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原始文明成长记 >

第710章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710章

小说: 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可怕。

    就在这时,驾驶员突然从窗口伸出脑袋,对着外面的杨信喊道。

    “杨总工,这个要打多深啊?”

    杨信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最少也得小半米吧,你那气锤上的镐头不是有八十公分长吗?那你就把气锤整个怼进去就算完活,然后再换下一个点,直到把这一圈都抠下来。”

    “好嘞,你们就瞧好吧!”

    那驾驶员答应一声,再次操纵这台凿岩机工作了起来,手上不停的推拉液压把手,控制车辆的位置和机械臂的高低,脚下控制着气锤的气闸开关,时不时地踩上一脚,顿时就能将石壁凿的碎石飞溅。

    就这样,一个人,一台车,从早晨天亮就开始干,一直干到了中午,才刚刚把这隧道外围那个白线的一半抠出来。

    凿岩机的驾驶员去吃饭休息了,而游伏则是命令其他人,趁着驾驶员午休的这个空挡,戴上藤编的工地专用安全帽,跑到石壁下面清扫那些被凿下来的碎石,用小推车装上,然后先找个地方堆起来。

    这些碎石也是有用的,不能随意丢弃。

    比如后期巩固隧道的时候,需要用钢筋混凝土来浇筑,混凝土里面就需要很多的碎石,如果施工现场不能提供的话,就得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

    不过现在就不用了,这些从隧道里凿出来的石头,小块的到时候可以砸的更碎,拿来拌混凝土,大一些的,可以拿来卖石料,卖给老百姓当建材。

    比如雕刻成公园里那种石桌石凳,或者雕刻成家门口的小石狮子,甚至做成磨盘石碾等生产工具,都是不错的选择,总比直接扔了要好。

    中午吃过饭休息了一个小时,驾驶员再次开始工作,这次一鼓作气,直接把一整圈的白线都抠出了八十公分深的缝隙,甚至包括地平线的那一条直线,也被抠了出来。

    不过这还不算完,按照杨信的要求,今天天黑之前,怎么也要在石壁上这个隧道的横截面中间凿出一个大洞来,最好能有个门的大小。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按照凿岩机的效率,最多也就二十分钟。

    驾驶员继续坚持,虽然他这个工作不算累,但精神却高度紧张,已经算是疲劳驾驶了,毕竟需要不停的观察和操控机械,怎么可能会不费精力?

    又是一阵突突突的响声,在太阳的余晖彻底隐入山梁的那一刻,一个约摸有门口大小,进深约两米的山洞就被凿了出来,累了一天的驾驶员终于可以休息了。

    不过驾驶员休息了,其他人却不能休息。

    白天的时候,基本就驾驶员一个人干活,其他人,有的被安排去搭建工程队的营地,有的赶着羊去放羊,还有的被派去清理山中的道路,顺便砍些木柴回来,另外一批人,则是去改造水源。

    他们在山中发现一条山泉汇成的小溪,然后就在营地这边开凿出一个池塘,再挖沟渠把溪水引了过来,不光是解决日常饮水的问题,连工地上需要的水源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工地上安置一台抽水泵,再把橡胶水管的另一头放到池塘里,这样,工地上就能得到取之不尽的水了。

    晚上,吃完饭,就在驾驶员休息的时候,游伏和杨信两人提着电石灯,带着几个会砌墙的工匠又来到了工地上。

    他们用小车推来一些黄土和石砖石块,再用水泵把水引过来,就地和起了泥巴,然后就用那些捡来的石块和石砖垒墙,把傍晚凿出来的那个小山洞又堵了起来。

    不过并没有完全堵死,他们还在这个门口大小的墙上留出了上下两个口子,一个观察窗口,一个通风口,摇身一变,就把这个小小的山洞变成了一个类似瓷窑的东西。

    等砖墙垒好之后,游伏和杨信再次安排道,“趁现在,赶紧把白天收集的柴草挑过来,然后晚上派人在这里值守,轮流烧柴。

    “要像烧窑那样,把这个山洞烧的滚烫才行,这样等到明天天亮的时候,咱们就把这个墙扒开,用水泵往里面喷水,岩石经过火烧水激,一下就可以炸开。”

    目前工程队里没有火药,也只能先这么做了,看看效果再说。

    其实这样的凿山之法确实可行,不是罗冲自己认为可行,而是历史上确实是有先例的。

    早在先秦时期,确切的说,是秦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的时候,当时的秦王就让手下的能臣去四川兴修水利,也就是著名的都江堰工程。

    那时候的四川还不像现在,成都平原连年大旱,非常缺水,而其他地方却又洪水频发,当时我们的老祖宗就是用这种火烧水激之法,开山裂石,改变河道,筑坝分流,引水进成都平原,硬生生的凿出一个都江堰出来,自此之后,成都平原才成了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前,科技水平更为发达的汉部落又怎么可能会失败?

 第1128章 效率低下的开凿之法

    队员们很快就分配好了轮班的时间,两个人一组,一共三组,从吃完晚饭就开始烧,一直烧到了第二天黎明。

    等到次日天快亮的时候,杨信就已经早早的起来了。

    来到石壁跟前,还没走近他就问道,“里面烧的怎么样了?”

    两个正在值守的队员立刻汇报道,“杨总工,这里面烧的可热了,红彤彤的,像是窑炉一样,咱们这还要继续往里面添柴吗?”

    杨信闻言看了眼天色,发现东方已经露出了一抹鱼肚白,于是立刻说道。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往里面添柴了,你们找个扇子什么的,多从底下那个口子扇风,我现在就让人烧锅炉去,先把蒸汽机点起来,一会儿气压够了,咱们就用水泵抽水开始浇石头。”

    “好嘞,杨总工放心吧。”一人立刻答应道。

    “哎对了,你们一人看着火,另一个去找几柄锄头钢钎镐头之类的工具,一会儿好拆掉这面土墙。”杨信刚走出两步,突然想起什么,又转身嘱咐了一句。

    “好,我这就去拿。”

    看到两人各司其职,杨信再不耽搁,很快就到营地中找了一个司炉过来,开始给带动水泵的蒸汽机点火烧锅炉。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天光大亮,营地中的早饭都做好的时候,蒸汽机的锅炉终于烧热起来。

    气压升高,蒸汽机开始做工,驱动着水泵从池塘那边抽来大量的水,而在石壁这边,一根接在出水口上的橡胶管子还正躺在地上,不停的向外涌出大量冰凉的清水。

    “停停停,先把水泵关了,我们这的墙开没扒开呢,再等几分钟!”两个负责看着火窑的队员立刻喊了起来。

    就在这时,水泵还没停下,杨信和游伏倒是走了过来,游伏见状立刻问道。

    “里面的火还在烧吗?”

    “游公,刚才杨总工就不让添柴了,现在里面只有余炭,不过里面看起来还是红彤彤的,应该没问题吧,里边可热了!”一人立刻回答道。

    游伏也走到跟前,朝着上面的观察口看了一眼,果然是红彤彤的一片,于是立刻说道。

    “那还拆墙干什么,这上面不是有两个口子吗?趁着现在里面的温度正高,直接用水管子往里呲水。”说完他又担心有什么问题,转身又看向杨信,“杨信,这样没问题吧?”

    杨信一阵无语,不过想了想还是点头说道,“这样也行,正好用来保温了。”

    于是游伏大手一挥,“好,那就这么干,无关人等全部闪开,我亲自往里面浇水。”

    众人闻言连忙捡起旁边的工具撤离,退到几米开外的地方站在那里围观。

    游伏这边也不磨叽,立刻捡起地上正在冒水的橡胶管子,用手指把管子口一捏,原本不算多快的水流,顿时变成一条薄薄的扁片水柱,以极快的速度向山洞中喷去。

    山洞的洞口被封堵,里面又烧了一整晚的柴,现在温度极热,约摸有一千摄氏度左右,而游伏这边的水,却是冬季十二月的冰水。

    虽然这里的地理位置处于浏阳河的中下游,但这里偶尔也会下雪;虽然这里的河水一般不会结冰,但冬季的山泉水,那也是冰凉刺骨的。

    小小的山洞内外,已经成了冰火两重天。

    就在下一刻,一条如同白链的水流猛地冲入山洞中,冰凉的清水浇在烧的赤红的岩石上,立刻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咔咔声,那是岩石受到热胀冷缩而炸裂的声响。

    呲————

    咔吧咔吧————

    大量的冰水不断的涌入山洞,浇灭了里面的火焰,也激裂了山洞的石壁,蒸腾的白烟不断从土墙上的观察口涌出,而游伏则是趁着石头还没凉的时候,上下左右晃动着,把冰水浇满整个山洞。

    原本的土墙上只有两个洞口,上面的是观察口,下面的用来添柴进风,但是随着浇进去的水越来越多,下面的进风口就不断的流出黑水来。

    就这样不停的冲刷着石壁,直到十几分钟后,再也没有白烟冒出来,岩石碎裂的声音也彻底消失后,游伏这才让人关了水泵,又喊了几个队员,手拿钢钎镐头等工具,把这面土墙直接拆掉。

    又是一通忙活,等到现场全都清理干净后,游伏和杨信两人亲自来到山洞口一看,立刻忍不住一阵失望。

    山洞的几面石壁全都裂开了,而且是那种龟裂,也掉了一些碎石,但石块却没多大。

    预想中的‘直接崩塌、炸裂’并没有出现,这么麻烦的一套流程下来,竟然只是让岩石裂开了一些缝隙,难免不会让人失望。

    游伏有些不甘心,对身边人喊道,“给我拿个钢钎过来。”

    旁边立刻有人递来了一根一米多长的钢钎,这玩意很粗,像小擀面杖似的,一头是羊角锤的形状,是个翘起的扁片,中间还有个豁口,可以用来撬起铁路道钉,另一头就是个翘起的尖锥,纯粹用来橇东西的,不然怎么叫撬棍。

    游伏拿着钢钎,将扁片的那头插进石头的裂缝中,使劲这么一橇,哎,还别说,那石头立刻有了松动的迹象,再一用力,立刻就有一块篮球大的石头沿着裂纹的走向被撬了下来,咚的一声砸到地上。

    杨信立刻上前观察,忍不住惊喜道,“不错不错,看来这石头的缝隙不只是沿着放射状分布的,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裂纹,看来这山洞内侧的整整一层都已经碎裂了,只要稍微敲打一下,估计就能敲下来。

    “游公,我看你也别用这撬棍了,直接让凿岩机敲几下,估计这一层就整个塌下来了。

    “这活儿可千万别让人干,不然砸到人受了伤就不好了。”

    游伏也认同的点点头,把手中的撬棍又递给了别人,这才说道,“那就叫凿岩机快些过来吧,咱们的工期紧,任务中,能快一点是一点。”

    事实上凿岩机那边早就准备好了,天刚亮的时候驾驶员就起来了,有人提前去热车,也就是烧车上的那个锅炉,驾驶员也趁着这个时间吃完了早饭。

    于是等游伏这边刚说完,驾驶员就开着凿岩机怼了过来。

    巨大的机械臂举着一个足有腿粗的风镐,伸到山洞中就突突突的怼了起来。

    这次的作业非常轻松,因为整个石壁上都布满了裂纹,岩石的内部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游伏用人力都能把石头撬下来,更别说力量强大的风镐了,只一会儿的功夫,原来只有一个门口大小的山洞,就被扩大了一整圈,变成了一间房子那么大。

    扩到这么大的时候,那些被火烧水激出来的裂纹就已经没了,如果想继续这么干,就得再次按照这个步骤重来一遍。

    看到这样的一幕场景,游伏和杨信再次皱起了眉。

    这火烧水激的方法,最多也就能摧毁与岩石接触的那一层,厚度顶多有一米深,要是继续用这个方法,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燃料。

    工程队要派多少人去砍柴才能这样一直烧啊?!

    两人忍不住对视了一眼,看来还是要用炸药啊。。。。。。

 第1129章 叶英的贸易船队出发了

    关于火烧水激的裂石方法,不能说没用,但你要看跟谁比。

    如果放在先秦时期修都江堰的时候,那肯定是先进的,最起码要比人力强得多。

    但是和现在的汉部落比,那就不一样了。

    先不说汉部落的炸药,就是没有炸药,直接用凿岩机硬凿,估计效率得比火烧水激的方法更快,更便宜。

    火烧水激需要大量的木柴,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不烧它七八个小时,怎么可能把石头烧到滚烫,石头如果达不到温度,你再浇水上去,那就只是在给石头降温而已,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说啊,这方法还不如用炸药呢,哪怕是黑火药都比这强。

    因此,游伏和杨信商量了一下,立刻就放弃了火烧水激这个方法。

    工地上暂时没有火药,那干脆就先用凿岩机慢慢开凿,而且这个速度并不比火烧水激慢多少。

    至于火药,游伏也想过效仿跨海大桥工地那边,自己生产黑火药,但是仔细想了一下,游伏就放弃了。

    他们这的情况和跨海大桥不一样。

    大桥那边干的是死工程,桥就在那,桥是不会动的。

    采石的山也就在营地旁边,也是不会动的。

    再加上大桥工地那边有上万的工人提供粪便等排泄物,他们才能靠着炼土的方式,从地皮中提炼硝石。

    以上的这些条件,隧道这里都不具备。

    首先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没有人口怎么收集硝石。

    其次就是工地,铁路的修建工地是一直向前移动的,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据点,这还怎么提炼和制作火药,所以也只能从后方运输了。

    好在汉部落的体制完善,组织度一流,下面各级官员执行力超强,汉部落有编户齐民,什伍联保的政策,皇权入户可不是说笑的。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地调遣的人员陆续到位。

    南边的海面上,几艘货船带着两千五百名豹韬卫的士兵,还有一千名从跨海大桥调过来的采石工人,现在已经全都在拓海郡的码头登岸。

    那一千名采石工,在拓海郡领到了先期的开采装备,还有粮食补给之后,立刻乘渡船前往浏阳河对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