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528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528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后,已经长出十三片叶子的玉米停止了分蘖期的生长,不再继续拔高了,井春带着他们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因为玉米的种植后期不用更多的管理。

    只需要看好地里的干湿情况,记得及时浇水就好。

    这天,上河村里突然来了一个骑马的小吏,来这找管陶说一个事情。

    “管先生,我们上面已经定下来了,移民再过一个月就要到这里,你们上河村是个大村,一共要分十户人家,所以郡守大人让我在这里给他们划一片宅地,您来跟我一起参谋参谋?”

    “这当然没问题,对于北地过来的移民,我们很欢迎的,上吏需要多大的宅地,只管划就是,我们村里有很多地方都可供新来的乡亲居住,要不你看我家后面那块空地如何,收拾一下搭几间竹楼,也是很好的。”管陶立刻慷慨的答应道。

    “不不不不,我们要在平地上盖砖房,而且不能距离你们的竹楼太近。”那小吏一听管陶要盖竹楼,立刻就否定了他这个建议。

    管陶一下就愣住了,他不明白眼前这小吏为何会拒绝自己,不建竹楼也就算了,或许汉部落的人住不惯?可为何还要离他们远一点,是生怕他们欺负新来的移民吗?

    这,以前或许真的有可能,但当井春显示出自己的本事之后,管陶他们就打消了这种念头。

    你到底是要排挤人家,还是要跟人家学各种本事,相信只要不是傻子的话,都应该知道怎么选吧。

    见管陶在原地愣神,一副想不明白的样子,井春从旁边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管大哥,你不用多心,上面并没有怀疑你们的意思。”

    “那这是为何呀,我们肯定不会排挤新来的相亲的。”管陶不解的追问。

    “这,”井春顿了下,反正两人关系也熟了,干脆直言解释道,“管大哥,我说点实话你别不爱听。”

    “嗯,你说。”管陶皱眉,不知道井春什么意思。

    “你们的这个竹楼啊,我不知道是什么传统,下面漏风上面漏雨,这些且先不说,就是上下楼爬梯子这一点,对小孩子和老人来说都极为不便。

    我这是年轻才能上的去,要是来个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到你们这爬楼都费劲。

    再有就是我们家里的东西其实挺多的,没有个平地的院子和屋子什么的其实很不方便,而且还要养很多的牲畜,什么羊啊,猪啊,猫啊狗啊这些东西,它们总不能也放竹楼上吧?”

    井春在那里侃侃而谈,管陶也直接明白了他的意思,汉部落那边的家当确实比较多。

    主要是汉部落的生产力强大,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工具,像是织布机,磨盘这种大件的东西,总不能真的搬到竹楼上吧?就算搬上去也没法用啊,这个他倒是能理解,而且确实像井春说的那样,他们的竹楼确实上下不方便,对老人小孩不是特别友好。

    当初老祖宗为什么要建竹楼,这已经无从追溯,可能是因为防止野兽进屋,又或者单纯的是因为竹子多,建房的材料随处可取?

    反正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以后看来都要随着汉部落一起改革了。

    这些东西其实管陶都可以理解,他唯一想不通的是,为什么那个小吏说房子已经要远离他们的竹楼。

    似乎是明白管陶心中的疑惑,井春带着管陶走到竹楼的窗边,指着外面的空地说道。

    “管大哥,你看看,若是在这里修一处院子,你觉得住在这里的人家还有隐秘可言吗?若是有妇女在院中洗漱,岂不是什么都被看光了?!”

    “哦,原来是因为这个啊,嗐,你看看我,没有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管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井春哼哼唧唧的翻着白眼,你们是没想到,但汉部落的人早就想到了,双方的思维惯性不同,汉部落的人来到这看到当地人的竹楼,第一个想法便是若与这样的人家为邻,天天处在人家的俯视之下,会不会有什么不方便。

 第894章 我们首领不是老人家

    上河村中,管陶知道了为何远离他们建房的原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中也不再纠结,于是就开始领着小吏和井春一起去给新来的移民选建房地址。

    汉部落建房选址其实没多大要求,首先是不能脱离村子太远,然后只要通风排水,地方够大,方便取水就好了,至于农田什么的,新来的这十户移民,他们的田正好从村中多余的田地里出。

    村里经过全面土地改革,重新分配之后,肯定会多出不少的田地,到时候正好分给新来的移民,也省得重新开荒了。

    三人在村子里走走转转,最后选中了村北一处空地,这片空地最边缘的一栋竹楼,就是管陶侄子家的竹楼,周围基本上也都是管陶家的亲戚,将来方便照顾新来的移民。

    另外,这边空地虽然距离竹楼很近,但是中间却有大约三十米宽的一片竹林,把房子修在竹林的另一面,便可有效的保护隐私,当地百姓就算站在住楼上,也不可能隔着竹林看到人家的院子。

    而且三十米这么近的距离,就是隔空喊话也能听的见,不至于让移民脱离了村落。

    选定了地址之后,他们就开始丈量土地,砍伐竹子打桩定出位置,然后约定好明天就将建材拉过来。

    琼州岛的人口分布是个大问题,这和汉部落传统的统治方式有极大的区别,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比如琼州岛这里没有砖窑,而且砖窑这种东西更不可能直接在各村建一个,那是浪费,但是人口分布的又太散,都是一个个的村落,所以各村的移民建房,所需要的砖块还得从郡里运输过去,上河村这里也是同样的。

    按说移民的事情早在去年年末就已经确定了,这房子早该建了,但是因为没有建材,所以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铁砧这一个月可没闲着,他在郡守府附近大搞基础设施,砖窑,内河码头,粮仓,官署等必备设施都要建设,又从当地驻军申请了一些士卒,看押着一批战俘在这里做工。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把砖烧出来,然后就立刻开始向各村运输,准备给移民修建安置房。

    第二天一早,井春带着管陶还有很多人一起在河边迎接运输建材的船队,因为砖块都非常沉重,陆路运输不便,再加上上河村水运交通方便,铁砧干脆弄了一支船队过来,这次运输的不仅有建材,还有准备分发给当地百姓的各种种子。

    牲畜什么的倒是还没弄来,主要是怕发给当地百姓,他们也不会养,再把好不容易弄来的猪崽子养死了,那汉部落可就亏大发了。

    一直到了半晌午的时候,船队才抵达上河村的岸边,来的都是一些单桅的小帆船,这种平底船就算冲上岸去也很容易推回水里,不怕搁浅,所以在这种小河道中极为方便。

    待船队停稳,铁砧第一个从船上跳下来,刚一上岸,他便看到了管陶正带着村子里的人在这里迎接,管陶的旁边还站着那个从拓海郡借调过来的井春。

    “郡守大人,您怎么也亲自过来了?”管陶当先开口打招呼道。

    “哈哈,我这不是不放心吗,跟过来看看,这几船东西可不轻啊,我怕出了差错,另外我还给你们带了些好东西来。”铁砧也笑着打招呼道。

    “哦,不知道郡守大人带了什么东西来?”

    一听到有好东西,管陶就更加热情了,直接上去给铁砧拱了拱手,然后跟在铁砧的身侧陪同。

    “嗯,就是一些作物和蔬菜的种子,你们这里的吃食着实少了些,除了玉米就是豆子,菜品除了蘑菇就是竹笋,我呀,在这吃了三年多了,还是吃不惯,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过那么长时间的。”

    铁砧一边抱怨着,一边指着船工们正在往下搬的麻袋说道,“这是首领专门播发给琼州百姓的好东西,也叫你们今后能吃点好的。”

    他打开一个麻包说道,“这是苜蓿的草籽,苜蓿是一种草,人不能吃,但是可以用来喂养牲畜,不管是兔子还是羊,又或者是牛马,都非常喜爱食用。

    这里还有半袋芝麻,这个可是好东西,就连我们北方那些郡里也没多少有种芝麻的,这是去年从汤部落换回来的好东西,现在还没普及开来,是一种人吃的粮食,吃法有很多,回来等移民到了,再让他们教你们吧。

    还有这个,这是花生,你尝尝,这个也是好东西,不仅可以榨出油脂,就是平常食用也非常好吃,油炸一盘拌上盐粒,便可佐餐下酒。

    还有这个棉花,棉花不是吃的,而是用来织布用的材料,用棉花织出的棉布,要比麻布细腻柔软的多,而且这东西更大的用处是拿来填充棉被,虽然咱们琼州这里不算冷,但冬天下雨的时候寒气还是很大的,有了这棉被你们会好过很多,它比兽皮可暖和多了。

    另外这几种粮食也是好东西,这一船都是水稻的种子,其中水稻又分蒸饭用的籼稻和包粽子的糯米,还有这改良的小麦,小米,黄米,都是可以当主粮食用的好物。

    对了,这个甜秆高粱也是极好的,这个高粱长的和玉米差不多,不过它不结棒子,只是头顶会结出红色的谷子,这谷子便是高粱,高粱可以拿来吃,也可以用来酿酒,这高粱的秸秆还富含糖分,可以生食,也可以用来榨糖,糖你们知道吧,就和蜂蜜差不多,是一种很甜的东西。

    剩下这些还有包菜的种子,这个是大白菜,也是从汤部落换来的,还有我们的萝卜,小黄瓜,这个是红柿子,这两样东西既可以做菜,当作水果生食也别有一番滋味。

    还有这个我们的特色菜品,辣椒,这东西很下饭的,咱们琼州这里湿气重,以后百姓都可以多吃一些。

    最后的这两样是漆草,还有荧柳。

    这荧柳是一种可以发光的树木,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种在房前屋后,等长大了便可在夜间照明。

    至于漆草嘛,就是给东西刷漆用的,你看到船上那些彩色的地方没有,那上面的颜色便是涂了这漆草产的采漆,你们自己用处不大,但是种出来可以卖钱,咱们部落是出钱收购生漆的。”

    听着铁砧的介绍,管陶等一众村民越听越高兴,这些东西听起来就是好东西啊,最起码以后大家能吃的东西多了很多。

    蔬菜水果什么的不说,这里面光是主粮就有好几种,而在没有这些东西之前,琼州的百姓能吃的粮食就真的只有玉米,如果豆子也算主粮的话,那勉强还能加上一种。

    这个时代的百姓他们能关心什么呢?还不就是天天吃什么穿什么?

    “多谢郡守大人,也多谢咱们首领了,吾等还没见过首领,便已经受了首领如此恩惠,派人教吾等种地的本事,还送来那么多新作物的种子,若是有机会,真想见见咱们首领他老人家的风采。”管陶有些激动的说道。

    “噗,哈哈哈哈,咳咳。。。。。。”一直跟在旁边的井春一个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他赶忙咳嗽两声掩饰了一下,然后凑到管陶耳边小声提醒道。

    “咱们汉部落的首领可年轻了,现在好像才十六七岁,不算老人家的。”

    管陶:“。。。。。。”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说什么?

    管陶弄了个大红脸,他十分尴尬的愣在原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铁砧对此倒是不介意,毕竟首领没有来过嘛,当地百姓不知道也有情可愿。

    他拍了拍管陶的肩膀说道,“管兄弟莫急,以后肯定会有机会面见首领的,咱们还是先说说这建房子的事吧,移民现在都在船上,可是很快就会来了。”

    “哦,对对对,咱们建房子。”管陶借坡下驴,揭过了这一茬,然后主动的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

    “郡守大人放心,我们寨子都是很欢迎北地乡亲的,建房子什么的我们肯定帮忙,今天我把大家叫来,就是为了来帮忙运送这些东西的。”

    “好,那就麻烦乡亲们了,不过你们也不吃亏,等这些移民到了之后,你们就知道好处了,这回首领特意挑选了些有本事的人过来,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他们不会的,种地,养殖,织布,做饭,识文断字,以后你们有不懂的东西,尽可以去问他们。”

    铁砧本来也是打算让管陶他们帮忙搬搬东西的,看到管陶他们对移民到来的反应挺热情,他稍微松了口气,又趁机宣传了一波移民们的本事,好让当地的百姓对移民们重视一点,尊敬一点。

    只不过他有些想多了,井春所在的这一个多月,已经给汉部落那些移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形象,个人形象什么的不提,但是这个本事却是真的,让当地人都很佩服。

    “郡守大人不必担心,你们送来一个井兄弟,已经让我们受益匪浅了,我们怎么可能不晓得其他人的重要性,放心吧,等那些北地的乡亲来了,我肯定会照顾好他们的。”听到铁砧话中还是不放心的样子,管陶立刻代表全村子的百姓们表起态来。

    。

    。

    。

    献祭一本朋友新书《沧漓传》

    简介:沧漓凌氏血染苍天,这是一个传奇家族的崛起之路,必将无人可当!

    仙侠家族修仙文,喜欢这个类型的可以看一下。

    下面作家的话有传送门。

 第895章 筑平的真正用途

    管陶的话让铁砧很是欣慰,他一直担心移民过来会不会受到当地人排挤的问题,看来在实际利益的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顺从。

    谁会跟利益过不去呢?!

    事实上上河村里那些本来没有接受汉部落土地改革的人家,他们现在都已经开始后悔了,看着人家六七十亩地里,却种着比自家上百亩地还多的粮食,而且长势还如此喜人,谁看了不会羡慕?

    就连这次铁砧带来的各种作物种子,他们都在怀疑汉部落是不是会不给他们,不过当铁砧宣布每家都有的时候,他们这个时候才放下心来。

    虽然当初铁砧和他们立了个比拼玉米产量的赌约,但那也只是为了让当地百姓了解汉部落制度的好处,并非要区别的针对他们,汉部落最初的目的,无非也是为了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