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469章

春秋大领主-第469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怎么埋怨,更多的只能纳闷自己命不好,不能骂老天爷让范氏得到那种运气。

    比较现实的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吕武带着士匄上了位处营盘的箭塔,借高度眺望战场。

    他们看到的是各局部都打得非常激烈,总的来说是彘裘那一部分还在继续压着芈姓和屈氏打;解氏和魏氏各出一部分军队从左右两面夹击突入的蒍氏和薳氏;魏氏和解氏又同时需要各自应对抵近了的其余楚军。

    “战事僵持矣。”士匄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吕武看出来了,心里想道:“我也不是故意要消耗各个家族,一切还是要看硬实力。”

    完全是事实,好吧?

    阴氏挑了楚国最强的“左右广”来对阵,没敢保证一定赢,会付出多少伤亡也难以预料,不是一样顶上去了吗?

    输了拉到,赢了当然是当世无愧的第一强军。而阴氏赢了!

    最难的一仗已经被阴氏承担起来,他们还想怎么样!?

    其余各个家族纳赋,参战肯定是要参战,他们打不过楚军,或是在跟楚军的堂堂正正之战中伤亡惨重,要怪的是自己实力不行。

    硬要说吕武搞阴谋是不对的,玩的是阳谋啊!

    吕武环视了一下战场,比较重视解氏那边的境况。

    解氏是从获得卿位才迅猛发展起来,有了来自阴氏的庇护,极少担当打硬仗的任务,战斗力方面给人一种存在怀疑的迷雾感。

    如果说晋国的大多数卿位家族的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解氏、羊舌氏和赵氏目前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色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晋国的军队不管是来自哪一个家族,本身就自带特色,只是没有另外几个卿位家族拥有“独门战法”而已。

    吕武对解氏能扛住楚军,没有马上崩溃,一点都不感到稀奇。

    事实上,吕武多次接手解氏军队的指挥权,很清楚解氏该有的战斗意志和韧性一点不缺,可能无法打出高光时刻,要说会发生一触即溃也没可能。

    现在就看蒍氏对解氏的攻击有多猛,又舍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硬打了。

    吕武注视了一会,判断蒍氏攻势怎么样,心想:“解氏所部最多再坚持两刻钟。”

    “崔氏及各家出战也。”士匄怎么有点像是一个通报官?

    吕武当然看到了,还是解朔那边的旌旗给下的命令。

    说明解朔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需要担任下军尉的崔杼带着各家赶紧奶一波。

    吕武对于解朔的选择没挑出什么毛病,心里则是想道:“没有很强的能力,胜在足够谨慎也是一种优点。”

    刚才羊舌氏率军退出作战序列,顶上去的是来自韩氏以及少部分的公族部队。

    现在以韩氏为主力,剩下的公族为辅助,几乎是拼着命在扛住薳氏的进攻。

    这个着实也是为难韩氏了。他们以善射而闻名,从来没听说韩氏有过什么出色的“抗线”能力。

    吕武所看到的是韩氏真的是豁出命在扛,死伤方面很惨重啊!

    士匄也注意到了韩氏那边,低叹一声用很感概的表情,说道:“献子误家多也。”

    这个“献子”是谁?当然是韩献子韩厥啦。

    在没有吕武的历史之中,韩厥领导下的韩氏其实更怂,又或者说更能忍耐,不轻易与谁结仇,不主动参与到内乱之中,乃至于想帮赵武都是等到韩厥继任元戎之后再做。

    成了元戎的韩厥有变得强硬一些吗?一样是没有的事。

    韩厥将“老实人”这个角色成功扮演到入土的那天,给了晋悼公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致使晋国的卿位家族遭到削弱,极多数的中小贵族能喘息的同时又在实力得到增涨。

    这位“老实人”足够佛系,没干成什么大事,却也让晋国得到喘息的时间,使得后面的智瑩继任元戎有更多的资本跟楚国快乐玩耍。

    某种程度上来讲,韩厥制定的韩氏家风有好有坏,他们将“老实”来作为家族风格的那一天起,成了各家争相拉拢的对象,也决定了“三家分晋”后韩氏得到实力最弱的开局,吞并完郑国就进入到慢慢等死的阶段了。

    吕武的眉头在慢慢皱了起来。

    战局变得僵持,双方的死伤都很惨重,晋军这边有晋人的素质和军律支撑,楚军那边则是显得很不正常。

    有赖于阴氏在防具和武器方面的革新,带动了晋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比楚军更大,然而装备的优势其实就是一时的。

    什么意思?简单的说,上战场拼命在装备上有优势只是一方面,人的体力总是有限,有再好的装备没有了力气,一样会糟糕的。

    打从事实上来讲,战场上搏杀消耗体力跟玩运动根本不是一回事。

    人上了战场会一种心态紧张和精神紧绷的状态,没有可能搞什么节约体力,保持呼吸节奏啥玩意,首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再将死亡带给敌人。

    “阿匄,你部与上军皆需集结。”吕武说道。

    吕武看到的只有魏氏打得很有节奏,其余各部在楚军的猛烈攻势下多少乱了方寸。

    士匄张了张嘴,问道:“我部?”

    吕武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士匄,一脸:你丫自己没逼数吗?

    然而,士匄还真没逼数,又或者说中军的范氏那一部分在昨天已经完成“份额”了,以军律和规矩来算,上了战场没有实际参战,他们拒绝执行额外的军务不违反什么的呀。

    士匄被吕武看得有些受不了,妥协道:“也罢。”,说完自己下去了。

    知道什么规矩最让吕武受不了吗?他明明是元戎,晋国的军政事务也都掌握在手,为所欲为则是完全没有可能,依然会受到既定规则约束。

    所以,什么作为最高指挥官之类,下达军令也是要按着规矩来,超过规矩之外就要看有没有那个能耐去说服或逼迫别人去干了。而这,其实就是春秋,跟其它年代真的不一样。

    吕武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眼睛注视着战场,心里想道:“这一仗打完,楚国不会好受,晋国产生的伤亡也绝对不会小。今年只是开胃菜,明年,后年,接下来不管多少年还是要继续侵入楚国,直至楚国遭到最大的削弱!”

    路数对了,肯定是趁着楚国遭受重大打击,逮着可劲地继续折腾。

    晋国各个家族在战争过程中有什么付出,一切都是为了让晋国成为当世的唯一霸主。

    跟吕武想要创造“化家为国”的环境,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呀!

 第695章 该选哪个呢(6K)

    吕武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好心高气傲的资格,一切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的成绩罢了。

    如果说哪个时期让吕武觉得最难,毫无疑问是刚来到这个“世界”之初要什么没什么的阶段。

    天幸的是,他至少还有一个“士”的身份,不然再有才华在当前的年代也不会有施展的舞台,搏一把不成功就该落个身首异处的结局,魂儿跑去重新投胎了。

    为什么说至少要有一个“士”的身份呢?因为“士”起码获得了晋身的门票。

    连“士”都不是的话,看看各个列国……又或者了解一下春秋时期要奋斗几代人才能成为“士”,又要在“士”这个阶层挣扎多久才能变成“大夫”,基本上也就明白春秋时期阶层固化的可怕程度了。

    吕武另一层幸运的地方是作为一名晋人!

    换作是在其它的诸侯国,高层才不管某某谁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该是什么阶层还是什么阶层,国家的一概权柄都攥在公族手里,不是公族就甭惦记着翻身当个上等人了。

    “阴氏较以以往又有不同?”士匄最近太爱找吕武闲聊了。

    他们有闲聊的时间,当然是日升日落来到了夜晚。

    白天的晋军与楚军的较量,期间只有羊舌氏退却了一波,后面羊舌氏重新上阵参战,其余各局部战场从开打到结束一直是保持接触的状态。

    临到傍晚时分,两军罢战退兵,约定明天再接着继续打。

    现在是春秋时期,一边打一边沟通再正常不过了。开打前要邀请对方出营列阵,不想打了也能阵前说好各自收兵回营,甚至都有两军头头脑脑一块去某个山头,摆下排场互相饮酒作乐再一边各自指挥正在开打的军队。

    所以,贵族气质啥玩意的,再展现文明高度与人性光辉,诸夏这边早玩了个遍啦。

    当然啦,诸夏这边倒是没有发生过两国开战,某国爵位太低不得不去向爵位高的敌人下跪,跪完了再回去率军干起来这种事情。(谁知道这个事?)

    吕武不太理解士匄说的是什么。

    士匄用着探寻的心思,问道:“阴氏推行新法?”

    哦!

    这个啊?

    吕武先在秦国那边试验新的法度,发现极度鼓舞普通人的生产热情,激励着大丈夫们训练与参战的欲望,试行了两年就在阴氏这边执行了。

    晋国这边其实战斗欲望比各国要强烈,以往只能看贵族老爷的心情获得战利品赏赐,阴氏却是以“法”的形式定下赏格。

    别看只是明示赏罚,人面对已知和未知是两种状态,有了明确目标奋斗起来会更有热情,尤其是那个赏格还分多个阶级,人类都有一种“通关”欲望的。

    关于各等级名称,吕武倒是想让家臣们想一些高大上的名字,问题出在阴氏还没有那个资格取代晋国公族去使用那些名称,阴氏这边也不存在什么历史底蕴。

    用秦国那边的什么“造”什么“庶”明显不合适,搞到最后吕武带着诡异的心情同意了家臣弄出来的阶级制度。

    那个制度之所以会让吕武感到诡异,看看各阶级的名字都是什么呗。

    现在已经有“中士”和“上士”的爵位了对不对?阴氏的家臣一再思索以及商议,弄出了:下士、上士、中士;新尉、下尉、上尉;下帅、上帅、中帅;下司、上司、中司;下令、上令、中令。

    没错,阴氏还是挺尊重晋国习俗,用上了以“中”为尊,也就是每一个级别就是“中”最尊贵。

    搞上、中、下的阶级吕武听着会觉得诡异,对于春秋的人则是再正常不过了。

    根由在于周礼中有相关的制度,比如晋国一开始设立下军、上军和中军就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吕武看了觉得出戏,除了他之外的人却非常能够接受。

    在阴氏的阶级制度中,以吕武的身份本来就能够任命“中士”和“上士”的爵位,不算是一种逾越的行为。

    “尉”在晋国这边有比较高的意义,不但各个军团分别有自己的“军尉”,以“中军尉”最为强势,权柄上面其实并不输给“新军佐”太多。

    本来排序是:士、帅、司、令、尉。

    上面的排序跟晋军的军队司职有关,也就是参考了“卒(士)”、“旅(帅)”、“师(司)”、“军(尉)”的各职位排序,多出来的“令”借鉴了楚国那边。

    后来吕武拍板,才成了:士、尉、帅、司、令。

    没其它意思,纯粹就是吕武琢磨着“士”不就是士官,后面接上尉官挺合适。

    为什么没弄个校官,只是暂时没想好怎么向后人交代。

    至于为什么不弄将官?逾越了不是!

    现在吕武肯定不会去干明显逾越的事,玩的就是大局上操纵得清清楚楚外加堂堂正正,一些微操则是悄咪咪地来。

    弄出来的士、尉、帅、司、令十五个阶级,其实是在内涵上借鉴了商鞅的那一套,再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改。

    后面还有下大夫、中大夫和上大夫,也就是组成一个十八个等级的阶级。而到了下大夫的这一个级别,其实就不是没有立国的吕武所能够封赏的,得是一国之君才行。

    吕武不确认士匄知道了阴氏的多少事情,反问道:“为何提及此事?”

    士匄理所当然地说道:“法出我家,阿武行此作为若让各家效仿,既我颜面无存也。”

    什么玩意???

    以现在的既定习俗来说,吕武是元戎,不是士师,还真的不能随随便便搞法律。

    哪怕是吕武搞出了法律,只能在阴氏内部自己执行,不能够向外进行推广的。

    现如今担任士师的人就是士匄,倒是从国家角度到个人角度,有那个资格和底气来跟吕武说那话。

    “众家效仿阴氏多也。”吕武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晋国是个挺有善于学习氛围的国家,各贵族少有顽固保守派。

    他们其实就是懂得一个道理,没那个本事去创新,看到有人创新且取得良好成效,不去跟着学是不是傻?

    当然,想学要先取得授权,要不然就是侵权了。

    阴氏大搞灌溉,并且革新了体系与技术,能卖各种新科技产品是一方面,晋国能够强大起来干挺楚国,吕武哪怕知道会有后患,碍于太多的事情还是必须同意进行推广。

    在吕武地位不高不下的时候,各个家族学了送一笔礼也就行了,等吕武成了元戎则是另外一回事,比如阴氏向各家收购粮食能有折扣价。

    士匄为什么根本不是为了追究,主要是看出阴氏的士兵远比其他家族更有攻击性,再来就是韧性方面也超过,一探寻下来才得知阴氏内部搞了新的法度。

    因为不能深入询问的关系,再来是问了阴氏那边的人也不敢瞎哔哔,士匄仅仅是知道吕武在家族内部推行新法,太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哪怕是不知道更多,仅仅是阴氏军队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足够士匄去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尝试取得吕武的同意拿来用了。

    吕武根本不想把自己弄的那一套在晋国推广,搞懂士匄想做什么,立刻给改变了话题。

    今日白天的激战,各方的数据还没有汇集到吕武这边,仅仅是从交战烈度来看,能够得出双方死伤非常惨重的事实。

    大概是士匄来吕武这边的一刻钟,中行吴和赵武先过来,再足足等了半个时辰以上才等来了解朔、彘裘、魏绛和羊舌肸。

    晋国的其他贵族?不是战前听取指示的会议,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参加战后会议总结的。

    吕武能看出后面来的各“卿”脸色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