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19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19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造水田的事情,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草场也很需要水,不然牧草怎么会丰收,怎么养那两个萌萌哒的饕餮。

    旱地变水田,最好的办法就是挖渠引水,这个比较容易,但是想把那么大一块地都浇一边那是不现实的,除非把沟渠加宽加深变成河。所以一条人工河就很有必要了,这才是汉部落真正需要的。

    简单的计划是,在空地中间修建一个边长400米的正方形小城,把住宅区,养殖场,仓库,粮仓,金属冶炼区,木材加工厂全放在这个小城里,全城预计最少提供5000人的居住条件,最大上限可容纳8000人一起生活。

    这个规模对现在的汉部落无疑是巨大的,可罗冲也没打算把它一次建好,现代搞房地产还知道工程分期呢,没道理罗冲不会啊,完全可以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

    围绕这个400米见方的小城挖掘护城河,挖出来的土用来筑造城墙,城墙也不要多高级的,土包砖结构就行,内为夯土,外面包一层砖,这样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夯土不被雨水侵蚀,还用不了多少砖,可以很大的节省烧砖的工作量,这不是人少吗,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然后以护城河为中心,挖一条人工河把河里的水引过来,再挖一条回路,小河里的水流进护城河,再从护城河流回小河里,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网,沿着这个水网再挖一些小渠,就可以灌溉整个地块了。

    预设护城河与人工河的宽度为4米,这样把东边那条八九米宽的小河引过来,水的流量不变,但是河道狭窄了一半,所以理论上讲,人工河的水流速度会增加一倍以上,这样就方便安装一些水利设施了,比如水车一类的水利设施。

    挖掘人工河会产生很多的土方,但是土方是不能乱堆的,护城河挖出来的土不需要搬运,可以就地夯土筑城,而引水的人工河挖出来的土就用来烧砖。

    具体计划是以山洞为中心线,两边各取200米为小城选址,山洞东至900米就是小河,减去小城占去的200米,这样就需要一条700米长,4米宽,最少4米深的人工河把水引过来。

    第一期工程就是挖通这条700米长的引水河,挖出的土方直接烧制成砖,为后续的建城做准备。城可以先不急着建,但是水必须先引过来,不能耽误明年的春耕,他可不想明年种水稻的时候还要挑水浇地,对于需要长期漫灌的水稻田来说,那根本不现实。

    第二期工程就是护城河的挖掘工作,四边长共计1600米,宽4米,深四米,不过这个事情就不着急了,反正山洞现在还住得下,没必要那么拼。

    第三期就是夯筑城墙了,城墙预设为底宽4米,顶宽2米,高5米的梯形,四道城门,每面一个。城墙顶部的外侧有一米五高的箭垛,里面用木制围栏,这样从外面看就有6。5米高,从里面看就是5米高,墙顶2米的宽度,可以轻松容纳3人并排行走。

    这样一堵厚实高大的城墙,再加上外面4米宽的护城河,在这个时代,是绝对没有人能攻进来的。

    其实人还不是最可怕的,罗冲主要防的还是猛兽,万一再跑来个恐鸟或者剑齿虎啥的,如果只是简单的一道2米高的砖墙,那还没恐鸟高呢,有个屁用,罗冲可不想到时候城里的小孩子正在玩耍,突然从墙外面跳进来一个恐鸟吃小孩,或者有什么猛兽破墙而入的悲剧。

    要墙是干嘛的,墙就是用来防御的。

    第四期工程就是700米长的回水河,挖出来的土可以烧成小砖,用来建造城里的房屋和各种设施。

    整个工程预计最慢3年之内建成,不然罗冲就怕山洞里住不下人了。

    这特么的,要是有一台大型挖掘机,挖这条总长3000米的小河,也就是最多半个月的事,而罗冲却需要3年,e。。。。。。

    城墙四米的厚度是占用400米的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城里面的实际面积,是396米见方的一个正方形。

    城内由四条15米宽的主干道,两两相交,呈‘井’字形,分割成9块区域,呈九宫格状,中间为广场,用于祭祀或者聚会,还能晒稻谷。

    住户结构全是一层的砖瓦房,每户占地100平米,就是10米×10米的小正方形。

    房子坐北朝南,宽4。5米,长10米的空间可以分成3间房子,除去墙皮的厚度,每一间宽3米,长4米,和现代的平房差不多大。

    两头为卧室,中间是厨房兼餐厅。两头的卧室砌成火炕,和中间厨房的灶膛连通,只要中间的灶膛一直烧火,就能给两头的卧室同时供热。

    房间里都是火炕似的大通铺,每个卧室预计最少要住下5个人。

    这样的一个户型可以容纳一个成年男人和两三个成年女人,再加上六七个孩子,一户最少10个人。这样分配也是没办法,成年男人需要打猎,死伤的太多,比例已经严重失调了。

    还剩下的5。5米宽,10米长的院子,可以搭一个茅棚,也可以建一个小储藏室,用来堆放柴禾,粮食,工具或者武器,还有一个厕所。这个全凭自己喜好,爱弄成啥样就弄成啥样。

    400米长宽的城墙内,除去四条15米宽的井字形主要干道,还有一条16米宽的环城路,加上城墙的厚度4米,外围共占20米宽。不算城墙厚度的净尺寸,也相当于现在的四车道马路了。

    这样就划分出了9个边长为110米的正方形区域,纵列可以排下11户10米见方的砖房,每两排之间留一条5米宽的胡同,一共可以排下9排,每排11户,那一个区就有99户,每户最少住10人,一个区就能住1000人。

    城里的九个区,除了中间不建房子留作广场之外,外围的八个区都可以这样建,所以这个城最多就可以容纳8000人居住。

    但是罗冲没想过八个区全都住人,他现在连100个人都没有,所以房子也不会一下建那么多,等有了人再建就好了。

    按照罗冲的预算,这个城只住5000人就行,剩下的四个区分别建成仓库区,冶金区,养殖区,木工区。

    九个城区分批建设,用十几年的时间慢慢来。

    ~

    ~

    ~

    ~

    ~

    ‘求票’两个字,我每天说两次

    我知道你只会用行动表示

    更新一辈子,守住了坚持

    付出永远不会太迟

    ……

 第38章 开启青铜时代(求收藏求推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虽然罗冲计划的建筑规模连个斗兽场都比不上,但他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一夜无梦,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罗冲就恢复了每日晨练的事情,而且因为获得了足够的盐和食物,他的体能训练也更加刻苦了。

    经历了这次的食人族事件,罗冲也算是充分认识了这个世界,这里不光有来自野兽的威胁,人类的威胁同样不可忽视。

    虽然这里不存在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局部小规模的争端却是无法避免的,这不是什么野心,只是为了求生,为了自保而已。

    就以汉部落目前的状态,罗冲就算有什么想法也无法付诸实践。

    晨练完毕,族人们也都出来了,今天事情很多,要弄很多东西,人手就有些不够用了,所以罗冲全面停止了采集食物的工作。

    等族人都吃了早饭,就全到了山洞口等着罗冲分配任务。

    瘸子今天被安排烧制陶器,孩子们继续打草,而且要按照罗冲的示范把草打成捆,这样便于储藏和搬运。

    大嘴,猴子,大毛二毛四人去后山,把食人树的小树苗,凡是适合做长矛的,全部都砍回来。

    女人们被分成了两队,一队人多的去罗冲当初去的那个山谷采集剑麻,就是那种巨型芦荟,每一株上面都要割下最少100片叶片,那玩意明年还会长新叶的,罗冲丝毫不担心。

    只是预计剑麻的采集量会很多,因此罗冲又让木豚牵着六匹蓝马羚,驮着几个大筐负责运输。

    另外一组人少的采集队也去丛林,但是她们要做的却是刮树皮,刮白蜡树的树皮。

    白蜡树,因为会吸引白蜡虫而名,白蜡虫吸食白蜡树的树汁,然后就会排泄出白色的分泌物留在树皮上,也就是白色的虫蜡,是古人用来做蜡烛的主要原料,所以‘蜡烛’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的。

    现代蜡烛都是用的石蜡,石油里面提炼的,古时候可没那玩意,除了蜂蜡就是虫蜡。

    罗冲让她们收集虫蜡也不是做蜡烛用的,而是要用虫蜡来做浇铸青铜的模具。

    剩下的男人全都是苦力,被罗冲安排去了砍树,他们可没有光头强的油锯,所以用石斧砍树确实是苦力。

    先砍一些和腿差不多粗的,树干留作搭建畜棚,树枝全都劈成柴,罗冲需要大量的木炭用来炼铜。所以木柴一定要多储备,以后只要把炼铜的事情步入正轨,那就只会缺木炭,绝对不会用不完。

    砍下来的树用蓝马羚拉回来,拉不动就去找恐象宝宝帮忙,总不能让它们白吃。

    族人们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觉得秋天就应该储存食物才对,但是罗冲却告诉他们,现在储存的食物吃到明年开春都吃不完了,尤其是鱼,虽然100个人不至于把一条河的鱼吃绝种,但就算没那么严重,估计也要一两个月才能恢复现在的鱼群规模。

    要知道这段时间捞上来的鱼,可是有很多肚子里都带着鱼子的,这些鱼卵还没变成小鱼就被捞上来了,未来这条小河的鱼群数量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还是让那些鱼先休养生息吧。

    等族人全都出去干活了,罗冲自己也在干活,他比别人更忙。

    先是烧炭,弄几个大柴堆,外面糊上泥巴,上下都留几个出气孔,从上面留的孔点着木柴,等火烧到下面的孔时,再把所有的孔都封上,让木柴在里面缺氧的情况下焖烧,等自然熄灭冷却之后就变成木炭了。

    然后又用带回来的高龄土和蚁穴土磨细,混合均匀,和成泥巴,捏了几个坩埚和勺子,用来提纯和制作合金。

    再用混合的耐火粘土制作模具,模具的样子就是一个平板,上面有下陷的一排一排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都一样大,这样就能浇铸成像巧克力板一样的铜板和锡板了。

    到时候根据需要,可以任意的调节铜锡比例,制作不同用处的工具,需要多少就像掰巧克力一样掰下来。

    青铜合金从有史记载之前就广泛使用,其熔点低,易铸造的特点也让它成为人类最早掌握的金属,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广泛用于武器,农具,工具,炊具,乐器,礼器,发展的最顶峰在秦末汉初,一直到了汉朝有了成熟的百炼钢技术,才大量的被淘汰。

    青铜这种东西是铜锡合金,有的也会加铅,但是罗冲不加那玩意,一是他没有,二来铅也有毒,如果做工具还好,要是做炊具就不行了。

    不同的铜锡比例合成的青铜效果也大有差别,不过这个不需要罗冲再去实验,古人已经在几千年前就把青铜玩出花了,有的工艺即使现代也无法超越。

    不同的用处有不同的配比,铸造钟,鼎,铜锡比例是6比1;铸造斧头或者锤子,比例是5比1;铸造戈和戟,铜锡比例是4比1;青铜剑的比例是3比1;箭簇,也就是箭头,比例是5比2;青铜镜的比例是1比1。

    总结起来就是,铜的含量越高,青铜就越软,越抗揍,颜色也就越黄,所以古诗里才有金戈铁马一说,因为青铜就是金色的,古人也因此称其为金。

    古代有时候皇帝给大臣赏赐,动不动就赏金万两,其实赏的就是铜。。。。。。

    锡的含量越高,青铜就越硬,颜色就越浅,甚至发白,但是这种青铜也就越脆,遭重击,或者两把青铜剑对砍的话,就会直接崩碎。

    因此青铜从不用来做刀,只做矛,枪,剑,戟,戈之类的刺击武器,只能捅刺,不能劈砍,一砍就断了,所以电影里拿着青铜剑对砍的,那纯属瞎扯。

    也正是这一致命的缺点,青铜武器才会被钢质武器全面淘汰。

    有了木炭,有了模具,罗冲才开始做冶炼炉,普通粘土加上一些陶器碎渣或者砖末,再掺一些碎草和成泥巴,垒成直径40多公分的圆柱形土炉,虽然不怎么样,也只能先凑合一下了,毕竟不是大规模冶炼,没必要整个高炉出来。

    这样的炉子罗冲整了4个,到时候可以一起开火,能省下不少时间。

    因为现在没有金属工具,所以也没法制作木制的推拉式风箱,只能用蟒蛇的蛇皮做了几个简易的按压式皮囊鼓风机,现在能凑合的就凑合,等以后有了工具,再给设备升级换代。

    罗冲拿着鼓风机在陶窑下面试了试,效果还是不错的。

    瘸子不知道罗冲在搞什么,但是他光是看那些模具和鼓风机,就觉得这是比烧制陶器更加高级的东西,心里也比较期待这次首领会弄出什么新东西。

    罗冲这边的准备工作做完,这个世界上第一套最原始的冶炼设备也完工了,只等着明天木炭烧好,炉子晾干就可以开工了。

    ~

    ~

    ~

    ~

    ~

    那个啥,卿书在这跟大家求个票,或者收藏,评论也可以,上架之前的新书期很重要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39章 金板银板(求收藏求推荐)

    大嘴和猴子他们弄了一天,又弄来几百根可以做长矛的白杆,但是那些砍树的成年人就惨了。

    累死累活了一天,只砍了不到十棵杉树,还没有都拉回来,有几颗现在还在森林里躺着呢,砍树的石斧也崩坏了3个。

    但是罗冲毫不留情的告诉他们,明天还要继续,不过谁干的好,就给谁换新装备。

    新装备?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石斧已经是他们见过最好的工具了,有什么东西还能比石斧更好用。

    晚饭之后,大家又开始了饭后娱乐时间,而罗冲就在火塘边上开始熬蜡,把采来的蜡块放在锅里融化,然后用勺子撇掉杂质,倒在事先准备好的大个粘土模具中,重新凝聚成一整块的白蜡块。

    再切成小块,用骨刀切削成工具的模样,比如斧子的斧头,小锤子头,刨刀,各种型号的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