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75章

春秋大领主-第75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武觉得魏氏有这个态度也就够了。

    老吕家的生铁产量已经稳定下来,只是初级钢的产量还是很小。

    他觉得是时候打造一批铁质的武器,给家族武士来个更新换代了。

    另外,甲胄方面也该增加产量。

    下一次出征的时候,老吕家就要全面使用铁器。

    吕武的封地包含了汾水的一部分河段,他在认为时机合适之后,频繁地巡视河段处。

    想要进入到新的时代,汾水就应该全面地利用起来!

    很早之前吕武就想搞出水力设备,只是封地内的溪水流速不合适罢了。

    比较简单的水利设备就是灌溉系统需要的筒车。

    将筒车研究出来,等于是完成了水力锻造锤的第一步。

    一旦将水力锻造锤弄出来,距离水力压模也就不远了。

    寻找到流速合适的河段,吕武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教导和监督工匠制作出了第一台筒车。

    虽然已经有成品,却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观察。

    更难的是制作轴轮、杠杆、齿轮等等,不但要制作出来,还必须可以组装使用。

    这一点吕武都弄不明白,需要耗费时间来搞清楚构造,一再反复地进行试验。

    所幸,有个方向之后,缺的只是进行摸索。

    吕武还能保证那个方向一定正确!

    水力锤当然无法直接锤出板甲,只是用来反复锻造,也能用来处理块头更大的铁锭。

    想要利用水力来制作板甲,真正需要的是懂得操作的匠人。

    说白了,有合适的设备干什么都省力,也就等于省时。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人处理很多植物类食物都是依靠人力去舂,一旦水利锻造锤真的搞出来,完全可以进行恰当的力度调试,解放掉妇女更多的时间。

    一些石磨之类,同样可以使用水力。

    吕武研究到一半,麻烦事又来了。

    边疆驻军发出警告,发现白狄在集结军队,判定白狄又将入侵晋国。

    虞显被召集过来开会,非常感慨地说:“多事之年啊。”

    关于明年晋国要跟秦国大战的消息,吕武已经告知了众家臣。

    连带边疆随时可能遭到白狄侵犯的猜测,他也进行了预言。

    这不,白翟联军今年才遭受重大损失,还是没彻底打疼狄人,又集结大军要来侵犯了。

    向边疆贵族发出警告的是边防驻军。

    晋国去年三军齐出动,跟白翟联军打了一场,消灭白翟联军之后驻扎在北疆,过年没几个月就南下。

    今年完成了与楚国的会盟,三军前往新田解散。

    而才解散多久,北疆又再一次面临入侵。

    不知道的人一看,还以为晋国马上就倒架,沦落到了连胡人都能随时来欺负的地步。

    很关键的是晋国呈现了内部不稳,又显露出了疲态,才一再遭到秦国的挑战。

    狄人是秦国一再忽悠和鼓动,才有了多次的主动入侵。

    “明岁与秦大战,必是一场旷世之战。”宋彬也想当预言家,比较期待地问吕武,道:“主,可有消息?”

    晋国现在的局面是自己内部不稳造成。

    可是晋国的贵族不能承认,他们只能寻找一个敌人,一再搞事的秦国,无疑就很合适勇来转移晋国的内部矛盾,成为发泄怒火的对象。

    吕武说道:“无非三军齐出罢了。”

    宋彬又问:“此次狄人来犯,元帅将出动哪位军将。”

    吕武摇头说道:“各军疲惫,去岁纳赋未归,已误春耕、秋收。今次该是魏氏应对。”

    姬寿曼这位国君喜欢搞事。

    栾书以及其余卿却不会让国君瞎搞事。

    晋国西北疆的“霍”地没有大贵族,北疆却是魏氏的封地。

    为了明年能拼尽全力跟秦国打,栾书不会因为狄人入侵再去集结哪个一个军团。

    那么北疆能出力的也就只剩下了魏氏。

    边防驻军已经向周边贵族预警,魏氏那边却没有派人征召。

    以吕武的理解,魏氏是要好人当到底,不征召去年疲于奔命的各个家族,要用自家的军队解决白狄的这一次入侵。

    尽管是这样,西北疆和北疆的各个贵族还是要悠着点,起码应该发布武士征召令,集结成军以备不测。

    吕武一样下达了征召令,却只是集结起了五百名武士,召唤了两千属民成为领主临时武装。

    他们的训练交给宋彬来执行。

    吕武则是重新投入到水利设备的研究当中。

    一些消息先后从北边传了过来。

    魏氏的吕琦集结了两个师的兵力,主动开赴白狄的地盘。

    双方在“蒲”的东北面,临近吕梁山的平原爆发大战。

    而西面又传来了消息,有一支秦军在没有派人宣战的前提下,偷袭了晋国边境驻军点“采桑”。

    现在还是春秋,不宣而战是为列国所不齿的行为。

    即便是被骂蛮夷的楚国,他们跟晋国交战每次都讲程序,也就是事先派人进行宣战。

    秦国的不宣而战已经不是第一次,还一直纠结胡人对晋国开战。

    晋国上下知道秦军再一次不宣而战,并且偷袭边境驻军点“采桑”的消息,没有大喊大叫,没有群情激涌,上下一片的沉默。

    这不是被欺负得失声了。

    是火山爆发之前的平静。

    连续遭到秦国以无耻的偷袭和欺骗,晋国上下从未有过的思想一致,一定要给予秦国永世难忘的教训。

    很快,吕琦击败狄人联军的消息被确认。

    魏氏大军获胜之后回转“吕”地,进行不完全的解散。

    正式得到出使任务的魏相,出发前特地派人来告知吕武。

    而到这个时候,季节已经进入到冬季。

    更多的消息先后汇集到吕武这边。

    晋国派出使者游走列国,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先后响应晋国的会盟邀请,他们将在明年出动军队前往周都王城会合。

    列国响应会盟的消息刚传到不久,吕武收到了来自下军将韩厥的征召令。

    随后智罃的书也被送了过来。

    书上写得非常清楚,吕武虽然没有了实职,作为“军尉”也应该带上至少二十辆战车以及不少于一千五百名的“徒”。

    这个“徒”就是战兵。

    宋彬看了智罃送来的竹简,满脸严肃地说:“此为灭国之战。”

    光是小弟就召唤了八个,总兵力再怎么少也不会低于六万。

    晋国的中军、上军、下军和新军也会全部出动,仅是战兵就达到十三万五千人。

    再算上辅兵,晋国要出动的总人数起码三十万。

    这是倾巢而出!

    不单单宋彬认为晋国这是要灭了秦国,任何知道晋国将要全力以赴的人,他们都会产生相同的想法。

    梁兴说道:“我听闻周室亦会出兵。”

    周王室当然还有自己的军队,每一次晋国跟楚国大战,他们都会出动至少一个“师”去当啦啦队。

    卫睿很感慨地说:“秦君自绝于诸夏,沦为禽兽。”

    以现在的人,也就是周王室制度下的列国,他们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三种人。

    第一种当然是诸夏。

    再来就是跟楚国一个阵营的人。

    第三种就是狄人、戎人各种胡,不统称为胡人,被称呼禽兽。

    事实上,各个民族自认为是胡人,要到匈奴的头曼单于时期了。

    头曼单于就是冒顿的爹,他引申了两种理论。

    长城以北所有逐草而居的引弓之民都是胡人。

    长城以南所有定居农耕的则是汉朝人。

    这样一来,一个名为“胡人”的新民族诞生了。

    等于“胡人”一开始真不是什么贬义词,是匈奴人用来进行民族大融合的“工具”。

    现在,吕武比较纳闷。

    原来秦国不是到了战国时期才被排斥,只是到了春秋中叶就要被开除出诸夏户籍了?

    他对几位家臣说秦国要被灭当然是不信的。

    秦国估计会挺惨,但一定没有被灭国,只是不知道会惨到什么程度。

    周王室也要出兵参与攻打秦国啊!

    他们除了跟楚国交战会派出啦啦队之外,基本不掺和各个诸侯国战争的。

    吕武有了新的疑惑。

    既然秦国要被开除诸夏户籍,有没有成功,又或者后面用了什么办法重新取得诸夏户籍的?

 第133章:发挥余热的邯郸赵

    在秦桓公的领导下,秦人正在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他们似乎是跟西戎打没有规则的战争太久了,已经忘记了礼仪节操,将对付西戎的行事手段用在了华夏化圈的晋国身上。

    华夏化圈的列国在秦国重新东顾之初,他们没摸准秦国的行事规则,好几次响应了秦国的会盟邀请。

    渐渐的,列国看清楚了秦国的无视礼节,他们还要依靠那套规则来保护自己,哪敢再跟秦国走得近啊!

    现在愿意跟秦国处朋友的列国几乎没有,倒是楚国那边很看好秦国这个新小弟。

    只是楚人也纳闷。

    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够不重视礼节和规则,而他们不重视周王室的那一套很情有可原。

    毕竟,楚国又不是周王室分封的国家,从思想到礼仪法度,包括国家制度等等,有自己的一套。

    楚人之前还以为“全世界”只有吴国乖张,看到秦国好像比吴国更横,感到惊讶又觉得有趣。

    实际上,楚国知道吴国是晋国想要培养起来给自己难受的国家,他们很需要一个能够挑战晋国的国家,秦国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了。

    他们接触之后,楚人习惯性地用慢动作来进行分析,一分析就好些年,还没拿出一套怎么来栽培秦国的方案出来。

    像是这一次,楚国已经察觉到晋国要狠狠教训秦国,很清楚需要帮一下秦国。

    楚国帮助秦国的意见是统一的。

    然后,楚人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们知道应该支持秦国,就是在怎么支援上面进行不断的争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拿出一个可以执行的措施。

    国家大事方面,吕武能够了解到的信息不多,更不用去提列国的动静。

    又进入到下雪的季节。

    吕武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感。

    恍恍惚惚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从十四岁的稚嫩少年郎,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十七岁青少年。

    比较关键的是,十七岁就有了一个两周岁的儿子和同年龄的女儿,还有两个不到一周岁的儿子。

    没错,韩妏和赵辛先后又给吕武生了两个儿子。

    两位从夫人临盆的时候,吕武并不在家,他那个时候正在南下郑国的半路上。

    吕武成了四个孩子的父亲。

    因为贵族家庭不管有多少孩子只有一位母亲的关系,赵成了四个孩子的母亲。

    下雪天气,吕武尽管还是有许多需要忙碌的事务,却会尽量挤出时间来陪伴家人。

    现在,他就一手抱着一个,两个一周岁的儿子正在胡乱地抓着他的衣服,另外两周岁的儿女则是满屋子地到处乱窜。

    赵以及其余的从夫人,她们在边上鼓捣织布机。

    这个房间除了孩子的欢笑声,更多的是织布机木头磕碰声和时不时的一记梭子移动的“嘎吱”声。

    老吕家有种麻。

    事实上,但凡是能够种,每家每户都会种麻。

    另外,老吕家还种了桑树,打算大规模的养蚕。

    吕武有心折腾一下织布机,思来又想去地折腾了一段时间,承认自己果然不是万能,搞不出来新花样的织布机。

    他是贵族,自己不懂没关系,有了想法可以向下发布命令,以悬赏的方式征集。

    群众的智慧一直是无限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去驱使,早晚都能获得成果。

    “主,该喂奶了。”

    吕武转过头去,看到的是奶娘。

    这两位奶娘真的很奶,一看就奶量十足。

    她们从吕武手里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过去,躲到另外的房间哺乳去了。

    吕武看到吕阳拿着木剑在追女仆,又看到吕怡在玩麻线团,惬意地拿起旁边的茶壶“咕噜噜”地灌了一口,拿起竹简来看。

    雪季没来之前,晋国的北疆和西北疆很热闹。

    白狄屡战屡败,一直到降雪才消停下来。

    吕武从魏绛的来信中得知,魏氏就喜欢跟白狄这样的敌人交手。

    几次征战下来,魏氏进账了不少的马、牛、羊不提,抓捕到的战俘数量也很多。

    他给魏绛回了信,询问那些俘虏卖不卖。

    老吕家已经开始在扩展冶炼业,狄人不会农耕和一些技术活没关系,买来可以去挖矿嘛。

    晋国应对白狄的入侵很轻松,对秦国中小规模的入侵却一点都不轻松。

    已经依附的霍迁有什么动作会派家臣来禀告吕武。

    仅仅是两三个月的时间,霍迁来来回回地被征召了四次。

    “霍”地的贵族,他们被征召起来是应对秦军的入侵,夺回了秦军偷袭之下攻占的“采桑”,又在大河沿岸交锋了几次。

    老霍家被折腾得不轻。

    吕武没有支援人手,他以借贷的方式提供了霍迁一批粮秣和辎重。

    哪怕有吕武的支援,霍迁还是一再诉苦。

    本来状况就糟糕,又被反复地折腾。

    他们要重复应征,封地难以正常生产,没有获得任何的补偿,再有家底也撑不住,何况本来就没有什么储备。

    比较关键的是不管国君还是国家,没有对边疆贵族进行支持。

    吕武已经看到“霍”地大多数贵族的下场,近几年绝对会有很多贵族破产的。

    他在思考的是,老吕家要不要趁机发一笔?

    土地当然无法获得,却能吸引破产贵族带上武士和属民来投奔啊!

    只是他也知道一点,自己能有这样的想法,其余贵族又不是脑瘫,但凡有实力的贵族肯定都有类似的想法,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大贵族进场。

    正在吕武魂游天外时,梁兴来到了屋外的走廊。

    这位极为擅长吃喝玩乐的人才,他屈膝跪坐到吕武的正面,行礼说道:“主,邯郸赵遣家臣而来。”

    本来在织布的赵和赵辛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