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第21章

我在诏狱看大门-第21章

小说: 我在诏狱看大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依次入席,老鸨微微抬头,发现坐在上首的居然是年轻的万达,稍稍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刚入座,只听到一阵婉转的琵琶声传来。

    众人向左边看去,隔着珠帘,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位身材窈窕的淑女,抱着琵琶,正在轻拢慢捻抹复挑,弹了首时下正在流行的《幽窗下》。

    琵琶女身边站着一个身量很小的女孩子,梳着丫髻。

    虽看不清两人的面貌,不过就冲着这身姿和这段琵琶乐声,也不难想象,应该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大美人,带着一个可爱伶俐的小美人。

    只可惜,在座的除了小邱同学,都是不通风情的军中粗汉。高会这种二愣子就不提了,万达压根是对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毫无感觉。

    对着他们弹琴,跟对牛弹琴差不了多少。

    “公子们稍后,饭菜马上就来。”

    老鸨子看他们各个面无表情的模样,有些尴尬地福了福,只留下弹琵琶的女子和丫头在房中,转身离开。

    “你怎么带了群古里古怪的客人来?从哪里拉来的?”

    林三娘一边走着,一边问着龟…公。

    “就在巷子口,为了抢他们,一群龟…公都差点打起来了。我看他们各个衣着不凡,以为是一群公子结伴出游呢。妈妈,有问题么?”

    龟公小心地问道。

    “倒也不是……我看出来了,那个眼睛大大的公子是为首的。那个漂亮的小公子应该是他的同窗。两个人一看就是雏…儿。这两个人要么是国子监的学子,要么就是准备两个月后参加科举的……家境都应该不错。”

    林三娘眯起眼睛,“其他几个大的里头,最英俊的那个,应该是他们两个的朋友。剩下的两个,不是家丁,就是护院……尤其是那个傻大个。虽然穿的还行,不过身上的穷味隔着三里都闻出来了。”

    林三娘好一番审时度势。但是分析到最后,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这几个人身上,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三首曲子后,众人期待已久的菜肴,被一道道地端了上来。

    “这,这哪里是‘素菜’,分明就是荤的吧!”

    看着一桌的鸡鸭鱼肉,本来听曲子已经听的想打瞌睡的邱子晋一下子精神起来了。

    “这是‘冰糖蹄髈肉’,这是‘糖醋鱼’,‘响油鳝丝’、‘糖醋排骨’、‘蟹粉豆腐’。这个厉害了‘油焖大乌参’!”

    看着这色泽,闻着着香味,实在让人食指大动啊!

    万达也是被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惊艳到了。

    说实话,就这一桌子的食材和这个烹饪的水平。除了临水居这样的大酒楼,次一点的馆子压根做不出来。

    而且看样子,应该是园子里刚烧好端上来的,不是从附近的酒楼叫来的。

    一个青…楼的后厨有这样的水平,实在有点过分了啊……这不是抢专业厨师的生路么。

    夹起一块“冰糖蹄髈肉”放在口中微微咀嚼了一下,万达眼珠儿一转,看到同样满脸惊奇表情的邱子晋,笑着将嘴里的食物咽了下去。

    “还真是素的……不过乍一口吃下去,还真的尝不太出来。”

    “真的么?”

    杨休羡也好奇地夹了一块“鳝丝”,咀嚼了两口,微微一笑,“吃不出来。”

    “我也吃不出……”

    邓翔摇头。

    “高会,你怎么不吃?很好吃的!你也尝尝啊。”

    万达看了看高会没有动筷子,催促道。

    这人怎么了?平时不是吃饭最积极么。

    杨休羡也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见他浅尝了一口后,就停下了筷子,一脸严肃的表情。

    恐怕也是被这浑似荤菜的素食也惊呆了吧。

    这‘仿荤菜’做的惟妙惟肖,完全称得上是以假乱真,也只有像万达这样科班出身的厨子,和邱子晋这样的老饕才能在第一口分辨出来了。

    “这‘蹄髈肉’是用冬瓜做的。这‘糖醋鱼’看着像条鱼,其实是用豆皮扎成了鱼的形状,里面是各种山珍。‘响油鳝丝’的鳝鱼是冬菇。‘糖醋排骨’是莲藕裹面粉。‘油焖大乌参’就是油焖冬菇木耳蘑菇。至于‘蟹粉豆腐’就更简单了,上面黄色的蟹粉就是蛋黄加醋,所以吃起来有蟹肉味。”

    万达指着一道道菜,侃侃而谈,听得众人皆是一愣一愣的。

    素菜荤做,以假乱真,这“忘我阁”的后厨还真是卧虎藏龙啊。

    “啪!”

    就在众人啧啧称奇之际,不知为何,今天有些反常的高会,突然将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发出好大声响。

    万达朝对面望去,便看到这家伙满脸通红,怒目圆睁的模样。

    吃个饭居然还发起火来了?

    “妈妈,我这兄弟恐怕是喝多了,我拉他出去吹吹风,麻烦您派人送一碗醒酒汤来。”

    邓翔同样也是纳罕不已,虽然不知道原因,还是找了个由头,打了个圆场,拉着高会就往院子外面走。

    这林三娘也是见惯了市面的,立马笑容满面地退了出去,吩咐外面站着听差的龟…公去后厨去醒酒汤——欢场地方,这种东西是常备的。

    邓翔把高会拉到院子内一个没有灯火的地方,刚要问他为何突然失态。这家伙就跟泥鳅似得摆脱了他,拱起身子,悄悄地跟上了前面的龟公。

    邓翔只是稍稍迟疑了数息,就跟在他两三步后,

    第19章 忘我小筑

    一同潜入了厨房。

    这边吃着东西,那边的音乐声也继续着。

    杨休羡知道高会不是个随便惹事的人,邓翔更是油滑的很,虽然疑惑,倒也不很担心。

    再看眼前的万达和邱子晋两人,为了争一块“假乌参”都快打起来了,更两只抢食的猫儿似得,不由得摇了摇头,站起身来,细细打量起房中的装饰。

    他对那副水月观音图最是好奇。

    一般这种大型的挂轴,都会供奉在佛堂内,供虔诚的信徒——通常为女子,一日三炷地祷告。挂在这种地方……虽说很好地营造出了出尘忘我的格调和氛围,和这楚馆的名头一致,确实实打实地亵渎了观音大士了。

    杨休羡虽然是个武夫,于书画方面没有太大的研究,但毕竟出身名门,从小打眼前过的好东西多了去了,也看出这幅画用笔不凡。

    尤其是这观音大士的衣带褶皱,颇有点“吴带当风”的味道了……

    他不由得向前两步,趋近画轴细看。

    “蹬……”

    突然间,那身后的琵琶发出一声铮鸣之声,原本流水般流畅的曲子为止一滞。

    杨休羡猛地回头,就连万达和邱子晋都停下了筷子,抬头望向帘子。

    当林三娘端着醒酒汤进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东船西舫悄无言”的一幕。

    “怎么了?”

    将醒酒汤放在桌上,林三娘笑着问道,“几位公子,可是有何不妥?”

    说着,已经略有些纹路的眼角,朝着本应该继续演奏的琵琶女的方向看去。

    下一刻,琵琶声再一次响起。

    只是连万达这种毫无民族音乐素养的人都听得出来,这姑娘的弦子没按在调子上。

    不知道是心慌,还是手软了。

    “没事,刚才姑娘弹错了一个音,被我的朋友听出来了。没多大事啊,妈妈别责怪她。”

    杨休羡装作不在意地笑了笑,回到了座位上。

    “啊呀,这不就是古话里说的‘曲有误,周郎顾’么。公子们都是风雅人物,小女在诸位面前献丑了。”

    连“周郎顾曲”的典故都知道,这妈妈还真是个文化人。

    林三娘掩嘴笑道,看了一圈,没见到刚才醉酒的那个大个子和他身边的那个人。

    刚想要问,就见邓翔搀着满脸通红,脚步虚浮的高会走了进来,边走口中还念念有词,“怎么几杯就醉了?我看你平日也不止于此,难道是此处酒水太烈,还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高会一言不发,走到桌边就双手趴着桌子,将脑袋满了进去,竟是要睡觉的意思。

    果然是个穷货,山猪吃不了细糠!

    林娘子暗中骂道,脸上却是依然笑意盈盈,“这位公子怕是吃醉了。这屋子后面有间净室,备有床榻被褥,我让人伺候公子在这里歇息吧。”

    “不用不用,头一次来,没有歇下的道理。”

    杨休羡朝邓翔使了个眼色,后者走到高会身边,作势“摇醒”了他。

    “今日就到这里吧。过几日,我们再来喝茶。”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放在桌上。

    不是很多,却也足够让林三娘子的呼吸为止一滞了。

    和很多古装剧里,主角配角们进了青·楼就迫不及待地要见花…魁娘子不同,这古人进欢场,尤其是高级欢场,那规矩多的很。

    头一次去,不论身份如何,一般吃能喝酒、吃席、听曲子。打过几次“茶围”,钱也散出去两次后,才能登楼上榻。如果银子没到位,那也就止步于此了。

    当然了 ,退款是不存在的。

    但也不准过夜。

    一直到登楼几回,和妓…子们熟络起来,才会有过夜的资格——这时候已经不知道散了多少金银出去了。

    如果感情好,想要形成长期关系,那还要掏出银子为她“梳笼”。

    那还要像模像样地为备好四季衣服、首饰和小厮、使女。不然亏待了妓…子事小,被人知道自己扣扣索索那就丢了脸面了。

    某知名小说里,西门大官人为了梳笼李桂姐,花了五十两银子做准备,相当于将近花了小四万元人民币吧。

    林三娘最喜欢这种识趣懂行,又出手大方的客人,接过银票后,连看向已经“醉”得毫无知觉的高会的眼神都温柔了几分。

    听眼前这位大爷说过几天还要来喝茶,那就是要做长久的买卖了。林三娘转身对着帘子里头轻柔地说道,“姑娘出来见一面吧。”

    看来经过这几个时辰的“品评”,林妈妈终于觉得这群人有资格成为她的“目标客户”了。

    琵琶女放下琵琶,站在她身边的小丫头上前,打开帘子。

    引入眼帘的,是个不过十六七岁的俏佳人,穿着鹅黄色的扣身衫子,湖蓝色的裙子,傅粉施朱,云鬓如鸦,十指纤纤,纤秾有度。低垂着脸儿,不敢抬头瞧人。

    身边的那个小丫头也是粉团似得,眼睛溜圆,可能还不是很晓得事情,直蹬蹬地看着眼前的一群男人。

    在看到角落里窝着的高会时,小丫头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妈妈,你的姑娘不介绍一下自己么?”

    杨休羡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指了指琵琶女,状似有些不满地问道。

    “公子莫怪,我这女儿是个哑巴,不能开口说话。”

    高会的肩膀一抖。

    被邓翔一把压了下去,继续“睡觉”。

    “那真是可惜了,本以为姑娘琴艺颇佳,必然也有一副好嗓子。”

    杨休羡无限惋惜地微微摇头,“不过也更忍人怜爱了。”

    说着,他又从袖中掏出一块碎银子,放在桌子上。

    “给两位姑娘买果子吃。”

    大方的让万达都替他心疼起来。

    众人被林三娘和龟…公一路送到院子口,约定好了半个月之内必然再次光顾,这才往坊门外走去。

    来的时候华灯初上,现在已经到了这平康巷里最热闹的时候。正所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走在路上的人无不醉醺醺的,互相调笑追逐。更有闹得过分的,拉着小娘子就在路上相起嘴来,全然不管周围人的笑骂。

    比起未来的酒吧一条街,开放的程度不遑多让。

    这一切让没怎么体验过京城夜生活的万达看的津津有味。

    可能也就是这样的年代,经济高度发达之后才会产生了影响深刻的心学一派,才会产生了对市民市情描写得鞭辟入里的四大名著,和被称为写尽了人心世道的《金…瓶…梅》吧。

    一出了房门,本来半个身子挂在邓翔身上的高会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跨步向前,一个打横,立到了万达和杨休羡的面前。

    “大人……”

    高会抱拳,这个向来木讷的男人此刻的嗓音甚至微微发抖,眼眶微微发红。

    万达早就猜出他刚才是装醉,只是不知道原因。

    “大人,帮帮我,也救救那些女孩子。”

    他单膝下跪说道。

    恰巧此时,一对东城兵马司的人走过,见他们这群人举止古怪,边呼啸着围了过来。

    “正好了,从这里走回北镇抚司也太远了些。”

    看到为首的队长在认出他们的身份后,露出一脸尴尬又讨好的表情,杨休羡笑了笑。

    “既然如此,就借东城兵马司的衙门谈谈话吧。”

 20、第20章 得遇故人

    第20章 得遇故人

    上文提过; 老朱家对给他们家打工的公务员们非一般的扣扣索索。作为锦衣卫内职位仅高于力士的基层校尉,干饭达人高会,一个月的薪水只有十五升米。

    别说买房了; 以他一顿至少五碗米饭的饭量,连吃饱都是问题。

    长安居,大不易。

    北京之于大明,便是长安之于大唐。

    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宫阙参差,锦绣成堆。

    住哪里,怎么住。对一个工资微薄的外乡人来说; 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和吃喝拉撒都在国子监; 还可以拿廪米的国家重点培养大学生邱子晋不一样。北镇抚司衙门管吃不管住,没有员工宿舍。除非被安排到晚上值夜; 在值房才有个小床铺供给众人轮流休息。

    就高会的薪水而言,在京买房是肯定想都不用想的,就是城内租房也够呛。

    于是高会他选择租在城外陶然亭那边的慈悲庵。

    万达根据上辈子在北京乘坐地铁的记忆换算了一下。

    六百年后; 这哥们如果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话; 从故宫正门出发; 到陶然亭下车; 需要一号线换四号线,单程将近五十分钟。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地铁,除了杨休羡的那一匹“暴雪”是袁指挥使送给他的个人财产,锦衣卫衙门里的所有马匹都是“公务车”。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