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259章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259章

小说: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训神色一垮,低头领令,他本想着提携一下刘琨这个后辈,却不想马屁没拍上,反而给刘琨招来了麻烦。

    可怜的刘琨,这时还在宫外兴高采烈的吹嘘自己如何英雄了得,浑不知即将要迎来闭关苦读的艰难日子。

    王训走后不多一会,陈寿和薛季一起进来,向赵广带来了费承、樊建等人悉数落网的消息,抓捕的过程很顺利,费承听说宫中大乱,心中大喜以为李流马到功成,却没想到等来的是薛季亲兵营的敲门声。

    樊建活得潇洒,在谋定了刺杀的计划后,他便心安理得的享受起田园生活来。

    长安乐原上费家的别宅内,有面容姣好的小婢女,有诗情画意的农舍人家,有远眺秦岭群山的大好景色,樊建在期待中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别宅,到那时,他的家族也会兴盛起来,成为关中大族中的一员。

    “什么?谋逆刺杀陛下?你们弄弄清楚,我樊建樊长元是蜀汉的尚书令,你们的大将军当年都是我的属下,还有黄崇黄尚书,也是我的部下,还有。。。。。。。。。。”

    陈寿一脸不齿的来到樊建跟前,道:“接下来,是不是说我陈承祚也是你的学生,樊建,你要点脸吧,费承已经全部说了。”

    樊建看到老熟人陈寿,正想急喊救命,猛然却听到陈寿揭自己老底,一张老脸终于再也挂不住涨红了起来。

    “来人,将这老匹夫带走!”薛季厉喝一声,指挥兵卒将樊建抓了起来。

    “承祚,噢不,陈郡守,看在以往共事一场的份上,看在宗大司马的份上,看在诸葛丞相的份上,饶樊某一条性命。”

    樊建哀哀泣泪,这时也终于明白过来,他们的图谋已经彻底暴露,再无辩解勇气的他,只能无奈的低下苍头。

    自杀。

    樊建是绝没有勇气的。

    当年,蜀汉亡国时,宗预选择了英勇战斗到底,而樊建却可耻的选择了投降,从那一刻起,樊建这个人就和节操两个字没有什么关系了。

    ——

    汉贞观四年,二月十九日。

    大汉朝堂正式对外宣告,汉国的第二任皇帝,年仅十一岁的刘衡因病去逝,其葬礼在长安西固原上进行。

    病逝是朝堂诸公一致同意的说法,毕竟刺杀一事,实在让人惊骇,传扬出去徒让敌国笑话,也不利于汉国内部的稳定。

    太后张星彩、大将军赵广一并参加了葬礼仪式,汉国在长安的重要文武、将领也悉数参加。

    樊建、费承等被抓捕的谋逆份子,随着监斩的王训一声令下,一颗颗人头滚落,也算为刘衡之死划上了一个句号。

    费氏这个疯掉的女人,按理来说,也应在被监斩殉葬的人之列,但由于其特殊的身份,经汉国朝堂上商议,决定“网开一面”,把费氏的刑罚改为“活埋”殉葬。

    等到刘衡下葬之时,费氏将作为陪葬品一起埋入墓中,将墓道被封死后,费氏将会因呼吸困难而窒息而死。

    至于若干年后,会不会成为考古发现,赵广及汉国群臣表示,他们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个可能性。

    安葬完刘衡之后,汉国上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谁来当皇帝?

    蜀汉覆亡时,昭烈帝刘备的直系子孙留在蜀中的,只有刘谌和刘衡叔侄二人,现在他们两个都不在了,汉国皇位继承顺表上,再无一个合适的刘姓子嗣。

    再寻一个远支旁系来当汉国皇帝?

    这个想法有人刚一提出,就被否定了,刘衡的教训就在眼前,一个没有名望,只靠血缘的人,即便被扶上皇位,也坐不安稳。

    刘衡好歹还算正统,也是张星彩一手养大,还被费氏鼓惑迷了心智,要是换其他的旁支,那说不得过个几年又是一场内乱。

    为保汉国的稳定大局,黄崇、张华、诸葛绪等文臣分头寻人,黄崇前往天水郡大司马姜维的老家冀城,去问询这位蜀汉硕果仅存的重臣、大将军,张华则出使四方,一一和驻守边陲的汉军将领交谈,讲明内乱当日发生的情况,以免被敌方屑小利用。

    姜维因患风疾,已经不良于行,回转天水养老过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是他征战在外多年的宿愿。

    而当听到刘衡竟被其母刺杀的消息,姜维默然良久,好半天才始长叹一声:“大将军一手扶立大汉,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汝等何必舍近求远?”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低调的登基称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蜀汉覆亡之前,姜维就是大将军,在这个职位上,姜维几起几落,前后长达十年之久。

    不过,与军政一手掌控的诸葛亮、赵广不同,姜维的大将军名不符实,朝堂方面由蒋琬、费祎、董允、陈祇、黄皓等人说了算,军队方面,姜维就算是权力最大的那几年,也没有完全掌握蜀汉的全部军队。

    为了实现诸葛亮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遗志,姜维十一次北伐,其中有胜有败,最接近胜利的一次就是狄道大捷,但正当姜维要兵进关中时,刘禅却听信谗言,害怕姜维坐大一纸诏令下来,蜀军只能大胜无功而返。

    为将者的无奈和悲凉,在姜维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有志不能伸,有才不得展,这背后的冷暖辛酸,非经历者不能知晓。

    历史上,姜维一生忠义无双,为蜀汉战至最后一息,就算无奈投降,也在暗中谋划游说钟会自立,可惜的是结果不如人意,姜维被乱兵所杀,连胆子都被人剖出来,其状之惨,无人可及。

    相比之下,刘禅这个无能懦弱的荒唐皇帝却是结局甚好,到了洛阳之后,还有心思畅谈:此间乐,不思蜀。这个小名叫阿斗的懦夫,最合适的岗位不是皇帝,而是厨子,或者是美食评论员。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蜀军在矢志北伐,刘禅一群人在享乐,这国家能强盛才怪。

    相比来说,赵广的权力要比姜维大的多,从沓中孤军断后起步,一路血战一路搏杀,赵广没有依靠过蜀汉朝堂什么,他也没指望刘禅能给予什么帮助。

    ——

    姜维对大汉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他的话对罗宪、李遗、李球、黄崇、马融、诸葛尚等蜀汉系官员、将领影响甚大。

    实际上,对赵广登基称帝有不同意见的,也主要是原蜀国的官员,他们心中多多少少还念想着曾经的那个季汉。

    “谁能让大汉强大起来,谁能让汉人不受胡虏欺凌,谁能勒马阴山、燕然立碑,谁就是大汉的皇帝。”

    而在淡出朝堂之后,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蜀汉至新汉的这一段历史,姜维终于看清楚了:唯有能者,方能居其位。若是无能之辈,一旦为皇,只能损兵折将,只能误国害民,只能让前线作战的将士流血又流汗。

    身为武将,姜维对赵广统兵征战的战绩高度肯定,孤军出关中,建都长安城,收复洛阳城,冀州破胡虏,这些辉煌的战绩,让姜维每每谈及,都恨不得化身汉军一将,撕杀于赵广的将旗之下,甘做阵前一陷阱小卒。

    这朝代变了。

    谁能让国家强大起来,谁就是皇帝,相反,愚昧的守着昭烈帝刘备的血脉,让一个德能皆不配位的人在朝堂上惑乱朝纲,将整个国家带入不覆境地,那才是不忠不义的行径。

    至于以后的朝代,是汉,还是其他,姜维已经不再关心。

    他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柱着拐杖,顺着儿时的那条山道,寻觅童年和少时的那份记忆,曾经的玩伴,一个个都去了,姜维一边回忆,一边微笑,他过一段时间,也要去该去的地方了。

    ——

    黄崇带着姜维最后的嘱托返回长安,为赵广登基铺平了道路,姜维之后,罗宪、傅佥两个掌握兵权的汉国大将也表达了拥立赵广的愿望。

    罗宪久镇永安,当时就是被黄皓排挤出成都的,对刘禅一系殊无好感,如今赵广挟连胜的功绩,又有众多将领、官员的拥戴,罗宪觉得这样水到渠成的交接也是不错。傅佥与赵广交情莫逆,在赵广任大将军期间又屡屡被重用,自不可能有反对的意见。

    真正指责和反对赵广的,只是一些不上台面的小鱼小虾。

    比如在天水郡西海一带的氐胡李痒所部,在得知了二哥李流被杀之后,狂怒之下立即召集本部族兵,向汉国边境发起了袭击。

    单凭李痒那点人,自然掀不起什么大浪,为了扩充实力,李痒在西海召集周围的氐、羌诸部,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讨逆同盟,参加这个临时联合的成员,是被赵广打得哭爹叫娘的诸胡残部。

    羌人姚弋伯、姚弋仲带着烧当羌从高原上杀来,自从西海失去后,他们不得已退到了黄河源头的高山草甸一带,日子过得艰苦异常。

    氐人酋帅蒲怀归带着儿子蒲洪也参加了这次联盟,蒲怀归倒不是和赵广有多大的怨仇,而是李痒和蒲氏都是氐人,同宗同源要是不出兵说不过去。

    在西北方向的灵州一带,齐万年这个氐人流寇也闻到了血腥之气,立即祭起大旗,号令起灵州一带被汉军打散的秃发鲜卑、河西鲜卑、氐羌、匈奴诸胡,一时间,以灵州为中心,响应齐万年起兵的队伍声势浩大。

    面对西部边境的严峻形势,赵广已经无暇举行盛大的登基典礼,要是西部边城一个个沦陷,那对于汉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强大是相对的。

    大汉的周围,俱是诸胡,盟友一个也没有。

    晋国、吴国两个汉人政权,还是拖后腿的角色,依照赵广的判断,晋、吴两国朝堂上,此时估计已经在讨论,如何趁着汉国皇帝更迭的有利时机,出兵伐汉收复失地了。

    汉贞观四年,六月十六日。

    赵广在这一日,接受了百官的朝贺,在长安未央宫登基称帝,相比其它人当皇帝时的轰动,赵广这个皇帝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四周皆是外敌,国内还有动荡,于赵广来说,真正扫平外虏,平定天下之时,才是他大庆的时候。

    国号没有变,依旧为汉,这是赵广的意思。

    其实,拥立的群臣对国号也议了多次,汉这个国号是前朝的,继续用似乎不适合,毕竟,赵广不姓刘,而是姓赵。

    对改国号这件事,赵广没有采纳。在他看来,汉这个词已经不只是一个朝代的名称,而是代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这个民族。

    汉人,汉族,强盛如斯。

    新皇登基,国号不改,年号再不改说不过去,在刚刚被提拔为少府詹事的张宾提议下,改贞观为大业,其的出处来自《易经·系辞上》,即“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朝堂方面,汉国诸臣、将领本来就是赵广一手提拔,自然不用多作变动,一切以稳定为主,要清除的,只是一小部分跟着费氏的死忠和投机份子。

    至于后宫,也没什么复杂的。

    赵广眼下真正有肌肤之亲的,也就三个女人,张星彩为皇后,诸葛婉、胡芳为东、西两宫的嫔妃,莫说与司马炎相比,就是与朝中的一些大臣相比,赵广都显得寒酸。

    张星彩为人霸气又坚定,在赵广不在的情况下,能够临朝称制,代理主持朝政,相比之下,诸葛婉的性子显然无法胜任皇后。

    张星彩本不欲为后,毕竟她的身份特殊,赵广对此并不以为然。

    皇后德行亏不亏,不是闲杂人等说了算,而是他赵广说了算,确切的说,是赵广的兄弟说了算,在这一点上,赵广绝对相信自己的兄弟。

    亲身经历,总比道听途说要可信的多。

 第四百二十五章 赵广称帝是找死

    赵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登基称帝!

    这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

    两汉再加上蜀汉,延续的时间长达五百年,汉之名、汉之威、汉之昌盛已经深入人心,而现在老刘家辛苦建立的大汉王朝,竟然被一个外姓人给窃占了。

    消息传出,让晋国、吴国上下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一向标榜自己正统的汉国,也会发生权臣篡位的事情。

    “屠夫,刽子手,可怜赵云这个忠勇无双之人,怎么会生出这等大逆不道的儿子?”

    “诸位,汉国内部,一定有许多不满赵广的仁人志士,我们要联络他们,里应外合,推翻赵阎王的暴政!”

    “起兵伐赵,诛赵广,复汉室!不对,复晋室。”

    在晋国的清淡圈子里,司马亮、贾充、荀勖等晋国众臣齐声欢庆,谈笑风生,晋国终于有了翻身的希望,被赵广这个屠夫压制这么多年,多少的同道好友,因为一招不慎,逃跑不及,遭了赵阎王的毒手。

    王戎、王衍等玄学名士更是举办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清谈会。太原王氏的中坚王浑、王湛已经投靠了汉国,现在的晋国,王氏中最有地位和实力的,是琅琊王氏,他们也是后来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那一支王侯之家。

    赵广这个乱世枭雄,终于露出了他篡位的本来面目。

    坚持就是胜利。

    这句话果然有道理,奔走呼号的晋国官员们干劲十足,开始四处联络反对赵广的各方势力,重新组建第三次反赵大同盟。

    没错,已经第三次了,前面二次的同盟,在赵广的强力打击下,已经土崩瓦解。

    晋国这个主谋,被赵阎王打得连都城洛阳都丢了,只剩下了兖、徐、扬、青四州的弹丸之地。

    匈奴这个帮凶,被赵阎王打得四处乱窜,如今可怜兮兮的借居在兖州东平国一带,虽然刘渊还有屡败屡战的决心,但匈奴人的士气已经快被汉军给打没了。

    五月至七月,经过二个多月的奔走联络,参与第三次反赵同盟的各方力量终于凑齐。

    晋国方面,已经晋升为战将级别的苟晞率领所部淮扬兵三万人,从开封出发,由东向西进攻汉国的中牟、洛阳等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拿下洛阳后,苟晞将直接兵发函谷关,向汉国的腹地关中进军,这将是一场名扬天下,名垂青史的战役,苟晞要是胜了,凭此役将上升到名将级别。

    单凭苟晞一支力量,势单力薄,汉国在中牟一带的大将文鸯不是吃素的,晋国又派出使者荀勖,前往豫州汝南一带,游说独立发展的徐胤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