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第24章

我在诏狱看大门-第24章

小说: 我在诏狱看大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只要宋嫂母女平安,方法不论。”

    高会干脆利落地说道。

    “我又不是我家那婆娘,邓某人信的只有关二爷,汉寿亭侯而已。”

    邓翔无所谓地说道。

    “杨某心中,只有陛下。”

    杨休羡说着,露出了“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表情。

    他扫了一眼无话可说的万千户,内心加了一句:可能还有陛下的小舅子吧。

    ————————————————

    “忘我阁”那边,邓翔拜托了东城兵马司,这段时间盯住他们的人员出入,一有异动,马上向他汇报。

    至于慈悲庵那边,过几天刚好要过正月十五,慈悲庵会在寺庙前面的空地,举办新年灯会和庙会,到时候不拘男女,都能进庙烧香。即便他们几个男人进去了也不会引人怀疑。

    “杨千户,说好大家一起办案的,怎么只有你我二人?”

    耳朵上戴着毛绒绒的护耳,头戴风帽,两只手揣在手闷子里,一身红白配的万达今天穿的格外喜庆,仿佛是观音娘娘身边的善财童子从年画里走了下来似得。教庙会上往来的姑娘、媳妇们都忍不住朝他多看急眼。

    按照约定,今天万达没有去北镇抚司衙门点卯,而是直接坐着小黑一路往南,出了正阳门往西边走,来到了城西外黑窑厂南边的这个小丘上。

    今年虽然是个暖冬,平日里在城里走走就会微微出汗,但是一到了郊外,西北风一吹,还是冻得让人缩手缩脚的。

    “邓总旗呢?高会呢?小邱呢?”

    万达看了看周围,除了杨休羡,没见到旁人。

    今天杨千户没骑他的“暴雪”,而是使唤仆人驾了匹马车前来。马车就停在湖边的一个偌大广场里,周围一溜都是宝马香车,看来今天特意来庙里上香的有钱人还真不少。

    杨休羡从万达的手中牵过小黑,将它带到了自己的马车边,拴在一块。

    万达踮脚望向湖边,只看到湖面上厚厚冻上一层冰块,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亮,宛如九天玄女打碎了琉璃盏,倾得满地都是宝石和珠玉儿。

    “今天是元宵佳节,城内也有灯会。人一多就会出事,偷东西的,拐孩子的,女眷走失的,甚至失火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往年这个时候,锦衣卫们都要帮忙巡逻,足足要忙三天三夜,人都嫌不够用。邓总旗早就拉着你的高会巡逻去了。”

    杨休羡笑着解释道。

    在古代,这元宵灯会可比年三十都要热闹,不然怎么说“过”春节,“闹”元宵呢。妙就妙在这个“闹”字上。

    这一天,可以说是举国狂欢,通宵达旦,官民同乐。

    皇城内早就搭好了一层叠一层的灯台,上面都是色彩各异的花灯,百巧千工,千紫万红,绚丽夺目。其中最大的灯台因为形似老鳌,所以这场皇家灯会又被叫做“鳌山灯会”。

    按照从永乐年间传下来的规矩,这场狂欢要持续整整三天,整个京城不再设禁,久久地沉浸在无休无止的灯火、美食和烟花中。

    而平日里鲜少上街的妇人们,在这几天里,也能离开紧闭的闺阁,相约上街玩耍。看看这满目的璀璨流光,盛世年华。到时候整条街都是宝马雕车,玉壶光转,凤箫声动。

    杨休羡今天也穿了厚厚的袄子,做武人打扮。腰间绑着一条胡风的皮质革带。

    不过他身段好,半点都不显得臃肿,反而看上去更加身材壮阔,教万达羡慕不已。

    说起来,自打入京以来,万达天天早晚一杯鲜牛乳补钙,也不见得长多高。

    想来“上辈子”万星海好歹还长到一米七五呢。现在这副身子堪堪刚过一米七,约等于三级残废……

    身高问题,是万达一夜暴富后最大的软肋。

    “那小邱呢?”

    邱子晋又不用巡街,他们国子监明天才正式复课呢。

    “大人,你很不愿意和属下单独办案么?怎么总是问东问西的?”

    突然,杨休羡猛地低头,将那张俊美的宛如美玉一样的脸庞,一下子凑到万达面前。

    “是觉得没有那几个人的话,就凭属下和大人两个,办不成案子么?”

    细长的眼角略微低垂,眼神中带着戏谑、试探,和几分逗弄。

    薄薄的唇红馥馥翘起,状似有七分漫不经心,却又隐隐故意让你看出他的三分算计。

    玉面阎罗。

    万达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这四个字。

    如花似玉容貌,雷霆霹雳手段。就被着双眼睛多覻一眼,只怕是魂儿都要勾上云霄。

    万达揣着手闷子,眼神左右飘忽,企图闪躲过他咄咄逼人的视线。

    快点停止散发你这该死的魅力吧,老子可经不住勾引呐。

    不自觉地,万达大大地咽了口口水,心中暗骂。

    “娘,这两个哥哥在做什么呢?”

    一个手里拿着冰糖葫芦的小姑娘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好奇地摇了摇她母亲的衣袖。

    “这分明是在打劫呢……哎!现在庙会的秩序越来越乱了,光天化日的居然还有这种事,官府也不知道多加派点人手!走走,快走,别吃了!不然一会儿贼人抢了你的糖。”

    她娘亲见这两人举止诡异,其中一个是人高马大的武夫,一个是柔弱无助的公子,还以为女儿一不小心目睹了一场街头敲诈案。

    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少…妇抱起女儿快步离开。

    “……”

    把她俩对话全部听进去的两位大明公务员,尴尬地各自将头转到别处,总算恢复了正常。

    “邱监生今年不是就要下场大比

    第21章 入庙刺探

    了么?今天被同窗们拉去孔庙祈福了。”

    孔庙就在国子监隔壁,按照往年的风俗,今天应该是被各路来的举子们挤得满满当当了。虽然孔夫子他老人家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不妨碍他的徒子徒孙们,来临时抱抱他的大腿的。

    杨休羡的语气里是难以掩饰的兴奋。

    “等过了这个月,他的‘历事’就结束了,要开始全心全意准备科举考试了。以后应该不怎么能来锦衣卫衙门了。”

    这样也好,省得他打“闲人勿入”的报告给袁指挥使。

    难道看到杨休羡如此欢快,万达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心想莫非因为邱监生吃的是锦衣卫衙门的公款,杨大人为此不平?那也过于小气了些吧……

    这山门外头热闹,山门里面也欢腾的很。

    从天王殿进来,一路过了钟鼓楼,来到大雄宝殿门口。所过之处,无一不是人挤人,人推人,更有人拿着点燃的香火拉住到处拜,不小心把旁人的衣服给烫着的。

    于是外头的骂声和殿内做法的佛乐声混在一起,甚嚣尘上,闹得人脑壳子疼。

    万达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来逛庙会,眼前这都要闹出踩踏事件了,不由自主地往杨休羡身边靠去。

    这家伙又高又大,还是在他身边有安全感。

    杨休羡低头,正好看到万达绒帽子上的那个红色小揪揪,一抖一抖的,忍不住伸手捏了一下。看到万达毫无反应,又试探性地用手环住了他的肩膀。

    这缺心眼的小子正看热闹呢,半点没有察觉出来。

    等发现了,又觉得这不过是男性友人之间的正常互动,故而也没有挣扎,就跟着人流一点点地往大雄宝殿内挪去。

    某人露出了一抹得逞的笑容。

    因为这里是个尼姑庵,所以香客以女性居多。他们两个年青男人一出现,就得到了几乎全体在场人员的关注。

    年轻的姑娘,嫂子们羞得急忙用衣服包住了脑袋,只敢透过衣服的缝隙暗自打量这两个漂亮的小伙子。

    而上了年纪的大婶和婆婆们就毫不掩饰地大方看着他俩,不但指指点点,还笑着互相品鉴起来。

    她说这个俊,伊说那个俏,今天来看灯真是来对了,都能见到画里的童子了。

    几百道视线同时扫在身上,饶是万达自称为脸皮极厚,也被这群大妈看的面红耳赤起来。

    再瞄一眼身边一派悠然自得,胜似闲庭信步地正在数着罗汉的杨休羡,万达心想这“正宗”锦衣卫的脸皮就是厚,又黑又厚!

    “阿弥陀佛。两位檀越,贫尼有礼了。”

    眼见这群女檀越都不看“佛子”改看“男子”了,两个四十上下,身穿青灰色宽大僧袍,带着深色僧帽的女尼从偏殿匆忙走了过来,对着万达杨休羡两人双手合十行礼。

    万达和杨休羡也恭敬地回了她们一个合十礼。

    “两位檀越,虽说佛家是大开方便之门的地方,本不该有男女之别。但是两位也看到了,本庵都是女施主居多,两位在大雄宝殿里上香还是多有不便,不如随贫尼去到内堂拈香?”

    说话的是一位面容端方,皮肤黝黑的比丘尼。

    “本该如此。”

    杨休羡“从善如流”地答道。

    “两位,请这边请。”

    另一位稍微年轻些的尼姑,后退半步,低眉顺目地说着,连看都不多看他俩一眼。

    万达和杨休羡互视一番,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里兴奋的眼神。

    “烦请师太请带路。”

    两人跟着尼姑转到十八罗汉的后方,走进了偏殿。

    周围激动的女香客齐齐发出了一声哀叹声,听得前头领路的两位尼姑脚步一顿。

    姑娘们怅然若失地收回荡漾着秋波的眼神。更有几个大胆的,踮起脚尖,频频往那两位年轻人离开的方向望去……

    穿过偏殿,又走过一条游廊,终于来到了一间三架的屋子前。

    万达抬头看了看门上的匾额,是一块石匾,上书“除妄”二字。笔法古拙,颇见功力。

    刚走进屋内,万达就忍不住停下脚步,转头看了一眼杨休羡。

    后者也微微地皱起了眉头。

    无他,只因为一进门,就看到大堂中间,正对着大门的堂画上,画着一位白衣观音。

    又是白衣观音!

    与万达不同,杨休羡本人虽然不屑鬼神之说,但是家中也不能免俗,在家中清静的一角设了佛龛,供了财神。墙上也挂着观音大士的画像,管家杨伯和他的老婆子,会日日打扫上香。

    杨休羡毕竟也是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是锦衣卫职,但是他对书法、金石和绘画都颇有些研究,对于儒、释、道的教义,也略知一二。

    虽然同样是白衣观音像,“忘我阁”的那副,是水月观音。

    水月者,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法身之一也。以莲华坐姿趺坐,一手拈花,一手垂于膝上,垂首观看水中之月。

    眼前的这副观音画像,却是“杨柳观音”。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观音菩萨法身之一,左手无畏印,右手杨柳枝,白衣拖低,普度世人。

    这两幅观音虽然画的法身不同,但是杨休羡第一时间就判断出,就凭着这两幅画走笔的方式,尤其是对衣服皱褶和璎珞的细微处理,绝对是出自同一个人的笔下。

    关键是落款……右下角上红色的小钤印,不是通常的作画者的名字或者堂号,而是一朵婉约的睡莲。

    那天在“忘我阁”里,他就是觉得落款的印章非常有意思,才多看了两眼,接着就听到那记如同裂帛般的刺耳琵琶声……

    电光火石之间,杨休羡对着万达暗暗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万达心领神会,转过头,不动声色地跟着尼姑走进房内。

    这佛堂中,除了一进门的观世音画像,还供奉着一尊韦陀尊者。

    韦陀神像下方放着两个草编的蒲团,万达两人各自跪下,接过其中黑面尼姑递上的香烟,“诚心告祝”起来。

    “弟子杨广怀,北直隶人。求观音大士保佑我九泉之下的母亲,能够早登极乐世界。弟子愿意捐金百两,为大雄宝殿中的佛像妆金。”

    杨休羡在装模作样地祝祷一番后,说出了让站在他们身侧的两位尼姑的眼皮同时猛地一跳的话。

    万达疑惑地瞥了他一眼,立即反应过来,他自称“广怀”这个表字,是不想让这两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吧。

    那我也不能说出本名。

    万达想着,闭上眼睛,恭敬地对着韦陀像磕起头来。

    “弟子……弟子万星海,也愿意捐出百两白银,求菩萨保佑我姐姐早日怀上孩,解决燃眉之急。”

    万达不知道杨休羡那句话是真是假,不过他刚才说的,可是完全的肺腑之言。

    皇帝姐夫现在最头疼的事情,估计就是登基将近一年,至今后宫“一无所出”了吧。为此,姐姐万贞儿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说完,万达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可能是动作幅度太大,本来好好揣在怀里的荷包掉落了出来。

    他一早出门后在街上随手买了个烧饼,匆忙间没有把束口处的绳子接好,顿时三五快碎银子,带着上回万贞儿赏的七八粒金瓜子滚落了一地。好几颗金灿灿的瓜子更是掉落在尼姑的脚边。

    “啊呀!”

    万达急忙转身,趴在地上一颗颗捡起来。

    “师太,烦请抬一抬脚,让我拣一下。”

    年轻尼姑尴尬地连退了好几步,几乎都要退到门边了。

    要不是万达他表情是真慌张,杨休羡几乎都要几位他是故意“露白”的了。

    而那位年岁稍长的女尼,则突然对着二人露出了无比“慈暧”的笑容。

    “两位檀越在此稍后……贫尼这就去请主持来同两位说话。静修,去给两位檀越备茶!”

    黑尼姑的语调都激动得发抖了。

 22、第22章 两只肥羊

    第22章 两只肥羊

    看到两个尼姑离去时那明显雀跃的步伐; 万达兴奋地拉了拉杨休羡的衣袖,兴奋地小声说道,“杨大人; 之前邓总旗说的果然没错。这些僧尼平日口口声声‘阿弥陀佛’; 实际上最是看中黄白之物。若是以利诱之; 必然落入我们的毂中。”

    “万大人; 你刚才所说的‘万星海’是何意?大人不是还未弱冠么,何时有了表字; 属下都不知道。”

    刚才万达“发愿”时; 杨休羡很是看的仔细; 他表情平和; 眼珠正视佛像; 完全不似撒谎的模样。

    “星海”两个字; 绝对不是随口瞎诌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