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33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33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南直隶的局势还是比较混乱的。

    郑成功虽然拿下了南京、镇江等大城,可满清却控制着更多的城池和地盘。

    像徐州就控制在满清手中。

    要想北上山东,徐州是一定要攥在手中的。

    只是朱由榔近来在准备江西会战,也命郑成功做好了准备,如果郑成功在这个时候分心,恐怕会对整个江西战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朕又何尝不知道徐州重要,只是当下似乎拿下江西更为重要。”

    朱由榔叹了一声道:“忠王如今的实力恐怕不足以双线作战吧?”

    王贺年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若是仅靠于七一己之力,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朱由榔面色有些无奈:“这朕又何尝不知。义士们虽然一片拳拳之心,但东虏毕竟实力强大,光是绿营他们恐怕都难以招架,若是再加上八旗军恐怕真的支持不了多久。”

    “这样吧,让忠王派出一支偏师前去接应,主力还是攻打江西。如何?”

    “陛下英明!”

    王贺年由衷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如果郑成功主力北上,那么非但江西战场不稳,就连南京、杭州都可能面临威胁。

    “朕这里也可以派出一支偏师前去接应。”

    朱由榔和声道。

    不管怎样不能寒了义士的心。

    现在朱由榔不是需要他们攻城略地,而是需要全国各地燃起星星之火。

    这样满清就首尾不能兼顾,随时可能崩盘。

    而如果只有朱由榔、郑成功两支主力,满清还是比较容易调兵遣将凑出一套军队来迎战的。

    对朱由榔来说能不和满清耗就不要耗,大明真的耗不起。

    “江西方面恐怕王爱卿还得辛苦一趟。”

    不知从何时起朱由榔有些开始依赖王贺年。

    此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作用,使得明军以最小的代价打赢一场胜仗。

    明军现在真的没有什么资本来输,即便是惨胜也不行。

    偶尔一次还好,次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用满清决战明军自己就玩完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由榔选择扩建锦衣卫,发展暗卫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王贺年根本没有犹豫,立即拍着胸脯保证。

    从一个平凡的商人蜕变成简在帝心的天子近臣,这一年多王贺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没有天子的青睐他根本不会有今天。

    是以王贺年决定为了天子他可以去做任何事。

    哪怕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拿下江西朕就有信心攻打两广、福建了。”

    朱由榔不是不知道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区的重要性。

    只是江西一日在满清手中,明军就随时可能遭到偷袭。

    如果明军发兵攻打广州、福建时,清军从背后杀出那后果不堪设想。

    湖广是朱由榔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自然不能这么轻松的就丢掉。

    有风险的事情明军不是不能做,但一定要做的有价值。

    那种把后背亮给对手的傻事朱由榔绝不会做,他不能容忍自己身边有一块飞地,所以江西是必须先拿下来的。

    “臣一定竭尽全力!”

    “还别说离开蜀中这么久了,朕有些想念皇后和太子了。”

    “太子殿下有文阁老辅佐,一定将蜀中治理的井井有条。陛下就放心吧。”

    还别说当初把文安之留在成都,确实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太子年幼,皇后又是个女儿身,身边没有个说话有分量的臣子朱由榔真不放心。

    现在就稳的多了。

    等到拿下南京,朱由榔就想迁都。

    届时可以把太子和皇后接来。

    拿下莱州后,登莱一体,于七一时间成为了胶东半岛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他当然知道满清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招兵买马。

    哪怕是毫无战斗经验的青壮也一概吸纳。

    没有经验可以培养,哪怕在战斗中慢慢摸索也可以。

    反正接下来有的是战斗的机会。

    其实于七更看重的是沿海的资源。

    他命登州城的匠人赶制一些小船。

    这样即便有所不测,也可以浮海逃命。

    举起义旗后于七现在号称登莱总兵。一众手下也是纷纷改口。

    于七可谓是过足了一把官瘾。

    “总兵大人,大炮已经全部按照您的要求调试过了,没有问题。”

    “总兵大人船坞已经对损毁的桅杆进行修复,船底也进行了加固。”

    “总兵大人,东虏派人送来了和谈书。”

    这最后一句可是挑起了于七的兴趣。

    在他看来东虏这是缓兵之计。

    他把动静闹得那么大,连登州知府都宰了,鞑子不可能会善罢甘休。

    他们只是在拖延时间行缓兵之计罢了。

    而且于七根本没有什么和他们好谈的。

    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假惺惺的搞什么和谈?

    而且和鞑子和谈于七觉得恶心!

    “直接把那送训的信使斩了,告诉鞑子没有什么好谈的!”

    “遵命!”

    “总兵大人咱们也不管那么许多了,就是干,干个痛快!”

 第二百九十三章 郑经请缨(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郑成功接到圣旨后当即和张煌言商议增援山东的事宜。

    天子命他派出至少五千人增援,以表示朝廷的爱民之心。

    在郑成功看来要增援山东,走水路是最适合的。

    “沧水兄,如今徐州等地尚在鞑子手中,我们如果强攻消耗太大。而且不日就要攻打江西,分不出太多人手在这方面啊。不如直接派人乘船前去登州。反正登莱皆沿海,水师也有港口码头可以停靠。”

    张煌言闻言点了点头。

    “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大木,你觉得由谁去山东最合适?”

    如今的于七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就像当年姜壤、金声桓反正一样。

    利用的好了,或许可以让满清治下揭竿而起,即便不能撼动他们的统治,也可以让其掉一层皮。

    “本王想让甘辉领兵。”

    郑成功毫不犹豫的说道。

    “舟山一战,甘辉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他一直为此事自责,尽管这件事不是因他而起。所以本王想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来证明自己。”

    张煌言微微颔首。

    “甘将军英勇无敌,一定能够完成好这个任务的。”

    便在这时一直侍奉在郑成功身边的郑经猛然道:“父王,孩儿愿意同甘将军一同前往。”

    郑成功是怎么也没有料到郑经会主动请命的,直是吃了一惊。

    “这种事情你凑什么热闹。”

    “父王,甘将军能去,孩儿为何不可?都是替大明做事,难道还要分什么高低贵贱吗?”

    这屋里除了郑成功和张煌言没有别人,郑经遂不作掩饰。

    “与甘将军相处的这些日子,孩儿学到了很多。如今山东方面如果能够打开局面,对大明光复大计大有裨益。孩儿不能只坐在南京城里什么都不做啊!”

    郑经说的十分真诚,郑成功听了也是很感动。

    其实他对于接班人的培养一直很重视,郑经如今年纪大了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始终把郑经圈养在身边他怎么可能成长?

    郑成功倒是不担心郑经结交大将。

    因为甘辉这些大将都是郑成功亲自带出来的,他有十足的信心。

    郑成功倒是希望郑经能够拉拢培养一些属于他自己的心腹。

    这样将来郑经接过他的衣钵,也能够快速稳住局势,不至于局面混乱。

    “经儿,你可想清楚了?率兵前往山东不像在镇江守城那么简单,局面有可能十分凶险。”

    郑经早就下定了决心,此刻拍着胸脯保证到:“父王且放心,孩儿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有甘将军辅佐,孩儿一定不会让父王失望。”

    郑成功拍了拍郑经有些稚嫩的肩膀,赞道:“好孩子。”

    张煌言也是很欣慰的。

    记得他刚刚见到郑经时,这个孩子还有些显得畏手畏脚。

    但经过一年多的磨砺,郑经如今已经能够主动求战了。

    虽然还没有到能够独当一面的地步,但这种成长的速度着实喜人。

    照着这个速度下去,郑经迟早有一天也能够像乃父郑成功一样成为国之栋梁。

    “世子,老夫有一句话要嘱咐你。”

    “世伯请讲。”

    郑经转向张煌言,态度十分恭敬。

    “山东战局尚不明朗。但无论如何,世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如果情势不妙可以及时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张煌言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担心郑经太过年轻不懂变通。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

    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将领也有吃败仗的时候。

    根据局势及时作出调整,保全实力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张煌言有直觉,清廷肯定会对于七进行围剿,哪怕天子和郑成功都派出援军前去援助,在绝对兵力上明军还是会吃亏的。

    这种情况下若能逆势而为彻底控制山东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打不下来保存有生力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一直以来郑经对张煌言都是很钦佩的,不仅仅是因为张煌言替他说话,更是因为张煌言一心为国的举动。

    他冲张煌言拱了拱手道:“世伯且放心,我一定不会鲁莽行事的。”

    “如此便好。”

    张煌言欣慰的点了点头,看待郑经就像看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

    郑成功看着郑经也是十分自豪,儿子终于长大了啊,可以替他分忧了。

    虽然不免有些替郑经担心,但是郑成功还是更希望看到儿子成长的。

    “父王亲自替你送行!”

    一应事宜准备妥当,郑经率领二十余艘大号福船出海北上。

    每艘福船可以坐下两三百人,别看一共只有不到一万人,但是这确实明军精锐中的精锐。

    天底下没有一个父亲不疼儿子。

    郑成功也一样。

    他亲自挑选了最犀利强大的船只,郑经统领的这支水师可谓是船坚炮利,即便是施琅如今组建的水师也无法与之媲美。

    由于如今淮安、扬州、徐州各府都在满清手中,故而郑经下令尽量距离海岸线远一些,避免与满清军队有过多作战。

    他们此行目的是援助起义军,而不是和南直隶满清军队缠斗。

    分清主次十分重要。等到明军在山东站稳脚跟,随时可以和南京的军队合力围攻扬州、淮安。

    届时要拿下此地会更容易。

    由于走远海的缘故,一路上船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船只,就连商船都没有。

    放眼望去,尽是茫茫大海。

    对一般人而言,这未免有些寂寞。

    郑经是海的儿子,对此自然没有什么不适。

    甘辉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动。

    他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这个领兵出战的机会。

    殿下还是信任他的啊。

    更为重要的是,世子殿下也在此次增援山东的军队中。这样全军士气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会更强。

    以前甘辉是不怎么往北方走的,到舟山就算是最北了。

    这一次却是给了他机会。

    他发现北方的海和南方的海有很大不同,最大不同就在于北方的海更为凶猛,巨浪拍打在甲板上溅的船员一身。

    就连在船上活了一辈子的甘辉都觉得有些发晕,更不用说郑经了。

    看风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希望不要遇到风暴。

 第二百九十四章 进抵莱州(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整个胶东半岛就像是延伸到大海中的一只手臂,其中莱州府两面临海,登州府更是三面环海。

    郑经统率的水师在抵达灵山岛后就算是来到了莱州府的地界。

    一路上顺风顺水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当真算是一件幸事了。

    不过抵达莱州沿海后遇到了海上风暴,郑经为了保险起见选择到麻湾(即胶州湾)避风。

    甘辉自然是同意的。这么大的风暴如果贸然赶路很可能出大问题,即便沉船也不是没有可能。

    反正莱州如今也在于七心腹手中,他们在此避避风暴也无不可。

    郑经命人将大明的旗帜悬挂在桅杆上以表明身份,在靠近浮山前所后果然有义军前来核实身份。

    郑经命人宣称他们是大明忠王派来援助他们的援军,第一时间得到了热烈的接待。

    水师停靠进麻湾之后,郑经才知道如今莱州府的首领是于七的结拜兄弟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之前在江湖绿林上也是小有名气的,跟着于七举起义旗抗清后更是名声大振。

    他们先是拿下了掖县,紧接着以掖县为核心向外辐射扩张,最终控制了莱州全境。

    掖县与灵山卫一北一南,也是莱州最重要的两个出海口。

    其中麻湾由于是避风良港,重要性更大一些。

    所以王二麻子更多时候还是待在灵山卫、浮山前所这边。

    郑经等人下船后立刻得到了热烈的接待。

    王二麻子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还是听过郑成功的名号的。

    酒宴之上,他主动举起酒杯敬道:“久闻国姓爷大明,却是一直没有机会得见。如今见了世子殿下,某也算是了却了一桩遗憾。”

    郑经连忙举杯道:“得蒙王将军招待,小王十分感激。”

    王二麻子摆了摆手道:“明明世子是来增援我们的,即便是感激也应该我们来说。”

    二人相互寒暄了一番,郑经主动问道:“敢问王将军,如今山东的局势如何?”

    来之前他只听郑成功和张煌言提及一二,知道登州莱州在义军手中,其余各府都尊奉满清朝廷为正朔。

    如今他想听一些细节的东西。

    王二麻子端起酒杯酌了一口,随即接道:“实不相瞒,在拿下莱州后我和于大哥商量了一番,然后派兵攻打青州府,不过遭到了鞑子的强烈抵抗。为了避免损兵折将太严重,我们便撤了回来。”

    “如今义军有多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