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第39章

我在诏狱看大门-第39章

小说: 我在诏狱看大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达用干巴巴地声音说道。

    “也是……大好男儿还是要以事业为重,婚事不急。”

    朱见深点点头。

    虽然这个小郎舅只比他小两岁,自己那么大的时候,都已经亲政了。不过他是万侍长的弟弟,在他眼里,那就是个孩子。

    “说到正事,朕要你做一回‘天使’。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天使’?”

    万达的脑海里飞过一个背后长翅膀的光屁…股小孩。

    朱见深命怀恩将已经拟定好的圣旨交给万达。

    “朕命你,三日后,去新建好的于尚书的祠堂祭扫。几日前,朕已经下旨为于尚书昭雪,并且恢复了于尚书长子,于冕的前卫副千户官职。这是朕为于尚书写的祭文,由你代替朕到于尚书的墓前宣读。这是个好差事吧?”

    “这是天大的好差事啊。”

    万达跪下,双手接过怀恩太监递来的封存着皇帝亲笔祭文和圣旨的锦盒。

    说来惭愧,半文盲万达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虽然也隐隐约约记得语文书上提过有个叫做“于谦”的大清官,大好人。但是对于他到底是干嘛的,实际上没什么概念。

    提起“于谦”这个名字,他首先想到的是桃儿的搭档,八大铁帽子亲王之绿帽王,于大爷……

    也就是来了这个时代,才知道了土木堡之战,知道了北京保卫战。他从小长大的霸州城,曾经也是保卫战的战场之一。

    他这辈子的父亲万贵,甚至也曾经在霸州城的城门楼子上与瓦剌人战斗过。而指挥这场战斗,保护了大明江山的人,就是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

    第30章 昭雪翻案

    能够替皇帝宣读为于大人写的祭文,那简直不是“与有荣焉”可以来形容了。

    像自己这样的渺小的普通人,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位光耀史册,永垂不朽的民族脊梁,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行了,下去吧。朕还有一堆的事儿呢。”

    朱见深对他摆了摆手,命怀恩将他带出宫去。

    就在新年过去不久,勤勉的朱见深召集了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以及督察院等一众股肱之臣,商议正式对广西出兵的大计。决定在五月之前,调集湖北、湖南、两广等十万多兵士,由浙江左参政韩雍担任大军统领,前往广西,讨伐逆贼,平定西南之乱。

    这位韩大人说起来也是位天才型的人物。年仅二十岁就进士及第,被先皇授予御史之位。虽然是个书生,却极有军事天赋,参加过多次平定战役。后来因为受到内阁朋党之争的牵连,被贬出京。

    多年宦场沉浮下来,今年韩雍也不过才四十三岁,正是当打之年。

    明朝传统,武将出征,通常会委任有科举背景的文官作为大军总领。同时派遣宦官监军。

    韩雍他的才气、名望都是上上之选。而且虽然是个读书人,却又不是腐儒书生,知变通,懂进退,虽然因为党争有所瑕疵,但依然不能掩饰他的将才。

    于是在朱见深询问谁能够担任广西战役的主将时,时任兵部尚书王竑力排众议,推举了这位年轻人。朱见深深以为许。

    自天顺朝以来,国家还未曾经历过重大的战事,“土木堡之变”的记忆过于屈辱和惨烈,像是把尖刀插在大明国全体军民的心上。

    而明知道于谦含冤而亡,却因为要顾忌先帝的面子,迟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更是让读书人心寒,让小皇帝无比愧疚。

    朱见深已经做了全部的打算——此次大张旗鼓为于谦昭雪,必能重新挽回朝廷的威望,平息民愤。让国家上下一心,投入到广西之战中去。

    就在前几日,几队皇家“天使”已经出发,分别前往于谦长子于冕、养子于康和女婿朱骥所流放的地方,将其官复原职,并且接回京城。

    于冕在前几日上书,祈求朝廷为自己冤死的父亲祭祀,朱见深准奏。

    他不但亲自撰写了祭文,而且为其上谥号“肃愍”。追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追封之礼和祭祀之礼定在三日后举行,让代表皇家的锦衣卫出面作为天使,也符合一贯的礼仪,更是朱见深对万达这段时间内频频立功的另一种赞许。

    万达捧着锦盒,跟着怀恩出了武英殿,走了两步却发现,怀恩没有如同往常一样直接将他带往顺贞门处,而是往太液池——也就是后来的瀛台方向去了。

    “宋嫂?”

    看到眼前穿着蓝色対襟长衫,带着冠子,正对着他浅笑的女子,万达小小地吃了一惊。

    和那晚广济寺门口,狼狈地抱着孩子的模样比起来,眼前这位宋嫂,真的是“脱胎换骨”了。

    “谢谢公公。”

    宋嫂虽然才入宫没有几天,但是已经熟练了掌握了宫中的礼仪,对着怀恩躬身致谢。

    怀恩摆了摆手,退到几步之外。

    “万大人,是我拜托怀恩公公让我和大人见上一面的。如今我和小女能够有今天,还要多多感谢大人的大恩大德了。”

    说着,她俯下身去,对着万达行了一个叩拜大礼。

    万达急忙将她扶起,“宋嫂,不用这样客气。”

    “大人。”

    宋嫂这回是真的不客气了,正色说道,“我已经与宋天阳和离,和他没有半点干系了。陛下已经封我为六品司膳,大人还是唤我‘陈女官’,或者‘陈司膳’吧。”

    就在几天之前,宋天阳,也就是德昌和尚,已经被大理寺判了凌迟死刑。朱见深下旨,在广济寺面前搭设行刑台,将他当众千刀万剐。

    按说德昌被万达下了药,本来早就该脱=阳死了。不过真的那么死了,岂不是太便宜他了。

    于是宫内派出了内侍,下到狱中,先将他给阉了。不存在那东西,自然也不会脱=阳,可以一刀一刀慢慢惩罚他了。

    广济寺的和尚和妙音庵的尼姑,包括林三娘在内,全部都被下狱,等待秋后处斩。那天想要趁乱逃脱的白莲教余孽,也被徐小旗带人一网打尽。可以说,整个京师之内,白莲教已经翻出不什么水花了。

    玄莲虽然死了,不过她实在罪大恶极,尸体被挂到广济寺的旗杆上暴尸示众。

    现在,在广济寺这个白莲教的这个“前教坛”的广场前。如今一边是被被上刑的德昌,一边是被暴尸的玄莲,皇上就是要让他们受到千人万人的唾骂,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那个……陈,陈司膳。”

    万达尴尬地挠了挠头,“你还不知道吧,高会他如今做了小旗了。其实他一直对你……”

    陈女官伸出右手,五指并拢,堵在万达嘴巴前头。

    “万大人,小高的心意我知道。不过,就这样吧。我决定老死宫中,永不出宫,更不会改嫁他人。”

    “为什么啊?”

    万达不解,“我刚才问过姐夫……陛下,他说女官是可以成亲的。”

    “因为我不想。”

    陈女官抬起头。

    “大人,我娘家姓陈。没有出嫁之前,我叫做‘陈十三刀’。”

    这算什么名字?

    看到万达疑惑的眼神,陈女官解释道,“我娘是‘陈十二刀’,我的外婆是‘陈十一刀’。我们陈家的官家菜手艺,打北宋初年开始,就以母女传承。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的女儿小卉,将来就是‘陈十四刀’。”

    “我没有见过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娘就告诉我。我们陈家的女人和别的女孩儿不同。我们不用依靠丈夫,靠着自己的手艺就能自立门户。”

    陈女官低下头,“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有爹,只是我没有。那时候我不明白母亲的用心,觉得自己应该和别人一样,相夫教子,让我自己的孩子过上有父有母的‘普通’生活。所以在我遇到了宋天阳之后,就接受了他,将全部的人生,连带家产都托付给了他。”

    结果遇人不淑,把自己害的差点跌入火坑。

    “在我告诉母亲我要成亲的时候。娘对我非常的失望。她告诉我,原来我不是她的亲生孩子,是她收养来的。陈家的女人都是被上一代掌门收养来的弃婴。在我成亲那天,我娘走了,带着她的菜刀,离开了家门。她说她要再去收养一个女孩,培养一个新的‘陈十三刀’。”

    泪水地在泥地上,溅出一个小小的黄色圆圈。

    “我那天听到了玄莲说的话,听到她也是被尼姑收养的弃婴。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离谱。我太让娘亲失望了……”

    陈女官掩面而泣。

    “所以我不会成亲了……”

    陈女官说着,抹去了面颊上的泪珠,用满含深意的眼睛,对着万达说道,“万大人,对不起,代我跟小高说对不起。他……将来会遇到更好的姑娘的。”

    “而我,会一辈子好好服侍陛下和娘娘,来报答您的恩情。”

    她说着,深深地朝着万达行了一个大礼,转身离开。

    万达望着她肃穆而拒绝的背影,感觉自己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

    三天后,崇文门内东半里,忠节祠内。

    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的万达,与兵部尚书王竑,新任右佥都御史,征广西总统帅韩雍,以及一众兵部、礼部的官员们,为于谦上香。

    “……呜呼!哀其死而表其生,亦顺乎天理厄于前而伸于后,允惬乎人心,用昭百世之令名,式慰九泉之溟漠。灵爽如在,尚克鉴之。”

    为了能够通读这片拗口的祭文,万达这段时间可是缠着邱子晋做足了功课。

    终于,在读完最后一个字后,万达将祭文恭敬地放入火盆中焚化。

    红色的火舌舔过黄色的丝绢,一阵风吹来,将烧成了白色的灰烬卷到了天上。

    就像是于谦的那首《石灰吟》中自况的那样: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尚书,您在天之灵,是否看到了皇帝陛下的心意呢?

    众人一同抬起头,望着这昭昭青天,红红白日。

    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

    大明的英烈啊,请保佑你即将出征的将士吧!

 31、第31章 微服私访

    第31章 微服私访

    三月时分; 已到初春时节。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天气晴好,只是风中仍带着几丝春寒。桃树的枝丫上已经打起了小小的花骨朵; 柔嫩的柳条垂在湖边,此地虽然不是长安灞桥,但离愁别绪却是一样地哀伤。

    “别送了,都回吧。”

    郊外长亭,一匹马车停在道边; 军汉打扮的男人转过身,对着来送别的万达一干人等一一作揖。

    “邓总旗……不; 邓大哥。”

    万达牵着小黑驴; 无不伤感地看着这几天明显老了好几岁的邓翔。

    他记得很清楚,一年前; 就是沿着这条路; 邓总旗带着一干锦衣卫; 将他从霸州城迎回了北京。

    那时候还是第一次和邓总旗见面; 以为他又是一个光吃饭; 不给钱的官爷。

    说实话,他那时候对锦衣卫压根就没什么好印象; 觉得他们都是仗势欺人的朝廷鹰犬。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锦衣卫也好,恶名昭彰的北镇抚司也好,卫所里的兄弟们; 对于万达而言都已经变成了犹如家人好友一样的存在。

    尤其是邓总旗、高会还有杨千户,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案子; 他们几个相处的; 更是比常人亲密些。

    如今分别在即; 虽然知道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心中的酸楚却是抑制不住的。

    这个时代,既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分别之后,若是断绝了书信,那就可能是真的天人两别了。

    “大家别这样。我们当兵的,本来就该是这样。天南海北的,皇上让去哪里,就去哪里,习惯就好了。”

    邓翔哈哈一笑,但是眼角却泛出了泪光。

    因为樊氏信了白莲教的缘故,按理说是要杀头充军的。好在她没有铸成大错,而且念在其有自首之功,允许家人赎铜抵罪。

    邓总旗把那间西四牌楼的大宅子给卖了,又将家里所有的金银、家具都典当了之后,终于将樊氏赎了出来。

    如今邓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这么多年他在衙门收到的打点和好处,是一点儿都不剩了。

    至于全家充军,反正他们本来就是军籍,不过就是换个地方服役而已。

    总旗的位子是保不住了,现在邓翔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兵,被转去济南卫所从最低等的守卫做起。

    照理说,本来二月底就该出发的。不过前段时间他的女儿妞妞大病了一场,被送到她大兴的姥姥家养病。前后足足拖了一个月,实在再拖下去要受到军法处置了,全家这才启程。

    “济南那边,有我养父的旧部,是你的顶头上司。”

    杨休羡拍了拍邓翔的肩膀,“我已经修书过去,那边的千户答应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邓翔拱了拱手,“不说了……大恩不言谢。”

    万达动情地抹了抹眼泪,转头看了看他身边一言不发的高会。

    高会自打十八岁离开山东老家,进了京师的北镇抚司。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在邓翔手下做事。

    如果不是这位老上司,每次结了案子都想着分给他一些“好处”,就他这个锯了嘴的葫芦的性子,怕是混的更惨。

    如今要分开了,按说最伤心的就是他。

    从知道邓翔全家要被发配到济南卫所,这一个月高会就没笑过。

    今天大家说好一起来城郊送别。万达自认为来的够早了,掐着开城门的点儿,他就牵着驴儿就来到了这个京城“送别排行榜”人气第一的折柳亭。

    然后看到了据说昨天下了值就来到城门外,已经在长亭里坐了一个晚上的高会。

    熬了一晚上,高会眼睛下面都熬出了两块乌青了。到现在却一句送别的话都没说出口。

    “死心眼的傻小子……”

    万达叹了口气。

    可怜的高会,这段时间接连受到打击。

    先是喜欢的女子进皇宫一心搞事业去了,他都没来得及表明心意,就被发了好人卡。

    接着又是老上司被调走,心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