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426章

春秋大领主-第426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再强调一次,不是吕武不愿意派出医匠,纯粹是不能主动派。

    “寡,咳咳……,寡人得知曹……,咳咳!”晋君姬周咳嗽的状态有点‘紧’,应该是喉咙里面的痰太多?他又是一连串的咳嗽,咳到眼眶都有泪花,缓了缓才继续说道:“曹君远来,咳咳,心中甚……咳!甚为欣慰。”

    话说,谁咳嗽了离他远一点总是没错的。

    肺痨也是能够传染的呀!

    近期吕武就一再避免离晋君姬周过近,表现得老谦逊和懂礼了。

    今天的饮宴聚集的人挺齐,八“卿”全来了不说,晋国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也皆在场。

    看不到师旷的身影。

    这位很是得晋君姬周宠爱的盲人乐师,他承担了该有的责任,得到的下场很幸运。

    按照“俗成法”的处置,师旷怎么都要得到一个身首异处的处罚。

    晋君姬周不忍,在真正追究师旷责任的命令下达之前,派人暗示师旷要不就在家中自裁,死得有体面一些。

    师旷在临死前谈了大半天的琴,一再“呜呼哀哉”陈述老天不给时间,心不甘情不愿的自杀了。

    他还有很多的道理没讲,人生理想也没有实现,要跟人世间永别啦。

    这位盲人乐师有什么人生理想?他要证明哪怕是一个瞎子,一样能够取得大成就。

    在这一件事情上面,吕武并没有过多的戏份,纯粹就是担任元戎该有元戎的样子,该对谁追责就追责。

    若是吕武因为担忧名声受损而对谁有优待,才是对元戎权柄的不负责。

    曹国得到山戎的领地,一下子控制范围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他们给予晋国的回报是掏空国库,显得老会做人了。

    礼物送到位,晋国君臣同样开心,宴会的气氛就很浓烈,看上去其乐融融,就是晋君姬周没完没了的咳嗽有点煞风景。

    “卫鲁复又交战,未见有平息之时。”曹君姬负刍表情忧虑,眼眸里却是有着幸灾乐祸。

    卫国和鲁国上次的纠纷,以鲁国承认卫国对某些城池的占有权又配了一大批财帛而结束。

    两国新的矛盾在叔孙宣伯身上。

    这位敢搞国君母亲的“勇士”,他在鲁君午不知情下还被任命为执政,事发之后丢弃家族和一帮老小跑路了。

    逃到卫国的叔孙宣伯还是名贵族,获得了一块封领,有了一些属民。他好像是为了感谢卫国的大方,频繁给卫国出主意来怎么搞鲁国。

    主要也是卫国从鲁国那里占了一次便宜,发现鲁国的便宜真心好占,再则是卫国遭到晋国的削弱有些严重,卫国肯定是要逮着鲁国可劲的薅羊毛咯。

    晋君姬周没说话就先咳嗽,咳到他自己都忘记要讲点什么。

    等了半响的曹君姬负刍看晋君姬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看向吕武,说道:“卫鲁乃是不义而战,伯国可有交代差遣于我?”

    老大,俺跟卫国和鲁国都有接壤,要搞事情别忘记俺啊!

    曹国对晋国本来就用心服侍,不会因为曹君是谁而有所改变。

    尽心尽力侍奉晋国得到回报,一下子还是丰厚到砸得曹国君臣一阵晕乎乎,总觉得不帮晋国干点什么事很不好意思。

    最为重要的是,曹国跟卫国和鲁国都是邻居,自家的邻居当然是越弱越好,跟着老大一块干还能得到奖励,能不再更踊跃一些吗?

    吕武制定的国策就是削弱晋国东面,一再搞事的齐国和卫国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搅屎棍一般的鲁国跟卫国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多,到这一步只要能将重新复立的那些诸侯国保住,其实已经够了。

    也就是说,晋国要的就是现在那种局面,不能再多做点什么,免得用力过猛让东面再出现一个能左右国际局势的强国,尤其是那个强国可能是晋国自己扶持起来。

    “卫鲁相争起因乃是宣伯所致。此为两国‘家事’也。”吕武摇了摇头,好心好意地奉劝道:“曹新得山戎之地,以稳为妥。”

    小曹同志,你们刚刚得到那么大的好处没消化,别想着搞东搞西了啊。

    曹国君臣当然知道是谁主张攻灭山戎再将土地赠送给曹国,以至于出力的明明是范氏,草国君臣最为感谢的人却是吕武。

    士匄品味出这一点之后很是吃醋,偏偏又不能多哔哔一些什么。

    毕竟,吕武是元戎,国策也是吕武制定,范氏获得计划执行者的权柄没少占好处,再哔哔就要走智氏的老路了。

    曹君姬负刍很懂事,说道:“今后,阴子若有所需,曹必倾力。”

    之前,曹国的邦交是由智氏在负责。

    老智家现在已经不行啦。

    晋国这边对曹国的邦交处置权出现了空档,不是没人想抢,主要是智氏受到阴氏的庇护,去抢是不给阴氏面子。

    阴氏当然也不能自己动手去抢,曹国自己懂事则没什么问题。

    现在,曹君姬负刍的表态就是那么一回事,明白说曹国为了感谢吕武的谋划,要跟阴氏混了。

    吕武心想:“不存在什么不地道的!有了曹国的邦交权,阴氏就能埋下一颗大钉子,偏偏想控制南方的范氏和有心思向东边伸手的荀氏(中行氏)都没话说。”

    事实就是那样,又不是阴氏搞手段要控制曹国,是曹君姬负刍自己眼巴巴地凑上来,范氏和荀氏(中行氏)有手腕就搞出名正言顺地抢过去呗。

    士匄在盯着吕武看,心想:“我没朝北边和西边伸手,阴武怎么将手伸到南边?欺负我是中军佐,盟友没阴氏多?不过……,好像也不全是坏事,或许能争取一下荀氏(中行氏)站到范氏一边?”

    一脸和煦笑容的中行吴猛然间发现士匄用很有想法的表情看过来。

    稍微一个愣神之后,中行吴立刻将目光移开,心想:“别搞事啊!荀氏(中行氏)的既定策略是老老实实跟阴武混至少二十年,或是阴武不死,荀氏(中行氏)就是阴氏最坚定的盟友。谁特么敢在阴武活着的时候搞事,怕不是嫌弃小日子过得太舒服。”

    没得到正面回应的士匄,一下子致郁了。

 第634章 阴、范、魏、荀分晋也是可以有的

    倒不是吕武表现得有多么酷烈才使得众人忌惮,纯粹是吕武表现出来的能力太强,致使有想法的人感到没把握,不想搞事的人要跟着一块发家致富。

    阴氏是否强大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晋国强大的家族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不是一两次,无一例外都是惹了众怒。

    在吕武懂得分利共赢的操作下,阴氏每一时间段都是朋友比敌人要多得多,才没有像赵氏、郤氏、智氏出现自毁的倾向。

    今年的晋国不想主动搞事情,要的就是一个修生养息的环境,就看外部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当然也不是晋国今年就没什么需要做的事情,不想搞事只是不主动出兵搞谁,各个家族国内的事情一大堆,谭国和纪国那边需要保持极大关注力度。

    最大的事情就是关于“分肉”方面,也就是从卫国那里获得的大批城邑的归属问题需要落实。

    阴氏并不想获得大河北岸的城邑,跟范氏、荀氏(中行氏)、赵氏、魏氏……以及一些中小贵族,再次进行了封领调整。

    说白了就是,阴氏将从卫国那里获得的“收益”跟各家置换,要的是跟阴氏有接壤的封领。

    各家再根据自己的需要,由阴氏来作为担保方,他们各家互相置换封领。

    “荀氏(中行氏)择选东面封领为忧,有往东迹象?”魏琦缓了一段时间,好像是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了?

    今天是个小聚会,由吕武进行牵头,魏氏、解氏、荀氏(中行氏)、赵氏的家主都来了。

    吕武没其它意思,感情都是从日常的相聚中处出来的,多聚一聚互相沟通可以少了很多麻烦。

    几个家族的家主,他们能将继承人带来就不会错过,算是增加年轻人的阅历,跟长辈们混个脸熟。

    阴氏的继承人不在国内,不是继承人并不适合参加这种聚会,也就没一个年轻人在场。

    魏氏来的是魏绛,他已经被确认为魏氏的下一任话事人。

    解朔带来了嫡长子解武。

    中行吴和赵武本身很年轻,有子嗣年龄着实太小,还不到亮相的年纪。

    要是带小孩参加聚会?太吵太闹着实是不大合适的。

    吕武要说跟谁相处的时间最长,没有疑问会是魏绛和赵武。

    当初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赵武长期待在“阴”城,万不得已才会去“新田”逛游一圈,重新获得封领才不再寄居于阴氏。

    老实说,吕武就是跟赵武相处的时间太长,大体上了解到赵武的性格和处世为人,得出一个不足以仰仗的结论。

    有些人当当酒肉朋友也就罢了,真要是遇上事的话,一点忙都帮不上,求帮忙还可能被嘲讽的呢!

    吕武不是说赵武就是上面那种人,纯粹就是猜测赵武只想“苟”到天荒地老。

    一个只想“苟”的人,不是沦落到快不行了,一心就不想多事。想让这样人的力挺?着实是有那种幻想的人,智商有问题。

    吕武跟魏绛?以前聚会中魏氏的“主角”不是魏绛,是魏相来着。

    所以,吕武和魏绛的交情也就一般般。

    他们没有聊太高深的话题,相反就是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聊着聊着,魏琦打破了那种默契,径直开口问中行吴关于荀氏(中行氏)的未来发展侧重了。

    中行吴下意识看向吕武,眼睛视线再移到魏琦身上时,有着非常明显的为难情绪。

    一个家族是个什么发展方向,能随随便便告诉人的咯?

    荀氏(中行氏)想抱的大腿是阴氏,并不是魏氏啊!

    唐突了。

    真的是唐突了呀!

    话说,魏琦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能直接那么问?

    关于封领的置换,各个家族最起码也是家主之间达成口头协议。

    在这个讲究信誉的年代,口头上认可基本上也就是最终决议,没有任何人敢轻易干那种出尔反尔的事情。

    魏琦见中行吴一脸为难,像是随口问一句而已,没有再追问下去,掉过头来跟吕武谈对长狄的处置。

    曾经的卫国还是挺牛逼的。

    卫国是相对来说最早发育成功的诸侯国之一,控制区以及人口、财力算是各个诸侯国中的数一数二。

    不知道是个什么原因让卫国明明看上去很强,偏偏却是活成了一个弱鸡,甚至搞到狄人都能攻克卫国的都城,迫使当代的卫君来个抱头鼠窜。

    当然了,后面卫国也在盟友的帮助下光复旧都,导致明明已经定都“帝丘”的事情,一国之君包括所有重臣还是常住“朝歌”,弄得“帝丘”这个都城有点有名无实。

    魏琦说的长狄就是曾经逮着卫国一顿猛揍的狄人后代。

    到了当前的历史时间段,狄人已经不像自己的祖先那么风光,几次跟秦国结盟搞晋国,反被摁在地上重复摩擦,弄得狄人在各项实力方面的削弱有点狠。

    吕武两次进军齐国,没有机会也创造机会削了长狄不止一顿。

    考虑到秦国已经“消声灭迹”,白翟和赤狄干脆就退出历史舞台,多少知道点消息的长狄各部落发现阴氏要搞事,相当一部分长狄部落很果决地收拾细软朝北边跑了。

    吕武有点搞不懂魏氏重新将目光注视向晋国东部和东北部是个什么意思。

    而这个跟魏琦和魏绛进行过多次交流有关。

    其他家族不那么清楚秦国发生了什么事,就在秦国边上的魏氏能当睁眼瞎吗?

    魏氏猜不透阴氏到底想搞什么,对于阴氏控制秦国再不断进行清洗的操作,一直都是看在眼里。

    这些事情魏氏有向其余家族透露或传播吗?应该是没有的。要是有的话,晋国内部的各个卿位家族就不会还用看“小白兔”的目光来看待阴氏了。

    魏氏是怎么看待的阴氏?以前或多或少觉得阴氏“寡恩”或坐视韩氏衰弱,直至吕武重新提拔韩起才让魏氏对阴氏的印象有所改观。

    话又说回来,韩氏的衰弱不关吕武的什么事,再则阴氏真没受到过韩氏的什么实际帮助,是什么让魏氏认为韩氏对阴氏有恩的呢?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也许是吕武曾经借过韩氏的“虎皮”,才导致魏氏一家子觉得阴氏欠了韩氏人情?

    真要那么算,好像也没有毛病???

    如果要算恩情,吕武倒是欠了魏氏颇多的。

    这又让魏氏对阴氏有了新的意见。

    曾几何时晋国的武器和防具买卖是魏氏占了大头,一度造成了垄断,并且国外的销售也是极好。而这一切随着阴氏在冶炼上获得新成就被终结掉。

    事情要是往讲道理的方向来推论,阴氏冶炼技术超过并领先了魏氏,制造出来的是铁质武器和防具,真没对魏氏进行实际的侵权行为。

    关键的是,市场份额真的大量从魏氏转移到阴氏了呀!

    利益受损的一方一般不会讲道理,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损失,才不管是因为什么才导致损失的产生。

    有一段时间吕武就发现魏氏有要向自己动手的迹象,拉郤氏和智氏给自己撑腰先抵挡住,后来才又带魏氏一块开拓西边。

    阴氏和魏氏合作开拓西边无比重要,使得两家暂时放下原先的矛盾和争议,有了共同的利益,关系才极大的缓和了下来。

    现在的情况是,魏氏已经无法向阴氏讨回自以为的“公道”,共同的利益也已经消化得差不多,还从阴氏对秦国的操作察觉到危险,不是那么想再跟阴氏一起快乐玩耍下去了。

    吕武本来只是觉得魏氏对自家开始变得冷淡,再多次察觉到魏氏关注晋国东部,不得不进行一些多想了。

    “范氏开始集中发展南部,荀氏(中行氏)和魏氏将注意力转到东部?”吕武觉得这样挺有意思。

    只要不跟阴氏针锋相对,大家就都是好同志。

    吕武没有理由阻止范氏对南部有想法,甚至还一直在推波助澜。

    以前只是中行吴多次不小心露出对东边有想法的马脚,轮到魏氏也有要下场的倾向,事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