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524章

春秋大领主-第524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武则是心想:“姬负刍可是干掉自己的兄弟才成功上位,哪来的善良和憨厚。”

    后面,有曹国的贵族悄悄来了吕武这边。

    这个曹国贵族也不知道是被授意,还是自己有什么小心思,带来了曹君姬负刍病重的消息。

    带着重病去参加周天子要举行的册封仪式?是临死前想要玩场大的,还是纯粹想去见证历史呀???

    吕武接受了这个叫陶吉的善意,赠予厚礼,云里雾里地提到了一些静待后续交往的话,让家臣代为送客了。

    他们靠近单国时,已经能够看到田野之中有人在忙于春播。

    负责迎接吕武等人的是现任单公姬蔑。他是姬朝的孙子,前一任单公……也就是姬朝的儿子已经薨逝。

    单公姬蔑看着那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军,对旁人说道:“三家之盛,骇人听闻也。”

    光是吕武带来的军队就超过五万,也就是一个三万七千五百人的“军”,再加上两万的骑兵。

    士匄不知道是阔绰还是为了震慑不服,带来的军队足有七万五千,也就是两个“军”。

    中行吴带的军队少一些,却也有一个“军”。

    不是听说而是一个事实,各个来“洛邑”的诸侯,其中带兵最多的是齐君吕光,问题也就带了五千人的军队。

    家大业大的楚国,他们的使节是在任大司马蒍子冯,随从加上军士只有千人左右。

    单公姬蔑不知道是本来就想热情,还是看到三家的军容鼎盛被吓到,反正是用着无比的热情进行迎接。

    真正与单公姬蔑接洽的人却是韩起。

    现在韩起是晋国的元戎,他出现在周天子的敕封仪式是跟阴氏、范氏和荀氏交易的一部分,将会代表晋国接受三家的和平分离,承认三家以后也是诸侯之一了。

    这个当然还是吕武的手笔,换作士匄或中行吴根本想不到要那么做。

    而有了作为晋国元戎的韩起在场,包括承认分离与身份对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名正言顺啊!

    因为阴氏、范氏和荀氏在城邑上做出了一些妥协,谁也无法骂韩起一声卖国贼,相反还要称赞韩起在损失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为晋国争取了更多的利益。

    “洛邑”其实就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而已,常住人口最多也就三四万,周边开发的耕田则是不少。

    周王室出面招待的人各不相同,吕武这边是周天子的太子姬晋。

    “阴子对我家有大功,然……,此例一开,诸侯不免震动。”姬晋看上去脸色苍白,身形看着也是偏瘦。

    这是大实话。

    吕武就一脸笑眯眯的听着,不承认也不反驳。

    姬晋本来有挺多话要讲,看到吕武那副模样低叹一声,该做的礼仪一点不缺,多余的话则是没有再说。

    等姬晋离开。

    崔杼低声说道:“太子乃有为之君,事或会反复?”

    吕武摇头。

    话没说,事实则是摆在那里。

    不提周天子被喂得饱饱的,只光说周王室又开疆辟土,并且达到了使晋国衰弱的目标,多的是人将阻止出现册封会反复。

    现在是周天子与诸侯有相同的目标,所以不用管一些人嘴巴里没停,他们也就是说一说而已,巴不得晋国赶紧分家,甚至盼着阴氏、范氏、荀氏赶紧发生龌龊再打生打死。

    说了,不管是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曹君姬负刍,还是周天子的太子姬晋,没人知道也算了,第二人清楚要干什么绝对是阻止。

    册封仪式一切按照古例,少不了一个赐祚肉的流程。

    而吕武、士匄和中行吴换了一身的诸侯冕服,获得祚肉也就有了立国的资格。

    有趣的是,多方祝贺的时候,有点将三家依然视作一家的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诸侯知道阴氏、范氏和荀氏脱离了晋国,三家也会自己建国,往后一段不短的时间里还是会抱团。

    仅是这一点,诸侯看着就不太傻。

    曾经的魏绛认为一旦阴氏或哪一家脱离晋国,周天子会大怒召唤列国组成联军,不能说想法错了,应该论吕武会用什么方式脱离晋国。

    现在是阴氏、范氏和荀氏建功得赏,不是激烈手段的分裂,周天子自己进行敕封,还怎么召唤诸侯组建联军啊?

    当初吕武为什么不对魏氏留情份?还不是魏绛着实有点傻,不光人傻做事还莽撞,留着绝对会是一个祸害,不杀为何。

    隆重而又繁琐的敕封仪式完成。

    诸侯少有亲自进行祝贺者,也就是宋君子成迫不得已一一找吕武、士匄和中行吴搭话。

    轮到蒍子冯时,他对吕武说道:“寡君问汉侯,何时再一会?”

    汉侯?没错啊,吕武报上去的立国名号就是汉,别人不称呼汉侯又是什么。

    吕武一听眯起了眼睛,心想:“楚国这么迫不及待要干范氏……,不,是要征讨刚立国的范国吗?”

 第768章 奋进的周天子

    吕武会在某一天跟楚国结盟,但绝对不是今天。

    分家了没错,初期互相讨伐则是概率极小的事情。

    敕封仪式结束,周天子宴请了诸侯。

    “且看诸侯如何欢愉。”士匄说道。

    周王室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之前哪怕是有诸侯过来拜访周天子,无论是从场面还是气氛看着都有一种腐朽的气息。

    压在各个诸侯头顶的大山减轻了重量,他们心情变得轻松是应有之意,心情不错脸上就多了笑容,气氛能不好吗?

    吕武说道:“诸侯仍轻视我等。”

    是那样,诸侯除非必要,不然根本不看吕武、士匄或中行吴一眼,他们要的是分裂晋国,本心上不会将刚刚成为侯爵的吕武、士匄和成为伯爵的中行吴视作“自己人”的。

    打从事实上吕武觉得除了楚国之外的诸侯都是蠢货,但凡聪明怎么没想到趁着现在拉拢,偏偏搞出一副轻视的态度,不是逼迫吕武、士匄和中行吴继续抱团吗?

    另外,三家带来了大军,仅仅是带来“洛邑”的大军都远远超过除了楚国之外单独一个诸侯所拥有的兵力,他们有什么歧视的资格。

    周天子轻咳了一声,说道:“难得汇聚,寡人有一言,诸君且听之。”

    交谈声慢慢变轻下来。

    按理说,大家的目光都应该集中在周天子身上,恭谨地等待训斥或勉励,还是有诸侯的目光在乱飘,甚至还在低声交谈。

    周天子脸色一黑,再次咳嗽了一声,并且声音有点大。

    看到这一幕的吕武差点笑出声,笑声是没有发出来,嘴角却勾了起来。

    周王室衰败不是一天两天,诸侯早就失去了敬畏之心,给面子就表面恭敬一些,不给面子连搭理都欠奉。

    代表晋国过来的韩起干脆就露出了嘲讽的表情,心想:“没有了强盛的晋国,谁能保护周王室?天子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甚至朝思暮想地要削弱晋国。”

    周天子已经在讲话了。大意是希望大家都好好的,不要动不动就大动干戈,后面又提到既然楚国服软,是不是应该团结合作将王畿周边的部落清理干净?

    吕武和士匄对视了一眼,大抵上清楚周天子想搞什么了。

    现在是周天子要试一试能不能指挥诸侯,能的话就让诸侯出兵来剪除周王室周边的威胁,不能则是展开新的谋划。

    这一下是真的全部安静了下来,大多数诸侯要么是眼观鼻鼻观心,不然就是找人面面相觑。

    出兵听候天子调遣,以为是西周时期啊?

    知不知道从周幽王之后,大家伙就懒得搭理周王室,还搞出了“烽火戏诸侯”的段子来编排?

    齐君吕光行礼说道:“臣愿调遣一‘师’襄助。”

    可不是晋国编制的一“师”一百乘战车和七千五百士兵,也就是一百乘战车和两千五百士兵而已。

    鲁君午一样行礼说道:“臣乃小国之君,亦愿襄助陛下,出一‘师’襄助。”

    随后又有几位诸侯表态,多的就一个“旅”,少的一两个“卒”,十几个诸侯凑起来的兵力堪堪过万。

    他们已经对周天子失去敬畏之心,为什么还愿意出兵听候差遣呢?看一看出兵数量也就知道了,完全就是应付一下。

    周天子看了一圈吕武、士匄和中行吴,笑眯眯地说道:“三位爱卿?”

    尽管诸侯明显是在应付,愿意出兵对周天子就是一件好事。

    毕竟,愿意就代表还有可操作空间,凡事慢慢来嘛。

    吕武知道士匄会先说话,自己一点都不着急。

    果然,士匄就说道:“臣可出两‘师’。”

    哈!

    如果是晋国编制的两个“师”,仅仅是士匄一个人出动的兵力就超过了十几个诸侯兵力相加的总合。

    表态完毕的士匄用披靡的姿态扫视众诸侯,一副“不是想特别针对谁,在座都是垃圾”的态度。

    中行吴眼巴巴等着吕武表态,心想:“这种场合,跟着汉武总归没错。”

    汉武是谁?就是吕武呀。

    吕武像是沉思完毕,说道:“北境、西境戎与狄蠢蠢欲动,亦有楼烦侵扰,臣出一‘旅’已是能力极限。”

    这一时间,周天在眨巴眼睛;士匄则是满脸错愕;大多数的诸侯基本是一副莫名的表情。

    在目前的历史时间段,诸侯周边的异族也就那么些,好些诸侯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楼烦这个势力。

    另外,狄人正在面临全面衰败,倒是各种戎人仍然活跃。

    周王室跟戎人当邻居已经有数十年之久,衰败的周王室无力独自征讨,诸侯又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只能忍受戎人没完没了的侵扰了。

    在一片错愕之中,中行吴说道:“臣与长狄久战不休,然仍愿为天子分忧,可出一‘旅’。”

    一声嗤笑出现,听上去是那么的刺耳。

    尽管齐国面临荀国的威胁,发出嗤笑的并不是齐君吕光。

    蒍子冯站起身来,说道:“我愿为周天子分忧,可出大兵清扫忧患之敌。”

    一边去。

    哪怕是楚国服软,赐祚肉的流程缺失,不算周天子的臣属,出动大军来周王室边上的话,鬼知道会不会冲进“洛邑”将九鼎抢走。

    现在士匄正在纳闷吕武和中行吴怎么会选择低调,原以为还有的争。

    士匄暂时没有想明白,不会耽误站出来怼蒍子冯这位楚国使节。

    众人也就看着士匄和蒍子冯舌枪唇剑地进行互怼。

    中行吴就坐在吕武边上,稍微倾泻身躯,问道:“天子何意啊?”

    吕武不信中行吴想不到,无外乎就是再次伸张影响力,不成就继续蛰伏,成了则是有一大帮免费战力。

    或许,只是或许,周天子还在寻觅代理人?

    士匄大概就是猜测周天子想再次找到一块“盾牌”,才会一开口就是出动两个“师”,还表现出看不起众诸侯的态度,为的就是像曾经的郑国、晋国等等诸侯那样,作为“扛旗”的诸侯号令群雄。

    在座众人之中,到底有没有诸侯看清楚局势?

    应该是有的,但他们就是不愿意有任何的表态。

    士匄争取当扛旗的人,成了自然是大赚,不成难道就能跟楚国和平相处吗?所以,试一试又不会怎么样。

    沉默了一小会的中行吴又轻声对吕武说道:“范匄锐意重也。”

    是啊,士匄想要当老大的心思很明显,当不成众诸侯的老大,心思该转为成为汉国和范国的老大了。

 第769章 必要的风险

    春秋就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时代,诸侯思的念的就是成为霸主作威作福,好对诸侯收取保护费,更能挥斥方遒。

    士匄坚定认为范氏很强大,成功“化家为国”之后的范国当然也是强大的。

    他们还处在中原腹心之地,某种程度上占了地理优势,属于想打谁都能用极快的速度出兵。

    反而言之,要是列国一旦合纵攻打范国,一样能从多路进犯。

    吕武会争霸吗?肯定会的。

    但是,他不会将成为霸主视为最终目标,追求的是横扫宇内这种大业。

    诸夏的宴会不能乱跑乱动,不然会被视为乡巴佬。

    每一名有座位的诸侯都是待在自己的位置,再被人伺候着进行各种吃吃喝喝。

    这种宴会其实很枯燥,大体上就是听领导讲话,再观看歌舞,几乎没什么其它活动了。

    宴会结束,吕武派人去邀请莒君己密州。

    阴氏……,不,现在应该称呼为汉氏了。

    汉氏在东边临海有一块飞地,处在莒国的“包围”之下。

    吕武没有想过放弃那块飞地,就是开发力度上一直不怎么重视,仅仅是开设了一些盐场,没有大量移民前往发展农耕。

    莒君己密州很快就过来,恭敬地对吕武行礼,一副等待吩咐的态度。

    “齐复灭谭、纪,莒可有忧?”吕武问道。

    之前晋国卿位家族分别有负责的邦交国,等待吕武、士匄和荀氏等人出走,再加上晋国的衰弱成为一个既定事实,列国之间的邦交肯定是乱套了。

    首先,晋国不再是那个强盛的晋国,一些诸侯可能会因为惯性在某种程度上服从晋国,更多的诸侯必然出现另外的心思。

    吕武不会也不愿意放弃远在东边的飞地,继续拿捏住莒国也就变成了需要。

    莒君己密州立刻愁苦地说道:“若非荀君攻齐,我、莱必受齐之兵锋。”

    然而,那一战开打时,中行吴还是晋国的上军将,并且跟齐军打了个平局。

    齐军竟然能跟晋军打平手?得知这一战绩的诸侯,要么是靠拢向齐国,不然就是惧怕齐国将矛头转向自己。

    如果莒国十分弱小也就算了,但是莒国只是在制度上显得更为落后,人口约是有个四五十万,不能算是弱到一吓就跪的弱国、小国呀。

    更为难得的是莒国军队的战斗力没想象中那么不堪,他们跟鲁国开战属于稳赢,跟齐国对上则是能打个五五开,怎么可能被齐国一吓就屈服了呢?

    莒君己密州其实能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