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55章

孤才不要做太子-第55章

小说: 孤才不要做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这样的思想中心,对于统治而言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朝廷的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代表天的意志统领天下。而臣子受命国君,下吏受命于上吏;社会的关系上,平民受命于贵族,贱籍者受命于所有平民以及贵族。家庭的关系上,妻子儿子都受命于家主。

    看似这样很好的实现了等级划分,对内部的统一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但是无形上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下臣必定要按照国君的思想做事,儿子必须听从父亲的教导。负面影响就是君主荒淫则国乱,父亲顽固则子女不知变通。

    这样发展下去

    半块月饼放到了李承乾的面前,李纲的声音响了起来,将李承乾从思虑中唤醒。

    “小子,老夫吃不了这么大块的,就跟你分着吃吧。见你看着月饼陷入了沉思,跟老夫说说,想到什么了?”

    李承乾叼着月饼,连连摇头。

    想了什么?打死也不能说啊!

    要质疑七八百年一直传承至今的儒家思想?不要命啦!

    在这里对它提出质疑就好比在基督教徒面前污蔑上帝,呵,上火刑架都是便宜你了。

    今天的宴会长孙冲没能过来,等崇文馆建成,这家伙就要回来学习了,所以现在正死命的在军营锻炼自己。前些日子见到了李德謇,人没怎么变,就是轻飘飘的夏衣因汗水粘到肚皮上,能明显的看到八块瘦肉。

    都是疯子啊,一个个在军营吃苦的锻炼下来,免不了都成为健美冠军。

    长孙冲不在,所以长孙无忌就把位置让给了高士廉,让两位老先生能交谈一下。

    欣慰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高士廉笑着对李纲说:“时无英豪让尔贼子成师,怎么样,老家伙,对我这太子外孙可还满意?”

    最见不得高士廉瞎得瑟的样子,李纲瞟了他一眼,冷哼一声道:“高俭,看清楚,在老夫旁边坐着的可是大唐太子,你一个臣子不称呼太子殿下,而攀远亲,成何体统!”

    高士廉全然不在意,哈哈大笑道:“叫外孙怎么了,他母后到老夫面前难道不叫舅舅?我自家孙儿争气,老夫乐得高兴,怎么的!”

    李纲撇撇嘴:“那他也是李家的人,不姓你家的高!”

    高士廉:“”

    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眼看有争吵起来的趋势,但是不管是左边的李承乾,还是右边的长孙无忌,都是把头撇向一边,事不关己。这样高等级的吵架他们都没资格参与其中,要是被那一个强拉着掺和进去,只会被骂的狗血淋头,还不能还嘴。

    不过幸好金钟声响了起来,两位皇帝入场,百官皇亲都要肃穆以对。

    端起酒杯,李世民意气风发道:“诸位皇亲,诸位爱卿,适逢中秋佳节,且我大唐周边没有祸事,自天子至庶民大多都能团圆。且饮胜,共庆佳节!”

    皇帝举杯了,底下的众人也一同举杯。

    跟年宴不同的是,右侧本该是皇亲的席位,此时却只有寥寥几个人占据。此时大殿之上的朝臣为多,连很少参加皇宫宴会的老牛,都捞到了一个位置。

    见没几个儿女出现在这里,李渊的脸色顿时灰暗了一些,也不致酒辞,坐在太上皇的宽大桌子后,安静的当木头人。

    从桌子的位置上,也能看出他如今地位的变化。

    年宴的时候,他的桌子还在李世民之左,稍稍向前。但是如今,他却到了皇帝的右面,桌子也成了倾斜的,像陪酒的多过像太上皇。

    知道父子俩的关系不怎么样,所以看出这一点的人都闭口不言。

    跟年宴的时候一样,有姿容姣好的舞女身穿长袖衣服,入场跳着软绵绵的催眠舞。

    所谓的中秋大宴,其实就是官家的一次管饭。如果都是武将还好些,喝酒喝的烦了,俩人上场打一架就好。可是这是文武齐聚的宴会,上场玩刀会被骂,所以几位将军都本本分分的喝酒吃肉。就连最闹腾的程咬金,都只是跟左右拼酒,隔了一个的都不去打扰。

    这样的宴会未免单调了一些,所以桌案末尾处,走出了一个文臣,隔着舞女对皇帝施礼。

    终于等到出来活跃气氛的,李世民微微一笑,让舞女们退到一边,问道:“何爱卿,你站出来可是想要为佳节赋诗一首?”

    御史台何畅宗,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但是在李世民的眼睛里,朝堂官员无关大小之分,每一个的姓名资料都在他的脑子里。

    何畅宗再度施礼后道:“今日恰逢中秋佳节,微臣愿赋诗一首,为陛下及诸位同僚助兴:中秋,中秋阴凉夜,团圆好佳节。天下共庆日,君臣短暂歇。”

    念完,何畅宗跪倒在地,等候皇帝的赏赐。

    李世民闭眼回顾了一遍这首诗,虽然意境方面有点儿戏,遣字排句也不怎么样,但是最后那一句“君臣短暂歇”跟之前描写佳节的句子对比,突出了朝廷君臣平日里的勤勉。诗虽然不怎么滴,但是这个马屁却拍的他挺舒适。

    满意的点点头,李世民笑道:“爱卿这诗,嗯还不错,你在御史台也有三年了吧,朕就调你到吏部锻炼一下,若是”

    文学馆 皇帝的话还没说完,底下就出现了两个反对的声音:

    “陛下且慢!”

    “父皇且慢!”

    李世民刚要说出口的话忍不住憋回了肚子。朝下一看,只见魏征和太子都站了出来。

    魏征刚想说话,见太子也战了出来,只能先退回去。

    李承乾无可奈何的看了身后的老先生一眼,硬着头皮说:“父皇,何御史有诗献上,儿臣也愿意赋诗一首,请诸位大臣品鉴!”

    听说太子要赋诗,百官顿时来了兴致。都说太子比起常人聪慧百倍,今日倒要见识见识。

    儿子要表现,李世民并不反对。

    先前出声打断,恐怕这小子是想要跟何畅宗比一比。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世民点头道:“既如此,你就念吧。朝堂多是学富五车的名仕,也能为你点评一二。”

    李承乾点点头,搜肠刮肚之下才找出一首合适的、能用来剽窃的古诗:“今日是中秋佳节,儿臣忽然想起之前中秋节时,看到天上圆月的感想,故作诗一首月,献丑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念完后,李承乾挺直腰杆做了一个四方揖。

 第一百二十三章 喝坏了

    临时搜出一首诗,还必须符合此时小孩子身份的,实在是有点难度。

    要说中秋诗,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水调歌头,可是,就算背出来了,谁会以为这是太子写出来的?

    八岁的孩子嘛,还是古朗月行的前四句比较合适。

    啪啪啪!

    响亮的击掌声响起,魏征从座位上站起,躬身行礼道:“太子殿下的诗,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却很实际,充满童趣。试想我等小的时候,不也把月亮称呼为白玉盘嘛。”

    魏征的点评迎来一片应和声,八岁的太子能够作出这样的诗,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从刚刚太子刚站出来时苦思的样子来看,估计还是现想出来的,这就难得了。

    在这一片应和声里,魏征又一次躬身行礼,对皇帝道:“陛下,既然连八岁的太子殿下也能作出好诗,微臣觉得,作诗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什么难事。何畅宗因作诗而晋升,这样的话,我大唐的官职也未免太掉价了些。”

    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何畅宗一脸的凄苦。

    从魏征站出来那一刻起,就说明这件事不能轻易通过了。如果不是太子也作了一首诗,恐怕魏老头的话要更难听一点,没准中秋大宴就要变成御史大夫跟皇帝的争吵会了。

    捂着额头摆摆手,李世民无奈道:“何畅宗,你也听到了,既然魏征舍不得放你离开,你就继续在御史台呆着吧。来啊,舞乐继续!”

    何畅宗一脸遗憾的回到了座位上,魏征离开前,对着李承乾躬身一礼,才转身离去。

    李承乾摸了摸鼻子,重回了座位上。

    刚一坐下,李纲和高士廉就笑了。

    喝了一口酒,李纲道:“小子,察言观色这一点你还要多学学。如果刚刚不是你出去打个援手,魏征跟皇帝恐怕就会争吵起来。等你再大一点,就要随朝观政,虽说调和百官和皇帝的关系,是宰相的职责之一,你这个太子也是一样啊。”

    高士廉则无奈道:“虽然皇帝下令不得进献谗媚之言,可是他到底是喜欢这个。何畅宗挑选的实在是时候,中秋大宴,进献诗句,因此而晋升的话,没人会多言。只是,这家伙小看自己的顶头上司喽!”

    话说到这里也就没什么了,不管是李纲还是李承乾,都知道,这个叫何畅宗的官员,恐怕今后的日子会不好过了。拍皇帝的马屁只要拍一次,就会被打上“幸进”的标签,被同僚所摒弃。更何况他这次铤而走险,算是把魏征也得罪了,御史台都不再有他的容身之地。

    经何畅宗这么一搅和,本来有作诗打算的大臣,都选择了闭口不言,就剩下了软绵绵的舞蹈。

    继续下去也只是吃东西,没什么意思。李纲擦干净了胡子,在李承乾的搀扶下起身,对皇帝道:“陛下,老臣不胜酒力,已经醉了,恳请陛下准许早退。”

    李世民起身焦急道:“既如此,朕这就遣人送李师回去。”

    李纲摇了摇头,伸手按在李承乾的肩膀上,一老一少一步一步的离开了立政殿。

    走出殿门后,顿时觉得空气好了很多。

    李承乾嘿嘿一笑,说:“李师,咱们俩这就算是中途潜逃了。还好有您当盾牌,否则小子也得在里面熬下去。”

    坐到侍卫推来的轮椅上,李纲微微一笑:“这就是年纪大的好处,你且稍等,估计还有人在咱们后面。”

    果然,过了没一会儿,殿内又有两个人中途离席。

    走近了,李承乾才发现这俩人竟然是高士廉和长孙无忌。

    不过也对,满朝文武,够资格在皇帝宴席上中途离席,并带走一个人的,也只有这两位了。

    离得近了,高士廉开口道:“老贼狡诈,竟然中途离席,好在还知道等老夫。怎么样,准备好酒吗?”

    李纲哈哈大笑:“好在老夫准备了一些,不然还真被你拿住了,来来来,且到东宫谋一醉!”

    两个老家伙,一个步行一个推着轮椅,边笑骂着边在前面走。

    李承乾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舅甥俩只能老实跟在后面。

    这是独属于两个老人的时间,他们两个只能在后面看着,而不能掺和进去。

    中秋佳节,东宫自然也有活动。

    跟肃穆的后宫各处不同,东宫的宫女太监,包括侍卫在内,就有点不像话了。

    立政殿在举办宴会,东宫也有一场。

    虽然比不上立政殿国宴的山珍海味,但是他们也自得其乐。

    看到宦官们居然摆桌子吃饭,长孙无忌大怒,指着跪倒在地紧张不已的宦官宫女们说:“成何体统!成何体统!看来太子平日里对你们是缺乏管教了!居然设宴作乐,这是你们奴仆该有的态度?岂有此理!”

    见长孙无忌发飙,李承乾紧张的看向李纲。

    这个时候能镇场子的只有老先生了。

    李纲微微一笑,推着轮椅走到了长孙无忌面前。

    看到李纲,长孙无忌连忙放下手,指老先生是很失礼的。

    轻咳一声,李纲道:“辅机啊,你未免火气太大了。什么叫疏于管教?东宫不是后宫,有一墙之隔,那就是两个世界。在东宫,做主的是太子。太子定的什么规矩,那就是什么规矩。

    辅机你只看到了他们散漫的一幕,但你可知道,东宫现在各处,连一点灰尘都找不到。宦官宫女们定下的打扫规矩,是白抹布擦拭一遍室内,不得出现一点污痕。洁净到了这个程度,你敢说后宫能比得上?”

    “这”

    长孙无忌没想到李纲会站出来帮这些宫女宦官说话,而且,白抹布擦拭一遍屋内,不得出现一点污痕?东宫能干净到这种程度?

    看出了长孙无忌的怀疑,李承乾从怀里拿出一块手帕递过去,说:“舅舅若是怀疑,可以试试看。东宫的宫女宦官,可没有您想的那么懒散哦!”

    看着手帕,长孙无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不管接不接,他这都算是真正插手东宫事宜了。今日在立政殿喝了不少酒,所以看到东宫所属摆宴席,就生起了一股无名之火。发火归发火,可真的插手东宫事宜,对他这个外臣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搞不好,被言官弹劾都是轻的。

    一个巴掌,拍到了长孙无忌的头上。

    高士廉无奈道:“吃酒吃多了就老实点,跟东宫的宫女宦官生气干什么!罢了,你还是回去吧,老夫用不着你作陪。”

    有高士廉的救场,长孙无忌干脆顺坡下了。

    拱拱手,长孙无忌汗颜道:“李太师,辅机可能真的喝多了,这就离开。”

    说完,长孙无忌转身就走。

    刚刚拍在长孙无忌头上的大手,又拍到了李承乾的肩膀上。高士廉叮嘱道:“太子,东宫虽说是你的地方,但是你也不能太胡来。仆役之辈摆桌宴会,被外人得知了如何得了。切记,以后不许这样了。”

    李承乾连忙答应下来。

    挥挥手让跪倒在地的宫女宦官们起来,叫他们准备好酒席。今日中途离场,看样子两位老人并不打算就此作罢,还想再喝一点。

    酒席摆上了,令李承乾担忧的是,摆上桌的居然是老先生自己“窝藏”起来的高度酒。

    虽说两位是用小盅喝,但是上了岁数的人这么喝酒,也实在不太妥当啊!

    胆战心惊的陪在一边,李承乾打定主意就算被骂,也要找准时机劝两位停杯。

    一人倒了一杯酒,李纲先举杯感慨道:“封德彜不过六十几,就离开了人世,遍观老臣里面,就老夫一人活的逍遥。年过半百的,也只有萧瑀,孔颖达你们几个了啊。”

    说完,老先生喝了一杯。

    高士廉也喝掉了盅中酒,感慨道:“封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