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509章

春秋大领主-第509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匄请示了一下,离开这个大帐,没有一小会重新回来了。

    “元戎且看。”士匄是回去自己的大帐拿文牍了。

    吕武当然要看。

    刚才听士匄说只剩下七万有效战力,一下子把吕武整得有些心凉了。

    当然,尚存多少战力,指的是还能参战的士兵,不代表其余人都死了,可能是生病,也能是残废,又或者是伤势重一些需要养一养,暂时失去作战能力而已。

    吕武越看越是皱眉。

    这一支晋军能够确定的阵亡人数有一万七千多人,厮杀导致一时半会失去战斗能力的伤患万余,剩下全是得了风寒的病患。

    “月前突降豪雨,其时酣战正烈,着实难以多做准备。”士匄内心里比谁都觉得晦气。

    解朔看了一眼士匄,视线落在吕武身上,说道:“中军佐事后命人多寻生姜,将士每日多饮姜汤,奈何雨势一下半月有余。”

    大军出征什么都会准备一些,只是目前军队不属于国家,要看各家贵族准备得够不够充分。

    姜是诸夏本土产物,人们很早就发现能够驱寒,外出征战多少会带一些,到了地头去漫山遍野找一些也可以。

    只是吧,姜虽然是诸夏本土产物,却不是哪里都是一大堆,还是要看区域分布的。

    他们交战的“斗首”这边,不算什么人烟稀少的地区,平时活动的人多,很多野生物种必然会被利用。

    再来就是晋军努力扮演被围困者的角色,活动区域没有反晋联盟大,能找到的姜肯定有限。

    士匄说道:“每日因风寒病死者,已增为数百。”

    人类其实很脆弱,尤其是医疗不发达的时代,生病基本上都有生命危险。

    事实也是那样,人并并非一开始就是小破球的主宰,历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各种抗争,与天斗、与地争、与兽争、与人争,其中包括自身对某些疾病产生抗体,一丝一毫慢慢改变了生存条件。

    吕武也不去问军队里的各个家族有没有互相帮助,同时没有开口拿出多少物资支援兄弟部队。

    春秋嘛,很多界线不能逾越,碍于规矩想当个乐善好施的好人都不行。

    所以了,没有选择权为前提,能不能摊上个靠谱的封主,着实是太关键了啊。

    吕武说道:“诸国增援所部,你等可掌握动向?”

    士匄详细将自己掌握的情况说出来。

    先交代麾下军队的情况,再禀告敌军已知的动向,其实就是在完成君权的交接。

    没办法的事情,当前又不讲究给予什么虎符啥玩意,要不然举行一个虎符交接的仪式就行了。

    另外,所谓的军权不是接管国家的军队,需要的是让贵族们明白从今以后该听谁的。

    吕武办事还算地道,要不然他想接管军权的话,范氏的军队不太好说,其余各家的军队只需要去刷个脸就行了。

    既然吕武率领的晋军在“新郑”耽搁那么久都来到“斗首”了,反晋联盟的列国就算再怎么拖拖拉拉也该到了。

    根据士匄的说法,郑国的三万援军最先抵达,后来宋国再次增兵了两万,楚国那边的援军却是迟迟没有出现。

    “楚君招亲征,率军驻扎于‘圉(yǔ)’。”吕武见士匄等人不了解也就说了出来。

    这一次楚君熊招又亲征,带上了新重建不久的“左右广”,还有约十五万左右的楚军。

    阴氏这边的斥候冒险就近观察,发现楚军里面蛮人数量占了六成左右,只是无法分辨都是出自哪些部落的蛮人。

    接到汇报的吕武一下子就搞懂了楚国的算盘。

    楚国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多少还是想要报仇,并且打算借晋军的手削弱蛮人。

    至于说楚君熊招早早就率军抵达“圉”却没有到“斗首”,不太好说是因为什么情况。

    “十五万?”解朔惊讶了。

    士匄的脸色也变了一下下,纳闷地想道:“楚国上次损失那么大,还能再出兵十五万?”

    他们后面得知蛮人的数量居多,心里多多少少产生了轻视。

    天下人都知道楚人浪漫,蛮人比楚人浪漫不止十倍。

    用一个数值,晋军跟楚军较量,少数时候能打个一比一的战损,更多的时候战损一般是损失三个以上的楚军才能消灭一名晋军士兵。

    其他诸侯国?他们跟晋军交战,战损比通常是一比五以上。

    而晋军士兵打蛮人,参战的士兵数量越多,晋军的损失就会越少,经常是蛮人需要死十几个才能换来一名晋军士兵的战死。

    吕武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此,我邀诸侯阵战。如楚君不来,击败此处敌军再往‘圉’进逼。”

    那个“圉”在“斗首”的西南方向约七十里外,地势远比“斗首”这边还要开阔,最为重要的是向西能进军继续攻打郑国,向东能进逼宋国,向南则是进入陈国。

    士匄没什么反对意见,打算等一下找吕武私下聊一聊关于郑国的事情。

    范氏盯着郑国不是一天两天了,士匄说什么也不愿意让阴氏来摘了桃子的!

 第747章 决定晋国命运的一天

    又要跟楚君熊招面对面了啊?

    吕武还记得楚君熊招上次讲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暗示的话,后面琢磨了很久,总觉得有些什么事情败露,没有停止行动,相反是加快了部署的动作。

    范氏经营南境的动作越来越大,荀氏卯足了劲要控制东境。范氏和荀氏的动作其实也是吕武感到“人尽皆知”的原因之一,弄得行事的速度越来越赶,几乎顾不上什么忌讳了。

    大家并没有在分晋上进行沟通,到底是不是那么一回事,没有讲开之前带着太多的未确定因素。

    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进行沟通,不然极可能出现误会,然而讲开了则会带来未测的后果。

    吕武能找士匄或中行吴提议分晋吗?可以做,说出去则是再无转圜的可能。

    那么,阴氏要么是等一切准备就绪,不然就要到不发动不行的时刻。

    说白了就是,锅盖没有被掀开,不管谁知道或谁不知道,阴氏的行动别停就行了。

    会议结束,各自散去。

    没有多久,士匄重新折返了回来。

    吕武知道士匄肯定会过来,设好了场地,摆上案几与圃团,还有水酒、零食等物。

    “阿武。”士匄的称呼很有讲究,暗示了是私事,不是为了公务过来。

    他坐下,要开口说点什么,吕武那边先开口了。

    “郑国灭与不灭,在于我俩今日互通有无。”吕武脸上带笑,看到士匄先一愣再露出震怖的表情,笑得更真实了一些。他继续说道:“郑君恽以及一众大臣往‘新田’,郑都城‘新郑’含周边城邑皆在我掌控之中。”

    阴氏已经抓住郑国君臣,连带郑国的城邑也大半控制住了。

    听懂了吗?

    也就是说,阴氏手里有范氏想要的一切,士匄能代表范氏给出什么样的价码?

    士匄脸色又是一再变化,听到说郑国被阴氏控制是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还有着无法掩饰的震惊。

    说来也是,范氏正儿八经攻打郑国的次数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都能被恶心人的城防搞得欲仙欲死,哪怕是能攻陷某座城池,带来的伤亡也是极大。

    一座城死伤数千上万,十座城该丢进去多少士兵?范氏再怎么人多、粮多、财帛多,又能支撑多久的消耗,别是没有把郑国灭了,晋国的其余家族看到范氏虚弱下去先动手了。

    范氏一旦虚弱,晋国内部有家族想动范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一点不但士匄知道,其余家族的家主也绝对经不起那种诱惑。

    “五氏叛乱于郑国损害如此之大?”士匄问道。

    吕武却是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心想:“不地道了啊。五氏叛乱是一回事,阴氏控制住了郑国是另一回事。我还没有开出价码,士匄就这么讨价还价?”

    很早之前,侯晋代表五个家族找到吕武提出投靠的意愿。

    当时的吕武没有表态,选择当个牵线者介绍给了士匄去接洽。

    以规则来判定,侯晋后来跟士匄接洽,等于范氏接收了五个家族的社交。

    再用晋国那边的邦交规则来定论,五个家族也就成了范氏的“势力范围”了。

    士匄讲那些话就一个意思:这一次阴氏控制郑国,主要是五氏叛乱的功劳,那么也就等于范氏在里面有功劳。

    “子产寻我,言及郑国存亡一事。我尚未给予答复。”吕武说道。

    五氏的功劳就是范氏的功劳?现在控制郑国大半城邑的是阴氏!

    吕武没有提及五氏,提了会逞一时之快意,一些筹码则会摆在明面,再给范氏提一个醒,比如五氏到底听谁的之类。

    子产之前过来是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到底跟吕武谈了什么,一切还不是吕武说了算?

    任何一个时代,首都遭到外来势力控制都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连带头头脑脑被俘则能说对一个国家是天塌地陷了。

    现在的情况是,阴氏不但俘虏了郑国的君臣,还控制了郑国都城“新郑”以及很多城邑。

    这样的现实只说明一点,阴氏或许无法为郑国的灭亡做主,彻底将郑国搞残了则是有那个能力。

    宗法社会嘛,国君死了换个有君主血脉的人继承,没问题的。

    国家灭了,有君主血脉的人复国不但在春秋是常态,到了战国也是一样。

    还有那个一个事实,他们一旦复国也就等于对“自古以来”的旧土拥有领土主权,使用任何方式夺回都属于合情合理,甚至会得到某些诸侯国的鼎力支持。

    在国家层次上面,一旦不再限制在“我国”和“敌国”的层次,有第三个国家插手,事情的发展绝对会越变越复杂,不会是“我国”所愿意看到的。

    士匄对春秋法则的了解不缺,听懂了吕武的潜在台词。

    没有多么复杂的地方,吕武能够操作郑国灭掉,也能在郑国进行赔偿之后归还君臣与城邑。

    吕武到底会怎么做,取决于士匄能够开出什么样的价码。

    很明显的是士匄能白嫖就想白嫖,哪怕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都不想给予太多。

    沉默了有一小会的士匄苦笑了几声,问道:“阴氏所求为何?”

    啊哈?

    这么的心不甘情不愿???

    吕武却是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你我相交相知,我岂会与你为难?”

    骗鬼去吧!

    作为一个家族的家主,哪怕是本人愿意客气,一大家子需要负责,根本就没那个资格充阔佬。

    吕武亲自去找来山川舆图,铺开之后手开始在地图上画起了线。

    那只手指点的地方越多,围绕的线越长,就会让士匄的脸色越变越难看。

    士匄有些安慰的是吕武“圈”的地方都不是范氏的核心利益区域,尤其是陆浑戎的那块地盘暂时不在范氏的控制之下。

    帐篷里面一时间没了声音。

    吕武在等待士匄进行权衡。

    士匄则是思考利弊的同时,试图搞明白阴氏到底想干些什么,能不能从阴氏的势力范围来窥探出一些什么秘密。

    “如此,你家尽占北境,乃至于插手河南。西境仅存解氏、韩氏、苦成氏,解氏为你附庸,韩氏不敢有所违逆,苦成氏需你庇护。”士匄以前还没有太明确的概念,有了来自阴氏的山川舆图,一下子就能清晰地分辨出各家的势力范围了。

    怎么说呢?

    吕武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将晋国北境控制在手,又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和庞大的人力物力向北扩张,的的确确是控制着很辽阔的一大片区域。

    北境仅仅是看势力范围很大,要说开发度很多区域则是阴氏一点一滴自己建设起来,没有旁人的功劳。

    在西边,随着魏氏除名,能给阴氏造成最大威胁的一个家族消失,却是还有韩氏、解氏这两个实力还行的家族,中小贵族也有相当数量不属于阴氏管辖。

    只是吧,到了当前的历史进程,中小贵族除非是数量太多,并且还需要有一个大家族来带头,要不然中小贵族已经无法对局势做出什么贡献,更不具备对时局的干涉能力。

    士匄说道:“你所需,我应允了。”

    范氏想要太多,再则是形势比人强。

    最为重要的是士匄看到了吕武的诚意,也就是阴氏没有动范氏的核心利益。这个就是吕武所展现出来的最大诚意,士匄不但要接收到信号,并且更要有进一步的回应。

    士匄问道:“韩氏何时除名?”

    这个就是士匄代表范氏做出的回应,阴氏想灭韩氏的话,范氏能无条件出兵相助。

    吕武却是一脸的诧异,说道:“为何使韩氏除名?”

    这一下搞得士匄露出错愕的表情。

    搞什么啊?

    阴氏整死了魏氏,又或者说是魏氏自己找死,西境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家族说没有就没有了,还留下一个实力不弱又有搞事能力的韩氏做什么?

    士匄扪心自问,换作他站在吕武的角度,解决完魏氏肯定会搞韩氏,再将解氏进行吞并,最终完成剪除掉势力范围内所有不确定因素的行动。

    吕武又问道:“范氏意欲如何?”

    士匄眯起了眼睛,答非所问地说道:“阴氏掌控秦国,又掌国中城邑十之有三。”

    小老弟,所谋深大哟。

    大家都是同类,再藏着掖着,有意思嘛?

    吕武笑了,说道:“如郑归范氏所掌,国中城邑亦有十之四,意欲如何?”

    他们说的城邑,包括了盟友的那些,不全是家族名下控制的城邑。

    两个人没有再出声讲话,无声对视了一小会,然后再一起“哈哈哈”大笑起来。

    咋地?

    一切尽在不言中吗?

    又或者,狼狈为奸的意向达成啦?

    笑够了的士匄很感概地说道:“上军将谋夺卫国,我三家皆同也。”

    是呢。

    而这里面少不了吕武的手笔,花了很大的精力,又耗费了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