为吕武会站在自己这边,认定阴氏能够说服魏氏,一旦吕武和魏琦支持,软弱的中行偃无法阻止,再有智瑩表态,公族获得一个卿位是有把握的。

    吕武将国君的意思讲完,又说道:“君上以为赵武任‘卿’无所功业,当退。”

    那是赵武的一系列表现让国君失望,再来就是赵庄姬去世之后,害怕捏不住赵武。

    并且,谁还看不出国君之前想培养赵武?

    既然赵武没用,国君的思维就很直接,早先就有一名卿是他的人,换一个人选而已,这样的交易应该不会得到几个“卿”的拒绝,甚至会因为公族上台使局势更明朗。

    士鲂懵了!

    国君摊牌,直接承认赵武就是他的人。这是什么玩法?

    吕武知道那是什么玩法,无非就是近一步的展现威严,炫耀属于国君的权柄而已。

    从这么一件事情来看,国君回国之后风光变得有些飘,挨了几棒子陷入沉寂,一段沉浮使得心性变得更加沉稳,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玩法。

    晋国当前的局势对国君太有利,他不抓住机会该有多蠢?

    士鲂怔怔地说道:“如此一来,景公旧事……”

    晋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景公导演了好几场好戏,抓住机会一下子弄死了赵氏。

    吕武试探地说道:“元戎无力抗衡君上。”

    换作其余的朝代,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谁敢直接说出来?

    现在讲这话却是没什么关系的。

    士鲂一下子就听懂了。

    现任元戎压不住国君,导致国君对卿位家族形成了压制,继续发展下去或许不止一个卿位家族倒霉,是不是该换个元戎了呢?

    如果中行偃垮台,他们这些卿位家族要不要顺势将荀氏、中行氏,乃至于是连智氏和程氏都一块解决掉?

    真的是那样的发展,从国家角度来说晋国的国力必然大损,获胜的家族则是会壮大,还是那种翻几倍、十几倍的壮大啊!

 第551章 因势利导嘛俺熟(求订阅)

    吕武现在面临很艰难的抉择,里面存在配合国君的选项,清楚目前阶段不能把国君给惹毛了,但是又不能将配合国君做得人尽皆知。

    毕竟,他是“卿”啊!

    在晋国,“卿”针对国君才是一种正治正确,跟国君搅和到一块去,哪怕一时能够得利,事后也必然要被众贵族所孤立。

    国君现在搞那么多事情只出于一个目标,尝试收拢更多的权力在手。

    那么,国君肯定要针对“卿”来搞事,能搞一个是一个,加强威严也就等于有了权力。

    晋国的公族不弱,只是公族那边的鬼心思太多,无法团结也就力气无法一处使。

    根据吕武的观察,国君一直在团结公族,成效方面看着好像还不错?

    只不过,那是建立在中行偃得不到其余“卿”支持,元戎压制不住国君之上的一种表象。

    如果元戎能够取得其余“卿”的支持……,也不用六“卿”全站在中行偃那边,仅仅是范氏、阴氏和魏氏选择支持中行偃,国君的一切图谋都将成为无用功。

    那些公族,他们根本不敢跟团结的卿位家族刚正面。

    最为要命的是,由于中行偃表现不堪,会令人思考支持他到底有没有用,再来就是付出能不能得到回报。

    所以了,吕武才会想着挺范氏一把,既是为了让范氏烈火烹油,又让国君遭到压制。

    “现在不能乱啊!”吕武很忧愁这一点。

    上一次栾氏和郤氏完蛋,他们的遗产肥了很多家族,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事实上,内战折损的一丝一毫力量都是国家的,形成了重新的洗牌,折损掉的人力物力就那么消失了。

    晋国不存在任何的忠臣,而这一点并不是吕武所造成的。

    在他穿越过来之前,晋国的卿位家族就跟国君对立,又或者说晋国的非公族、公族、国君早就形成了各自圈子,有对立也有合作。

    他没想过帮晋国的哪个国君改变那种现状,干不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自己能成事,为什么要托付于未知?

    成为一国之主,尝试有生之年一统诸夏,不香吗?

    如果有生之年无法一统诸夏,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打造厚实的基业留给子孙,不好吗?

    不要怪吕武是这样的人,一切只因为他知道晋国出现卿位家族之后就注定好不了,不是国君干掉卿位家族再被他国干掉,就是卿位家族瓜分晋国开启全新局面,压根就没有第三条路能走。区别只是两个“分叉”的时间线怎么变动而已。

    “事态如此,上军将仍在修书?”士鲂经过求见,看到吕武埋首于文牍,又急又气。

    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国君让祁奚重新出山,然后祁奚收拾了羊舌氏而已。

    看着好像只是公族内部在搞幺蛾子?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之前祁奚给自己的儿子让位,玩了一手“举贤不避亲仇”的把戏,消失在政坛之上。

    那是发生在好几年了,祁奚今年五十五岁,也就是当初远没到需要退休的年纪。

    退休后的祁奚没病没灾,短短数年给祁氏直系添加了双位数的人口。

    啥意思?就是祁奚这几年间一直玩女人啊!

    男人还能玩女人,代表是的精力充足,想做事绝对没什么有心无力的困扰。

    吕武一边整理文牍,一边说道:“如此说来,君上便是要让祁奚任‘卿’了。”

    公族之中比较强大的也就那么几家,其中又以祁氏和羊舌氏表现得最为活跃。

    士鲂看吕武依然是不慌不忙的态度,诘问道:“上军将可是顾念旧情?”

    吕武顾念个鸡儿。

    跟君王谈感情?脑子发烧不清醒,还是脑子被门夹了???

    “我言使中军佐就任元戎,范氏推脱不允,奈何?”吕武的提议真被范氏拒绝了。

    尤其可见,范氏没有因为自己成为国内第一强大的家族变飘,认清现实又非常的谨慎。

    范氏不止拒绝了元戎的诱惑,他们还反对搞荀氏,想要的是各个家族保持斗而不打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当然对范氏有利,他们再继续沉淀下去最为稳妥,某天勾勾手指想要什么要不到?

    所以啊,吕武真的没有觉得世界上就自己一个聪明人,稍作试探之后就缩了,一副不想再管外面的风云变色,只想宅起来好好写书的态度。

    他这么一搞,范氏却是坐蜡了。

    范氏摆明了就是树大招风的格局,不是他们稳住就能坐看局势发展,相反需要一再参与进去控制局势。

    结果是吕武一退,魏琦也跟着当木头人,国君全力向范氏开火,搞得范氏不上不下的。

    在短短时间之内,国君轻易地让赵武就范,看似成功地团结起了公族,等敲打完范氏就将完成先期筹谋。

    作为国内的第一家族,范氏很清楚国君一旦真的完成收权,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他们在阴氏和魏氏对国君妥协之后,没有了冲锋陷阵的家族,不自己上去出力,坐着等死吗?

    吕武知道范氏急了,急到忘记祁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祁奚一贯的表现来看,他最大的追求是让祁氏变成第二个韩氏,也就是想要摆脱公族的身份,使祁氏成为真正意义的卿位家族,不是作为国君的工具。

    这样的人成为“卿”之后,也许一开始会表现得对国君言听计从,暗地里却必然会在其余卿位家族当中寻找盟友,成功站稳脚跟就该想方设法脱离国君的控制了。

    “有消息传回,齐已灭莱。”士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