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265章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265章

小说: 孤才不要做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好气的在苏媛的鼻子上捏了一下,李承乾无奈道:“还心酸呢,这世道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干饭都吃不上呢。好了好了,知道你是为我好,你吃了没?没吃的话,咱们一起吃。”

    虽然已经吃过了,但苏媛还是摇了摇头,起身给自己也盛了一碗饭。

    饭这个东西,人越多的时候,吃着才越好吃。再加上有“秀色可餐”这个词语的存在,李承乾顿时觉得晚饭吃的有点撑了。

    撑了就得多走走,否则会消化不良,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领着苏媛就往外走,准备溜达溜达。

    长孙此时正拉着阿史那雪和秀秀一起,借着最后的一点天光刺绣,时不时的还会讲解一下刺绣的技巧。看她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李承乾就想笑。事实上长孙的刺绣也就一般,哪怕是照着图样做,也只是一般的水平,技巧完全算不上娴熟。可就是这样,她还是放不下绷子,皇帝身上的手帕之类,好多时候都是出自长孙的双手。

    自从郑州发生的那场意外以后,长孙跟秀秀和阿史那雪的关系就一直很好,路过汴州的时候,还准许阿史那雪一个人出去玩耍,在她看上了商船上的一匹好马想要买下来却被拒绝的时候,长孙还为此出面了。

    婆媳关系好一点,比什么都好。在门外看了一会儿后,李承乾也不准备进去打搅三个人,而是往李泰那里走去。

    如果到的是一处通州大邑的话,李泰安身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足够的工匠为自己办事。可是这里是兖州,最多有那么几个木匠和泥瓦匠,做工的速度还很慢,让他不胜其烦。没人帮着制作模型,就只好画图空想,或者是躺在躺椅上静静的思考。

    思考问题不是问题,可是思考着问题还要吃鸭梨,还要让媳妇喂就有点过分了。

    看得出李泰对阎婉还是很满意的,要不然在他思考问题的神圣时刻,就是一只苍蝇都不准出现在自己身边。

    终于等到李泰的一只咸猪手从某个发育中的山峰上拿下来,李承乾才结束了偷窥,敲了敲门。

    听到敲门声,阎婉才要起身,却被李泰拉住了。

    “敢敲门这么大声的,除了皇兄你就没别人了,进来吧皇兄。”

    推开门进去,见刘泰搂着老婆没有一点避嫌的样子,李承乾无奈道:“虽说咱们是一家人,可是你搂着王妃见兄长,还是有点失礼吧。快起来,每天早晨拉着你一起锻炼,要是你其余时间还是跟懒猪一样,岂不是没有一点效果?”

    直到这时,阎婉才站起来,施礼以后,就跟苏媛一起进了内间,把空间留给了兄弟俩。

    把装着梨块的盘子递过来,李泰笑道:“皇兄你尝尝,兖州虽然穷了点,但是这里的梨子是真不错,我准备多买一些,等天冷了弄成冻梨吃,您觉得如何?”

    自从当初在东宫吃到冻梨以后,李泰就对冻梨痴迷不已。冬日里还能吃到的水果,一般都是果干,冻梨虽然也不是原来的风味了,但是味道升华以后,反而更让人喜欢。

    尝了一块儿梨后,李承乾点点头说:“买些带到登州很不错,冻梨的维冻梨对母后而言还是很有用处的。今天过来,我是想看看你研究到了什么地步。听说在之前乡镇的时候,你还叫了铁匠,可是有想法了?”

    李泰点点头说:“有了,当初您跟我说过铜壶飘在水面上的事情,所以我就对此进行了研究。后来我发现,一个东西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跟它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与它本身的材质、运动状态、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而且在此途中我还发现,好多的东西,只要测定了固定标准下的重量,就能通过别的量,不对,应该这么说,一个固定东西的重量、体积,是有固定比例的关系的。就像量了一杯水以后,能知道同样多的两杯水的重量一样。您说说,要是我把所有东西的重量体积之间的关系数测出来,是不是就能测量万物了?”

    听着李泰有点乱七八糟的话,李承乾很想哀嚎一声。夸聪明人的时候,“举一反三”算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可是,真的见到了能够举一反三的人,还是要赞叹一下的。李泰就是这样的人,这混蛋在研究浮力的时候,鬼知道是怎么盯上密度的。

    吃了一块梨子,李承乾毫不犹豫的说:“你说的没错,青雀,不只是水,铁块、银子、金子,甚至是土方,这些东西都是能通过体积判断重量的。你要是能把生活中常用的东西,都制成一个密度表,哦,密度就是体积与重量的关系。单单这一张表,就不知道能派上多大的用处!”

    李泰欣喜的搓了搓手,然后看看自己画出来的图纸,又不知不觉泄气了。

    以前就听皇兄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的人,越是知道的多,越能体会到自己的无知。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按照前人的规划走完既定路程,并再次基础上开拓出新的领域,这个人就值得被万民称颂。

    此时的他就是如此,明明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可是接触到未知的东西,越研究,越发觉自己的无知。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知识和道理!这个被皇兄称为“密度”的东西,是如此的诱人,可是他目前还没有研究透浮力的知识。

    分身乏术啊!

    此时此刻,他倒是宁愿分身类的仙家手段是存在的,长生不死药是存在的,因为这样他就能同时做很多的事情,或者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想要的事情了。

    看李泰纠结的样子,李承乾如何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伸手拍拍李泰的肩膀,李承乾笑道:“别这么逼迫自己,你还小,有的是时间对未知探索。既然一辈子的时间不够用,不妨把希望放在下一代的身上。你能做到的,就是让自己爬的足够多,让子孙后代能够踩在你的肩膀上,摘星揽月!”

    一番充满大道理的话说完,李承乾自己都要吐了。不过看李泰释然的样子,这话显然是起到了效果。

    拿出图纸,李泰边点着图画边说:“之前思考了铜壶飘在水面上的道理以后,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造一艘铜皮的船。可是,这样大的一艘船,民间的匠人根本制作不出来,就是工学院的精英,估计也很费劲。而且就算制作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实用性。

    中空的大铁块,也不知道能不能飘起来。但是,考虑到生锈,就算造出来也耗费不起。所以啊,当前咱们最可行的,就是造出一艘铁甲舰来。有水力巨锤在,打造铁板不是问题,只要把这些铁板装在木船上,应该还是能飘起来的。有这样的铁甲船在,射箭是奈何不了它的,火攻也得有足够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咱们的船撞到敌人的船上了。

    这样的船挂满帆撞过去,嘿嘿,再结实的木头船,也得遭殃!”

    翻看了一下李泰的图纸,李承乾也觉得当前这样的方案是最合适的。虽说用铁板把船武装起来,造价不菲,可是考虑到这么干的收益,这投入也就不算什么了。之前那个登州的商人说过,他能够提供造船的木材,既然他如此夸下海口,那木材肯定是已经阴干好的。岭南的造船厂还没办法动工,在这之前,先在登州造一艘出来耍耍,还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李承乾拍拍手,对出现在门口的张赟说:“给郑州刺史魏延彦和赵奇送封信,让他们把登州那个木材商人给找出来,叫他到孤这里报道。一冬天的时间,咱们也不能一直猫冬,总得找点儿事做啊!”

    张赟点点头,转身就去找人送信。

    听说要造船,李泰顿时来了兴致,拍着桌子说:“皇兄啊,既然要造船,不如给我一个名额怎么样?父皇没有发火,那我就能动用封地的钱粮,我要给自己造一艘大船,一切用最好的料子!”

    已经不再是玩船模的年纪,李泰对能拥有一艘真正的战船,充满了期待。

 第三百四十八章 规划

    造船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虽然李承乾很想跟李泰说说前期单是造船厂的制作,就是一大笔的投入,不过看他这兴冲冲的样子,估计就算是把他家底抽空,也会答应下来,当下也就没有劝说他的想法。

    点点头,李承乾笑道:“当然可以,不过青雀啊,你要想清楚,这艘船又不能开回长安,估计咱们拿来玩完以后,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低价卖给朝廷,武装到东海水师。这一进半出的,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你想好了?”

    李泰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这就没说的的了,李承乾很是干脆的答应了李泰。以前过的是一块钱掰成两个五毛花的生活,很难体会到随便一买就是一个多亿豪宅是什么样的生活。现在终于有点体会到了。普通人追求的是便利,是经济,再之后才是快乐。而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说,花多少钱不是问题,问题是需要快乐起来。

    对李泰来说就是如此,相比较之下,他这个处处省钱的太子,反而不配太子这个身份。

    自嘲的一笑,在李泰的迷惑中,李承乾走到他的书桌边,开始给吴中写信。目前辽东这边还没有银行,最近最快调运钱财,就要去吴中。既然想要挥霍,那就认真的挥霍,能够自由的给自己制作一个大玩具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不抓紧,天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既然写信是在这里写的,那就没有回避的必要,当看清楚皇兄写的是什么信后,李泰更加的高兴了。既然皇兄这么看重这一次的玩闹,准备出全力,那才能真正的快乐起来。恍惚间,他想起了秦王府时,皇兄带着他和李恪偷长剑戳池塘里的锦鲤的场景。虽然明知道已经不是那么无忧无虑的时候了,可是如今重新找回小时候的感觉,还是让他痴迷无比。

    写好了信,最后的一点天光也消散无影,随行的宫女宦官开始给主子们点灯。皇后那里不需要,需要大量灯烛的只有魏王这里。

    看着李泰兴冲冲的拿着纸笔不停画画的样子,估计今晚就要搞个通宵了。

    不再打扰李泰,李承乾带着苏媛离开了他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顶着黑眼圈的方宇前来请安,看他想要打呵欠却又生生憋住的样子,就知道昨晚不止一夜没睡,还不知道思考了多少事情。

    早饭是跟长孙等人在一起吃的,所以看到方宇这副样子后,李承乾直接让张赟给他先端来一碗小米粥,吃饱了饭,人才能精神点。

    一大碗粥下肚,方宇终于精神了一点,嚼着小咸菜,迟疑了很长时间才说:“殿下,学生想了一整晚,或许,招商引资,才是当前阶段唯一的办法了。只是,如何做,怎么做,还请殿下提点提点,学生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就算是写了奏折递交上去,估计主官也会让学生询问您的意见。毕竟,大唐好多跟经济相关的奏折,半数以上都是您批复的。”

    看方宇松了一口气的模样,李承乾知道,让他做这种很是逾越的决定,已经是难为他了。毕竟严格算起来,他这种行为可是不小的罪。

    翘起二郎腿,李承乾对方宇的这个决定很是钦佩,事实证明,对于地方官,临危决断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京官,遵纪守法才是铁则。这些,不是方宇一个才入仕没多久的年轻人能够清楚的,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肯定会获罪。

    换一个人来,有没有这样的担当,还是未知数。既然他这么做了,果然是把兖州看得比自己的仕途更重要。这样的官员,不被赞扬实在是说不过去。

    “既然你做出决定了,孤就要给你一些建议和提醒,把饭吃完,准备做笔记。”

    听到这个,顾不上碗里的粥还是热的,方宇快速的吹凉倒进嘴里,就从怀里掏出了炭笔和草纸。一系列的动作很像当初在学院求学的时候。

    笑了笑,李承乾思考了一会儿,开始给方宇讲解其中的门道:

    “首先,开发的工作可以全部托付给商人,但是不能撒胡椒面一样的找太多的商人,有数的几个大商人,要占据足够的地域,零散的地方才能交给小商人。这样一来,若是问责,会方便很多。”

    “其次,开发会投入大量的金钱,有些商人甚至需要将身家都投入进去,有投入没有产出,可就对不起人家了。但是这个产出也是有年限的,三十年,五十年,视其投入力度而定,给他们这个年限的经营权,是他们开发的区域,他们可以支配,但是经营期限过去以后,他们必须把土地交还给朝廷,孤相信,没人敢跟朝廷争利吧。”

    “第三,就是驾驭的问题了。虽说你是个招商引资的穷刺史,但是不能反过来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论如何,兖州的规矩。制度,要你这个刺史主导,要是你收受贿赂做一些什么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脑袋无论如何都保不住的。而若是在你兖州境内,商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让官面的话语权受到损害,就算百姓好过起来了,兖州繁荣了,你还是收获不到功绩,只会有问责”

    李承乾每说一句,方宇都会做出速记,他很清楚,太子这番话绝对超过官面奏折上的批复了。好多门道、后续的影响,一桩桩一件件给他抽丝剥茧的讲清楚,是师生情谊起到了效果。

    “最后,就是兖州开发以后,需要如何发展了。当初你们毕业的时候走南闯北,对大唐的1全貌虽有窥探,却不够清晰,这也是遗憾。不过,这样的眼界,已经足够你们做出一些适宜的决断了。现在,你来告诉孤,你准备怎么发展兖州,孤来帮你把把关。”

    听到这个,方宇大喜,急忙从家仆捧着的盒子里拿出自己的计划书,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太子。

    翻开方宇的计划书,李承乾并没有多么震惊。苦心人,天不负,方宇这一年来的辛苦,不是作假,那么老天爷也会理所应当的回报给他点什么。

    大唐重中之重的就是农业,兖州发展归发展,农业是最先要捡起来的重要项目。兖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导致其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茵陈、草决明、苍耳子、栝蒌、丝瓜络、大蓟、蒲公英、白茅、天花粉、香附、蛇床、地丁、王不留、北柴胡、桑白皮等,都很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