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57章

春秋大领主-第57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东道主的吕武不能忽视其余的“师”,亲切地一一见礼之后,邀请他们上了马车。

    归途中,韩起与吕武同车。

    “武,未曾见如此奇人罢?”韩起说的是有一双白色眼眸的师旷,笑嘻嘻地说:“起初得见,亦诧之。”

    吕武可算是知道韩无忌和韩起为什么是兄弟了。

    因为他俩一样,属于嘴巴不把门的。

    “起,慎言。”吕武很无奈地说:“师旷名传国中,不可落下话柄。”

    韩起则是很无所谓地说:“此车仅我与武,何人外传?”

    所以,青这位御手不被当人了?

    这也不算失礼。

    韩起指的是,车上就他和吕武是贵族。

    而青是吕武的御手,也算作自己人。

    相信车上的人不会大嘴巴乱传出去。

    回去的路上,外来者在观察老吕家将食邑建设成什么样。

    他们对道路的印象最为深刻。

    很多地方的道路,一到下雨天不但会变得泥泞,还会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子。

    雨已经下了四五天,老吕家的道路看上去大体上还行,哪怕有些路段布着泥泞,却看不见坑坑洼洼。

    这条路的状况良好,只因为用了不少的碎石子和煤渣,上面再铺上一层薄薄的泥土。

    碎石子这玩意漫山遍野都是,老吕家在开垦荒地,必然会清理田亩上的石头和石子。

    吕武又开了一些冶炼的炉子,烧了之后的煤渣,单纯丢掉太浪费。

    平地上挖开大约二十厘米的深度,再填上本来就堆积的石子和煤渣,等于就是二次利用。

    将一众人接了回去,却不是直接去吕武的住宅。

    一名贵族,怎么可能就只有一个住处,肯定会有多处的庄园。

    吕武将他们带到的是一座山的山脚。

    有一道台阶直连上面半山腰的庄园,等于说车上不去,想上去只能步行。

    一群人冒雨而上。

    吕武亲自牵引师旷,一边走一边随便聊着。

    半山腰庄园的建筑物依然是采用砖的结构,用到的木材不少,修得比平时住的地方都要美和舒适,是用来与家臣饮宴,也是用来招待外客的地方。

    他们来到一栋有两层的建筑物,第二层就是一个面积颇大的大厅。

    坐在这里朝向西面,能够看到山腰下的格局,视力好能将老吕家分布的庄园以及村落尽收眼底。

    现在正在下着雨,风也有些大,大厅里的窗都合闭着,里面点上了油灯。

    “此地”师镰脚踩木板,讶异道:“皆为木?”

    他其实应该再加上“板”这个字。

    目前当然是能将木头弄成木板,只是缺少合适的工具,不但需要老工匠亲自来,成品率也并不高。

    但老吕家不一样,吕武已经弄出了各种锯子,连带刨刀和锉刀都做出来了。

    别问为什么懂那么多,有一个从七十年代一直给人盖房子,后面做到包工程的老子,耳濡目染之下,不精通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至于冶炼的技术怎么来的?谁还没点小爱好。

    而吕武的爱好挺多的。

    这个庄园有常驻仆人。

    之前吕武发现住宅那边的白种人女仆都不见了,其实就是被转移到了这边,并不是被全杀了。

    管事进行指挥,一众仆人拿来一应所需的东西,很快现场就被布置妥当。

    客人看见忙碌的都是白种女奴,个别几个看的一愣一愣,多数则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别有一番风景。”韩起比较不正经地说:“或该物色些许,同有所好。”

    吕武从这一句话里听出了不少信息,想道:“自己好像是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韩厥,或许加上魏氏的一些长辈,拿吕武来当榜样或例子,教育自己家的小辈。

    等待风逝变得小一些,吕武吩咐拉开大门和打开窗户。

    眼睛没问题就能看到前方的一片空旷,眼见细雨的笼罩下,一大片平原上处处田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庄园或村落,看得很是赏心悦目。

    一时间,谁都在看外面的风景,以至于大厅内没有交谈。

    那些白种女仆发现四周静下来,小心翼翼不发生动静地摆弄一些工具,做好之中屈膝跪坐到案几的边上。

    她们留下来就是还有工作。

    比如,照看正在用小炉子温的酒,还有同样在煮的汤。

    除此之外,她们还需要帮客人酌酒,递上客人需要的餐具。

    这些技能当然不是吕武去教,是赵让带来的陪嫁主事,也就是出自宫廷的一些人去教导。

    一些木头的磕碰声尽管轻微,只是大厅内过于安静,就显得有些明显了。

    吕武转头看去,看到的是师旷放在案几上的双手在打节拍。

    众人的目光也从外面收回来,一致集中在师旷身上。

    不少人还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师旷看不见嘛,他不知道为什么都不讲话了,却能猜测是什么风景吸引了众人。

    生下来看什么都是雾蒙蒙的一片,年纪越大视线就越模糊,直至完全被黑暗笼罩。

    这一类的人其实会在脑海中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会想象不属于黑暗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多数身有疾病的人都会比较敏感,导致易怒易暴躁,还难以沟通。

    师旷显然不是那样的人?

    他猜测众人在看什么,知道已经上了山,以自己的想象用音乐表达出来。

    大厅之内响着有节奏的拍子。

    吕武偷偷观察了一下,发现不少人露出了如痴如醉的表情。

    他很努力地听着,倒是能听出在打节拍,关键是完全搞不懂什么情况,无法融入进去,考虑是装着听懂了跟着露出欣赏的表情,还是只保持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比较真实的一个情况。

    吕武生长在什么环境,自己认为的音乐是那么回事,跟春秋时期有着天与地的区别,无法代入一点都不值得奇怪。

    而春秋的人,不到一定的身份地位,一生中连音乐都没有听过。

    因为当时化的关系,再来是真需要一定身份地位才能有听音乐这种享受,以至于有了孔子在齐国听过了韶,三个月光顾着研究,连肉味是什么,都忘记的故事。

    孔子太清楚能听到音乐,尤其是交响乐团级别来演奏的音乐,是多么的荣幸了。

    那可是国君才有的待遇!

    甚至可以说,不是每一个国君都能有那待遇,需要爵位足够的同时,有财力置办乐器,并养得起一支乐团。

    师旷在脑海中想象从山上眺望是什么样的风景,用自己的音乐给表达了出来。

    知道他名声的众人,觉得这一趟来得实在是太对了。

    吕武发现韩起的一脸懵逼,又扫了几眼众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定性的关系,他总觉得有那么几个人的表演有些假。

    每一个案几上都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用餐工具,却不是现在就开始上食物。

    吕武示意仆人带着来客下去梳洗。

    来了客人会待很久,梳洗并给予更换衣物,是贵族招待的必然流程。

    韩起很刻意地留了下来,说道:“武,父亲之意为”

    简而言之就是,韩厥能看出吕武根本不懂贵族礼仪,大家其实也都知道,只是清楚老吕家以前是怎么样,没有计较罢了。

    现在,吕武怎么都是一名下大夫,又因为会盟期间的表现,未来肯定会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有些该学的不能不学。

    那些人呢,韩氏是帮忙了老吕家,能不能将他们留下来教导吕武,看吕武自己的表现。

    另外,师旷并不是要来当老师,他只是听说了吕武在会盟时的表现,来老吕家的半路上遇上韩起的队伍被收纳。

    这样一来,吕武接下来会有什么生活也就比较明显,肯定是跟几位老师好好地学习了。

 第107章:秦国背盟!

    学习使吕武感到快乐。

    其实,要是能够穿越回小时候,多数人在面对学习方面,必然会用更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一切只因为等长大成人之后,才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并不是一句空话。

    学习礼仪对吕武来讲是重中之重。

    随着地位的提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礼仪规范。

    不懂礼仪在现代的代价不是那么大。

    春秋时期要是不懂礼仪,什么时候被拉出去砍头了,还满肚子的疑问和委屈,压根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因为礼仪缺失,明明能够更进一步却没了,于春秋并不是个段子,会是一件无比真实的事情。

    教吕武礼仪的叫师宾,他来自周王室治下,就是专门依靠教导贵族礼仪吃饭的人。

    周王室已经没落,有着大批的公卿,他们没办法再玩征战这种高端的游戏,只能寻找一些有能力去玩的项目。

    征战的确是一种极为高端的游戏。

    首先要有足够的国力和人口,来支撑组建一支数量足够的军队。

    再来就是耗费一定的资源,武装并训练这一支军队,使他们上了战场不至于一触即溃。

    以当前的时局来看,周王室那么多的公卿,他们连维持三军部队都困难,还是周制下五百辆战车和一万两千五百名士兵的军团,不是晋国五百辆战车和三万七千五百士兵的军团。

    这个“三军”指的是上、中、下,不是海、陆、空。

    古时候的将军总会来上一句“三军将士听令”,其实就是周王室的三军,后面成了一句习惯用词。

    周王室还是那个周王室,就是直属的贵族和属民基本上都成了和平爱好者,导致三军已经是空架子,拉到战场连装样子都办不到。

    吕武除了学习礼仪,需要跟着师兵学习武技。

    师是职业,兵是名,就是那位老师的称呼。

    以前肯定不叫兵,应该是为了表达专业性,后面才改的。

    他来自智氏,只会教导吕武直至来年春暖花开的季节。

    其余的老师,专业方面也会有针对性,比如教画画、教字、教驾驭战车等等,甚至还有教房中术这种老师。

    是不是缺了什么?

    没错,就是少了一个教音乐的老师。

    很符合当前时代的特性。

    音乐就不是谁能随便听,懂得鼓捣音律的就更少。

    贵族可以特别去找音乐老师,但音乐老师过于枪手,很难找到。

    师旷就是来老吕家做客,不是来当老师的。

    他一点教吕武音乐的想法都没有,认为这样会耽误了吕武的本质。

    所谓的“本质”,就是好好带兵,好好去杀人,就别学这么“雅”的技能了。

    等吕武的爵位到了上大夫再去专门学音乐还来得及,在此之前就不用刻意追求了。

    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的吕武,一段时间后讶异地发现,家臣向自己禀告的频率在减少。

    他特地查了一下。

    有计划表这种东西,什么时间做什么,完成了一个项目之后该干什么,跟着计划表去做就行了。

    再来是,家臣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不是发生意料外的事情,不敢过多打扰。

    吕武对此很不满意。

    身为一家之主,总是需要拥有绝对的掌控能力,别拿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当事,养成不汇报的习惯可咋整?

    要纠正家臣时,他发现了更值得纳闷的事情。

    那些家臣也许觉得不禀告不好,他们却是跑去向吕阳,也就是吕武那个还不会说话的儿子禀告。

    知道这么一个情况后,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一群羊驼奔跑而过的画面。

    我还活着,怎么看都无比健康。

    有事不来禀告我,跑去向我那个还不会说话的儿子汇报,是上演哪出戏?

    吕武花了点精力和时间,就想搞清楚是个什么情况。

    结果,他后面知道家臣这样做是春秋时代的一种习俗,不是要架空他,更不是家臣变得跋扈了。

    现在是嫡长子继承一切的规则,吕武的一切要是没发生意外,以后都会是吕阳的。

    尽管吕阳还没有学会讲话,却是老吕家理所当然的二代目。

    家主因为一些事情不能打扰,家臣去跟二代目汇报属于正常流程。

    也就是春秋时代了,换作以后的时代,哪个臣子敢这么干肯定是包藏祸心,想看一场父杀子或子杀父的大戏。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迎来了秋收的季节。

    在这一段时间里,韩妏如愿以偿了,肚子一点点地鼓了起来。

    而小透明赵辛的怀孕比韩妏还要早上一段时间。

    吕武对两位从夫人先后怀孕感到很满意,自己给自己取个了“播种机”的外号,但绝对不会话出于口就是了。

    其实最满意的是老祖母,她酝酿了一段时间,派人召唤吕武过去。

    “武啊,家祠当从修。”老祖母其实并没多老,实际年龄也就四十来岁。可能是近期日子过得舒心,她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非常严肃且认真地说:“寻来神巫进山,觅一处宝地,可否?”

    发达了之后重修祖坟这种事情,现代人都还十分热衷。

    春秋搞的不是重修祖坟,找个地方特地修建一座家祠?

    吕武比较不明白的是,家祠不该是在住宅的吗?怎么会需要特地找个山修一座。

    另外一个,找神巫这种事情要花钱,是花非常大一笔的钱,还不一定能请来。

    吕武能说啥?他认真地答道:“当修!”

    老祖母又说:“闻智氏需武,何时前往?”

    这件事情已经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

    智罃还派家臣来过,给的说法是既然韩厥邀请了那么多老师过来教导吕武,可以等吕武认为合适的时间再过去。

    而吕武其实很想维持与智氏的交情,怎么都要抽出时间去智氏封地一趟。

    要过去干什么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智罃需要的是吕武过去智氏封地,帮忙总览一下灌溉系统的优化。

    可以的话,智氏其实更想吕武能走一遍自家的封地,规划出一个全面的方案出来。

    吕武知道后很郁闷。

    他又不是很闲,自家的封地都还没建设完毕,智罃怎么能开得了那口。

    没看见韩氏和魏氏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