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120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120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唐罚愿芯跻膊怀钥鳎礁魅∷瑁灰自猜瓿伞

    尖角部落的40人交易队,也满载着货物回去了,汉部落的建设也在继续进行,100只羚羊交由族人管理,每天在草场放放羊,暂时和那些斑马都关在之前的围墙里,汉部落的所有族人都已经搬进了城区,之前的围墙早就不住人了,现在完全成了畜栏。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长达三个月的秋季也开始了,汉部落的第三次集市开始,但是这次的交易量再度下降,除了继续前来学习种植的部落,一些小部落来的就更少了。

    三个月的秋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于一些人口较少的部落,他们还是早早的开始储备过冬的食物。

    不过罗冲在这次的集市上,又开始传授给各个部落制作腌肉的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可以把肉食储存更长的时间,于是各个部落又开始加大了白盐的采购量。

    陶器的交易已经越来越少了,毕竟那个东西不是消耗品,保存好的话,用上几百年都不成问题,所以汉部落的陶瓷工业也从大批量的制作,改成了小批量,高质量的道路,开始烧制一些腌菜坛子,汤盆,盘子,茶杯,茶壶之类的器皿,而且花纹更加的精美,毕竟罗冲买来的那两个画师可不是吃白饭的。

    时间进入秋季,白天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短了起来,汉部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人们很容易就能感觉到这一点。

    由于住宅区的建设完工,罗冲也很快把流落在外的编部落召了回来,让他们早日回归汉部落的怀抱,编部落的2000多亩麻田,按照罗冲的方法,今年已经收获了四次,预计到冬天来临之前,还能最少收获两次。

    不过罗冲已经不让他们继续收割了,现在就让它们长着,等到冬天之前就能结出麻籽出来,到时候可以连种子一块采集。

    汉部落这边派出了大量的牛马和车辆,帮助编部落搬家,其实人没多少,只有两三百人,但是他们今年收获的麻纤维却是非常的多,还有之前汉部落送去的纺织机械,现在都还要用车马拉回来。

    编部落全都搬回来之后,游伏那个家伙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之前已经说了,周围的陶器市场几经趋近于饱和,在汉部落的集市上也卖不出去多少了。

    所以游伏就提出,由他带人组建商队,拉着这些没卖完的陶器和白盐,再从河东的区域走一趟,为汉部落打开河东的市场,最好将来在河东举办一个东市,一个月初,一个月末,这样才能让汉部落的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再加上现在已经进入了秋季,一些可以食用的瓜果也到了成熟的季节,这次出去没准还能从河东带回来一些能够种植的蔬菜,或者植物的种子。

    罗冲想了想就答应了,给游伏配备了四十个男性族人,两辆牛车,一车盐,一车陶器,还有十匹角鹿,24匹斑马,全员骑乘,路上可以行进的更快一点,争取能够探索到更远的地方,只要冬天之前能够回来就行。

    另外这支队伍里还配备了几个特殊人才,两个曾经谢顶部落的少年,他们是最早一批进入汉部落的人,是罗冲刚到这里没多久的时候,用陶器从谢顶那里换来的,这两个人已经学习了近一年的汉语和汉字,是已经成年的族人里学的最好的一批。

    除了这两人还有两个鹰部落的少年,外加他们自己养的阿祖卡巨鹰,有了这四人在队伍里,他们即使走出很远,也可以用飞鹰传书传递消息,在外面遇到困难还能求救,游伏对罗冲的安排也是十分高兴。

 第250章 仓库竣工(求票票求订阅)

    游伏带着探索小队走了,40个人全部骑乘,天上还有两只可以充当侦察兵的巨鹰,而且他们武器精良,一般的情况都能应付。

    虽然没有马刀之类的武器,但是两米多的长矛无疑更有优势,因为汉部落已经有了马镫这种东西,要是没有马镫的话,是肯定不能使用长武器的,不然扎中对手的同时,也就是自己坠马的时候,巨大的冲击力能把人直接顶下来。

    游伏已经外出,罗冲自然无法继续关注他们了,他还要监督城池的建设。

    目前最主要的建设项目是仓库,进度很快,主要还是人多,上千人的团队,至少有数百人在工地上,最重要的地基打好之后,上面光是垒墙速度还是很快的,而且砖块又大,码一层就能增高20公分,垒出两米高的墙壁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可是后面的进度就太慢了。

    因为墙太高,所以就要搭脚手架,码砖的速度不慢,可是材料供给就不足了,一块大青砖就有几十斤重,再加上用来粘结的灰浆,都是不好运送的东西。

    小砖块可以直接扔给上面的人,但是大砖块就只能上面专门站一个人,再用篮子或者筐拉上去,一次还只能拉上去一块砖,速度相当缓慢,对于这个现象罗冲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能一次拉高大量重物的工具就是大型起重机了,但是那个玩意儿制作起来太复杂,太耗时间,而且罗冲没有做过,如果制作的话,光是调试改装就要用很多时间,没准做出来的时候,仓库都已经完工了。

    虽然无法提高工作速度,但是让族人们省点力气罗冲还是能做到的,想省力,那除了杠杆就只有滑轮了,这些都是初中的物理知识,十几岁的孩子都会玩的,没道理罗冲不会。

    把重物拉升,定滑轮只能用来改变力的方向,比如之前是人在上面往上提,那么在上面安装一个定滑轮的话,人就可以在下面往下拉绳子,但是想要省力,那就只能用动滑轮,一个动滑轮就能省50%的力,只要一个就能大大的减少族人的疲惫感,所以没道理不做。

    定滑轮和动滑轮制作不是很难,其实这只是同一种东西,名称的不同就在于你把它装在上面还是下面而已,说白了其实就是同一种东西。

    因为考虑到也不是用来提什么特别重的东西,用木制的滑轮就能符合要求,罗冲马上给木工组下达了制作滑轮的工作,一两个人就能完成。

    先找一些合适的下脚料,做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木板,然后中间打孔,再用一根铜钉固定,外面连钩子都没有,直接用绳子代替,简陋到令人发指,但是没关系,能用就行,做的快就行。

    经过四个木工学徒两天时间的赶制,总算是做出一些滑轮出来,两个稍大的圆木板夹着中间一个小一点的圆木板,外面的木板甚至都不怎么圆,但是没关系,能用。

    滑轮做好之后,罗冲马上交给建筑队使用,先把一个滑轮绑在上面的脚手架上,下面再把绳子穿过一个滑轮,然后坠上一个大筐,下面的人直接把砖块或者灰浆装在筐里,然后另一人就能很轻松的把筐拉上去,力量节省了,效率自然也加快了,不过因为一次还是只能装一块砖,建设的速度也提升有限。

    有人说战争是科技的原动力,这话其实说的也没错,每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是人类科技井喷的时候,因为开发一款新的武器,你就要研发出很多配套的副产品出来。

    就像是造飞机,飞机用的钢材你要有吧,其他的材料你也要研发吧,所以这些间接产生的技术,随便露一点到民用领域,就能让百姓的生活发生质变。

    但是这不是战争时才会出现的状况,罗冲认为搞建设也可以啊,就拿这次建造仓库来说,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出现了两种科技装备,一个杠杆夯车,一个省力滑轮,仅这两种技术,就让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话,科技带动生产力。

    外围的墙体在快速升高,仓库内部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四根边长80公分的砖砌顶梁柱也在拔地而起,柱子的地基更深,足有将近三米,最下面是一层厚厚的石灰石用来防潮,然后又是一层碎石块用来承重,再上面又倒了一层灰浆灌缝,然后才开始用青砖砌筑。

    每根柱子都被一圈脚手架包围,四周吊着垂直线,上面两个人负责垒砖,下面用滑轮运送材料。

    这四根顶梁柱呈南北方向排成一个纵列,每根柱子相距五米,距离南北两面墙是5。5米,四根柱子将会用来支撑一根长达18米长,半米粗的主梁,然后从墙体的四个方向往主梁上搭建檩条,最后铺草,封泥,盖瓦,成品也就是四个坡面的屋顶了。

    有了族人们的努力劳动,再加上罗冲的指导和监督,仓库终于在距离月末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建成了。

    高大而空旷的仓库,面积足有600平米,四面七米高的高墙,分别在东西两个方向开了两个大门,也就是在长方形的仓库中间的位置,这样开门,不管是去仓库的哪头,都能用最快的速度。

    仓库内部靠墙的一圈还被分成了两层,有一个高四米,宽四面的木制楼层,楼层现在还没有上木板,只有一圈的木梁和柱子,一头搭在墙上,一头被柱子顶着,连楼梯也没有,想上去只能爬梯子。

    而且在二层的位置,还在仓库墙壁上开了一圈高一米五,宽两米的大窗户,现在窗户都简单的用木板堵着,这些窗户只有爬上二层才能开合,一是为了仓库的通风,二是为了仓库的采光,等以后换成纸糊的窗户,就能让仓库里有点光线了,要不然看起来都黑糊糊的。

    建造这个二层也是有目的的,这上面也可以放少量的粮食,或者大量的稻草,用来当作家畜过冬的储备,顺便为建造多层建筑积累经验。

 第251章 再见鱼群洄游(求票票求订阅)

    秋季第一个月份结束,夏天带来的高温也逐渐褪去,虽然中午的时候还是很热,但是一早一晚都已经有了凉意,罗冲也开始穿上了用毛布做的衣裳。

    细麻布做成的四角内裤,和麻布做的内衣,天然原色,外面是毛布做的裤子,和一件毛布做的交插领齐膝短袍,脚上是一双牛皮鞋底,羊皮鞋面的短靴。

    裤子的脚口塞在靴筒里,上面的袖子也用两个牛皮护臂收拢着肥大的袖口,腰上是一个巴掌宽的牛皮腰带,整个看起来就像是古代的练功服,很修身,也很挺拔。

    这样的装束自然不是谁都能穿的,编部落自从回归之后就一直在生产麻袋,有限的织布机也仅仅生产了一卷细麻布,除了罗冲和小蝶做了几件内衣之外,其他的再分给各位高层一些,剩余的都分给了那些将要出生的婴儿。

    羊驼毛的毛布就更少了,因为材料有限,总共就织出来不到两百米,罗冲和小蝶做了几套衣服,其他高层再一分,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而且因为有了布匹的原因,罗冲也留出一块麻布把汉部落的旗帜换了,把原来的兽皮旗帜,换成了现在的麻布印染旗帜,整面旗子大红色打底,中间有一个浅黄色的正方形留白,然后是黑色染料书写的‘漢’字,旗子的悬挂方式也从原来的竖藩变成了横旗。

    大旗在萧瑟的秋风中猎猎作响,汉部落的又一次集市开始了,各个拿了稻种的部落再次前来学习,那些小一点的部落也来汉部落送了罗冲预定的蔬菜种子,换取陶器和白盐。

    由于城墙还未建成,现在汉部落城区内部的景象也在他们面前暴露无遗,之前他们也远远的见过汉部落居住区的整齐砖房,眼里只有羡慕,要是有材料的话,他们觉得自己也能造出来,但是这次突然出现的那个高大仓库看起来就很显眼了,更让他们感觉到震惊。

    “哇,那房子好大啊,是他们首领住的吗?”一个前来交易的外族人吃惊的说道。

    “可能是吧,不过我更想知道,这么大的房子他们是怎么造出来的,这也太快了吧,咱们上次集市来的时候都还没有呢。”旁边的人感叹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没看见他们有多少人吗,怕不是比咱们十个部落加起来还多。”

    “嗯,也是啊,他们人多,造房子的速度确实很快,我们的部落别说没那么多人,就是有那么多人也不一定造的出来那么大的房子。”

    “行了,行了,瞎看什么啊,再看那也是汉部落的,没咱们什么事,还是赶紧去看看他们的水稻吧,他们的水稻好像已经成熟了,这是要开始收割了吧,我还没见过水稻熟了到底长什么样呢,赶紧去跟他们学习学习。”

    一个带队的小队长打断了自己族人的闲聊,催促着他们去学习收割水稻。

    距离冬天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汉部落的第二季水稻也成熟了,稻田里的水早已被放干,此时已经晾了七八天的时间,田里的软泥也硬化了一些,现在已经可以进行收割了。

    秸秆现在还是黄绿色,但是上面垂下来的稻穗却已经是金黄一片,当所有的稻穗达到95%的成熟度时,也就是95%都变黄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收割水稻了,这个时间一定要注意,太早了水稻不够熟,熟过了收割的时候就会掉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些前来学习的交易队也有专人带领,他们被允许下田,近距离观看汉部落的收割过程,甚至罗冲还允许他们亲自用镰刀收割一部分。

    这当然不是为了占他们的便宜,把他们当作免费劳工,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学习使用镰刀,还有收割的技巧,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愿意帮汉部落干活儿的人,这几天集市的时间,汉部落也会提供食物。

    七天集市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学习了收割,然后是脱粒,再之后是怎么晾晒,晾干之后又怎么脱壳,怎么装袋,怎么储存,到了集市最后一天的时候,这些人还吃到了最新鲜的大米饭,自此也对整个收割流程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这次的集市上,销量最大的就是麻袋,其次是白盐,再次是青铜镰刀,金属的镰刀很贵,一把就要两张大兽皮,那些没有特殊资源的部落,都是强忍着肉痛才买了几个镰刀。

    镰刀这个工具他们已经尝试使用了,确实好用,用石头还不能仿制,只能用骨器做山寨版,但是山寨出来的东西肯定还是不如金属的,所以为了部落的水稻收获,他们也只能忍痛购买了。

    一个星期的集市过去,汉部落的稻谷也全都晒干进入了仓库中,九百多亩的稻田,光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