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6章

春秋大领主-第6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新主人其它暂时不知道,对指挥军旅的素养是自己所见最为厉害,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又拿一个叫方的匠人来看,他看到了吕武对匠人的重视,能听到吕武讲很多新理论,还能实际地将东西做出来,认定老吕家哪怕是个小贵族,也会是相当富有的小贵族。

    更多的人看来,吕武为了武士和匠人能更早有自己的房舍,亲自指挥来进行劳动,觉得吕武至少是一名顾及从属感受的领主。

    老的那一批属民,他们看到了这个家族再次振兴的可能性,甚至会远比以前的任何一个时刻更加兴旺,有的只是开心。

    至于奴隶会怎么看?他们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进行建设的时候最能体现出一个集体的活力,能帮忙的属民自发过来,武士和匠人受到气氛感染,用更多的热情去投入劳动。

    吕武将自己该干的事情做完,打算歇一歇的时候,家老卓来禀告,说是有贤士来投靠。

    既然都说是贤士了,家老卓肯定有过考较,并且自认不如。

    吕武很高兴啊,他这段日子最为发愁的就是老吕家压根没人才,以至于什么都要自己来。

    只是这个贤士有点怪。

    他是一个中年人,穿着方面看不出贤士该有的“雅”,甚至看着非常狼狈,并且还负着一个背篓。

    而背篓里面装着什么,吕武暂时看不出来。

    这个人看上去满脸菜色,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一副饱经沧桑不说,给人一种随时都要死了的感觉。

    现在穿衣服,一般就是穿深衣,也就是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的服装。

    平民的深衣为了省布料会收紧一些。

    当然,他们也能穿不正规的衣服,例如一件像是汗衫上衣,下面只是穿着短裤衩。

    贵族穿深衣,与平民比较就是布料好一些,颜色多一些。

    现在这年代,衣服的颜色越鲜艳越多,代表着财富与地位。

    这位贤士穿着一件看上去很旧却洗得极干净,人也收拾得很干净,但衣服有着很多的补丁。

    什么时代都讲究个穷富武。

    没有足够多的钱财,想成为博古通今的贤士,梦中会成功的。

    吕武猜测老吕家在大建设会吸引来一些人才,等了那么些天可算等来了一位。

    他没见到人之前各种期待,不奢望来一个大能,但

    两人见面,没来得及互相行礼,背篓里面却是传出了婴儿的哭啼声。

    吕武与贤士他还没自我介绍眼神对视了一眼。

    “且候。”

    “我”

    吕武心想,暂时看不出中年人有什么才能,但招揽人心嘛,从婴儿开始做起。

    贤士忙着查看婴儿,顾不得吕武离开。

    吕武是去命奴仆挤来羊奶和牛奶,然后亲自装奶的碗和小木勺递给未通名的那人,柔声道:“热的。”

    刚才贤士只是抱着婴儿在轻拍后背,没拿出点什么来给婴儿吃,看到吕武递上碗,接过去先自己每种喝了一些。

    吕武越看越觉得这中年人古怪。

    不是说中年人拿到东西自己喝奇怪,是他两种都喝,却只是喝一点点,更像是在试一试有没有毒。

    中年人试喝了之后还等了一小会,确认自己没什么不适,开始将食物喂给了婴儿。

    吕武不动声色地问:“子先生,何方来?”

    “失礼了。”他深深一礼,再次直起腰的时候喘了两口粗气,说道:“自赵地来。”

    这么说,这是一个来自原先赵氏封地的人。

    “赵氏灭,在下心惊躲避于山林。”中年人的确是一口赵地的口音,这一点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掩饰,道:“路经此地,看出足下是一名有为的领主,起了投效之心。”

    吕武问道:“可有姓氏?”

    中年人说道:“唤賏。”

    賏yīng是颈项上的装饰物。

    考虑到现在取名的习俗,他家或者他祖宗,是弄颈项首饰的?

    但吕武一听中年人来自赵地,原先躲避在山林之中,还带着一个一两岁大的婴儿,有了更多的联想。

    他开始与自称賏的中年人进行交谈,问及了很多方面,发现中年人其他的并不熟悉,倒是知客方面很熟练。不排除是中年人刻意表现的伪装

    賏与吕武交谈,本来还以为只是小地方的小领主,有点抱负想发展好领地,大概很好糊弄。

    没想到一阵交谈下来,他一些半懂不懂的东西明显无法忽悠过吕武,被迫拿出一些真本事。

    吕武在考较賏的同时,脑子里在不断地进行权衡。

    他实际上已经大致猜出一大一小是什么跟脚,只是无法百分百确定下来。

    如果一大一小真的是吕武猜想的那两个,他就需要好好思量到底收不收留了。

 第10章:程婴与赵氏孤儿

    因为口音无法掩饰的关系,自称从赵地而来。

    并且带着一名岁数不大的婴儿,看着还相当的落魄。

    能是谁?

    吕武觉得这家伙看不起谁呢!

    明明是带着赵氏孤儿的程婴,欺负自己是个小贵族,脑子不好使,见识也不够,是吧!?

    但是还真别说,要真的是普通的小贵族,并且年龄不大,接触到的层面不广,消息闭塞之下,真的会被瞒骗了。

    程婴以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被摔死,是一个天大的秘密,不但瞒过了国君和众多贵族,连带赵氏的铁杆盟友韩氏都骗过了。

    偏远地区的小贵族,即便是知道一些什么,肯定也会相当有限。

    架不住吕武是穿越者啊。

    他的思维散发也不是现在的人所能比的。

    收不收留呢?

    程婴喂完婴儿之后,将婴儿收回背篓又给负到背上。

    尽管很刻意地掩饰了,他的眼睛还是死死盯着吕武,好像随时都要暴起伤人,又或是带着婴儿逃离。

    实际上,赵氏被攻灭之后,程婴就以自己的亲儿子代替赵氏血脉被摔死为代价,保住了赵氏主宗最后的血脉。

    随后,程婴带着赵氏孤儿逃遁进了山林。

    这年头野外真的不是什么乐园,随时随地会遇上各种猛兽和毒虫,风吹、日晒、雨淋之下有个身体不适,生个小病不得到救治会拖成大病,来个一命呜呼。

    程婴甚至以陷害好友至死为代价来保护赵氏孤儿。相传是公孙杵臼自愿的

    这年头陷害挚友比干掉自己儿子,还要违背道德,更为人不齿。

    所以,可以想象程婴保住赵氏孤儿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很多时候光有决心并不够,他进入山林,仗着自己的身手平安了一阵子,找到山洞还能栖身,可是随着携带的剑崩断,再来是栖身的山洞被熊夺去,身体早没有了刚逃命时的健康,感到难以为继才从山里出来。

    程婴的打算是想要找个小村落暂时修养,等待身体好了,用各种手段弄来武器和一些必需品,再带着赵氏孤儿重新入山躲藏。

    短期内增加了很多从属,又一副要大开发模样的老吕家,是程婴认为最好的目标。

    一个家族短时间内增加太多人,预示着这个家族一段时间内会形成一种社交方面的混乱。

    要大开发,证明这个家族财货充足,并且正是野心勃勃的阶段,对招揽人才有更多的容忍度。

    最最最重要的是,程婴观察下来,发现老吕家的只有一老一小,家臣也只有一个。

    他对自己的剑术很有自信,觉得即便是有什么不对劲,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干掉这家的一老一小,趁着夜幕逃遁不成问题。

    正在思考中的吕武,他要是知道程婴抱着没来就有杀人夺物的心思,绝对会立刻召唤武士进来,怎么也要剁成肉泥。

    “子之才,非我家所需。”吕武倒不是发现了程婴的居心不良,平和地继续说:“或可暂为客?”

    程婴理解了吕武的意思。

    老吕家无法将程婴收为家臣,但是愿意暂时进行收留。

    吕武不给程婴再次讲话的机会,召唤家老卓进来,吩咐为程婴准备住所。

    程婴明显表现出了失望,行了一礼之后,跟着家老卓身后离去。

    要不是知道赵氏孤儿以后还能重振赵氏主宗家族,吕武连暂时收留这一大一小的心思都不会有。

    至于告发他们?

    吕武知道晋国的国君和众贵族还在通缉赵氏主宗的余孽,悬赏也很丰厚,但并没有起了告发或是直接抓住的心思。

    不是什么善心,纯粹是他依稀记得韩氏与赵氏是的铁杆盟友。

    真的告发或是抓住赵氏孤儿,信不信前一刻吕武得到悬赏,几天后老吕家被韩氏的家族私军给踏平了?

    “结个善缘挺不错的”吕武坐在原位,继续思考道:“这个程婴胆子也够大的。他肯定知道魏氏和韩氏的子弟有来过,还敢大咧咧带着赵氏孤儿过来。不怕被认出来?”

    他知道自己在冒险,觉得有些不放心,命奴仆去将家老卓请过来,问了是怎么安排那一老一小。

    “主。”家老卓很不解,说道:“有才,不聘?”

    没有追求的家族,有没有人才都无所谓。

    已经有兴盛的迹象,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

    家老卓与程婴一番交谈,自认不如程婴的才能,很希望家族能够得到有才能的人投效。

    换作是其余的人,即便只是能力一般般,吕武为了起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不但会进行聘用,还会给予超出那人才能的待遇,营造出爱才的决心与度量,以期望吸引有才能的人过来投效。

    关键那是程婴和赵氏孤儿!

    吕武没做多余的解释,询问安置一大一小的情况,又吩咐家老卓别留痕迹地将他们安排在不起眼的地方。

    家老卓不聪明,见识也不怎么样,不代表完全没脑子,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

    “不用刻意去管他们。”吕武补了一句:“却不要怠慢了。”

    家老卓带着满心的疑惑离开。

    一大一小的到来对吕武是一个插曲。

    他有在关注后续,更多的精力还是在建设封领上面。

    而在老祖母离开半个月后,回来了。

    出去时多少人,回来时还是多少人。

    同时,没有增加新的马车。

    吕武自然是要进行迎接,看到队伍没变化,再看老祖母短短半个月却是增添了更多的老态。

    他心里知道老祖母回娘家并没有获得助力,带回的只是伤心与失望。

    到现在他都只是知道老祖母是嫁给了老吕家的韩家人,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个韩氏。

    另外,贵族通常只是和贵族婚配,说明老祖母的娘家再不济也是小贵族。

    “武啊。”老祖母还是走到了宅院门口才像是回过神来,说道:“库可尽取。”

    吕武之前也没客气,需要什么就拿什么。

    老祖母突然间的交代,应该是求援不成,心态方面出现了大问题,觉得自己对振兴家族难以有什么帮助,要彻底放手了。

    “祖。”吕武伸手拉了一下老祖母的长袖,说道:“随孙一观。”

    刚才老祖母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眼睛捕捉到了老吕家的新变化,脑子大概没有处理接收到的信号。

    老祖母被吕武搀扶着巡视了一圈老吕家。

    她这一次可没有下意识忽略,看完再回到宅院,没有立刻回自己的屋子,带着吕武来到了家祠。

    一进去,老祖母就是泪眼两筐,用着很大的力气拉着吕武来到供奉牌位的地方,抢先跪拜了下去。

    吕武看着不多的牌位,犹豫了一下,跟着跪了下去。

    老祖母跪着,开始了对着牌位不断的呢喃与絮叨

 第11章:静极思动

    按照周礼,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才算是真正成为大人。

    这个“大人”讲的是能帮家族履行一些责任,承担起一些职位。

    但并不一定需要到二十岁才行冠礼,有特殊情况随时都可以。

    吕武不久前刚知道“自己”原来才十四岁。

    而之所以会知道,是老祖母在唯一家臣,卓的见证下,给吕武举行了冠礼。

    越是身份显赫,行冠礼的礼节也就越隆重和复杂。

    平民的冠礼则是改变一下头发款式,也就算完成了。

    如果正常的话,老吕家怎么都是一个小贵族,唯一继承人要行冠礼,肯定会邀请一些身份相当的人过来观礼,甚至请来身份高一些的人主持。

    但老吕家破败了,刚有了兴盛起来的迹象,老祖母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等不到老吕家重新振兴,迫不及待地给吕武举行了只有一名家臣作为见证者的冠礼。

    冠礼一结束,吕武从老祖母的手里接过了一把青铜钥匙以及一卷竹简。

    给钥匙代表的是以后由吕武来决定老吕家的一切方针,家里以他为实际也是唯一领导者。

    那一卷竹简则是贵族证明,同时写清楚老吕家的封领从哪里到哪里,范围有多大,里面的大概地形描述。

    后面,家老卓将装有丹书卖身契的箱子全交给了吕武,代表吕武从那一刻起掌握了所有武士、属民、奴隶的生死。

    从随便绑了个马尾辫,到束发插上了簪子,改了个发型就等于迎来新人生。

    吕武却是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造完了武士以及匠人需要的房舍,该给武士分配土地,是家老卓的工作。

    需要将作坊放在哪里,做出什么样的规划,家老卓承担不了的这项工作,落到了吕武手里。

    一个冶金作坊,首先要有熔炉,吕武按照一些考古节目看来的印象,再结合匠人的实际意见,选择了最为常见的竖炉。

    制造这么一个熔炉可简单不到哪去。

    首先需要挑选合适的泥土来建造炉底与炉缸,一般是选用混合材料制作法,也就是合适的黏土再铺上细砂,随后渗入木炭末和碎铁矿的混合料逐层夯实。

    大部分都是由匠人来进行设计和制造,吕武发现他们特地留了一些口子,一问是要被用来放“橐龠”。

    那两个字读音为tuó yuè,就是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

    吕武有领先两千七百多年的眼光,但未必比匠人更为专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