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164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164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都不是长远之计,而且更不可能拿来放在教学楼上,罗冲目前最理想的造窗户原料,其实就是纸了。

    用纸来糊窗户,这事情古来有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虽然白纸不结实,而且怕雨水,但是可以在上面刷桐油啊,就像做油纸伞那样,而且刷完油之后,纸的透光度还会跟着增加,有的人可能见过,就是白纸上面滴上油以后,就会变成半透明的,而且不怕水,正是这个道理。

    另外,如果觉得白纸不够结实,也可以在造纸的时候稍微弄厚一点,这都是活的,没有人规定造纸就一定必须弄多厚,需要什么质量的纸,完全看自己需求。

    造纸糊窗户,这是罗冲定下来的新目标,不光是为了解决窗户的采光和防水问题,而且这学校都建起来了,总不能还不发明纸笔吧,那学生上学怎么办,怎么学习,这都是问题。

    现在又没有别的事情需要罗冲管理,正好利用这段空闲的时间把纸搞出来,嗯,卫生纸也是个问题,他已经不想再用土块和树叶擦屁股了。。。。。。

 第351章 罗冲造纸(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是一个想到就做,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定下了新的目标,他就会立刻着手办理。

    安排好四栋教学楼继续建设,织布厂继续织造毛布,现在剩下的这五分之四的原料可都是汉部落赚来的,用来加工一些自己部落使用的布料再合适不过,女人们也有时间花更多的心思在上面,比如染色,织出一些花纹什么的。

    这些就不需要罗冲关注了,适当的让族人们自己搞发明创造,这才有利于汉部落的进步,而不是全都靠罗冲一个人来教。

    最重要的事情就在罗冲家的院子里,那三颗玉米和两棵大豆长的非常好,很有繁育新种子的可能,罗冲特意嘱咐小蝶一定要小心看管,这是部落的未来云云,是和水稻一样重要的东西,等小蝶再三确认自己明白之后,罗冲才带人去了新城区那边搞纸的研发。

    没办法,虽然汉阳城的各种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场地也是现成的,而且新城区那里还正在大搞建设,但是造纸的原材料就在那里,如果再运输到汉阳城这边来造纸的话,那就太费劲了,而且那些材料也不好运输,就算运来成本也太高了。

    罗冲骑着灰山,几名被抽调出来的熟练木匠跟在罗冲身后,他们还赶着一辆牛车,上面拉的全是各种木匠工具,罗冲也就是带着这几个木匠开始去新城造纸的。

    一路平安无事,几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来到新城,到地方时已经到了傍晚,正好在这里蹭了一顿晚饭,大树给罗冲他们安排了一户新建的民居当作睡觉和工作的地方,一排五间大瓦房,一个东厢房当作厨房,就是屋子里空的什么都没有,连窗户门都没有一个,就是一个新建的毛坯。

    不过罗冲不在乎,这不是最起码还有个炕吗,炕上还铺着凉席,比前两年住在山洞里睡草堆强多了,虽然没有门窗,但现在是夏天啊,开着窗户也凉快不是。。。。。。

    造纸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几人就在这户新建的民居中安置下来,现在原材料还没有采集到位,但是人不能闲着,罗冲就让几个木匠开始打造一些简单的家具和工作设备,比如大桌子,用来压纸的木板等等。。。

    给几个跟过来的木匠安排好任务,然后罗冲又去找了大树和鼠大两人,让他们调配车马和人力,从明天开始采集南山上的那些纸浆树的纸浆,还要从北面山区再找来一些剑草,用来编制更细更薄的席子,到时候拿来抄纸的时候用。

    两人也全都答应下来,立刻调动资源全力配合首领的任务,虽然他们也不知道罗冲要那些东西干什么,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从命令,还有罗冲不愿意回答这种问题的态度。

    两人都十分清楚,每当这个时候,肯定是首领又要搞什么新东西了,所以现在问了也是白问,就算罗冲说了他们也是听不懂,还不如等着罗冲把东西弄出来,到时候不用说,一看东西就明白了。

    次日一早,两支队伍就出发采集原材料了,去北边采剑草的还好点,而在南方的山林中,那些采集纸浆的就困难点了。

    他们上山下山都要带上很多的水桶,到了地方先用工兵铲在树干底部砍一个缺口,然后用水桶接里面的纸浆,最后再集中到大水桶里运过去。

    这样的材料有很多,光是一棵爆腹浆木的纸浆就能装满好几个100升的大桶,而且这些纸浆还很粘稠,想要拿回来造纸还要加水稀释之后才能使用,所以这么算起来还是很充足的,只要一棵树的材料就够罗冲用很长时间,造出不少的白纸。

    不过罗冲看了那些纸浆原料之后,感觉这天然的纸浆总是软绵绵的感觉,似乎纤维强度不够,很容易拉扯断裂这样子。

    但罗冲并没有丧气,造纸的材料有很多,一种不行就再往里面加别的吗,虽然单质纸不是没有,像是竹子做纸,秸秆造纸,总之这些就不用想了。

    竹子这里是没有的,秸秆这里暂时也没有,而且秸秆造纸的步骤也很麻烦,污染处理也很严重,不弄好的话,对水源危害非常大;虽然这些都不能用吧,但是还有很多别的能够造纸的东西啊。

    木材加工弄下来的树皮,麻布纺制剩下的比较短的麻纤维,这些也同样可以用来造纸,而且需求量还不是很大,只要稍微混合一下,往现成的纸浆里面掺一些就好了。

    这些天然纸浆并不需要怎么处理,目前主要处理的是树皮和麻纤维,这些东西还是很硬的而且颜色也不是白色,所以还要先煮一下。

    罗冲让那些木匠在院子里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架起了大锅用来熬制树皮和麻纤维。

    (先复制一下,稍后修改,不要慌)

    竹子这里是没有的,秸秆这里暂时也没有,而且秸秆造纸的步骤也很麻烦,污染处理也很严重,不弄好的话,对水源危害非常大;虽然这些都不能用吧,但是还有很多别的能够造纸的东西啊。

    木材加工弄下来的树皮,麻布纺制剩下的比较短的麻纤维,这些也同样可以用来造纸,而且需求量还不是很大,只要稍微混合一下,往现成的纸浆里面掺一些就好了。

    这些天然纸浆并不需要怎么处理,目前主要处理的是树皮和麻纤维,这些东西还是很硬的而且颜色也不是白色,所以还要先煮一下。

    罗冲让那些木匠在院子里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架起了大锅用来熬制树皮和麻纤维。

    木材加工弄下来的树皮,麻布纺制剩下的比较短的麻纤维,这些也同样可以用来造纸,而且需求量还不是很大,只要稍微混合一下,往现成的纸浆里面掺一些就好了。

    这些天然纸浆并不需要怎么处理,目前主要处理的是树皮和麻纤维,这些东西还是很硬的而且颜色也不是白色,所以还要先煮一下。

    罗冲让那些木匠在院子里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架起了大锅用来熬制树皮和麻纤维。

 第352章 巷道火墙(求票票求订阅)

    边长16。6米的正方形院子,除了五间正房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已经被改成了临时的造纸作坊。

    一个煮料的灶台和大锅,一个脚踏的陶臼,那个本来是用来给稻谷脱壳的,现在被拿来捶捣浆料,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很大的草棚子,下面的木架上放置了一个木头做的大水槽,是用来盛放浆料抄纸用的,旁边还有专门用来放置纸张的桌案。

    院子里的人正在熬煮树皮和麻团,麻秆,其实麻杆这东西也是可以用来造纸的,苎麻这种植物的虽然用的主要部位是茎皮,其实里面的茎秆也可以用来造纸,并不会产生浪费。

    这东西要熬制很长时间,最少也要连续煮上一两天,时间还有的等,罗冲就开始让人准备抄纸的薄草席,先把剑草的草叶用刀具劈开,切成又窄又薄的细条,然后泡水,在放在锅里煮上一小时,使其变软,变得更加柔韧,然后捞出来晾干就能用来编制席子了。

    这个工作也是个细活儿,又要等上两天,罗冲实在是闲不住,又找人在院子里用砖砌了一条用来培纸的巷道。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用来把纸烘干的设备,造纸大部分都是湿法造纸,也就是把植物纤维和水混合一起变成纸浆,然后从水里抄出纸张,但是这样的纸很湿,是不能用的,所以还需要做干燥处理。

    湿纸干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每张纸贴在一块平整的大木板上,然后放在向阳的晒场上自然晾干,但是这个方法用的时间太长,占的场地太大,而且受天气影响,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万一要是突然刮风下雨了呢,那晒的纸不全完蛋了么,所以罗冲选择了另一种,烘干。

    把砖块侧立起来砌墙,这样就能把墙砌的很薄,当然了,这样很容易倒,不过没关系,可以在背面砌垛子啊,这样就能多一些支撑点,墙面就能站稳了。

    就这样砌出来一堵五六厘米厚的矮墙,然后在它的背面平行的位置,相隔四十厘米的距离,再砌一堵同样的薄墙,使两面墙组成一个平行的巷道,最后把朝外的一面用石膏和高岭土混合,抹平砖缝和所有不平整的地方,再用火烧硬,巷道就算完成了。

    使用的时候,只要在巷道中间点上木柴,就能把两面墙加热,然后把经过脱水后的纸张贴在平整的墙面上,利用墙面的热量把纸烘干,这个速度是很快的,基本只要贴上几秒钟就能完全干燥。

    工作的时候一个人可以贴两张纸,把墙面分出左右两个贴纸位,先把第一张贴左边,然后再贴右边的第二张,等第二张贴好的时候,第一张也已经干了,然后把左边的揭下来继续贴,左右轮流交替,工作效率非常高。

    而且这种烘培的方法,省时省力,还省了大量的木板,又省了大面积的晒场,还不受天气因素的限制,生产效率高,产量也很可观,这也是罗冲为什么要弄这个巷道的原因。

    一边煮料,一边编抄纸的席子,另一边还要砌墙,抹平,烧硬,三项工作同时进行,终于在两天后有了成果。

    席子是最先编出来的,一共编制了四张,每张长九十厘米,宽六十厘米,这是按照2开纸的尺寸放大了一个毛边,等纸张做好之后,就可以用裁纸刀切掉毛边,裁成2开纸的规格,尺寸相同,用起来也方便一点。

    把2开对折就是四开,四开对折就是八开,也就是普通试卷大小,再对折16开就是大作业本了,这样的想要什么样规格的纸张,只要对折裁开就好了。

    另外因为考虑到这是第一次抄纸,弄的太大了操作的时候肯定不好掌握,所以罗冲并没有让弄出太大的席子,想做大的等以后工人熟练了之后再做大的也不迟,罗冲现在首要的目的,是实验造纸的可行性,2开的尺寸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算是实验用的,做出来也不会浪费。

    四张席子做出来之后,罗冲又让木匠制作了四个木框,专门放席子用的,便于抄纸的时候端持。

    等这些都弄完的下午,培纸用的巷道火墙也做好了,罗冲又让人打磨了一遍,就能随时投入使用了。

    而那些在锅里煮着的材料,直到次日早晨才刚刚停火,这些树皮麻秆废麻团被捞出来之后,可以看到已经被煮到发白变烂了,但是这样还是不能使用,还要把这些东西和天然纸浆混合捶打,直至完全混合锤烂成棉絮状,才能做成稀纸浆备用。

    虽然还有捶捣的工序,但是体力活对于汉部落来说都不是问题,他们都是十分勤劳的,根本不怕卖力气,就怕闲着无事可做。

    几人轮流踩踏杠杆木锤,一人留下翻动陶臼里的材料,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材料捶捣好了,不过这主要也是因为材料并没有多少,毕竟现在还属于试验阶段,不算大规模制作。

    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到了下午的时候,一行人就开始在这个小作坊里抄纸了。

    抄纸是罗冲先来的,虽然他也没干过,但是他多少明白点注意事项,比如抄纸前先用棍子在纸浆槽里搅一搅,使里面的纸浆密度均匀,不会沉淀到水底。

    然后就是抄纸桨,抄一定量的絮状纸浆和水到木框里,再端着木框左右倾斜两下,利用抄起来的水,把木框中的絮状纸浆荡平,铺匀。

    这个步骤完成之后,就可以把席子从木框中取出来,然后拖着席子把纸平摊在倒了水的桌子上。

    接下来就是无聊的重复步骤了,抄纸,摊纸,抄纸,摊纸。。。。。。

    这是罗冲两辈子以来第一次造纸,他也没有经验,但是多少懂一些,就先自己抄了几十张,感觉摸出了一点技巧之后,他再教给其他人,然后逐步提高工作效率。

    抄纸这个真没办法,只能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提高速度和质量,靠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这个东西暂时还只能用人来干,想用机械代替很不现实。

 第353章 这就是纸(求票票求订阅)

    盛放纸浆的木槽子很大,足可以让两个人同时干活儿,罗冲亲自抄了几十张,把技巧告诉他们之后,自己就不干了,接下来就只负责在一边指导。

    罗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两个抄纸工都很认真,刚才教他们的怎么利用水把纸浆荡平,现在也学会了,每一张都铺得很满,在保证绝对不会露个窟窿的情况下,速度尽可能的快一点。

    不过总的宗旨还是以质量为主,不能一味的追求抄纸速度,不然速度是提上去了,到时候出来一堆不能用的残次品,这谁能受得了。

    三个人已经抄了差不多200张纸,全都一层一层的摞在一起,这些纸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首先就是纸浆打的够碎,但是纤维也没有断,这样抄出来的纸就很均匀,不会出现一个点特别厚,另一个点特别薄的现象。

    但是,虽然整张纸来说比较均匀,但是一百多张纸放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罗冲很容易就能感觉出来有的厚,有的薄,虽然单张纸拿出来依然很均匀的样子。

    这就是他们每次抄起来的纸浆总量不同了,虽然铺得很均匀,但是你总量本来就不一样,再均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