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46章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第46章

小说: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且说成都被魏军占领之后的情况。

    钟会在突破剑阁之后,立即长驱直入到达成都,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刘禅已经请降完毕,志得意满又不忿贾充取巧的钟会心中气闷,当下也不给贾充什么面子,直接将成都双城之一的少城占为已有。

    贾充是什么人?官职是司马昭新任命的假节、诸督伐蜀诸军事,比钟会这个临时的要强不少,当下贾充也不甘示弱,少城你钟会占了,那太城肯定要拿在手里。

    这样一来,钟会和贾充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魏国将领、官员,各自带着一帮将领分据少城和太城,钟会一边有监军卫瓘、将领丘建等中路魏军诸将校,贾充一边有胡烈、胡渊父子为首的东路魏军。

    钟会的军队人数虽然比贾充要多,但将领的能力方面,胡烈又超过丘建太多,而更重要的是,丘建还曾是胡烈的部下。

    正是因为入蜀的魏军将领间这一层错综复杂的关系,虽然钟会和贾充这些上层的大人物互相看不顺眼,两路魏军之间才没有打起来。

    不过,随着汉中被蜀军占领的消息传来,钟会和贾充为了推卸责任,相互之间越发的剑拔弩张。

    钟会指责贾充包庇胡烈,导致葭萌关被蜀军骗关,掳了蜀国太子妃费氏、只知道淫色的胡烈是很大的责任。贾充自然不甘被扣屎盆子,马上反击蒋舒这个降将是钟会的部下,说不定是他擅自开关让赵广的蜀军占了空子。

    这种无意义的争执持续了二十来天,直到司马望紧急救援的命令送到成都,钟会和贾充才始恍然回想过来,汉中失守之后,赵广已经兵进关中,若是关中再失守的话,他们这支入蜀的魏国大军境地将相当的危险。

    巴蜀与中原之间,最为方便的通道,就是翻越秦岭,关中到汉中、再由汉中到巴蜀;其他的道路,比如从新城、上庸、房陵一带沿汉水逆流而上,走米仓道入巴西、再进入蜀地,虽然也能通行,但道路曲折,路途更加遥远,偏师尚可穿行,主力则只有理论上的可能。

    这样一来,摆在南征魏军面前的第一要务,就是马上夺回汉中,重新打通蜀中、汉中、关中这条道路,否则的话,就算灭了蜀国,也无法长期占领。

    谁留下,谁回援?

    钟会很明显不肯回去,他在邺都也不是没有眼线,司马昭在言语中对他的不满,以及派出贾充来抢功劳的举动,都让钟会感到回去危险重重。

    贾充则不然,他很想回去,最为理想的结果,就是将刘禅等投降的蜀国前皇室、重要官员等遣送到邺都,这可是彰显他贾充功劳的好机会。

    司马炎袭了晋王之位,贾充这个前晋王的心腹,要想继续被重用,一直留在成都肯定不行,只有回到邺都,时时在司马炎的身边陪伴,最好是能结为亲家,也是就联姻,这样才能更得信任,他贾充才有继续执掌大权的机会。

    还未从成都动身,贾充已经在盘算,哪个女儿更适合给司马炎当媳妇?是二女儿贾南风(小名阿崳В故切∨治纾ㄐ∶⑽纾

    这里吐槽一句,贾家在魏国时也是名门,父亲贾逵在曹魏时期表现也相当不错,但贾充在教育子女方面实在失败,贾南风和贾午,一个貌丑性妒还给皇帝戴绿帽子,一个则干脆未婚先孕,逼得贾充不得不立马办喜事,因为再不办的话,贾充要升级当外公了。

    八月上,成都。

    在魏国中护军贾充的命令下,胡烈、胡渊领军北上,安乐公刘禅、废太子刘璿、黄皓、陈裕、文立、卻正等前蜀汉官员也跟着离开成都,往邺城而去。

    对年龄接近六十的刘禅来说,这次的长途行军是他一生的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在离开成都的时候,他再一次回望了一下身后的这座城池,叹息一声之后再无言语。

    成都已经被魏军占领了约有小半年时间,曾经繁华的都城百业肃条,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锦里的织机坊一条街虽然依旧还有织机在嗡嗡作响,但来往的商人已经少了很多。

    通往南中的茶马商道被霍弋阻断,通往吴国的水道被罗宪挡着,北方通往关中的道路就更不用说了。成都盛产的蜀锦、织物一时也没了销路。

    同时,钟会和贾充虽然占领了蜀中的最为富庶的地方,但如何经商获得利益、如何稳定扩大发展,他们两个并不擅长,也没有那个心思。

    ——

    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最宁静的。

    赵广的意外出现,让魏、蜀、吴三国后期归晋的局面再生变数,蜀国又有了还手之力,姜维、宗预在蜀中慢慢的收复失地,吴国想趁机在江淮一带占些便宜,大将军丁奉再一次渡江北上,至于魏国,曹家的子孙也不甘放弃。

    司马炎袭晋王之后,迅速的在魏国全境内调兵遣将,文鸯、马隆等人均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名将,关中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各方角力,赵广自然也没有闲着,魏容、傅佥二路人马已经顺利联系上,三条蛟龙闹关中,让赵广有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成就感。

    槐里一场汉胡激战,也让赵广赢得了扶风郡上下的支持,面对胡虏进城屠杀的危难,蜀军出城与敌搏杀,让城头上不放心观战的诸葛绪等人心潮起伏,其中也偷偷跟上城楼的诸葛婉更是小脸涨的通红,激动的不能自己。

    白马银枪。

    两军阵前,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这般的英雄人物,就在自己身边,诸葛婉大眼睛里忽闪忽闪,瞧着赵广充满了倾慕和好奇。诸葛婉现在还不知道,这种倾慕以后会让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第九十七章 马均后人

    八月中,牵弘、陈同各领一军攻郿县、武功等县城,一战竟下。

    相比士族、豪族聚居的坞堡,这些小县由于长年战乱、城垣多有破损,城中县令、县丞也无多少拼命的意思。

    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赵广终于在渭水两岸的扶风郡建立了一小块根据地,方圆也就不过百余里,治下的城池也只有槐里、武功、郿县三处。

    扶风的东面,是长安的外围地区,秦国时的咸阳故都,这里在汉时多为皇家陵墓所在,百姓不得擅入,在汉末动荡、董卓惑乱关中之后,倒也有不少的流民在此开垦荒田,并建立起了一些小型的坞堡。

    扶风的南面,是连接五丈原、斜峪关的谷口,沟通关中与汉中的要冲,位置极其重要,赵广派出了守城颇有心得的乐城督、裨将军王含坚守此处。

    扶风的北面,是黄土高原的台塬地区,这里沟壑纵横、土岭重叠,素为北方胡族南下的要冲,魏武之时曾在这里设立了护夷抚军,但随着胡族的内附,这些台塬地区已渐渐为诸胡占领。

    扶风的西面,是陈仓这座关中坚城。陈仓扼褒斜谷道分支陈仓道口,也就是昔日韩信暗渡陈仓的地方,魏国在这里还留有一支守城部队,不过,陈仓已处于蜀军两路夹攻之下,究竟是死守到底,还是选择投降,还要看守将对魏国的忠诚程度。

    除了四面皆敌之外,扶风郡的乡野阡陌,渭水两岸,还有一些坞堡存在,他们或是世代传家的士族,或是聚啸而起的流民帅。

    稳定了扶风这块小根据地之后,赵广也终于静下心来,把发展槐里、武功等地生产、经济和技术的事情摆上日程。

    在斜谷道上不经意获得的石煤和钒矿,被运送到槐里的铁匠坊后,终于派上了用场。

    槐里是扶风郡郡治,又是关中支援钟会大军的后方,魏国在这里设有冶铁坊、木工坊、制弓坊等械所。

    其规模虽然不大,但对刚到关中的蜀军来说,却是解了燃眉之急。

    冶铁坊里面,魏国军械坊制作环首刀、佩剑和长矛矛头的设施一应俱全,包括铁锤,炼炉,以及铁匠等等。

    在汉末三国时,工匠的地位一直不高,就连魏国最有名的“天下名巧”马均,也只是做到给事中,对于这些乱世求活的工匠来说,为哪支军队打造武器并不重要,他们所求的,就是凭手艺有口饭吃。

    在槐里的冶铁坊,赵广终于看到了古代十炼、百炼锻钢的过程。

    负责这处工坊的坊头马远是马均的侄子,马氏本身就是扶风人氏,世代以技艺传家,往上追溯的话,其祖师曾是春秋时墨家子弟。

    马远的冶铁技术在槐里的工匠中最为出色,在他的陪同下,赵广看到了汉代原始的高炉。

    黏土坑垒成的高炉,炉子尺寸一到两丈长宽,但高度只有半丈,内炉膛也是由黏土贴壁,没有象后世那样贴上耐火的材料,按赵广粗浅的知识判断,这土炉炉膛温度估计也就一千二百度左右。

    这点温度,要锻烧铁矿石熔出铁水其实还是不够的,除非用煤等无烟硫化物作燃料,这样的话,煤中的硫混入到铁水中,熔点进一步降低,勉强能把铁石化为铁水,当然,铁的质量和纯度也降了下来,这也是中国的铁器易脆易折的原因之一。

    与中国的冶铁技术相比,西方阿拉伯国家冶铁用木炭,而且还是木料中最易燃烧又无烟的部分,这样锻烧出来的刀剑,锋利程度和硬度都相当的不错,大马士革刀的锻造技术,原料用的是杂质极少的乌滋钢,燃料用的就是无硫木炭。

    马远是工匠世家出身,听得赵广似乎懂得冶铁的工艺,心中顿时生出“君侯竟然也懂粗浅技艺”的知已之感。

    “君侯,吾叔马均留书记载,用上无烟泥炭,或是带些硫磺的木炭来炼,可让铁水更容易化出,当然,这样熔出来的生铁只能作为农具,还需要经过再次的锻烧和炒制,择其最优者方能打造利器。”

    赵广穿越前在黄金部队时,探访过边陲地区一些原始的冶铁工坊,对如何提升冶铁工艺并不陌生,铁的质量要提高,细数起来无非二点:

    一是建高炉、鼓风提高炉温,用泥炭也就是煤来冶铁是大趋势,比用木炭更加的实惠,而高炉的建成,将进一步提高铁水的纯度,随着熔点的升高,铁水凝固时的杂质也会越来越少。

    二是在炒钢时加入钒水。钒石提炼五氧化二钒的原始工艺其实并不复杂,基本的步骤就是破碎、加盐、混料、焙烧、浸出、沉淀这几步,在得到沉淀物后,再以一定比例加入的铁水中,这样多次的配比下来,应该就能得到钒钢的样品。

    对赵广讲述的这些不同矿石混合反应的理论,马远开始时一团雾水,想不明白赵广说的这些有什么用处,但在完整的听下来之后,马远开始激动起来。

    自古以来,冶炼技术的突破都是难之又难的事情。高炉鼓风锻钢是一条路,用升温的手段来清除铁水的杂质,这其中火候的掌握非常考验工匠的经验。

    现在,赵广提出的钒钢技术,则是另一条路,利用不同化学元素产生的聚变,提升铁水的质量,若是能够实验成功,在钒石矿能保证的前提下,将比高炉锻钢术更有推广的价值。

    在赵广和马远讨论的时候,陪同的糜立等人倍感无趣,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冶铁的技术实在太过深奥,他们这些不懂的人只能呆愣愣的站在一旁,无奈的陪着笑脸。

    糜立还不知道,这种陪领导视察,脸上带着职业化微笑的调研,将会在中国传承二千余年,经久不衰,比文明的传承还要有生命力。

    “马坊头,这炼制钒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要是能炼出比百炼钢更锋利的神兵来,我不仅升你做铁丞、赏赐锦币、而且还要给你扬名,天下第一铁匠,如何?”

    马远一脸的兴奋,不停的点头,对铁丞这个官职他倒没多大的期望,当官他也不懂,他和冶铁坊的工匠们更看重的是名声。

    人的名,树的影。

    在他们铸剑师这个行当,名声实在太重要了。

    欧冶子为什么有名,不就是他炼出了龙泉、龙渊、泰阿、工布、湛卢等一系列的青铜宝剑,而若是有一天,他马远也有名剑问世,那他的名字将超过叔父马均,成为冶铁这一行的名家,将传遍天下,传世后人。

    冶铁坊工艺的提升,还有待一次次的实践,等到马远他们试验出了钒钢样品,赵广就可以再回到秦岭斜谷一带,对探知的石煤、钒石矿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第九十八章 户籍田亩

    冶铁铸造兵械,只是赵广保卫扶风诸多举措中的一项。

    从扶风根据地的发展来看,目前百余里的方圆,依靠渭水这条水运大动脉暂时没有问题,但要是再想向外扩张,势必要改进交通条件。

    生水泥的生产作坊,已经在槐里的工坊区建立,第一批的成品将用到改善槐里至渭水水埠的道路,这无疑将提高运输的效率。

    同时,这一路自南往北的长征,让赵广感触最深的,除了翻越秦岭的谷道实在难走外,还有交通运输工具的落后。

    运输粮秣,单靠辅兵背运和畜力驼运,效率上实在太低。

    改进交通运输工具,势在必然。

    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主持发明的木牛流马,对军中辎重的运输作用很大,但木牛流马在推广上也有不小的问题。

    史载:诸葛亮北伐之时,曾经在兵出祁山时,用木牛运军粮,在斜谷出兵时,用流马运军粮,从时间上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

    赵广刚刚穿越过来时,对木牛流马究竟是何物,能够翻山越岭,为蜀军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撑很有兴趣。待在姜维军中看到了实物后,赵广才知晓真实的情况,木牛是一种有前辕的独轮车,而流马则是没有前辕的独轮小车。

    “这不就是独轮车的古代版吗?不过,工艺上似乎要更复杂一些。”赵广有些哑然无语。

    独轮车,后世人民战争时期的运输利器,其实,早在西汉的时候,汉画和文字就有关于鹿车、辘轳车的记载,不过,这两种车主要还是用畜力来拉动,真正大规模用于军中辎重运输,是在三国时期。

    越是传说中神秘的东西,有时候见到真相时,往往会让人感到恍然,相比木牛,流马的原理更接近后世的独轮车,从制作工艺来说,这两者都太过精细和复杂,对木工的技术要求也更高。而之所以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