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73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73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由于白日里攻城时护城壕已经被填的差不多了,他们这次不用再费力填壕了。

    “来啊,率先登上城头者当记首功,赏银五千两。”

    济席哈已经将赏赐提高到了五千两,为的就是尽可能的激发士兵们的攻城欲望。

    毕竟只靠威压不能持久,恩威并施才是正途。

    清兵们冒着炮火越过填平的护城壕,将云梯搭在了城墙上。

    相较于白日,眼下明军的守城物资极为短缺,只剩下一小部分石块、木料。

    不过已经到了搏命的时间,明军将士们也都绷紧了弦,将手中一切能够利用的东西都利用了起来。

    “狗鞑子,扰了老子清梦,老子砸死你!”

    贺双礼搬起一块石头狠狠的朝下砸去。

    顺着云梯朝上爬的一名清兵也是倒霉,天黑根本看不清上面的情况,等到石块砸下来后根本闪躲不及,直接被砸碎了脑袋。

    底下的清兵也跟糖葫芦上的山楂一样被一撸到底,摔至地面发出一声声惨叫。

    但是与此同时,更多清兵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头。

    在夜色的掩护下,清军的人海战术似乎起到了作用,明军防不胜防,只能被迫在城头和清军展开白刃战。

    之前王二麻子是做过类似准备的,所以当真的面临鏖战时也没有太过怯场。

    他虽然行动不便,仍然在激情的指挥着将士们作战。

    至于李石头和甘辉则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杀虏报国,跟鞑子们拼了!”

    “誓死守卫胶州!”

    此刻明军已经一步都不能退,如果外城守不住即便退回水城之中也很容易被清军追杀。

    所以必须要把这第一波的清军赶下城去,这样他们才有撤离的机会。

    人的求生本能在这一刻充分发挥出了作用,不管是莱州义军还是虎贲军和郑家军都使出了浑身气力,毫无保留的投身到鏖战之中。

    就连民兵们也举起武器奋力搏杀。

    他们虽然根本没有拼杀的经验,但跟着将士们有样学样,倒也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夜色乱战中,清兵们也分辨不出哪些是明军主力哪些是民兵,只觉得胶州城中的明军数量比他们想象中要多不少。

    按照这个比例来看,他们人数也就在对方的两到三倍。

    虽然优势还是很大,但在第一波攻上城头时他们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夜色中叫骂声和兵刃相碰的乒乓声混杂在一起,让人觉得十分刺耳。

    皮肤被刀剑划开的一瞬,鲜血蹭的溅射而出染红了面颊,这更加激发出人类似动物的嗜血本性。

    “狗鞑子去死吧!”

    贺双礼的刀已经砍豁了口,他一刀劈砍在一名清兵的脖子上,想要拔出刀时却发现刀刃卡在了骨头里,只能顺势朝后退去。

    “老贺头,接着!”

    贺双礼朝后看去,见是好兄弟陈起,心中不由得一暖。

    陈起将一杆长矛丢了过来,贺双礼毫不犹豫的上前迎了一步将长矛接住。

    嘿嘿,这玩意可是比刀要好用。

    “多谢了兄弟。”

    贺双礼冲臣起抱谢一声,随即抡圆了长矛便向面前的清兵扫去。

    他是十分喜欢使用长矛的,手中长矛舞动的虎虎生风。

    这奋力的一扫,十几名清兵便被他扫下城去,长矛的长度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那些气势汹汹的清兵根本近不得贺双礼的身,只有贺双礼打他们的份,没有他们打贺双礼的可能。

    “狗鞑子去死吧!”

    贺双礼改扫为刺,端是在清兵们的肚子上戳出了数个血窟窿。

    血水顺着伤口流了下来,痛的那些清兵捂着肚子哭爹喊娘。

    “狗东西,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贺双礼好不容易起了势头,自然是乘胜追击。

    他发现长矛在城头出奇的好用,不但威力巨大还可以弥补明军士兵数量较少的劣势。

    “叫弟兄们换家伙!”

    战斗的经验往往是慢慢积累出来的。

    好在明军发现的还不算太晚。

    其实这也是打了清军一个兵器不对等。

    毕竟清军为了攀登城池,最多只能给士兵们配备一把横刀,这还是得把横刀刀柄咬在嘴里,好腾出手来抓梯子。

    如此一来,明军如果用长矛就能对清军形成极大的压制。

    明军将士们如梦方醒,对啊,他们为啥要拿刀去跟清军们拼?

    他们纷纷丢下刀换了长矛,结成简易的方阵,一齐朝清兵们刺去。

    “进!”

    “啊!”

    一声声惨叫相继传来,清兵们被刺的哭爹喊娘,本能的朝后退去。

    如此一来后排刚刚爬上来的清兵就被同伴挤了下去,生生摔死。

    明军将士端是寸土必争,不给清兵们立足的机会。

    “再进!”

    空间在城头是最重要的,没了空间什么都做不了。

    清军的空间被一步步压缩,已经退无可退。

    在一名百夫长的率领下,清兵们开始了凶狠的反扑。

    “冲上去不要怕,明贼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长矛虽然厉害,但是很重,长时间使用体力消耗很大。

    一些明军将士已经出现了力竭的表现。

    这名百夫长正是看出了此点,所以号召清兵们冲阵。只要把明军的阵型冲散,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贺双礼见状大骂道:“奶奶个熊的,狗鞑子赶着来送死,弟兄们送他们一程。”

    他虽然已经很疲惫了,但还是挤出浑身气力奋力刺出一枪。

    其余将士们见状也纷纷效仿。

    这时候靠的就是一口气,这口气绝对不能泄掉!

    “杀虏!”

    “把鞑子赶下城去!”

    “刺!”

    杂乱纷扰的怒吼声中,明军众志成城。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夜袭的清军赶下城去!

 第三百八十一章 全城撤离(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清军坡不得不说明军改用长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局势。

    清兵们死了上百人后开始畏缩不前,而这正是明军想看到的局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战场之上亦是如此。

    王二麻子兴奋极了,将士们重新控制了局面,把鞑子赶下城去!

    甘辉和李石头总算松了一口气。

    其实夜袭对双方而言都是个考验,只是攻城一方承受的压力更大而已。

    只能说明军更好的适应了环境,用最为简单的方式结果了对手。

    一夜鏖战,明军可谓损失惨重。

    经过初步的统计,光是战死的士兵就有近千人,受伤的士兵数量更是有足足几千人。

    这对于只有不到三万战兵的明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清军虽然亦损失惨重但完全可以派一批新的绿营兵继续攻城,而明军仍然只能用这些人。

    没有轮换,只能硬顶着死战到底!

    王二麻子此刻内心十分自责,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自大或许这些伤亡都不会发生。

    “不知于大哥的援兵什么时候能到。”

    于七的援兵如今已经成了胶州明军最后的希望。

    如果等不来援军,他们即便坚守再长的时间也没有意义,因为清军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王将军也不要妄自菲薄了,毕竟当时你也没想到鞑子会来这么多人。”

    李石头好言安慰道。

    他今天着实被吓到了,万一王二麻子有个好歹,那这城中几万士兵的指挥便是个大问题。毕竟他和甘辉是外来的和尚,胶州这庙里也说不上话啊。

    “我想好了,三日,若是三日内援军还不到,我们就走水路去登州吧。”

    王二麻子长叹一声,最终还是认了命。

    没办法,这不只是关系到他一个人的性命,更是关乎到成千上万的将士们的性命。

    如果将士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那当然可以。

    但如果是无谓的牺牲,那王二麻子绝不能接受。

    现在看来胶州是很难守住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保留有生力量,进行大范围的转移呢。

    古人说的好,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登莱起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百姓们抗争的念头,这便足够了。

    真指望靠着登莱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满清吗?

    再说不是还有朝廷吗?圣天子在南边打的鞑子落花流水,光复江南是迟早的事情。届时只要他们配合天子北伐,失去的城池还是能够夺回来的。

    想清楚这一点,王二麻子心中的不甘就淡了不少。

    “好兄弟,你想明白就好。”

    甘辉点了点头,长舒了一口气。

    这话本就不该他来说,王二麻子能够自己想明白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毕竟人才是最关键的,这些热血儿郎们没有理由耗死在这孤城之中。

    三日后王二麻子还是没能等来于七的援军。

    这倒也不能怪于七,他们得到消息太晚,等到王二麻子派出信使去登州求援,济席哈已经要大军压境了。

    登莱虽然毗邻,可一来一回也要数日。

    更不用说还要准备大军粮草等事宜。

    绝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当然,王二麻子也没有埋怨于七。

    对这位大哥他是十分敬重的,他相信弟兄们也是如此。

    退一万步讲,若是没有于七率先杀死登州知府,在栖霞山起事,他王二麻子也不敢在莱州起事呼应啊。

    只能说是于七成全了他。

    王二麻子按照甘辉的建议将军队和城中百姓逐步往水城中转移。

    水城直接连着胶州湾,而海湾之中的船只十分充足,各种船只加到一起足以把所有军民百姓全部转移。

    王二麻子是不可能放下百姓不管的。

    一来这些百姓们参与了守城战斗,早已变成了自己人。

    二来王二麻子担心鞑子破城后会屠城泄愤。

    若是如此,他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负责殿后的那些士兵是最辛苦的,他们不但得应付清军的攻势,还能随时撤入水城跳上船转移。

    若是行动的稍慢一步,后果就不堪设想。

    当然,总得有人做这个事。

    李石头选择在危难时候站了出来。

    一来虎贲军的作战经验丰富,火器又最犀利,即便情况不妙也可以靠着火铳远距离射击拖时间。

    反正只要在清兵大局攻城之前撤入水城就好。

    李石头的思路十分清晰,绝不会和鞑子死磕。

    来吧,放马过来吧!

    老子给你留下一座空城,便连粮食都给你搬光,你能耐我何?

    济席哈的面上表情复杂极了。

    一夜鏖战清军们损失惨重。

    士兵们脸上写满了恐惧的情绪。

    明军当真有这么可怕?

    济席哈觉得不见得。

    一定是这些士兵们技艺不精,这才被明军一通暴打。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济席哈决定换一批绿营兵继续发起冲锋。

    只是济席哈发现了十分奇怪的一幕。

    城头上明军的数量少了很多。

    莫不是昨夜激战的时候战死了?

    这个念头刚刚生出济席哈就摇了摇头。

    不应该啊。

    按理说明军虽然有伤亡但不可能比例这么大。

    从现在的情况看,剩下的明军数量最多不足两成。

    莫不是明军用计引诱济席哈派主力出战?

    想来想去济席哈觉得也只剩下这种可能。毕竟明军狡诈,很可能玩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呼!

    济席哈长长呼出一口气来。

    清晨的天气有些寒冷,腥咸的海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子一般让人很不舒服。

    济席哈搓了搓手掌,思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要不要倾囊而出尽遣主力?

    万一是明军故意引诱的呢?

    那他岂不是中计了?

    明明靠磨就能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胶州,为何非要在短时间内用人命填呢。

    济席哈纠结极了。

    他的内心有两个声音,为此他犹犹豫豫许久不能决断。

    “主子城头已经看不到明贼了!”

    经由亲兵提醒,济席哈才如梦初醒。

    糟了,中计了!

    原来明贼是在逐步撤退啊,怪不得城头的明军越来越少。刚刚他看到的应该就是殿后的最后一批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相遇(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当站在福船的甲板上航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时,王二麻子的心情十分复杂。

    别了胶州城,别了莱州。

    只是不知道这一去何时再能回来。

    “甘将军,你觉得登州能守得住吗?”

    王二麻子突然开口问道。

    甘辉被问的一愣,这个问题可不是很好回答啊。

    毕竟他现在不知道登州的军队有多少,战力又是几何。

    如果是和莱州的情况差不多,那么情况确实不是很乐观。

    从这次清军围攻胶州可以看出,应该是清廷内部震怒,调集了大军围剿。

    毕竟南北双线失利是顺治不可能接受的。

    南边现在顺治无能为力,能做的便是尽快把登莱的隐患消除。

    不然若是让明军南北连线,那顺治的处境便会愈发艰难。

    这个道理甘辉早就知道,只是经过这一战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

    但若是登州的军队实力很强,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但这个强度确实要求很高,至少得是虎贲军或者郑家军的水准。

    甘辉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

    如果战斗力一般那还是集体撤离来的好。

    毕竟已经试过一次的事情没必要试第二次。

    无谓的牺牲只能助长鞑子的气焰,于振明大计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当然这一切都得等到甘辉一行人抵达登州见到于七等人之后评估再论,现在说这些有些太早了。

    “王将军,快看那边有船队!”

    李石头眼尖,一下就发现了状况。

    王二麻子和甘辉顺着李石头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支船队朝他们驶来。

    从这个方向来看应该不是清军。

    那么就剩下来两种可能,其一是海贼倭寇,其二是于七派来的援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