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90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90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七和王二麻子怎么安置着实是个难题。

    二人在登莱有根基,分别自封为总兵。

    可到了宁波他们的名号自然没用了。

    天子降下圣旨之前他们最好不要有动作,不然容易惹得天子怀疑。

    甘辉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不说这些了,今日何某做东,宴请二位!今夜不醉不归!”

    甘辉和李石头本想推却,但何守义实在是太热情了,他们要是拒绝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便应下了。

    南京,紫禁城。

    朱由榔这几日一直把精力放在了珍妮机的研制上。基本的框架已经搭建了出来,只有一些细节还在调整。

    朱由榔亲自过问,跟工匠讨论一些可行性的问题。

    深入下来朱由榔才发现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

    “陛下,赵总兵求见。”

    赵旭?

    朱由榔愣了一愣。

    “叫他进来吧算了,还是朕出去吧。”

    一想到这里也不是议事的地方,朱由榔索性阔步走了出去。

    “赵总兵是什么事要急着见朕?”

    “回禀陛下,好像是李副将回来了。”

    “哦?”

    朱由榔颇是有些惊讶。

    李石头回来了?看来登州那边应该有结果了。

    “宣他进来吧。”

    “遵旨!”

    很快韩淼便把赵旭和李石头一起带到了院子里,二人见到朱由榔当即冲朱由榔跪倒行礼。

    “平身吧。”

    朱由榔抬了抬手,和声道:“李将军,许久未见啊。”

    他笑声道:“登州那边可好?”

    他不说还好,一说李石头当即涨红了脸道:“臣让陛下失望了。登州没守住。鞑子调集了十几万大军,五六万的八旗军。最终臣和于将军、王将军、甘将军商议,决定组织百姓撤离。”

    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榔还是感到很失望的。

    于七起义迅速拿下登莱,狠狠扇了满清一个耳光,也在满清在北方的辖境内钉下了一颗钉子。

    由于登莱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可以极大的牵制满清的精力。

    天津京师乃至辽东都在登莱的辐射半径内。

    只要登莱在明军手里,朱由榔就多一张底牌。

    但客观分析,清军派出的兵力确实远远非李石头他们能承受,及时撤退已经是最合理的决定了。

    如果一味死守损兵折将不说,登州也守不住。

    与其人地皆失不如存人失地。

    “这件事不怪你,李将军做的很好。”

    “现在百姓和军队在哪里?”

    “回禀陛下都暂且安置在了宁波等候陛下旨意。”

    “于七等人也在?”

    “是的,他们都在宁波。”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你们做的很好,用不了多久朕就会攻打浙南,届时这些军队也用的上。”

    “来人呐,拟旨。”

    朱由榔一声吩咐,韩淼立即命小太监笔墨伺候。

    “虎贲军副将李石头公忠体国,有功于社稷,加封为忠勇伯世袭罔替。”

    李石头闻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谢道:“臣谢陛下隆恩!”

    李石头万万没想到自己去了一趟登莱就能加封伯爵。

    就爵位而言他已经跟赵旭一样了啊。

    当然朱由榔心中自有计较。不论是赵旭、王二麻子还是于七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封赏。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头瘟(第四更求订阅求月票)

    只是赵旭和李石头毕竟是朱由榔亲手提拔的心腹,和外人还是不一样的。

    朱由榔对他们要更加笼络,绝对不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丁点的委屈。

    “这束玉带朕赠给你,来!”

    朱由榔解下腰间玉带,示意李石头要给他亲手束上。

    大明皇帝的腰带基本都是虚束的,起到的只是一个装饰的效果。故而朱由榔即便解下腰带也不会影响整体的袍服效果。

    这可吓坏了李石头。

    要说天子封赏他为伯爵,这还在他的预料范围之中。

    可天子直接把腰间的玉带解下来,要亲手给他戴上,就着实令李石头受宠若惊了。

    “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器重恩赐。臣惶恐。”

    李石头向后退了半步,坚辞不受。

    朱由榔板着脸道:“李爱卿这是要抗旨不尊吗?朕命你过来。”

    这下李石头着实没办法了。

    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忠君爱国。

    忠君思想是牢牢扎根在他心中深处的。

    何况他如今的一切都是朱由榔给的。

    如果没有朱由榔他还是一个在街边田头讨饭吃的孤儿。

    皇帝陛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成为堂堂将军领兵一方,如今又封了伯爵。

    他又怎么会违背皇帝陛下的旨意?

    尽管这个旨意看起来有些难以接受。

    李石头缓缓挪动步子,显得十分无奈。

    朱由榔却不管这么许多,他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这样李石头就是再不情愿也没有办法了。

    他亲自将玉带给李石头束上,然后又调整了一番格板的位置,仔细的端详了片刻这才满意的点头道:“不错,真的不错。李爱卿佩戴这束玉带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李石头心中无奈极了,天子这么说他又不能反对。

    但是回到家后他肯定会立即把这御赐之物解下来,供奉在家中。

    将来若是他的孩子问起来,他也好骄傲自豪的说这是你爹当初跟着永历天子打天下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天子亲自将这玉带赐给你爹,然后给你爹束上的,你一定要当传家宝好好保管,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李石头不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次真的被皇帝陛下感动到了。

    陛下那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天子,那是最接近老天爷的存在。

    陛下一句话他就能去死,增援山东这点小事又算的了什么?

    可是陛下就是把这点点滴滴记在心上,绝不叫一个有功之臣心寒。

    “臣谢陛下恩典!”

    李石头再次跪倒在地冲朱由榔叩头。

    “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

    朱由榔亲自把李石头扶起来道:“朕要是有多几个李将军这样的忠臣就好了,那样大明中兴光复天下的速度也会快很多。”

    “陛下谬赞了,臣受之有愧。”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会,朱由榔要留李石头和赵旭在宫中用膳,二人却是坚辞不受。

    理由嘛很简单,他们不想打搅天子休息。

    毕竟天子日理万机,光是批阅奏疏已经很疲惫了,如果在花时间和臣子一起用膳,他们实在过意不去。

    这个理由朱由榔倒是认可。回想起前世陪领导吃饭,领导累他也很疲惫,双方都不爽但就是要走这个场面,实在是无趣的很。

    罢了,不愿意就不愿意吧。

    却说李石头和赵旭离开之后,朱由榔便下旨传膳。

    虽然大明如今已经坐拥最为富庶的湖广、江西,以及南直隶、浙江的一部分,但朱由榔还是保留了简朴、朴素的生活习惯。

    作为天子,上百道菜或许有些过分,但十几道菜是应该的吧?

    可是朱由榔却一直坚持四菜一汤,多一道菜他都不会吃。

    韩淼是跟在朱由榔身边的老人了,自然知道天子的这个习惯。

    他给朱由榔准备的膳食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四菜一汤,荤素搭配。

    今日的菜肴很简单,但都是朱由榔喜爱的口味。

    韩淼命人试毒确认无忧后,便一样给朱由榔盛了一小份。

    “陛下,请用膳。”

    朱由榔吃饭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喜欢别人说话。

    故而在朱由榔开始进食后,韩淼就在一旁默然不语静静的伺候着。

    等到朱由榔吃完一碗米饭,喝了一碗汤后韩淼才恭敬的把手巾奉上。

    朱由榔接过擦了擦嘴,随即递给了韩淼。

    “这些饭菜不要浪费,都赏给宫人们吧。”

    “奴婢替他们谢过陛下了。”

    韩淼见内侍们将没吃完的膳食撤下,犹豫了半天还是叹声道:“要是百姓们也有这样的福气就好了。”

    朱由榔见他话里有话,眉毛一挑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由榔知道韩淼是个聪明人,如果没有特别想表达的话,他不可能这样暗示什么。

    “朕的面前就不要遮遮掩掩了,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韩淼等的就是朱由榔的这句话,闻言立刻沉声道:“请陛下恕罪,不过奴婢有一言不吐不快。今年大旱,米价飞涨,奴婢听说城中的一些百姓因为米价贵就从老鼠洞里掏米粒,积攒起来下锅煮了吃。可老鼠洞里的米哪里干净啊。不少百姓吃了后就染上了病。这病啊似乎还传染,已经有不少百姓因为这个病死了。奴婢担心这样下去,情况可能会失去控制啊。”

    朱由榔十分警觉,听得韩淼一番描述心中已经有了个七八分的判断。

    “你说的这可以传染的疫病,可是得了的人脖子会肿的厉害,最终七窍流血而亡?”

    朱由榔一句话惊到了韩淼。

    “陛下所言不虚,凡是染上了这个疫病的基本都是这个症状。奴婢听说民间管这疫病叫做大头瘟,也叫疙瘩瘟。”

    轰隆!

    朱由榔听到这里,脑子嗡的一炸!

    好嘛,还真让他给猜到了。

    根据韩淼之前的描述,这分明就是鼠疫啊!

    一般古代荒年灾年就特别容易闹瘟疫。

    主要是因为古代人的生活为生习惯不好,再加上灾年百姓们都跟老鼠抢食吃,无形中增加了鼠疫传播的可能。

 第四百一十九章 防疫迫在眉睫(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

    鼠疫又叫黑死病,在欧洲中世纪是一种最为恐怖的传染病。

    其实在明末也曾经爆发了许多次鼠疫,只是因为多局限在一地,没有大面积扩散,故而在史书上少有记载。

    最出名的就要属崇祯十六年末京师的鼠疫了。

    据记载,这场鼠疫爆发于崇祯十六年的冬天,结束于崇祯十七年的春天。

    也就是说这场鼠疫见证了崇祯的绝望,见证了北京城的告破,见证了李自成的入城,见证了满清的入关!

    十分巧合的是,李自成入城的时候鼠疫还在继续,而在满清入城的时候鼠疫已经消失了。

    这当然不是什么单纯的巧合,不少人认为是天气转暖的缘故。

    总之,满清的运气很不错,利用了一场天灾牢牢的稳固了北方的统治。

    其实古代鼠疫爆发的很频繁,只是一般每次最多在一个县城的范围内传播。

    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个县城的人全部染上疫病相继死去。但由于古代的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加上古代人的乡土观念,基本上疫病不可能大规模远距离传播。

    这也是古代历史上少有特大瘟疫的缘故。

    崇祯十六年的大鼠疫可以算是最可怕的了。

    如今鼠疫又在南京城中有了苗头,由不得朱由榔不紧张。

    大明好不容易才有了些气色,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

    干旱归干旱,朱由榔相信只要通过赈济粮食,军民一心是能够挺过去的。

    可是瘟疫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

    若是防控不及时,任由疫情蔓延,很可能就会变成崇祯十六年京师的那场大头瘟!整个京师最后如同鬼蜮,尸体成堆的烧掉!

    朱由榔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事实上,他认为现在应该只是疫情的初期,如果合理的介入,进行积极防控的话,这场鼠疫应该是能够压下去的。

    “传旨,命张本兵、忠王、晋王,速速入宫面圣。”

    这种时候容不得片刻的犹豫,朱由榔决定立即跟几位重臣商议具体防疫事宜。

    韩淼不曾想他就是提了一句,天子会如此重视,连忙道:“陛下放心,奴婢这就去命人传旨。”

    郑成功正在府中吃饭,王府管家禀报说宫中来了钦使。

    郑成功连忙放下筷子,快步赶到中厅。

    “敢问钦使有何要事?”

    郑成功表现的很客气。对方虽然是个太监,但代表的毕竟是皇上。他还是应该礼遇一些的。

    “哎呀忠王殿下就别客气了,皇上宣您入宫面圣呢。您啊还是赶紧跟着奴婢走吧。可不能让皇上久等啊。”

    那太监也不管郑成功有没有吃完饭,上前一步拉着郑成功的袖子就要往外走。

    郑成功直是哭笑不得,但又不能表露出来,简直要被憋死了。

    “咳咳,中使能否容本王前去更衣?御前失仪怕是不妥啊。”

    “哎呦我的殿下呀,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那些!陛下可是点了您的名字,命您速速入宫的。若是误了时辰,陛下怪罪下来,奴婢的脑袋怕是要搬家啊。”

    那太监故意说得夸张一些,这样郑成功就不好拒绝了。

    他叹了一声道:“罢了,我这便随中使入宫。”

    却说郑成功风风火火的随太监出了府,二人翻身上马径直朝宫城而去。

    郑成功的府邸距离宫城并不远,很快便抵达大明门前。

    二人翻身下马,走到大明门前。

    皇城中不得跑马这是铁律,便是郑成功也不能违背。

    锦衣卫上前查验了郑成功和太监的腰牌,又恭敬的送回来。

    “殿下请。”

    郑成功和太监相继穿过门洞进入皇城,快步朝宫城走去。

    快到宫城午门前,郑成功却意外的发现了张煌言,而且李定国竟然也在。

    “沧水兄,晋王你们也在?”

    郑成功上前打了个招呼,张煌言和李定国便扭过头来跟郑成功寒暄。

    其他几个太监见状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连忙催促道:“我说两位殿下,本兵大人,有啥话等到面见了陛下再说也不迟啊。这陛下可还在乾清宫等着呢。”

    郑成功、李定国和张煌言这才觉得有些不妥,赔笑道:“我们这便去。”

    却说三人被太监带到乾清宫时朱由榔确实已经等的很着急。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只能说古代的通讯实在太不便捷了,即便这些重臣住的离皇城很近,但真的赶来也得至少半个时辰。

    朱由榔见到郑成功等人后,三人还是一脸茫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