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274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274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小头目一开口,周围的几个人就开始锤他,实在是羡慕啊,就这小子的差事最好,虽说做饭什么的又脏又累,但是轮到吃,总能吃到第一口,这也是大部分厨子的特殊福利吧。

    “行了行了,都别打了,等咱们都回去了,自己种出了麦子,我也给你们做去,咱这现在说正经事呢。”小头目一阵求饶,其他几人威胁他回去做好吃的,这才放过他。

    “嗯,我先说啥呢,说种子吧,汉部落的很多菜都是上次从咱们那弄到的种子,不过也有一些咱们没有的,比如卷心菜,萝卜,长豆角,还有一种叫榨菜的咸菜。

    最出名的一种菜就是辣椒了,这个你们也吃了,而且这东西不光能吃新鲜的,还能晒干了当佐料,炒菜,炖汤,磨成辣椒面还能用来烧烤,也能捣碎了拌面条,是汉部落最重要的一种菜了,家家都种。

    我也跟做饭的师傅买了一些种子,都是他家自己种的,除了榨菜,刚才我说的豆角、萝卜、卷心菜、辣椒全都有,我用长老给的螺骨,呃,就是汉首领说的珍珠跟他换的,那珍珠被他拿回去送老婆了。

    汉部落做饭的厨具也有很多种,我也研究了个差不多,最常用的就是铁锅,这个我们可能没办法自己造,但是其他的,擀面杖,笼屉,漏勺什么的,还有些粗陶做的瓶瓶罐罐,这些我们都能做的出来。

    哦对了,还有一种菜叫丝瓜,那个我也弄来了,我们厨房旁边就种了几棵,长的丝瓜根本吃不完,而且这东西熟透了,等干了之后,还能把瓜瓤子抠出来刷锅用,我也弄来了一些种子。

    其他的大部分都是面食和米饭,还有一些炒菜的做法,汉部落吃法实在太多了,我没有全学会,但是我能找来一些会做这些饭的人。

    厨房那地方外来帮工的很多,有的都在那干了快两年了,我也找了几个做饭做的好的,还有会编笼屉和修厨具的,能愿意跟咱们走,到时候跟他们说一声就行。

    就是,汉部落的菜刀是铁的,不知道咱们鑫部落怎么办,这菜刀做饭可以太重要了,没有菜刀还真不一定行。”

    小头目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末了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毕竟这铁器,它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搞出来的。

    “嗯,这个回来再想办法吧,看看汉部落使团那边有没有突破的可能。”牛尾点了点头思索道,也算是翻过了这个话题。

    等这几人都说完,众人就看向了最后一个没说话的头目。

    “我吗,一直在豆腐坊,黄豆是从咱们鑫部落来的,但是咱们还真的不如汉部落会吃啊。。。”

    最后一个小头目先是感慨了一句,然后才继续说道。

    豆腐坊的活就是把黄豆泡上一天,然后用石磨磨成豆浆,豆浆可以直接煮开了喝,但是生的时候有毒,把豆浆煮开之后,在往里面到上卤水搅一搅,就能把豆浆水变成豆腐脑了,这个时候也可以放些调料直接吃,也能放到一个木盒子里,里面垫上布压实,过上一会就能变成豆腐块了。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卤水了,我听豆腐坊的人说,这些卤水都是天然形成的,是他们汉部落盐矿地下的积水,其实就是盐卤水。

    咱们虽然吃的都是海盐,但是竹岛上也是有盐矿的,就在清泉河入海口那附近,到时候挖个井,应该也能弄出来卤水。

    其他的还有用麻布包豆腐脑做成的豆腐干,豆腐皮,其实就是压制的方法不一样,其他都差不多,不过咱们要是想弄出来的话,可能会需要很多的布。

    别的倒也没什么,我干了一个多月,那豆腐坊最紧要的东西,应该就是石磨了,我不会做,但是却找到了一个会做的。

    这石器造起来不难,就是要花不少时间来打磨,但如果有铁器工具的话,应该能快上不少。”

    最后一个小头目也介绍到,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又是铁器,看来这铁器是真的重要啊,光是这么一会,牛尾就听到他们说了很多遍了。

    铁做的农具,铁做的武器,铁做的厨具,几乎就没有不包含铁的东西,可是鑫部落对此却完全摸不着头绪,甚至连有没有铁矿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差300多字,稍后修改)

    这石器造起来不难,就是要花不少时间来打磨,但如果有铁器工具的话,应该能快上不少。”

    最后一个小头目也介绍到,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又是铁器,看来这铁器是真的重要啊,光是这么一会,牛尾就听到他们说了很多遍了。

    铁做的农具,铁做的武器,铁做的厨具,几乎就没有不包含铁的东西,可是鑫部落对此却完全摸不着头绪,甚至连有没有铁矿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这石器造起来不难,就是要花不少时间来打磨,但如果有铁器工具的话,应该能快上不少。”

    最后一个小头目也介绍到,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又是铁器,看来这铁器是真的重要啊,光是这么一会,牛尾就听到他们说了很多遍了。

    铁做的农具,铁做的武器,铁做的厨具,几乎就没有不包含铁的东西,可是鑫部落对此却完全摸不着头绪,甚至连有没有铁矿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这石器造起来不难,就是要花不少时间来打磨,但如果有铁器工具的话,应该能快上不少。”

    最后一个小头目也介绍到,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又是铁器,看来这铁器是真的重要啊,光是这么一会,牛尾就听到他们说了很多遍了。

    铁做的农具,铁做的武器,铁做的厨具,几乎就没有不包含铁的东西,可是鑫部落对此却完全摸不着头绪,甚至连有没有铁矿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第535章 汉部落最高级的城池(求票票求订阅)

    就在牛尾召集手下开会的时候,金吾卫这边也没闲着,借着官府的众多耳目,确定鑫部落的人全回去了之后,金羿也把打入各个工坊的手下召集了过来。

    二十八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工地厨房那边联系上的人最多,足有六个,其他的都是两三个人,酒坊那边更是一个人都没有,总共能够确定被带走的,也只有十二个。

    28人潜伏进去12个,这个数量已经不低了,太多了反而容易被对方察觉,不过剩下的这十几人也不会闲着,罗冲可以给他们换个身份,跟着使团一同过去,或者让他们打扮成商贩,将来负责汉部落跟使团的联络。

    当然,这么点人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潜伏计划还会继续进行,下一步就是要从学校方面展开,从鑫部落的留学生中策反一批,再打入一批汉部落的学生,这样大局基本上就靠谱了。

    一次紧张的会面,大家相互约定好了,到了鑫部落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一定能完成首领交代的任务。

    其实他们刚过去的时候反而是没任务的,能够顺利潜伏进去,不被发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就已经是胜利了,之后才是努力在鑫部落获取地位,等候首领发出命令让他们执行的那一刻。

    没有庆祝,没有聚餐,他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互相道别之后,众人就悄无声息的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罗冲已经开始安排车队装货,运输的都是这两个月来造纸工坊生产出来的白纸,准备拉回汉阳城开始大批量印制书籍。

    这几册书都是定版的,只要汉部落的政权稳定,罗冲没有倒台,那就基本不会出现变动,《汉礼》和《初、中级算数》还有《自然》这四本书,完全可以当作基础教材一直用下去。

    另外还有浏阳郡这边出产的竹竿毛笔,这里的湖心岛有竹子,刘洋郡这边养殖的羚羊和狼狗又比较多,所以毛料也比较充足。

    剩下的墨锭和砚台都是汉阳郡来生产,那边的山上松树比较多,还有现成的各种窑厂,烧砚台也容易。

    而且这段时间,罗冲没事的时候也研究出了那种便携式毛笔,钢笔大小,前面是直径3毫米的狼毫小楷笔头,后面的竹管可以装墨汁,还配有和笔身直径相同的竹子笔帽,可以用来保护笔头。

    这毛笔其实并不难做,重点是不能使用普通的水调墨汁,因为如果放一段时间没用的话,里面的墨汁就会沉淀分离,基本上就写不出来字了,而且重新拆开清洗一次也不容易。

    所以罗冲就用了印刷工坊以前配出来的一种油性墨汁,是做实验的几支笔中效果最好的一个,墨水几乎不会发生沉淀,而且笔头的吸收力也比较强,也不容易溢墨,挥发的速度也比较快,简单来说就是快干型的,写上几十个字,后面的写完,前面的基本上也干了,不用像水性墨汁那样还要晾上半天。

    不过这么好的墨汁,当然造价也更贵一些,毕竟一个是用水调的,另一个是用油调的,成本也在那放着呢。

    这种便携的小楷毛笔被罗冲定为了公务专用速记笔,出门办事非常方便,也不用带墨锭和砚台,走到哪里都能掏出来直接用。

    第一批装备上这种笔的,除了浏阳郡的官员之外,就要数游伏游野这俩兄弟了,都是常年在外奔波的主,尤其是游伏,罗冲还让他每天写航行日志,现在汉部落,除了罗冲之外,游伏都快成写字最多的一个人了。

    等汉鑫双方都安排好自己的人后,罗冲在谈判的第三天就启程回汉阳郡了,这次除了罗冲和运货的车队外,牛尾也带着即将离开的50人去了汉阳城。

    倒不是他们也有事做,只是需要到那里和汉部落使团汇合,因为罗冲这边还没把使团的人选都挑出来,所以他们是不可能立刻出发的。

    罗冲还是骑着他的灰山,肉肉就跟在一旁,前后都是长长的车队,上面装着大量的白纸和毛笔,还有很多的兽皮和羊毛,都是为了补充那些新建的郡县用的。

    牛尾带着自己的五十人,就骑着马跟在旁边,看着汉部落那长长的车队,心里说不出的羡慕,要是鑫部落也有那么强悍的运输力,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鑫部落到现在可也只有个扁担而已,官方最强的运输力量也就是个驮马,和汉部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一行人就这么沿着大道一路向西走着,刚出浏阳郡的时候,在城外不远处还能看到很多人在挖掘人工河,还有一些分布在河道两旁的特殊村落。

    说是村落,其实就是里聚,和现在的小区差不多,所有的房子拼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围墙,共同组成一个大院,整个里聚只有一个门口,早出晚归都有里长点人头,是不可以随便外出的,毕竟这都还是没开发的野外,谁也说不准会不会突然跑出来个野猪和恐鸟啥的攻击人类。

    看着这些正在建设的村落,已经开挖的人工河,还有汉部落的族人们手中挥舞的铁锄头和铁锹,牛尾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都是工具带来的便利。

    而且牛尾在汉部落生活的这两个月,自然也不是白混的,早已不是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吴下阿蒙,也明白这些人挖河是干什么用的。

    除了用来取土烧砖建房之外,还可以从大河引水过来灌溉农田,使原本无法耕种的土地都能用来生产粮食,在土地改造和利用最大化这一点上,鑫部落也是远远不如汉部落的。

    要是鑫部落能把整个竹岛的土地都开发出来,那连绵上千里的长长大岛,也不可能只有不到十万的人口。

    一群人都是车骑赶路,速度自然不算慢,再往前走了一上午的时间后,牛尾就看到前方不远处,又出现一个高挂‘漢’字大旗的夯土城池。

    这也是座今年新建的县城,就是位于四郡之交的四通县,虽然建造时间短,可这里的人并不少,最初分过来的三千多人,再加上调过来的几百个奴隶,里里外外的都是人和车辆,还有很多的牲畜,看起来非常热闹。

    一行人中午在四通县吃了午饭,车队又在这里卸了一些补给的货物,再给牛马喂了草料和水,就再次向西进发了。

    下午的路程就比较荒凉了,路上偶尔能看到几辆运输货物的车队,也都是汉部落的人,其他的就很少能看到人了。

    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牛尾终于又在路旁的树林中发现了汉部落的族人,他们身穿布衣,头顶束发,正十几人一伙的挑着柴禾往汝阳郡那边走,这些人都是汝阳郡出来伐木和砍柴的,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碰到他们,基本上也就离着汝阳河不远了。

    果然,大概又走了一个小时后,牛尾就见到在远方夕阳的映照下,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切断了地平线,就在小河的对岸,那里的水稻随风摇曳,而就在农田的包围之中,一座很明显是人造青砖建造而成的城池就矗立在那。

    (时间不够了,稍后修改,后面的明天中午再看吧)

    说是村落,其实就是里聚,和现在的小区差不多,所有的房子拼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围墙,共同组成一个大院,整个里聚只有一个门口,早出晚归都有里长点人头,是不可以随便外出的,毕竟这都还是没开发的野外,谁也说不准会不会突然跑出来个野猪和恐鸟啥的攻击人类。

    看着这些正在建设的村落,已经开挖的人工河,还有汉部落的族人们手中挥舞的铁锄头和铁锹,牛尾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都是工具带来的便利。

    而且牛尾在汉部落生活的这两个月,自然也不是白混的,早已不是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吴下阿蒙,也明白这些人挖河是干什么用的。

    除了用来取土烧砖建房之外,还可以从大河引水过来灌溉农田,使原本无法耕种的土地都能用来生产粮食,在土地改造和利用最大化这一点上,鑫部落也是远远不如汉部落的。

    要是鑫部落能把整个竹岛的土地都开发出来,那连绵上千里的长长大岛,也不可能只有不到十万的人口。

    一群人都是车骑赶路,速度自然不算慢,再往前走了一上午的时间后,牛尾就看到前方不远处,又出现一个高挂‘漢’字大旗的夯土城池。

    这也是座今年新建的县城,就是位于四郡之交的四通县,虽然建造时间短,可这里的人并不少,最初分过来的三千多人,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