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411章

春秋大领主-第411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什么“尉”有几个种类,其中“军尉”可以视作卿位后补。

    各个军团的“将”和“军佐”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军尉”其实也有除了军团职权外的一些权利。

    各军团的“军尉”能管的事情挺多,当作一个军团主将的“司机”加“秘书长”来看待就是了。

    他们还要担负起军团主将御戎的职责,也就是战时当车夫。

    然后,军尉还能监督军司马对军法的执行。

    军团之外的职责跟“小号”司寇差不多,也就是能在某个战区拥有执法权。

    仅仅是最后那一个权利,军尉就能对战利品下手了。

    因为现在法律不健全的关系,想要搞操作简直不要太容易,贵族光有爵位很难将家族快速发展起来,有个一官半职就不一样了。

    韩起是真心感激,心情激荡之下说道:“元戎需提防中军佐。”

    这一句话说出去,韩起其实是在心里挺后悔的。

    范氏从去年就开始拉拢韩氏,有数的几次见面中,士匄对韩起做出了一些承诺,想要的回报则是韩氏成为范氏的助力。

    不是附庸。

    大家都阔过,韩氏虽然失去了卿位,家族的体量和实力还是摆在那里。

    范氏要求韩氏成为自己的附庸?非但拉拢韩氏不成,接下来两家还要成为不死不休的仇敌。

    就说吧,范氏到底想干什么!?

    竟然要老子当附庸?下一步是不是要开始蚕食韩氏,哪天给吃干抹净了!

    吕武的反应比较平淡,说道:“匄为中军佐,如何不目视元戎座位。”

    范氏是明面上的晋国第一家族,他们只是内部出现麻烦,再来就是短时间内扩张太迅猛有点消化不良,选择了比较稳妥的蛰伏而已。

    晋国没有不想当元戎的“卿”,中军佐距离元戎也就半步之遥,死盯着就对了。

    韩起勉强地笑了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继续哔哔就是在挑拨阴氏和范氏了。

    上一次卿位轮替,谁不知道是士匄主动让贤,会成为千古美谈的哦。

    而在这一件事情上面,吕武虽然是属于当仁不让,还是欠了范氏的人情。

    不远处的士匄看着吕武和韩起在聊天,观察了一小会两人的表情,想道:“韩氏还是想靠拢向阴氏。”

    这话就是说,韩起之前对范氏的拉拢没兴趣,或是兴趣不大,相反盼着吕武伸出友谊的小手?

    十多年前,韩氏、魏氏和阴氏一块玩得挺好,当时的韩氏是小集体的老大,阴氏属于什么都不是。

    作为老大的韩氏在韩厥的控制下显得极其不合格,要不哪能变成现在这种局面。

    今时今日,韩氏没有了“名正言顺”,尽管失去了卿位有几年的时间,没有足够的纳赋额度,无法再从负责邦交的各个诸侯国收到好处,导致韩氏的经济实力急速下降,伤筋动骨什么的则是暂时没有发生。

    韩起问道:“我与武当如何?”

    吕武还没有说卿位的安排吧?

    韩起怎么就笃定赵武会继续待在新军呢?

    只是一些事情的确很容易猜,尤其是赵氏在“沫之战”的表现有些拉垮,唯一的高光时刻还是使用“不讲武德”的手段。

    吕武就对赵武招了招手,等赵武过来才说道:“阿武便为新军将,今后需与阿起相扶相持。”

    亲们,盯紧了公族啊!

    关于韩起会成为新军尉?赵武一开始就知道了。

    因为韩起担任新军尉是吕武的举荐,搞得赵武觉得自己好像有些事情想错了?

    比如,阴氏和魏氏要谋划针对韩氏。

    也就在刚刚,吕武才确认赵武没有对新军尉任命的消息告诉韩起,心里还是感到满意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韩起的演技足够好,能够骗过吕武。

    做人情这种事情,现在跟以后不一样。

    以后的玩法是由旁人去告知,施恩的人再风轻云淡,逼格有了,受到感激不会少。

    限制则是举荐再亲口告知,人情才做得足。有人早一步搞剧透?人情就不是那么足了。

    这时,将魏相棺木送入墓室的魏氏族人出来,他们以远近的距离开始答谢前来参加葬礼的客人。

    魏琦带着魏绛和魏颉过来。

    他们远远的就看到吕武、赵武和韩起站在一起,三位魏氏已经用眼神互相对视过。

    是不是该说吕武这人干什么都想得长远又有针对性,并且显得过于现实了一些呢?

    这不,魏氏好像要出现问题,不知道与阴氏的盟友关系能不能保持下去,又给吕武先人一步进行布局了。

    魏颉刚才就在纳闷为什么要用眼神交流,到现在都还迷糊着。

    这位令狐氏的家主,他三十来岁的年纪,有着五六十岁老人的身体状况,近期也是一再大病。

    他们的一些怀疑很有道理。

    说白了就是吕武怀疑与魏氏的盟约变得不可靠,赶紧地将韩起拉到身边。

    阴氏能跟魏氏合作,难道不能跟韩氏合作?

    卿位什么的?看一看解氏就知道了!

    解氏是吕武给扶上卿位,并且一扶就是两回。

    韩氏是个什么实力和底蕴,解氏又是个什么情况,脑子没坏一琢磨就该明白了。

    以吕武的家族实力、手腕和当前的地位,想让韩氏恢复卿位会很难吗?没有的事!

    魏琦带头行礼,魏氏的族人跟上,没有讲什么话就往下一位客人那边去了。

    “我与阴氏之盟不可破裂。”魏琦低声交代魏绛。

    魏氏内部已经开过大会,魏琦一旦有个什么不测,不是魏相的嫡长子魏武接过魏氏权柄,会是魏绛成为魏氏的家主。

    从这一点来看,魏氏根本没外人想得那么复杂,不愧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家族,内部压根就没什么矛盾。

    魏绛没有马上说什么,思考了一小会才说道:“魏阴之盟可维持。”

    没有将话说死?

    这是猜测吕武在搞“后路”,不开心啦???

    魏琦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琢磨着自己怎么还能活个十年以上?十年以内跟阴氏保持盟友关系,足够魏氏将基础打牢固。

    下一代人有自己的想法?谁能清楚十数年之后,局势是个什么样子。

    葬礼结束,一众客人已经可以告辞。

    吕武知道这种场合不是什么谈话的好时机,告辞踏上前往“新田”的路途。

    因为同路的关系,自然又是一大帮子的人结伴一块走。

    士匄在踏上回归“新田”的路途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有机会就凑到吕武边上,搞得赵武和韩起非常纠结。

    后面有机会和没机会一再凑到吕武身边的还有中行吴这位小伙子。

    中行吴在吕武特地招呼韩起就大致猜到什么情况了。

    荀氏中行氏跟韩氏没有根本利益上的矛盾,两家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段却是都面临自己的困难。

    在晋国有困难和麻烦该找谁?毫无疑问是元戎比国君管用多了!

    元戎能庇护某个家族,同时能进行扶持。

    晋国的国君在晋厉公进行作死后,失去了庇护某人的资格。这是众“卿”要国君远小人而近贤臣。

    小人当然就是除了“卿”之外的所有人。

    贤臣不就是他们这些“卿”嘛!

    扶持什么的?国君有大义名份,耐不住少了元戎的认可一样没戏。

    相反国君不想将事情搞得太难看,元戎有什么提议最好是进行通过。

    “元戎拉拢韩起过于明显,阴氏与魏氏或是已经互不相信?”中行吴不傻,是一个挺聪明的人,眼睛看着同车的吕武和士匄谈笑风生,又想道:“也可能是单纯不想让韩氏靠拢向范氏?”

    他现在需要搞清楚的是吕武到底是为了上述的哪一个原因,好在接下来选择自己的立场定位。

 第609章 怎么才能抱紧阴氏这条粗大腿啊

    中行偃在临死前严厉警告中行吴不能靠拢向阴氏的话,不要得罪吕武这个人。

    有些人在将死时会回忆非常多,很多以往没有琢磨明白的事情会一下子整理清楚。

    没有任何疑问的是吕武非常会钻营,每一个特殊时期总能分辨出谁将得势或是马上倒霉,再发挥出自己的利用价值得到拉拢,去在事件中获得一份好处。

    中行偃觉得吕武的眼光太可怕了!

    阴氏任何时候都是朋友远比敌人多,偏偏敌人还不觉得是最大的威胁?这样的人不能与之为敌,要不然想解决也拉拢不到愿意一块动手的盟友。

    荀氏(中行氏)的现状比较紧张,家族在十数年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各家实力一再上升,荀氏(中行氏)却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因为智氏“单飞”的关系弱了一波,维稳成了中行吴的唯一选择。

    中行吴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单纯靠拢向吕武得不到重视,有肉也分不到肥美的那一块,狠下心来想好好地表现一次,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好得到重视,才会在“沫之战”那么卖命。

    当然了,有中行吴太年轻怕遭到看轻的因素在内,两种需求合起来迫使荀氏(中行氏)不得不爆发一波。

    “阴氏着力于西方与北方,与荀氏(中行氏)并无冲突。”中行吴扫了一眼荀会、荀家和中行喜这些长辈,想要得到什么意见。

    荀氏的历史很长,发家史也据有传奇性质。

    一个大家族怎么能没有数量众多的族人?

    中行吴算是小辈,头顶还有着很多长辈,尽管是作为家主,好些事情还是无法自己做主。

    他的一众长辈并不简单,能够说很少有安份的。

    拿中行喜来说吧?这位跟中行偃同辈的家伙,他是栾氏坚定的盟友之一,曾经试图想要尽起自家的兵力救援栾氏,遭到荀会一记闷棍没干成。

    荀会跟智瑩的感情极好,很多时候屁股坐到了智氏那一边。

    在针对中行偃和智瑩的刺杀发生之后,荀氏(中行氏)就是由荀会在在查,一度差点化身疯狗来着。

    荀家的立场比较模糊,或者说完全没什么立场。这个跟他很平庸有关联,拥有自知之明也就不想搞东搞西,安份过小日子才是正经事。

    一大家子,一个人就有一颗脑袋,有脑袋就能产生思想,存在思想就有追求,很少有家族能够像魏氏的内部那么和谐。

    中行吴再次扫视了一眼自己的长辈,见他们不说话,没有什么着急的地方。

    硬要有个排名的话,荀氏(中行氏)认为自己是在晋国卿位家族的中游位置。

    要知道也就在二十年前荀氏(中行氏)不敢说第一,排名在第二总是没跑的。

    所以说,智氏的独立对荀氏(中行氏)的伤害很大,再来就是中行偃当家时期原地踏步让荀氏(中行氏)有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阴氏强也!”荀家觉得靠拢向阴氏挺好的,能够得到一个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结果。

    没有人开口说阴氏不强,他们甚至觉得阴氏比范氏要强一点。

    只有“一点”不是阴氏的人口、资源、财力和武力比范氏低,光有那些优势也不能判断阴氏比范氏强,需要看家族的历史底蕴和人脉关系。

    一个家族的历史底蕴越悠久,想和谁结盟就更有优势。这个是祖祖辈辈给后代留下的一种无形资产。

    荀会说道:“阴子乃是元戎,年岁三十四。”

    不出意外这位元戎还有好多年能活,再看吕武表现出来的能力,压制一代人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冬天马上就过去,新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临。

    以公元的纪年来算,冬天没结束就算是到了公元前562年。

    他们回到“新田”之后的事情很多,赶紧地让家族做好明年的备战是其一,再来就是职位带来的一大堆事情。

    “元戎亦是秦国‘庶长’、‘大良造’。”中行喜一直纳闷国内怎么那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

    一人身兼两个国家的要职。这个人还要管理自己的家族,能顾得上来不?

    “我闻元戎欲与魏氏置换封地,解氏、赵氏、范氏亦牵扯其中。”荀会看向中行吴,问道:“今日便是为此事召唤我等?”

    中行吴没有马上说话,想什么似得寻思了一小会,才说道:“元戎欲以‘原’、大河之北多地,置换魏氏‘栎阳’、‘高陵’、‘徦’、‘桑田’。此间魏氏城邑元戎皆欲得,魏氏欲得何处,元戎尽可周旋。”

    其实就是更加让晋国的所有家族坚定一点,也就是吕武想要发展的方向是西面和北面,对南边和东边兴致缺缺。

    他们不能理解的是,封地东一块西一块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阴氏为什么非要将封地集中在一片区域呢?

    中行吴说道:“元戎寻中军佐,亦提议置换封地,使‘黎①’换取‘麻隧’。”

    “如此一来,阴氏除西境、北疆,余下无一座城邑?”中行喜非常纳闷和惊讶地继续说道:“元戎先使‘温’置‘杨’,再‘原’膏肓之地,为何?”

    是啊,到底是为了什么。

    知道当初郤至抢“温”地抢得有多凶狠吗?得到“温”地的郤至这一支就直接发了。

    很久之前,他们以为吕武用“温”地换“杨”地是变相的扶持赵武。

    现在看来,吕武的用意好像没那么简单。

    当然,他们想不到吕武已经在加快布局,为阴氏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创造一个更好的周边环境。

    荀会问道:“众家如何应答元戎?”

    中行吴说道:“皆是欣然应允。”

    阴氏想得到的城邑不是各个家族的禁脔,相反阴氏拿出来的城邑很肥美,光是以产生的效益来判断,置换封地是各家占了阴氏的便宜。

    荀会想了想,说道:“如此,我家如何拒绝?”

    如果有几家拒绝阴氏还好,光只有一家,是嫌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吗?

    中行吴没有想要拒绝,很想知道吕武那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已。

    “阴氏、魏氏、韩氏、解氏,荀氏、中行氏、智氏,范氏、刘氏、巩氏、彘氏……”他在心里默念名单,觉得很有必要理清楚,什么都不知道,可不要将抱大腿做成了结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