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第52章

我在诏狱看大门-第52章

小说: 我在诏狱看大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以为吓了那县官一下,人家之后就会夹起尾巴乖乖做人了?

    还不是该怎么搜刮,照样怎么搜

    第38章 情报漏洞

    刮,甚至变得更加变本加厉,要把损失都给补回来呢。

    “还有那几个富商和绸缎商。”

    几杯好酒下肚,又尝了几块肉菜,梅千张的脸上已经是一片红晕了。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吃多了酒潮红。

    在看另一边之前还口口声声“文人气节”的邱子晋,虽然还是很有骨气地没有吃肉,却已经喝得与梅千张滚到一处去了。

    “哎……大人慢坐,老身到后头去散散酒气,再做一锅醒酒汤来。”

    蓝大娘子见已然这个样子,自己也把拦不住。干脆起身,转到房间里,卸下了头面首饰,换上了寻常衣服,下厨做汤去了。

    高会这会子倒是机敏,跟着走到厨房里,明里是帮忙,其实是监视。

    “那些富商,勾结朝廷的宦官……对,我说的就是黄太监那种。名为‘守备’,应该护持一方吧。实则跟当地的官员,商人们勾结,以采办贡品为名,戕害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梅千张醉醺醺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老子把他们的钱财和锦缎偷出来,散发给百姓么——这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做的不对么?”

    “唔……”

    邱子晋抱住酒壶,想要说“对”,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嘴巴张开又合上,可怜兮兮地看了看满桌好菜,有点后悔刚才的“豪言壮语”了。

    “这就是你去偷盗别人的绸缎,给你干娘做衣服的理由?”

    万达叹了口气,不同意地摇了摇头。

    偷东西就是偷东西,旁人做错了事情,你打着“侠义”的旗号,劫了他们的财物,散发给老百姓就算是出了气,赎了罪不成?

    过去上学的时候万达最喜欢看武侠小说,什么金庸古龙梁羽生,还珠楼主温瑞安他一个都不曾放过。

    也曾经赞叹里面行侠仗义的侠客,觉得他们杀贪官,灭狗贼,快意恩仇,向往他们的“江湖”人生。

    但是自从进了锦衣卫衙门,结结实实地办了好些案子,他才渐渐懂得了什么叫做“侠以武犯禁”。

    如果人人都以自己的那套所谓“正义”和“公理”里为行动准则,那么哪里还需要官府,哪里还需要律法。

    天下不就真的大乱了么?

    “哼……你们官府都是官官相护的。旁的不说,我朝规定,只要是民告官,无论缘由,先打五十杀威棒。五十棒下去,命都被打没了,谁还敢告?”

    梅千张看到万达不同意的眼神,气的又拍了一下桌子,“就算只是平日告诉。这‘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道理,大人不懂么?普通百姓,哪里来的钱上下打点。又是衙役,又是典簿,又是牢头,又是勾摄。状子还没递进去,银钱已经花没了。”

    听到这里,万达倒是反驳不出来了。

    别说普通衙门,锦衣卫衙门也是一样。

    俸禄太少,贪污过甚,程序繁多。

    除了效率低下这一条锦衣卫没有,样样都能沾边。

    他只能管住自己不捞,却无法对旁人置喙。

    “大人可知道,我们广西是不产丝绸的?但是为什么朝廷会年年往桂林府摊派贡缎的份额?”

    梅千张歪着脑袋笑道,“你知道不能定期定额上缴贡品会怎么样么?你知道像是黄仁那种为富不仁的狗宦官,不但会为了讨好上峰,买通僚人土司,拼命搜刮所谓‘珍品’,‘祥瑞’。甚至还会向他们出卖军事情报,换取利益么?”

    “什么?”

    听到这里,万达终于忍不住了,他一把拉住“一剪梅”的领口,厉声质问,“你刚说的是什么意思?快说清楚些!”

    “你们还真的以为,自己在京里看到的那些‘情报’,是真的‘情报’么?”

    梅千张朝地上啐了一口,讥讽道,“放屁吧。那些都是编纂出来骗人的。真的按照这些情报行军布阵,能打赢才怪了。”

    “那你又是如何知道?”

    万达追问。

    “呵呵,小爷我黑白两道什么人不认识,多少英雄好汉都是我的八拜之交。”

    梅千张是真的喝多了,开始语无伦次起来。

    “打鱼的,打猎的,放印子钱的,开典当铺的……暗娼行院,镖行土匪。除了玉皇大帝,十殿阎罗,你爷爷我攀不上关系。便是那紫禁城里的皇帝老儿……”

    “住嘴!”

    唯恐这厮说了什么,玷污了皇上,杨休羡“乓”地重重拍了下桌子,把这些碗筷碟子震的叮当作响。

    已经醉得趴在桌子上的邱子晋迷瞪瞪地抬起头,看了两眼,见到梅千张醉眼朦胧的样子,还特意把凳子朝他那边挪了挪,推了推他的胳膊,“哎,你别睡,继续说呀。我听着呢……别睡……”

    话音未落,自己却又呼呼大睡起来。

    看到这两个已然醉的不省人事的家伙,万达无奈地和看向杨休羡。

    “他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出卖军情’,‘编纂情报’,都是真的么?”

    “祖上规矩,我们锦衣卫不能直接参战,很多军情只有东厂和监军守备太监才了解……”

    锦衣卫虽然是皇帝近侍,却还是属于军人。大明朝的皇帝,历来都是信任太监多过信任军人的。

    毕竟只有军人才能造反,而宦官离开皇帝,就什么都不是。

    当年的曹吉祥,王振,都是权势滔天的东厂掌印。但是其生死,也不过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根本连反抗的心都谈不上。

    杨休羡自然知道这一句话是怎样的分量。

    去年一整年,他都在广西大藤峡前线探听军情,几次出生入死,就是为了知道山上各个寨子的分布情况,人员构成,组织动向……为此,锦衣卫和团营里牺牲了不知其数的探子。

    如果他们搭上性命弄回来的情报,成为了军队中高层和当地叛军的所谓“买卖”……

    那么死去的军士是何等无辜,被战火波及的百姓又何等无辜,为了一次次平叛,被朝廷抽调的壮丁,多加摊派的赋税又是何等无辜!

    “这个人说的未必是醉话……”

    杨休羡沉吟道,“看来我们这次广西之行的重点,就是这个了。”

    看着这一桌的杯盘狼藉,万达沉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边,万达一行人在乱打乱撞之下,渐渐拨开迷雾,找出连年平叛不顺的原因。

    另一方面,四月中下旬,朱见深下令,在应天府的南京兵部设立两广用兵中心。开始为调集兵马,筹措粮草和军饷做准备。

    就在这时,一封由翰林院编修邱浚,根据这些年广西驻军、太监守备和探马的情报而写就的《平叛方略》,由首府李贤李阁老呈到了朱见深的御案前。

    这封方略的梗概,总体就是四个字——围而不攻。

    指出广西连年战乱,多次平叛无果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朝廷的部队不适应当地气候。加上那边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发再多的兵也是于事无补。

    不如两广军队合力将匪首赶入大藤峡悬崖处。切断叛军补给。围上他各三年五载,将叛军困死在大山里,到时候待其士气大降,再发兵一举歼灭,可大胜也!

    这封《方略》被朱见深看过之后,觉得有理有据,深以为然。他连夜着怀恩太监唤来兵部尚书王竑进宫商讨。王尚书亦是觉得可以以此作为此次战役的大致方略执行。

    次日朝会,朱见深将这折子发了下去,命发到南京军部,着全军高级将领查看。

    主将赵辅,总兵欧信,都指挥等人看了,又结合这些年当地驻军汇总的情报,觉得这《方略》确实言之有理,是一条良计。

    只有一人,在看完了《方略》后,一巴掌将其拍在了案几上,当着主将等人的面,大声驳斥,“一派胡言!”

    这个人,就是翰林出身的大军总统领,如今的右佥都御史,曾经跟着万达一块前往于谦祠,祭祀了于谦的大将——韩雍。

 39、第39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

    第39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

    南京兵部

    议事堂内; 一干武将按资排座,誊写着《方略》的折子,在众人手中逐一往下递去。

    众将士看过之后; 纷纷表达意见; 不是复述邱浚的论点,就是说些大同小异的观点。

    总而言之,“围而不攻”的大致方针,受到了众人的一致首肯。

    没有想到,大统领韩雍; 居然会在此时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个连陛下和阁老们都赞许的方针。

    “所谓‘两广合围’; 说的轻巧。难道在座都忘记; 如今叛贼可不止在两广地区了。湖南、江西,绵延数千里的大山上都有叛军。若是‘合围’; 难道湖南和江西就不需要‘合围’了么?若是这样; 不过就是把在两广为祸的贼子分散到周围各省而已,这算得了什么‘合围’?”

    韩雍虽然自己是进士翰林出身,骂起同为翰林的邱浚来却是半点都不饶人。

    他站了起来; 指着大堂之上高高悬挂的《大明西南州府舆图》; 厉声骂道,“这邱翰林书念得多了; 被字迷了眼,怕是看不懂地形图了。诸位将领都是多年老将了; 怎么能只看文章的表面功夫呢?”

    “从这儿,到这儿……”

    他指了指两广之间的距离; 又点了点中间大藤峡所在的位置; 大声说道; “绵延数千里; 且都是山区。我军若是真的一路围剿,随着贼人入山。莫说什么三五年,就两广的天气,加上山林中的瘴气和热毒,只消一个夏季,就和之前的几次失败的围剿一样,将半数以上的力量都消耗殆尽。”

    众将士闻言,皆是无语。

    “我就不说别的。这合围需要多少人马?多少军粮?多少补给?这邱翰林可算出来了?”

    韩雍双手一摊,冷笑道。

    “现下已经四月,距离陛下正月里正式确定对广西用兵的决议以来,已经过了整整三个月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凑足粮草呢!”

    若不是因为粮草迟迟未决,大军人数未满。他们早就从南京开拔往西去了。何至于都到了春末,还滞留在南京,整军不发。

    夏天是西南最难熬的季节,多雨,潮湿,毒热。他们这群兵士,大部分都是北人,最害怕的就是西南的夏季。

    此言一出,负责督办军饷和粮草的几位士官都低下了脑袋,默不吭声。

    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主要是新上任的户部右侍郎薛远在筹备军费这一块动作忒慢了些。

    至今非但粮草有所缺口,连各级将领人马都还没有到位。南京兵部军营有三分之一的位子还空着呢。

    只是这话,他们不能摆到台面上去说。

    户部有户部的难处,前一任的马侍郎在任期间,亏空了那么多银子,还不是要继任给填补上去么。

    薛侍郎想要在短期之内整饬那么大笔军费出来,也着实为难了些。

    “那……其实我们还可以沿各州府县摊派军费,还可以沿路征抽壮丁,随时补充队伍。”

    有个不怕死的提议道。

    “随州摊派?真是好计策啊。”

    韩雍嘴上说好,双眼却是怒气冲冲,“户部都抽不出来的银子和兵力,由行军的大军来抽?此次征发十六万大军,已然是‘举国之力’,还要怎么征调?本来这些州府都因为叛军的缘故,民生凋敝,百姓不安,我等不加以抚恤就罢了,还想着打扰民生?这是准备再进一步‘官逼民反’不成?!”

    “永熙!你这话过了!”

    永熙是韩雍的字。

    斥责他的人,是征夷将军,主将赵辅。

    这位赵将军祖籍凤阳,祖上是开国功臣,梁国公赵德胜。他世袭济宁左卫指挥使,参加过北京保卫战。

    这位赵将军出身高贵,与皇室交情匪浅。而且他能文善辩,又善于交际。比起过于刚直的韩雍,要左右逢源的多。

    虽然他心中已经隐隐认可韩雍的话语,面上却要做出驳斥的样子,以防他说的太过,被人猜忌。

    毕竟这位右佥都御史,之前就因为遭人嫉恨被弹劾过不止一次。

    好不容易这回在王尚书的推举下再度出仕,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口舌之快而再度沉沙折戟了。

    旁的不说,两位监军太监卢康和陈碹现在正在一旁听话。

    韩雍自知失言,想到刚才头脑冲动脱口而出的话语,也顿时冷汗渍渍。他感激地朝赵辅抱了抱拳。

    平复了心情后,再一次开口。

    “此战必定要速战速决,半年之内必有结果……翰林院书生之流,做文章可以,只凭着下头的只言片语,做出这等《方略》,实在过于草率。”

    在被弹劾丢官之前,韩雍曾经做过江西巡抚,还随军平定过浙江与福建省的叛军。有一线的战斗经验,体验过山区民情。

    “之后,韩某会写一封折子,禀明圣上,告知此《方略》万万不可……”

    听他这么说,赵辅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而坐在一边旁听的两位太监,则互视一眼,眉头紧锁。

    ————————————————

    话分两头,这边两京为了行军的具体方略还在争论不休。另一边,万达一行人已经带着梅千张等人,来到了桂林。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他们却没有游山玩水的心情。

    因为在之前的小港被耽误了太长的时间,从桂林到原定的浔州,他们必须抓紧行程。

    下了船,一行人到了港口,将货物寄存在港口的大栈行中,准备寻找去往浔州的客船。

    看着熙熙攘攘的港口,闻着江风吹拂的味道,梅千张殷勤地表示桂林他熟的很。他有路子,认识跑船的人,可以马上就走,不用等待。

    万达怀疑梅千张所谓的“路子”根本就是“野路子”,到时候可能还没有到浔州,他们就已经被梅千张的朋友给下了黑手了。

    “掌柜的,既然带了我出来,就该相信我,不是么?”

    看到那个姓杨的大官带着书呆子去往市舶司方向去了,故意留着冷面大个子来监视他,梅千张没好气地冲着万达翻了个白眼。

    “寿宴”之后的第二天一早,在干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