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77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77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公子哥正是没处发泄,这何掌柜撞了上来,他们立即拍着桌子道:“何掌柜,你要是不让我们把这顿饭吃完,便是跟我们过不去!”

    几个人吵吵嚷嚷,声音显然引起了巡街士兵的注意。

    他们提着刀走进屋中,见到几个公子哥冷哼道:“这不是有几个年轻的。鞑子都要打来了还有心思在这里寻欢作乐。总兵大人有令全城范围内征集青壮协助守城,你们跟我们走吧。”

    “我,我们是读书人,不打架的”

    公子哥有些慌了,口不择言道。

    那士兵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总兵大人可没说读书人就不用协助守城,你若是男人便跟我们走。”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全民皆兵(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些公子哥本来没想着能弄成这样,这要是被抓去当壮丁搬运石料木头守城,不是亏死了。

    “我们是读书人,你们不能这样对待

    读书人。子曾经曰过”

    那书生还要争辩,熟料士兵放声大笑道:“曰你个大头鬼啊,老话讲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开始我还不信,见到你们我算是明白了。”

    “鞑子打来了你们怂成这样,难道守城就是我们这些当兵的事?你们就一点责任都没有?鞑子要是破了城你们能够苟活?别忘了你们可把辫子给剪了,已经没有退路了。”

    “是啊老陆说的对,清狗欺压你们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放这么多的屁啊。”

    “有的人啊真的没良心,虽然脑袋上的辫子剪了,但辫子一直留在心里。”

    那些书生被说的面色通红,纷纷将头埋了下去。

    “总兵大人下的令是十五岁以上男丁都必须协助守城,可没有说什么读书人不用参加。今日你们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你们要是想给自己留点面子就自己走。若是你们不要脸面,我们就把你们绑去!”

    书生们吓得噤若寒蝉,完全没有刚刚的意气风发。

    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虽然落在读书人身上也基本适用。

    这些书生连忙道:“我们愿意去,还请引路。”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真是贱骨头!”

    若是这些书生硬刚到底,那他们多少还会觉得书生们有些骨气。

    可现在看来这些书生还是太软弱了。

    “走,跟紧点!”

    何守义的手下可不是科班出身,起事前基本都是当地的土匪,彪悍的很。

    他们先入为主对书生们没有好印象,自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从酒肆到城墙马道并不远,没几步他们就开始爬城墙。

    书生们从没有走过马道,觉得坡道实在太陡峭了,一名书生甚至脚下拌蒜直接摔倒在地。

    “真没用!你们能干点啥!”

    士兵们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但终究还是把这书生拉了起来。

    “这是马道,你们运输守城物资便通过这里。有推车的话可以推着运,没有推车的话就只能靠搬运。”

    “靠双手搬?”

    “你以为?不靠双手难道靠双脚?”

    “兵爷你看,我们这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搬得动啊。”

    “少废话,多练练就搬得动了。”

    书生们好不容易登上城头,见到眼前的景象直是惊呆了。

    只见宽阔的城墙上堆满了各种守城物资。

    有滚木擂石,有大炮、投石机。至于架起的大锅是用来烧沸桐油、金汁的。

    一桶桶的箭矢整齐的排列在那里。

    士兵们身穿罩甲,头戴铁盔。

    他们眼神十分坚毅,动作的利落的搬运着各种物资。

    原来打仗是这样啊。

    书生们惊讶道。

    在他们印象中打仗就是一声令下两军对冲,不曾想有这么多的细节和准备工作要做。

    真的不容易啊。

    他们此刻羞愧感更加强烈了。

    将士们在前线奋力拼杀,他们却在喝酒嘲讽,说风凉话。

    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我们该干点什么?”

    一名书生鼓足勇气主动问道。

    “先搬运滚木擂石吧,把从马道上刚刚运来的堆到垛口去。”

    虽然清军现在还没有抵达杭州,但将士们还是得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把滚木擂石搬到垛口旁,届时就会省去很多事情。

    “好,我们来搬!”

    人在遭到激烈的刺激后自尊心能够发挥出极大的激励作用。

    “唉,等等!”

    书生们刚要前去搬运,就被士兵们喊住。

    “嗯?兵爷有何吩咐?”

    “你们这身衣服咋干活去。把袍衫下摆掖进裤腰里,袖子都卷起来。”

    “唉,好!”

    书生们连忙照做。

    看着他们动作笨拙的咬牙搬起石块,士兵们还是有些欣慰的。

    “早这样不就好了。”

    何守义是一个苛求完美的人,任何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才放心。

    他亲自登上杭州城头进行巡查,还是发现了一些疏漏之处的。

    比如武林门一些包砖有些破损。

    虽然破损的面积不是很大,但如果在战时很可能出现被清军火炮轰开的情况。

    何守义立即命令匠人去进行修补,将隐患消弭于无形。

    再比如临城的一些铺子占用了不少空间,在输送守城物资的时候会有障碍。

    再加上敌军的炮火很可能引燃这些木质结构的铺子,何守义最终决定把这些铺子拆除。

    拆下的木料砖石也没有浪费直接运到城头作为守城物资。

    “不知这次施琅会带来多少人啊。”

    此前何守义曾经和施琅在杭州郊外余杭地区有过一次交手。

    从那仅有的一次交手经历中何守义得出了施琅此人勇猛兼具谋略的结论。

    若是此人不是做满清的走狗而是替大明做事那该多好。

    可惜施琅就是愿意为虎作伥,就是愿意做狗。

    这样的对手在对他鄙视之余还是要给够重视的。

    何守义不知道自己能够撑多久,但他会竭尽所能尽力拖住。

    只要他拖得时间久一些,国姓爷率部返回就能大破清军。

    “总兵大人不好了,鞑子打过来了!”

    便在何守义沉思之时,亲兵忽然急急忙忙的跑来禀报道。

    来的好快!

    原本何守义觉得鞑子至少再过两三天才能来,没想到今日就到了。

    “随我上城头看看。”

    何守义本就穿着盔甲,如今带了头盔提剑便向城头走去。

    何守义是从腥风血雨中走出来的,他珍惜每一次战斗的机会。

    哪怕是敌众我寡,他也会好好享受,争取做出最大的贡献。

    何守义一路飒飒而行,顺着马道登上城头抬头一看却发现跟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

    放眼望去鞑子怎么有些少啊。

    从这个数量估算最多也就是两三万人。

    两三万人来打杭州?施琅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何守义满是狐疑,仔细想了想可能这只是先锋,主力还在路上。

    不管怎样还是先观察一下再说!

 第三百九十章 施琅来犯(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

    当清兵开始攻打杭州城后,何守义的直觉越发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清军不论是兵力还是攻城的力度都不像是要拼死搏命的样子,而更像是逢场作戏装装样子。

    大炮轰的很欢实,可却连撞木都没有准备,难道真的准备靠大炮轰开城墙吗?

    这也太天真了吧。

    其实何守义觉得清兵可能只是在试探性的进攻。

    待摸清虚实后再进行总攻。

    这样便能解释清兵在攻城时候的留力行为了。

    “总兵大人,您看要不要先安排一部分士兵在城头进行轮换休息。”

    亲兵提出的这个方案算是说到了何守义的心坎里。

    就清军这个攻城强度,确实没必要全员皆兵。

    现在更应该趁着机会进行轮换。

    如此一来等到清军真的总攻的时候他们也不至于太过疲惫。

    “就这么办吧,让大伙轮番休整,不过不能离开城墙!”

    清军随时可能增大力度,何守义一定要保证局势在可控范围内。

    “遵命!”

    亲兵前去传令,城头的明军遂遵照指令进行轮换。

    清军一直打的懒懒散散,他们也提不起什么兴致啊。

    战争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过程,对手的强大也能把自己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

    一连一整日清军都是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这让何守义大为起疑。

    清军现在不应该抓住机会吗?

    等到国姓爷得胜归来,施琅还有什么机会?

    如果说一开始施琅试探一下还无可厚非,但一直这样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清军的人数也没有增加。

    这证明这些不是清军的先锋而是全部军队!

    何守义越发看不明白了。

    这个施琅到底在筹划什么?

    其实不管施琅在筹划什么,最终目的都是攻城拔寨。

    那么如果他不想拿下杭州,他还想拿下什么呢?

    何守义仔细想了想,发现只有可能是一个答案!

    南京!还有什么比杭州有吸引力的?恐怕只有南京了!

    嘶!何守义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施琅如果说佯攻杭州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实则率主力攻打南京呢?

    这不过是一个障眼法罢了!

    何守义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心中直是忧急如焚。

    虽说世子殿下那里有不少主力军队,但总共也就是两万人。

    施琅如果率几倍兵力围攻,世子殿下真的能够顶得住吗?

    这可是南京啊,容不得丝毫错漏。

    何守义实在放不下心,即刻命令亲兵派人去南京送信,就说攻打杭州的清军不太正常,叫世子殿下提防施琅。

    不管怎么说多留个心眼总是没毛病的。

    施琅和马逢知达成协议后斩白马为盟。

    一个简单的仪式后,二人组成的庞大水师便从崇明岛出发,由长江口进入一路逆流而上。

    明军实际控制的沿江一代无非就是安庆南京镇江瓜州。

    故而清军水师一开始行进的十分顺利。

    虽然是逆流而上,但在关键的地方拉纤配合划船速度也不算太慢。

    按照施琅的估算,几日后就能到达镇江。

    不知道现在杭州那边的战况如何了,希望能够拖的时间久一些吧。

    那边拖得时间越久,南京明军反应的便越慢。

    甚至有可能施琅率主力拿下镇江后明军才如梦方醒。

    若是这般拿下南京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时间,时间现在无疑是最宝贵的。

    这次施琅之所以下了这么大的赌注,不是为了证明他有多了不起,而是要把属于他的东西夺回来。

    郑成功?

    郑成功算什么狗东西。

    凭什么对他呼来喝去?

    郑成功还杀了施琅的家人,这可以算是不共戴天之仇了。

    如果施琅不报此仇,岂不是猪狗不如?

    施琅听说如今留守南京的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他便决定破城后要把郑经捉来慢慢折磨。

    他不但要让郑成功感受到丧子之痛,还要狠狠的侮辱他。

    施琅已经想好一旦活捉了郑经,就命人把他阉了做太监。

    他会命人把消息传播出去,堂堂郑成功的儿子是太监!

    哈哈哈,一想到这里施琅便笑的合不拢嘴。

    他要报复,他要狠狠的报复!谁都拦不住他。

    “施将军,镇江城前的江面算是比较宽广的,届时我们一字排开齐攻否?”

    马逢知的话将施琅从幻想之中拉了回来。

    “嗯?”

    “施将军,你有在听吗?”

    马逢知见施琅魂不守舍的,有些不满的问道。

    “啊,施某在听,施某在听呢。”

    施琅眯着眼睛,赶忙赔上笑脸道。

    “唔,我说咱们到时要不要一字排开,还是分先后主次?”

    施琅是何等的精明,他一听就知道马逢知是存了保留实力的想法。

    马逢知虽然答应了同他一起来攻,但未必肯出全力。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换做是施琅,他也未必会倾尽全力啊。

    “施某来主攻吧。”

    施琅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马逢知多费唇舌,遂径直将主攻的责任揽了下来。

    “好,那我就掩护施将军!”

    马逢知等的就是这句话,满意的补充道。

    施琅心道这个马逢知脸皮还真是够厚的。

    届时明明是他们围攻镇江,镇江明军自顾不暇哪里会来出城进攻。

    有啥可需要掩护的?

    “对了施将军,马某听说了一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马逢知吞了一口吐沫,笑吟吟的说道。

    “马提督请讲。”

    虽然知道马逢知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可施琅还是让马逢知继续说了。

    “马某听说皇上的身子近来不是很好。”

    施琅心中苦笑,这个马逢知果然想法颇多。

    若这次不是他主动找来,怕是马逢知已经做好了叛清投明的准备。

    但一来一回之间形势完全变了,马逢知又选择了替大清效力。

    但可以看出马逢知还是有些没底的,不然他也不会向施琅打听顺治皇帝的健康情况。

    不过这回他算是问错人了。

    施琅怎么可能知道顺治是否健康?

    “上次出京已经是一年前了,当时皇上身体很好。”

    施琅只得如实说道。

 第三百九十一章 登州布局(第七更求订阅求月票)

    “这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变化恐怕很大吧?”

    马逢知话里有话,施琅如何听不出来。

    “皇上身体如何不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该忖度的。不过皇上是天子,应该会万寿无疆的。”

    马逢知听了直是想笑。

    这个施琅还是挺会装的啊。

    什么天子受命于天,万寿无疆的鬼话也说的出来。

    自古以来当皇帝的都是短命鬼。

    不要说万岁千岁了,就是活过五十的都不多。

    顺治虽然年轻,可据说身子骨一直都不硬朗,隔三差五的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