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130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130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一是为了减少土方的用量,二是能够增加墙体的垂直度,敌人攻城时爬墙更加困难,也间接的增加了墙体的高度,和墙顶的面积,使城墙上面能够站更多的人,或者放置一些大型的防御器械,比如床弩之类的重型武器。

    汉部落的城墙只有200来个奴隶参与建设,另有一些战士负责监督,而且这是他们第一次建设城墙这种建筑,也不是很熟练,好在有了罗冲发明的夯车,建设速度才快了一点,现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城墙终于到了封顶的阶段。

    墙体说是高七米五,可实际夯土的高度只有六米高,剩下的一米五还要铺上一层20公分厚的城砖,也就剩下了一米三,这一米三是另外加上去的箭垛,从外面看,最高处才是七米五,其实只有六米多,那是为了保护城墙上的战士用的。

    现在的施工进度,夯土的高度已经够了,正在铺设墙顶的地砖,和垒箭垛。

    四面墙体的正中各有一座城门,城门高三米五,宽三米,是个竖直的矩形,内外共有三道门,两道厚十公分的实木双开门,外面还有一个三十公分厚的实木吊桥,吊桥收起来之后会贴在外城墙上,也能当作一道门用。

    城门的上方还有一个城楼,也就是城门堡,这个城门堡不大,只有五米长,宽度就是两米五,和墙顶的宽度一样,高四米,只有一层,里面安装了两座绞盘,用来收放吊桥,整个城楼的高度加上城门堡一共十米高。

    城门里面的两侧,还各有一道紧贴城墙的楼梯,楼梯宽一米二,可以容纳两个人并肩行走,这样就是有人同时上下,也不会因为不够宽而被挡住,方便战士快速上下城墙。

    城墙的封顶让罗冲十分高兴,高大的城墙能给族人带来安全感,族人们也在欢呼雀跃,能居住在这样坚不可摧的城中,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幸福,不愁吃穿,不惧外敌,在这个时代,无疑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随着城墙的逐渐成型,大部分没事做的族人也加入了建设的队伍,他们期待着城墙的早日竣工,除了一些已经怀孕的女人,和留在家中看孩子的女人,剩下的族人一股脑的加入最后的封顶工作,搬砖的搬砖,垒箭垛的垒箭垛。

    木工组新加入的学徒,也在木材堆放处寻找合适的木材制作大门和吊桥,工作的热情十分高涨,亲身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也让他们颇有成就感。

    罗冲也没有闲着,把瘸子找了过来,和他一起定制了八块超大的青砖,上面有浮雕的隶书字体,‘漢陽’两字,分别安置在四个城门的正上方,也就是汉部落第一座城池的名字‘汉阳’城。

    这个名字一是代表了这是汉部落的城池,二是取自太阳的意思,代表汉部落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太阳初升的意思,正在快速发展的汉部落就像刚刚初升的太阳,以后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壮大。

    又过了十几天,到了冬季二月中旬的时候,城墙所有的建造才全部完工,包括楼梯和城门堡,还有四面的吊桥和木门。

    一个半月的时间,就下了一场大雪,城中广场的积雪厚度也才只有十公分,和去年的那两场雪相比还不算很大,并没有影响汉部落建设的进程。

    城墙彻底竣工之后,罗冲又给200来个奴隶安排了新的任务,继续建设仓库和养殖厂,虽然天比较冷,但是罗冲可没有对这些曾经吃人的异类产生仁慈的心里,反正也是奴隶,养着不用就太浪费了。

    而且罗冲虽然强迫他们干苦力,但是该有的福利并没有克扣,这些奴隶每人都有足够包覆全身的兽皮,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白盐更是充足供应,虽然没有很多的肉给他们吃,但是肉汤还是管够的,在寒冷的冬天里,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也是值得幸福的事,这在他们原来的食人部落都没吃过。

    因此这些奴隶倒也比较听话老实,反正干活儿就有饭吃,不干活儿就会挨打,逃是不可能逃的,尤其是他们亲自建好了城墙之后,每个城门都有人把守,就算他们没有脚镣,也不可能从城门冲出去。

    这座高大的城墙,对汉部落的族人来说,是避风的港湾,可是对这些奴隶来说,那就是不可逾越的牢笼。

    一个半月的时间,木工组的风车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一共制做了两组,可以安装在一个仓库那么大的建筑上面。

    风车一共有四个扇叶,每个扇叶宽一米,高五米,没有加装麻布的时候,看起来就像个巨大的梯子,实际上和梯子也差不多,人确实可以沿着扇叶的骨架爬上去。

    扇叶上会铺上一米宽的麻布,有滑轮和绳子控制麻布的升降,就像船帆那样,需要风车转动的时候,就把麻布升上去兜风,不需要的时候就降下来,空荡荡的扇叶骨架无法兜风,也就会停止转动了。

 第273章 油坊(求票票求订阅)

    第一座风车房就建立在高炉房的旁边,上面安装了两架风车,一个用来给锻锤提供动力,另一个用来给石磨提供动力,可以让汉部落在冬天继续研磨矿石粉。

    寒风在大地上肆虐,可是汉部落很多的族人都在冷风中打着摆子,特意跑过来围观这两架风车。

    大风车,哧呦呦的转,这里的风景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咳咳。

    “哇,娘,娘,你快看,那个风车转的好快啊,首领好厉害,居然还能造出这种东西。”裹得像个毛绒玩具一样的去病,在风车前跳着脚对他妈喊道。

    “是啊,你还小,将来可要跟首领多学点东西,到时候就能帮首领的忙了,没准还能自己研究点东西出来,娘可是知道,首领对发明东西的族人奖励特别高,要是将来你也能弄出厉害的东西,没准也能戴上那样的锡冠,当个队长什么的。”去病的妈妈也揉着他的脑袋鼓励道。

    “嗯,我知道,首领教我们学汉字,我学的可认真了,首领都夸过我聪明,我以后肯定也能像首领一样厉害。”去病认真的说道,小眼神里满满的自信和斗志。

    风车运行了两天,十分的平稳,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族人们也渐渐从开始的兴趣盎然慢慢的平静下来,只剩下一些没事干的小孩子,还会偶尔跑出来围观。

    试运行结束,罗冲马上下达了继续建造风车的命令,这次依然是同样的两组风车,但却是为木工组建设的,也是汉部落的木材加工厂,依靠风车的动力,制作几台风力锯木机,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木制品的生产速度,也能从木工组省出更多的底层人手,把那些只会锯木头的学徒解放出来干别的事情。

    锯木机的结构也不是很复杂,只是通过曲轴,把风车的圆形运动,转化成往复式运动,带动锯条来回拉扯,达到锯木头的目的。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的是,锯木机的锯条全部由钢铁打制,全都是规格一样的长锯条,并不是圆锯,因为想要让圆锯的转速达到能锯木头的速度,仅靠风车加齿轮变速箱还比教费劲,而且圆形运动,抖动的幅度肯定会很大,这样也锯不出来平整的木材,所以罗冲最后还是决定用上下运动的锯条。

    锯木机一共有四台,每台风车带动两个,其中两个是专门用来锯木板的,风车主轴两侧分别安装一台垂直的刀架,刀架是个框型,可以垂直安装一大排的锯条,里面可以根据所需木板的厚度,调整锯条的间隔距离。

    锯条的联动装置把所有的锯条分为两组,甲乙两组锯条交替安装,工作时一组上一组下,只要把圆木推进刀架里,从另一面出来的就是木板了,十分的省力,只要两三个人负责看机器,往里面送木头就行。

    另一座风车连接的是两座单锯锯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可以用来截断粗大的圆木,上面一层可以用来当作台锯,制作一些特殊的木条或者木方,也可以用尺子锯出符合特定角度的形状。

    当然了,先造这个风力木材加工厂也是有原因的,汉部落的居民住宅,到现在都没有屋门和窗户,原因就是没有人有时间锯那么多木条出来。

    可等建成了这个加工厂之后,随着基础木材的快速输出,到时候不管是制造家具装潢,还是船只车辆,亦或是木制机械,汉部落都能很快的加工出来。

    吩咐了一群铁匠打造锯条,又指导了木匠组怎么制作锯木机,罗冲也很快又忙起了其他的事情,那就是制作榨油设备,汉部落目前储存了那么多的油料果实,可到现在还没有压榨设备可以生产,眼看木制品越来越多,可是用来当作油漆的桐油还没着落,所以压榨设备的研发也提上了日程。

    植物油压榨的工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先把蕴含植物油的果实磨成粉,然后放在埚里炒熟,在把炒熟的粉末用布或者草包起来,最后经过物理压榨,把里面蕴含的油脂压榨出来,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压榨了。

    想要出油率高,那就需要压力足够强,而想要增大压力,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配重,以此增大压力,二就是减少受力面积,使压强在同样配重的条件下增大,这样简单的物理知识,都是初中就学过的,罗冲运用起来丝毫没有问题。

    压榨设备就建立在奴隶们新建的一栋仓库里,被罗冲命名为油坊,油坊被划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加工三种不同的植物油,一是花生油,二是桐油,三是漆果油。

    同样的,每个区域也有独立的石磨,火炉灶台,炒锅,和榨油机,虽然这样看起来很浪费,但是却非常安全,毕竟桐油可是有毒的,不可能拿来和花生油用同一套设备。

    另外的漆果油虽然也能吃,但它的种子毕竟是从漆草上长的,所以漆果油还有别的用途,比如拿来当作油墨的油使用,用这种漆果油辅以其他的配料,就能制作出专门用来印刷书籍的油墨出来,比桐油和花生油还重要。

    压榨设备的构造也很简单,先是用青铜浇铸了一个底部有孔,直径四十厘米的青铜竖筒,然后在上面用巨木做成一个杠杆式的压锤,可以用绳子和滑轮升降,也可以在巨木上吊砖头来增加压力臂的重量,让榨油的工人对压力灵活掌握。

    冬季的二月下旬,就在罗冲指导族人建造油坊设备的时候,阴沉沉的天空再次下起了大雪,这次大雪一下就是一整天,城中广场的积雪厚度也达到了一尺厚。

    这样的大雪对准备充足的汉部落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那些只有几十人的小部落来说,却异常的难熬,食物的缺乏,燃料的短缺,逼着他们不得不外出活动。

    往年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一般都是出门打猎度过,可今年的冬天他们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汉部落的集市,虽然不知道冬天还开不开,但是只有亲自过去看看,才知道到底有没有,没准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呢?!

 第274章 借粮人(求票票求订阅)

    说起汉部落的集市,由于罗冲决定以兽皮为通用的交易品,所以汉部落目前兽皮的储量十分丰富,在满足所有族人穿戴的情况下,汉部落也可以用闲置的兽皮做些奢侈品,那就是牛皮大鼓。

    去年春天祭祀的时候牛皮大鼓只有一个,现在同样规格的已经有了八个,分别安放在四个城门堡的两侧,用来当作城防的警示用具,四个城门上一共分派了十几名战士守卫,每个城门四个,两人在城门堡里烧火取暖,另外两人在城墙上巡视,每过一会儿就会轮换一次。

    打仗是不可能打的,这么高大的城墙,就是有敌人来攻,他们也上不来,除非对方有梯子,不过罗冲还没听说哪个部落造过梯子,所以这些城防的战士,说白了就是个摆设,只是留着开合城门的而已。

    就在冬季第二场大雪过后的第七天,罗冲正带着大嘴浇铸油坊专用大铁锅的时候,汉部落南门的大鼓突然敲响了,咚咚咚的鼓声传遍了整个汉阳城,把罗冲吓了一跳,心里还纳闷怎么回事的时候,结果仔细一听鼓声,只有一面鼓在敲,于是心里顿时一松。

    汉阳城每个城门有两面鼓,遇到敌袭的时候要两面一起敲,如果只是有少量人来到城下,判断对方不是敌人的时候,那就只能敲一面,这是罗冲之前就定下的规矩,所以通过鼓声,罗冲就能判断城外的情况。

    “你们继续铸锅,外面来的不是敌人,不用担心,我去南门看看。”

    “是,我们知道了,首领小心。”

    罗冲嘱咐大嘴两句,拿起自己的宝剑就直奔南门而去,登上了城楼,守城的战士看到首领到来,也就停止了敲鼓。

    “怎么了,为什么敲鼓,城下那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罗冲登上了城墙,从箭垛探出脑袋向下看,发现有八个陌生人在南门外徘徊,仰着脑袋朝城楼上看。

    “首领,那几个人是刚来的,刚才在外面转了一圈了,看到城墙上有人,就跟我们比划,好像说是要交易,我听到他们喊集市了。”一个战士对罗冲解释道。

    “交易?大冬天的还跑来交易?我看他们也没带什么东西啊,交易什么?”罗冲又探出脑袋看了一眼,疑惑的说道。

    “我们也不清楚,所以不知道要不要开门,这才敲的鼓。”战士回答。

    “开门吧,把吊桥放下去,就这几个人,也翻不出什么大浪。”罗冲想了一下,对几个战士说道。

    “是,首领。”

    几个战士听到命令,赶忙转动绞盘把吊桥放了下去,然后跟着罗冲一起下了城墙,准备开门问问情况。

    城外的八人,正是一个不到百人的小部落派出的战士,他们之前也曾经来过汉部落的集市,只因汉部落的物价太贵,他们也拿不出多少兽皮,又没有罗冲看得上的特产,所以并没有交易过,来这里看了看就走了。

    可现在他们部落的食物储备严重短缺,最多只能再坚持个把月,原本想要出去打猎,掏些冬眠的小动物用来充饥,可突然的一场大雪把整个大地都覆盖了,他们没有办法,最后想来想去,只好到汉部落这里来碰碰运气,寻求些帮助。

    可是他们刚到汉部落这里就有点傻眼了,之前他们在秋天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