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第80章

我在诏狱看大门-第80章

小说: 我在诏狱看大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江西”名为“江西”,但是“江西”指的是“江南之西”,而不是“长江之西”,自古属于江南道的一部分。

    万达瞪大眼睛看着朱见深,心想皇帝就是皇帝啊,人家结婚你作为上司,不给放婚假就算了。居然还让人在“出差”的间隙,抽空成个亲!

    这是何等的剥削精神,全世界的资本家加起来都没有您那么狠啊……

    兄弟要结婚,万达自然不能多说什么,只好领了旨,回北镇抚司通知其他人,收拾收拾准备下江南。

    ————————————————

    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

    虽然万达他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四月,而且也没有腰缠万贯,更不能骑鹤,不过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去到以春景闻名了数千年的烟雨江南,还是让万达很兴奋的。

    这次他们将会在徽州和江西做停留,查看当地的民生,“顺便”把御史大人的婚事给搞一下。

    自觉已经是“过来人”的万达站在甲板上,拍着兴致看上去不是很高的邱子晋的肩膀,“怎么?成亲不是高兴事么?为什么闷闷不乐的。”

    他就觉得成亲很快乐,就是快乐之后有点腰酸背痛。

    一身春装,青丝被江风吹的到处乱飞的邱子晋抬了抬眼皮,没有回答。

    “小邱,你最近很不对劲啊。你有什么心事,跟我说说吧。虽然我没有读过什么书,不过见过的事情也还算多,我给你分析分析。”

    万达关心地问道。

    上回他“出狱”之后,万达在伯爵府大宴宾客,把北镇抚司几个交好的同僚们都请来了。

    本来以为会屁颠屁颠赶来吃席的邱子晋却托人传话,说自己日前吃多了,肠胃不适,当天居然没有到场。

    后来万达和杨休羡向刑部的人打听,确实都说邱子晋最近身体不好,平日里办公的时候都是无精打采的。

    好在胃口还行,一天还是要吃五顿,恐怕是真的吃伤了。

    “可能是‘近乡情怯’吧。”

    邱子晋苦笑了一下,“自从被选为监生,进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以来,我已经差不多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一想到回家要见到我娘,就太紧张了……”

    说着,就不再多说什么,进船舱休息去了。

    万达迎着猎猎江风,眯起眼睛,看着他萧瑟的背影,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刚才和高会去小邱的船舱看了一下……”

    杨休羡和高会朝着万达走了过来,两人都是一脸凝重。

    “你知道邱子晋带了好几个箱子上船么?”

    他们几个人加起来的行李,都没有邱子晋一个人的多。

    “我知道啊,那不是书么?”

    万达点了点头。

    上回他们去广西,因为是微服私访,只能轻车简行。除了那几大筐子辣椒和各种香料,没有带上什么随身物品。

    不过这次不一样了,这次是巡按老爷出游,加上探花郎回乡夸耀,邱子晋可是带上了好多东西呢。

    据万达对这个小书虫的了解,那些箱子里面应该都是各种书籍和准备发给家里亲戚的京师特产吧。

    “都是吃的,各种吃的。”

    高会抬起头,面容有些扭曲,“各种糕饼,点心,蜜饯,瓜子儿。”

    简直就像是搬空了一个点心铺。

    不,不止一个,至少是两个。

    “江南的灾情已经到达这种程度了?我们需要自备口粮了么?”

    万达闻言,大吃一惊。

    “这倒不是,我听说,目前只有北方地区有干旱的苗头。南方地区并没有什么天灾……”

    不是江南没有米,而是航道淤塞,大船不方便在江上游弋。几个重要的渡口和水道繁忙的地方,往往需要等待好几天,大型船只才能继续开行而已。

    “那小邱这是干什么?我以为南方没吃的了呢!”

    万达一路上可都盘算好了。

    江南是鱼米之乡,他这次可不要再动辄抄家砍头了,这次是轻轻松松的“美食之旅”

    徽州和江西可都是出美食的好地方。比如徽州的渔亭糕,臭豆腐,臭鳜鱼。还有江西的三杯鸡,浔阳鱼,萍乡腊肉等等。

    邱子晋这是发的什么疯呢?

    站在甲板上的三个人,都疑惑不已。

 55、第55章 牌坊打架

    第55章 牌坊打架

    邱青天的老家在江西景德镇; 与徽州的黄山交界,东南边则毗邻徽州的婺源。

    京杭大运河,是明清两代漕运的大动脉。而以两淮盐商为代表的徽商们; 则宛如奔跑在这条大动脉上的血液。

    可以说,扬州之盛; 江南之盛,除了此地自永嘉年间洛阳贵族衣冠南渡后,一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之外。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占据了盐业和运河之利。

    将徽州作为考察的第一站,确实挺有道理。

    而且离开徽州后; 他们就可以改走陆路; 一路乘车骑马; 夸耀回乡,抖抖成化年第一位探花郎的威风。

    此次出行,万达等人没有再借商船; 而是搭成官船南下。

    果然; 这艘足有三层楼高的官船; 在走到徐州之前,河道上已经开始隐隐有拥堵之意。

    进入了清江之后,因为船体过于庞大; 几次差点与逆向行来的北上运粮的巨大商船擦肩。

    此时也不存在什么水上交通指挥部,为了不耽误运粮,万达等人无奈; 只好改为在夜里行船,给运粮船让路。

    但即便如此,进入了淮安水路后; 万达感觉仿佛每天都置身于六百年后的北京五环高架路桥。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人想要流泪。

    靠近江南之后,被淤泥阻塞的航道,又被大小船只堵得满满当当,已经到达了完全无法挪动的地步。

    万达等人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因此倾覆在河道里的船只,和搁浅在江滩上,不得不召集纤夫拉纤的商船。

    他站在甲板上,听着从两边船只上传来的南腔北调的互骂声,“娘希匹”、“侉子”、“意里八怪”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行走于全国各地的江浙人士,虽然来自的地域不同,但是很神奇地能够听得懂对方的乡音,并且使用各自的乡音毫无障碍地交流。叫北方人看了啧啧称奇。

    好在他们这艘是官船,那些人还不敢对着他们乱骂。船上那群随行官兵可不是吃素的。

    不过他们这行人里头,除了邱子晋,都是北方人,就算被骂了也不知道对方在骂什么。

    “小邱,你到底怎么了,我感觉你再这样吃下去,我们还没到达目的地,你就能吃出一口蛀牙了。”

    万达闻着邱子晋房里的一股甜味,感觉自己都要被齁死了。

    就他坐在这里找邱子晋说话的短短时间里,这家伙已经干下去一包松仁糖和一盒京果了。

    今天万达接到了锦衣卫衙门飞鸽传书来的邸报。

    邸报中写着陛下虽然最终还是不允许首辅李贤回乡守制三年,不过终于答应他可以启程回家办丧事。

    为了防止李阁老在家“耽误太久”,“影响工作”。

    “剥削达人”皇帝姐夫还专门派了人,随同李阁老一同回乡,“协助”他尽快处理葬礼,并且督促李老不要留恋家乡太久,准时回京销假……

    看完这封邸报,万达冷汗直流,然后同情地看了一眼回乡“顺便结婚”的邱子晋同学。

    同时终于意识到了,他们北镇抚司这群陪着小邱回家成亲的人,和那些陪着李阁老回家办丧事的人,似乎没啥区别……

    万达本来是想拉着邱子晋一起暗地里批判批判他这个姐夫,是不是太没人性了,不过他在这里说了半天,对方似乎一点都没听进去呢……

    “大人,我问你。”

    邱子晋连茶都没喝一口,不断往嘴里放糖果,“梅千张真的死了么?”

    他们回京城当日,胸口还绑着绷带的梅千张就被南镇抚司的人带走了。

    过了半个月之后,就传来了他因为藐视军纪,泄露军情被判处绞刑的消息。

    “恩,死了。”

    万达眉毛一抖,伸手从点心盒子里掏出一块糕饼塞在自己嘴里。

    “南镇抚司的人执行,东厂的公公们监看。行刑后,尸体被南镇抚司的人用秘密手段处理了。”

    因为梅千张那时候的身份已经是锦衣卫,而他犯下的事情涉及到了万达等人去广西微服私访的内情,所以不能在西四牌楼公开处刑,只能在锦衣卫衙门内执行。

    包括尸体都是秘密处理,不能对外泄露任何消息。

    邱子晋放下手里的糕点,神色黯淡。

    “小邱,你,你在船上搞那么多蜜饯点心,难道是……”

    难道是等着梅千张来偷?

    万达差点被卡在喉咙里的糕点给噎死了,粗鲁地抄起茶壶,咕噜咕噜地灌下去。

    直到把那口糕饼给生吞了下去,万达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大人说什么呢?”

    邱子晋像是被说中了心事似得,朝万达瞪了一眼,不过立即又恢复了没精打采的样子。

    “你……你好好休息吧。”

    看着邱子晋的模样,结合自己黑漆漆的脑洞,万达慌乱地从邱子晋的船舱里跑了出来。

    “怎么了?”

    杨休羡正从走廊那头过来,看到万达见了鬼似得表情,关心地问道。

    “没……没事。”

    万达甩了甩脑袋,暗骂自己可能是被糖给糊住了脑子——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搞基的!

    而且人家小邱是什么?文曲星下凡也!

    前途无量好伐?

    最关键的是,他这次就是回家娶亲的。

    梅千张什么的,没可能没可能……

    “对了,阿直给我来信了。”

    万达小声说着,和杨休羡一起往甲板方向走。

    汪直进入内书房差不多已经半年了,不但汉语的水准突飞猛进,如今完全听不出西南土人口音,已经是一口纯熟的京片子。

    而且他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写大字的水平已经快要赶上大了他十多岁的文盲素素了。

    汪直暂时只能写一些浅显的口语,这样倒是正好照顾到了同样文言文“苦手”的万达。

    从他们南下以来,差不多五天左右就会通信一次。

    白色的,灰色的信鸽,“咕咕咕”地往返在紫禁城和官船之间。

    照理说,锦衣卫的飞鸽传书,只有内部系统的人才可以使用。但是谁让管教汪直的不是别人,正是现任东厂的厂公怀恩呢……

    万达也是进入了北镇抚司之后,才知道了这个大明朝冷知识:锦衣卫和东厂通常是一起办公的。

    掌印督公可以提督锦衣卫人马,尤其是在需要和武力配合的场合。

    “阿直说……”

    万达前后观察了一下,压低声音,紧张地说道,“他发现最近周太后经常会派人来昭德宫附近打探。那些人鬼鬼祟祟的,也不进宫,只是站在外头看着……有几次阿直故意走过去拉那些宫人腿,那些人就会装作故意路过后离开。”

    不得不说,阿直真是个聪明绝顶的小孩子。

    可能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天才。汪直的天才除了表现在语言方面,他的细心和警觉早就大大地超越了同龄人,甚至是大多数的成人。

    至少,昭德宫的其他宫人们,似乎都没有察觉到仁寿宫的异动。

    曾经在梅娘和汪正的辟护下,无忧无虑地长到了六岁的汪直,在进宫后不久,就快速地成长了起来。

    就在那群从广西进贡来的孩子们,入宫受训不久后的某天里。

    万达前往宫内探视当时还未生产的万贞儿,在昭德宫角落里,他看到了蹲坐在花坛边,一脸沮丧的汪直。

    “素素,他们都说,那些小内侍们说,是我阿爹害的他们进宫来的。他们的父母,也是因为我阿爹的缘故,都被人杀了。”

    小汪直蹲在地上,大大的眼睛里是泫然欲泣的泪珠,“是真的么?大家是因为我阿爹的缘故,我阿爹做了坏事,伤害了很多人,所以大家都讨厌他。是这样的么?”

    万达蹲下身子,摸了摸汪直带着内侍帽子的小脑袋,苦涩地点了点头。

    “可是,我在

    第55章 牌坊打架

    家的时候,大家都说我阿爹是大英雄啊。阿直也一直想做阿爹一样的大英雄。”

    “可是,大英雄,也会做错事的。”

    万达有些无措,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安慰小孩子,“做错了事,就要受到惩罚。”

    “所以,我阿爹,阿娘还有盘叔叔们,都死了,是么?”

    再抬起头,汪直那白嫩的小脸,已经彻底换了一副表情。

    一种成年人才有的肃穆,出现在了六岁孩子的脸上,叫万达看的心如痛绞。

    “他们不是去走商了,而是死了,因为做错事,被朝廷处死了,是么?”

    虽然是疑问句,但是万达知道,小汪直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是个孤儿的事实了。

    那群被俘虏进宫的孩子中,最大的男孩也有十三岁了,如果是女孩,更有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很多人都是已经记事了的,知道自己入宫的原因。

    万达想着,应该是那些人告诉了汪直他父亲的下场。

    小孩子真是又直接,又残忍的动物啊。

    “那些人都没有小鸟了。怀恩公公和覃公公说,他们也没有,只有我有。”

    为了护住汪直未曾净身的秘密,他的生活起居和洗漱都是由覃昌负责的。

    不过除了洗澡和如厕,汪直和这些小内侍们每日都吃住在一起,他自然也就察觉到了自己和那些孩子们的不同。

    这个不同,是他的“素素”为他争取来的。

    汪直抹掉了眼角了泪水。

    “我在内书堂里读书的时候,先生说,做人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还要‘顺主忠君’,‘身死报君’。”

    内书堂是小内侍们学习识字的地方,负责教导他们的,都是翰林院的饱学之士,教导的,自然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

    看来小汪直都听进去了。

    “素素……”

    汪直紧紧地搂住万达的脖子,坚定地说道,“我会听素素的话的。还会听陛下和娘娘的话,我会做一个忠君报国的好男儿,报答你们的。”

    万达抱住他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