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409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409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罗冲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拓海郡先遣营中,已经聚集起了不下万余的人口,这一共是六个小氏族部落的集合体,现在都已经搬到了营地中。

    游伏确实也很看重那个地理位置,因为紧靠浏阳河入海口的原因,再加上浏阳河的淡水资源,天然的水上高速交通,两岸又是大片的洪流冲击平原,土地肥沃,树林茂密,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还有铁矿。

    不管是在那里种粮食,还是搞工业,亦或是造船,发展海洋渔业,都是得天独厚的位置,而且因为靠海的原因,他们也不愁没有盐吃,再加上海外不远的竹岛,还可以就近发展海洋贸易。

    游伏为了成功在那里站稳脚跟,也留下了手下的得力干将,一个叫做姜池的少年。

    姜池是有姜氏的族长推荐给他的,因为他侄子游智娶了有姜氏的女人,再加上有姜氏也是被游伏忽悠来的,所以游伏一家和有姜氏的关系非常好,有能立功的机会自然也要想着他们,因此有姜氏的族长就给游伏推荐了姜池这个孩子。

    姜池为人确实很机灵,加入汉部落之后不管是学习速度,还是适应速度,都要比同族的少年快上很多,这家伙在见识了汉部落的强大之后,很快就把自己当成了汉部落的人,没别的,就因为汉部落先进,强大,有自豪的资本。

    再加上有游伏为他搭建的平台供他展示才华,姜池很快就在游伏的船队中展露头角,因此这次发展拓海郡的领队任务就交给了他。

    姜池跟着游伏出海闯荡过,见识过很多部落,也去过竹岛的鑫部落,草原他也去过,汉部落也被他转了个大半,可以说是很有见识的一个人了,而且在待人接物上,也有着一份机灵。

    他拉拢那些小氏族的手段其实也很简单粗暴,先是在汤部落里花些好处雇佣几个向导,然后带着他们去寻找独立于汤部落之外的那些小氏族部落。

    带领的手下全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出手就是丝绸、瓷器、钢刀、书籍这些重礼,见了面之后先把牛逼吹上天,告诉他们汉部落有多强大,展示一下汉部落高超的制造工艺,强大的武力和运输能力,发达的农业水平,还有能够包罗万象的文字,其实他也不认识几个,但是不管怎么说,反正先吹就行了。

    等把人唬住之后,再邀请他们一些重要人物坐着大帆船出海,先去海上打一回海鱼再说。

    回到营地把海鲜一煮,再摆上两瓶白酒,一边喝一边介绍将来汉部落在这里的发展规划,等海鲜吃完了,酒也喝了,计划也听完了,再回头看看那满载而归的海鲜渔获,基本没有哪位首领能抵挡的住这样的诱惑,当时就直接答应下来。

    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首先汉部落有高产的粮食和更科学的种植技术,这是他们最看重的,其次汉部落制造能力强,什么好东西都会做,再次之,汉部落养殖业发达,有很多他们没有牲畜,这也是他们需要的。

    最关键的是,汉部落还会造船,哪怕他们全都不种粮食,光靠出海打渔也能养活部落里所有的人,这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毕竟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肉食啊。

    再有就是体制和文化差异的问题,这一点他们也能接受,首先一点,汉部落是一个由多种姓氏族组成的部落,就算他们这些氏族加入进去,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改变,这一点汉部落和汤部落其实差不多,汤部落内部也有很多姓氏。

    其次就是大多数的氏族都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毕竟不认祖宗的话,哪来的氏族,这一点也和汉部落合得来。

    还有汉部落私有制这一条,也和他们一样,加入进去也没多大的变化。

    最后一个关键点,就是拓海郡的选址了,拓海郡就在汤部落的对岸,离着他们原本的聚居地也不远,就算加入汉部落,也不用迁徙的太远,还是在他们熟悉的地方,这点是最让氏族百姓容易接受的,只要不是跑的太远,他们就愿意搬家。

    毕竟他们也是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了,有很多先人都埋在了这里,如果没有出现那种让他们实在活不下去的原因,他们大多数都不会愿意迁徙到远方。

    姜池就靠着这样的手段,已经成功拿下了六个氏族部落,不过目前还只有一部分人来到了营地,还有更多人是现在没过来的。

    毕竟是开发新地,原本还一片荒芜,根本住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各个氏族现在也只是派了一部分到营地中参与建设而已,等把房子都修好了,到时候大家再一起搬过来。

    那些氏族的族长们也没闲着,为了以后能在汉部落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他们也开始主动吸收周边的野人或者更小的氏族,积极壮大着自己的实力,别的不说,只要人口在众多加入的氏族中能够保持前列,那就是最明显的优势。

 第702章 汤部落的使团(求票求订阅)

    12月份的冬季,汉阳郡这里已是白雪皑皑,但是浏阳河的入海口处,拓海郡的营盘却是温暖如春,十二三度的气温让人只穿单衣就非常舒适,但是在这里的忙碌的人们却大多赤膊上阵。

    新建一个郡城要做的事很多,首先便是修建一个码头,哪怕是临时的也好,最起码能让帆船停靠,因为有很多物资都要在这里装卸。

    拓海郡最紧要的两项工程就是兴修水利,开垦良田,还有修建屋舍供人居住,那么多的工作要建,人手虽然暂时不缺,但是工具却极为缺乏。

    姜池上报了这个情况之后,罗冲便居中调度,让他自己用船去竹岛的使团驻地那里求助。

    先前为了在竹岛推广货币的缘故,汉部落往那里运送了很多的铁料和工匠,但是现在汉鑫两个部落之间的关系恶化,鑫部落明令禁止汉部落不得在竹岛推广货币,那么这些铁料放在那里也就没什么用了,还不如先就近支援给拓海郡。

    这样一来,拓海郡就有了可以带队的工匠,还有农具和工具,至于开垦田地需要用到的耕牛,罗冲也下令从开源郡调集,然后船运过去支援,有两个老牌营地在后面撑腰,拓海郡的修建进度也就更快了。

    而那些已经同意加入的氏族族长们,见到汉部落那么多的资源往这里调集,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他们加入汉部落图的不就是这个吗。

    另外因为拓海郡那里的气候原因,这个季节其实也是可以种粮食的,为了早点能让当地新加入的百姓自给自足,罗冲也是下过命令让他们把开垦的土地都先种上,暂时算集体的,等全部搬迁过去之后,再按照编户齐民的户籍数据来分发土地。

    十几度的气温虽然不算高,但是并不影响庄稼生长成熟,无非就是生长周期要长上一些,农作物的成熟周期不是按时间来算的,用现代的说法,其实应该叫积温,生长过程中每天累积的温度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它就会成熟。

    比如总共需要积温三千度才能成熟的农作物,夏天的时候每天平均气温都在三十度以上,那么只需三个月变成成熟收割,而春秋两季或者冬季,每天平均气温十五度左右,那么就需要五个月左右才能成熟,只要累积的温度够了,自然就可以收割。

    拓海郡周边的平原上,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开垦耕耘,然后种上了玉米和水稻,这两种作物是汉部落目前掌握产量最高的粮食品种,也是周边氏族心向往之的神粮,然而对岸的汤部落却只能看着干瞪眼。

    拓海郡这边的玉米水稻绿油油的一片,一条条的田埂和水渠将田野划分的方方正正的十分整齐,条播的作物也是一行行的让人看着赏心悦目,而对岸汤部落的麦田用的还是撒播的低级农耕手法,顶多也就是翻翻土,然后撒一把种子用脚踩一踩。

    汤部落自己产铁,但是却不会打铁的工艺,他们的铁器多为生铁铸造,农具和工具都处在这个水平,他们也已经弄出来了人力犁,但是却没有汉部落那么高级的耧车(木制条拨机),只要在里面倒上种子,沿着地块走一遍,就可以把种子整整齐齐的拨到土里,还自带翻土和盖土的功能。

    耧车是种田的利器,最大的好处就是播种快,播的整齐,而且还省种子,种同样面积的一块地,耧车播种需要的种子就比撒播最少要省出一半,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又可以减少种子的成本,节约种地成本,提高种地收入。

    当然,光有这个还不算什么,最让对岸汤部落羡慕的,是汉部落居然还有耕牛,这种役使大型动物来给人干活的骚操作,他们在这住了几百年还是第一次见,怎能不让他们羡慕。

    两个部落一河之隔,每天拓海郡这边干活的时候,对岸都有一大群人聚在河边观看,虽然他们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可是却能让他们的部落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挖掘水渠灌溉田地的方式,这就是他们以前没有想到的,饲养大型动物帮人干活儿,这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甚至是建造房屋的手法,居然可以用黏土烧成砖瓦来盖房子,而他们自己都是用黏土烧制陶器的,陶器既然可以用来盛水,那为什么不能拿来防水呢?

    明明都是些很简单的东西,可是被汉部落用出来就显得那么高级。

    你家用盘子吃饭?汉部落把盘子盖房顶上。。。。。。

    车辆这种陆地运输神器也是首次出现在汤部落的视野,之前他们还用着肩挑背扛的低级运输手段,可是汉部落不仅用木头做出了车,还可以用牛马来牵引,人只需坐在车上控制牛马,就能一次拉动上千斤重的东西,要不是他们亲眼看到,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可汉部落就是这么神奇。

    因为之前汉部落没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原因,来来回回也只有几艘船,所以他们还是首次见到汉部落在陆运方面的强大实力。

    汤部落的首领汤姬在观察了两个月后,终于坐不住了,居然找人扎了个大竹筏渡河主动来串门,汉部落的好东西太多,她也想要学习或者购买一些过来。

    和当地的劳工询问一番后,得知这里的汉部落负责人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虽然说也算成年了吧,可还是让她感到有些惊讶,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居然可以管理这么多人?他的权力也太大了吧。

    而且这里已经有了这么多人,为什么那个传说中的汉部落首领不亲自过来呢,汤姬感觉那才是和她身份对等的人,为了能跟汉部落学点好东西,让她主动来见一个分部落负责人,其实已经算是屈尊了,她如此想到。

    “汤首领可是觉得我太年轻?其实我们汉部落的首领也和我大小差不多,而且像拓海郡这样的聚居地,我们汉部落还有十个左右,明年大概又会增加了,所以我临时在这里负责一下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如果汤首领觉得我和您说话不够资格,那么我也可以送您去我们汉部落找首领,我想首领他一定会很高兴见到您的,其实他当初知道这里有一个人口数万的部落时,就对您这个首领起了兴趣。”

    姜池刚和汤姬见面,便主动对她邀请了起来,在汉部落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再加上和游伏走南闯北,他其实对首领大人已经有了些了解,就罗冲那个性格,知道汤部落有那么多的人口,不想着把它整个抢过来,那都是一件怪事。

    而他们这些罗冲的手下,其实也很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汉部落在他们这群人的手中变得越大,他们就越有成就感。

    “哦?你还能送我去见你们首领?!”汤姬有些惊讶的问道。

    “这当然可以,如果您想去的话,我可以先给首领写封信告诉他一下,然后再正式邀请您去。”姜池十分热情的说道。

    把拓海郡的营盘就设在汤部落的对岸,要说罗冲对汤部落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罗冲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战是和,姜池也猜不出来,干脆把这件事情直接扔给首领自己去决定,他在中间当个传话筒就好了,这样也省的惹上麻烦。

    “你们汉部落首领不会过来吗?毕竟新建一个那么大的分城,他难道不会亲自过来看看?”

    汤姬十分好奇的问道,像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汤部落,那绝对是天大的事了,她自己肯定会十分关注的,甚至每天待在新营地里指挥建设,但是这个汉部落的首领居然都不来看一眼,这心是有多大呀。

    “首领的行程不是我们可以揣测的,我们首领很忙,有很多事要做,他会不会过来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最起码今年是肯定不会过来了。”姜池对汤姬诚恳的解释道。

    这样一来,就没办法了,汤姬虽然也想去汉部落好好看看,但是路途实在太过遥远,而且她毕竟也是个大部落的首领,不可能离开部落那么久,如此一来,见罗冲一面就很困难了。

    可是现在人家主动邀请说可以去,机会难得,她又不想放弃。

    姜池见她面色阴晴不定,就猜到了她在想什么,于是主动对她建议道。

    “如果汤首领没时间前去的话,也可以派遣使团前往拜见我们首领,这样只需挑出几个汤首领信任的使着便好,您再赋予他们一些谈判的权力,这样有什么需要和汉部落商谈的事情,让他们去谈就是。”

    汤姬听完眼前一亮,原来还有使团这种东西存在,派几个信任的代表替自己去看,这倒是个好办法。

    可是派谁去才合适呢,既要自己信得过的,还要聪明一些的,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灵活的,还要不给汤部落丢人,虽然汤部落没汉部落那么强大,但好歹也是个大部落,该要的面子还是要的。

    思考了良久,汤姬还真想出一个人来,一个曼妙的身影在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要不然就让她去吧。。。。。。”

    ·

    ·

    ·

    献祭一本朋友的书,《从零开始的猎魔生涯》,幻想冒险题材,喜欢的可以看看。

 第703章 职位调动(求订阅)

    汤姬所想到的人,按照血缘关系来算,应该是她的侄女,汤瑶。

    汤瑶才十四岁,在汤部落这里算是刚刚成年,很活泼的一个少女,待人接物方面,最起码在部落里是没有问题,从来不怕生,什么人都能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