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540章

春秋大领主-第540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是以少量骑兵作为前导,用冲锋的姿态从“会稽”城下呼啸而过。

    尽管只是五百左右的骑兵,冲锋姿态看着却是能掠人心神。

    能够看到的贵族不由思考,一旦是自己在战场上碰到这种军队,有没有把握扛住。

    紧随其后的便是战车打头步兵在后的传统军队,以四乘战车在前、五百名步兵的为一个方阵的姿态行军,跟刚才楚军“左右广”一乘战车后面跟着三十名步兵是不同的情况。

    夫谭为什么称呼汉国为云汉?其实是读过《诗经》的关系,再来就是每一个都身穿铁甲的汉军将士,他们以四乘、五百人为一个方阵,拢共十个方阵排成长龙,阳光照射在铁甲之上,远远看着就像是夜间天上的银河。

    “寡人深以为汉军比之楚军更盛。”夫谭是从士兵的踏步声来得出这个结论。

    楚国的“左右广”是精锐无疑,只是楚国那边着实对纪律性的要求不高,导致列队行军的迈步频率有点乱。

    出场的汉军在同等数量下未必能打得过楚军“左右广”,关键是出身自晋军的汉军士兵习惯了军律的约束,他们也将“好整以暇”深刻到骨子里,列队行军的迈步频率一致,整齐的“踏、踏、踏”之声听着是那么有节奏感,给人的视听觉观感会更加深刻。

    第三支上场的是范国的军队,一样是四乘、五百士兵为一个方阵。

    “此亦是云汉之军?”夫谭不比较懵逼。

    话说,汉国和范国的根脚都一样,他们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战袍颜色却是没变,也就是还穿着红色的战袍。

    另外,范国的甲胄很多是采购自汉国,款式上面存在区别,离得远了却看不清款式,不看旗号真的很难分辨是汉国还是范国的军队。

    在战袍颜色上面,吕武反正是没有打算改颜色,战袍是赤红色,顶多再加上一条黑色的裤子,甲胄现在是银色,以后可能涂黑。

    汉军加上一条裤子,其实就跟其它列国有了区别。

    不开玩笑的来讲,当前是有人穿裤子,只是大多数人只穿长袍,压根就不穿裤子。

    而这要从春秋的穿着款式提起,当前有点家资……也就是贵族穿长袍是多层多叠,长度一般是到脚踝部位。

    普通黎庶或奴隶?其实穿裤子最多的就是他们,裤子分长短,一般裤子会比较短,主要是为了节省布料。

    汉国开始搞常备兵建设,一些制度也颁布了下去,包括服役的士兵必须穿黑裤子这一个条例。

    范国、荀国和韩国,包括其它的列国,强国还能要求士兵必须是什么穿戴,弱国哪怕是同一支军队都不一定能保证戎装一致。

    当荀国的军队上场,越国这边的人还是分辨不出来,还以为同样是来自汉国的军队,只是来自汉国不同的贵族才亮出不一样的旗号。

    战袍颜色一样,行军的姿态也差不多,着实是有点不好辨认。

    而这就很让范国和荀国尴尬了呀。

    等齐军最后上场,才算是让越国君臣有了一点新鲜感。

    齐军的制服颜色是土黄色,他们的甲胄并不一致,有来自汉国的铁甲,也有本国生产的铜甲和皮甲,以身穿皮甲的士兵居多。

    如果说楚军和汉军、范军、荀军至少还分方阵,齐军就是直接一条长龙。

    “齐军非劲旅。”夫谭看着那歪七扭八的队列,再看有身穿土黄色战袍的士兵还会乱跑,给出这个评价。

    而下一秒,齐军干出了一出令越国君臣看得目瞪口呆的举动。

    只见先是有少部分齐军士兵高抛手里的武器,随后大量的齐军士兵有样学样,能接住又接得好看就赢得满堂喝彩,接不住则是有哄笑之声。

    士兵这么干,导致的是齐军本来就不严整的队形变得更加松松垮垮,不断有武器被高抛,再有杂七杂八的各种声音,给人一种杂耍团的既视感。

    吕武看了齐国君臣一眼,发现他们竟然看得津津有味,并且还会因为看到某个齐军士兵高抛武器又接得很花活,发出了赞美之声。

    “齐国尚技击,也就是崇尚个人武勇。那么多次证明个人武勇微不足道,军队纪律才是治军根本,一帮君臣怎么还不重视啊?”吕武心想。

    “彩!”熊招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大声呼赞。

    再听一听“会稽”城墙上的越人各种大呼小叫和出现笑声,好好的阅兵发展了杂耍团在博人一乐。

    这种神展开让吕武、士匄和中行吴一阵阵面面相觑,有点怀疑晋人的出身有点跟不上时代,还是过于刻板和无趣了。

    在以前,也就是吕武还效力于晋国的时候,搞了很多杂七八杂的“发明”,就是独独没有“发明”娱乐相关的东西。

    原因?只因为晋国是个军果主义国家,压根就不需要娱乐。

    到了自己建立国家,吕武一样没有搞出什么娱乐,还是沿着军果主义的道路在狂奔。

    可能是齐军的表演真的太好了,给“会稽”的城门被打开,有一些越军带着车辆出城,还笑嘻嘻地转交给了齐军。

    什么情况?

    等着齐军走了一圈回来,有齐人来向吕光禀告,吕武才知道那是越君夫谭看得高兴给了齐军赏赐。

    当时吕光看上去很矛盾,有因为自家军队获得他国之君赏赐而高兴,又有些好像是权威遭到了冒犯。

    史书会记载今天,也就是汉国、楚国、范国、荀国和齐国来到越国都城的“会稽”阅兵。

    吕武一想到史书会有记录,再想到记载着齐军的杂耍团表演,而汉军与之为伍,一瞬间心态老复杂了。

 第791章 进位为王

    齐军士兵为什么会搞出那种花活?当然是他们要展现自己的身手,武器高抛向半空中,再以灵活而又花里胡俏的身姿接住,普通人可办不到哦。

    其实也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场地给齐军,要不然他们还会有其它的节目,比如两两捉对开干,用最华丽的招式打出炫目的效果。

    吕武尤记得自己在齐君吕环时代出征齐国的所闻所见。

    当时吕环搞了征召黎庶,超多觉得自己有一身武勇的齐人踏上战场,他们在两军阵前就搞了很多的节目,真真是能够称得上花样百出。

    最为让吕武印象深刻的是齐人武器的多种多类,有些武器的造型是怎么好看怎么来,就是不知道用在实战到底怎么样。

    齐国崇尚技击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说不好是从那一代齐君开始,玩到现在打从事实上就是很有历史了。要是有谁能刻意搞一下,也许能搞出“齐戏”这种传统戏曲?

    吕武看着齐军在表演,心想:“我的记忆绝对没有出错,到了两宋时期,他们的禁军其实也是杂耍团。”

    真心不是为了黑而黑呀!

    大怂禁军,尤其是京师的禁军,他们每每有什么节日都要表演节目,能不用心研究什么节目表演起来能赢得满堂喝彩吗?

    对于居住在京城的宋人,又或者是京城周边,乃至于到了节日会刻意赶到京城的宋人和国际友人来说,观看大怂禁军表演节目就是一种期待。

    吕武看齐军表演看得很无语,无法理解齐国君臣怎么还能看得兴高采烈,猜不透其他国家的君臣是不是嘴里赞美,内心里则是各种鄙视。

    军队就是军队,弄成这幅文恬武嬉的模样,搞什么嘛!

    只是吧,吕武从某种方面又能理解齐国为什么那样。

    自从管夷吾在齐国变法之后,齐国的经济就腾飞了,日子越过越好,自然也就会开始追求享乐,能不变着法子搞花活吗?

    刚好一代又一代的齐君也崇尚技击,民风经过几代齐君的培养成了,经济蛮好,喜欢娱乐,国君又喜欢武勇的人,也就有了齐人将娱乐和武技的结合。

    齐军走完,五国在“会稽”的阅兵也就结束了。

    中行吴说道:“越侯赏赐齐军,以显胆识?”

    士匄嗤笑了一声,摇摇头没有说话。

    吕武则是说道:“齐军如此,荀国无忧。”

    如果没有吕武开外挂,春秋时期该是齐军的装备最好,有点问题的是装备极好的齐军就是打不过晋军。

    齐军对上其他列国怎么样?那肯定是赢多输少,不然也不会在春秋末期一再并国,其中几个国家的体量甚至跟齐国差不多。

    中行吴眨了眨眼睛,点头又摇头,说道:“我闻齐国广征黎庶,建军十五万之数。”

    这个吕武知道。

    齐国在变法对不对?他们没有照抄汉国的制度,学了二十等爵又自己改革,然后在齐国实施,其中就包括开始对黎庶进行征兵。

    汉国的二十等爵到了齐国变成十八等爵,同时名字也被改成了齐国自己的特色。

    仅仅是黎庶也能因为建立军功获得爵位赏赐这一条就带给了齐国极大的改变,不是说让齐人就此纪律严明,纯粹是齐人为了获得爵位更愿意搏命了。

    吕武还知道另一个情况,也就是齐国复又灭掉谭国和纪国之后,重新开始了对莱国的吞并计划。

    “有此事。”中行吴有些发愁地说道:“齐军备兵十五万,复又纠集盟友三万攻我,尚有余力出兵四万入侵莱国。”

    这一次齐国的盟友中有了曹国和鲁国。

    曹国很愤恨瓜分晋国的汉国、范国和荀国,得到齐国邀请加入联军,算是预料之中情理之外。

    鲁国竟然也能跟齐国搅和到一块去?这个是鲁国对新生荀国有不小的疑虑。哪怕鲁国跟齐国是世仇,但两国至少互相了解对方,加入联盟是为了稳住齐国,再看看荀国的成色。

    士匄一脸轻松地说道:“我出两‘师’助荀。”

    上一次荀国派出一个“师”支援范国。

    这一次范国翻一倍,派出两个“师”支援荀国,够哥们,够意思吧?

    中行吴殷切地看向吕武,等着汉国的支援。

    而吕武的视线根本不在中行吴身上,并且也没有打算将视线移过去。

    说什么多国一体,事先的约定都能轻易不当一回事,不就是“有需要才是朋友,平时不当仇人就不错”的现实骨感吗?

    当然了,维持表面多国一体很有必要,只是当个白嫖怪就不好了。

    吕武上一次义无反顾地派军支援范国,除了履行互助约定之外,就是范国不能被楚国干挺这个因素。

    楚国有可能将范国干挺,还能顺带吞并宋国,完成这两件事情的楚国该变得多么强大?

    齐国打得过荀国吗?军事这种事情,哪能百分百确定。可以笃定的是齐国没有能力吞并荀国。

    那好了,齐国就算是在对荀国的战争中一直获得胜利,短时间无法做到吞并荀国,对汉国就不存在什么威胁。

    中行吴……或者说荀国,一再公开囔囔自己是汉国的小弟,干的事情却不是一个忠心小弟能做的事情。

    如果吕武好面子,又或者说好忽悠,还真就信了中行吴的鬼。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荀国比范国还可恶,中行吴一贯作为也表现出了薄情寡义的一面。

    有了齐国难以吞并荀国的这个前提,再加上中行吴嘴上一套做事是另一套,凭什么让吕武再对荀国进行无条件支援?

    士匄的目光在吕武和中行吴身上来回扫视,有点明白接下来该怎么玩了。

    “楚侯已命人往会稽山筑台,不知何时可成。”士匄随便找了个话题。

    他们在阅兵结束后就各自返回。

    汉国、范国和荀国合兵驻扎在同一个军营,三国的国君经常聚在一块也就合情合理了。

    齐国的营盘跟三国营地很近,他们的国君不好一直过来,晏婴等一些齐国大臣则是时常串门。

    晏婴肯定不能一直找作为国君的吕武唠嗑,汉国南下的大臣之中以梁兴为首,想更了解汉国怎么变法的晏婴找得最多的就是梁兴了。

    同样的,齐国大臣来这边,一般是会找汉国大臣聊天,有时候也会拜访范国的大臣,找荀国大臣则是很少了。

    现在筑会盟台也是彰显国力的一种体现,能够用最短的时间筑成,质量方面极佳,代表着这个国家有着成熟的技术,并且协同能力很强。

    这一次相王是楚国提出,会盟的地点尽管是在越国,楚国却是当仁不让做起了东道主,筑会盟台的任务也就交给了楚国。

    从熊招派人筑会盟台,到通知各国国君什么时间会上山相王,整个过程耗时二十七天。

    考虑到会盟台是在山上,花二十七天筑成不能算长了。

    会稽山并不是只有一座山,拢共有二十来个山头,其中海拔高度最高的应该是六百来米。

    楚国并没有头铁地选海拔最高的山峰来当会盟地点,他们选了一个山脚下有两个湖泊的一座山峰。

    在当天,由熊招提议,五个参与相王的国家各自出兵一万将越国都城“会稽”围了起来。

    同时,每一个国家分别负责一块区域,将会盟地点周边给封锁起来。

    这么干当然是为了防止越国干扰相王。

    “无天子公卿,甚为不妥。”吕光不止一次念叨这个了。

    第一次听到时,吕武才想起那么一回事。

    原历史上,第一次相王的活动是魏国提议,有派人去周王室那边让周天子派人来进行一个赐祚肉的流程,随后诸侯每一次相王都会让周天子那边的人出场。

    这一次?提议相王的是熊招,他的祖辈已经称王,之前他搞出了去王号又恢复的事情,并且拒绝向周天子称臣,哪里需要周天子的人上场?

    几位国君徒步上山,而上山的道路在筑会盟台时就已经被开辟出来。

    尽管是那样,身穿诸侯冕服爬山还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要是冕服里面再穿甲,必然会是更大的折磨。

    体力消耗什么的对吕武来说无所谓,他就是那个冕服里面还穿甲的国君,不知道其他四位国君有没有这么干?

    因为山的海拔不高,自然也就没什么“会当凌绝顶”的体验,并且向四周看去除了山还是山,东面的海也根本看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