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197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197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来亨十分不屑的说道。

    “袁叔叔,你莫要替他们可惜了? 不值得。”

    袁宗第耸了耸肩道:“我怎么会替他们可惜呢。我只是觉得若是没有这些人助纣为虐? 为虎作伥? 天下不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的处境也不会一度那么艰难。”

    李来亨点了点头。

    袁宗第这话倒是不假。

    大明一度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眼瞅着就要亡国灭种? 但皇帝陛下还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站了出来? 带领他们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事实证明,只要汉家儿郎有骨气报团取暖,翻盘是可以做到的。

    虽然这个过程有些艰难曲折,但总归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救我,救我!袁叔叔救我!”

    便在这时二人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抬头去瞧? 迎面而来的不是刘兴明又是谁?

    只见刘兴明沿着清兵尸体堆起的京观一路狂奔? 一边喊一边高声呼救:“我爹他疯了? 袁叔叔救我!”

    二人再将目光往后挪去? 果然发现了紧随刘兴明而来的刘体纯。

    刘体纯手中攥着一只白蜡杆子,显然十分的愤怒。

    “小兔崽子,有种别跑? 老子打断你的腿。便是养你一辈子,老子也不想看着你在这里逞强好胜!”

    刘体纯千叮咛万嘱咐,不叫刘兴明飞热气球,可是刘兴明就是不听。

    在战况最为激烈的时候,刘兴明带着一众亲信跳上了热气球飞上了天,利用手榴弹空投直接炸死了凤阳知府,并给明军先锋登上城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固然于大局有利,但在刘体纯看来,这个兔崽子简直就是把他说过的话当做耳旁风。

    老刘家就他这么一个独苗啊。

    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老刘家岂不是要绝嗣了!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刘体纯还不信了,他堂堂一个大明国公还制服不了一个半大小子!

    袁宗第看到这番场景只觉得好笑不已。

    “咳咳,老哥哥你这是何必呢。兴明这也是想帮忙嘛。而且他此番立下了大功,若不是他突然出现打破平衡,这攻城战还不知道要多死多少弟兄呢。”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刘体纯就是觉得很不爽。

    好嘛,你倒是逞强好胜逞英雄了,叫老子在这里提心吊胆的。

    “臭小子别跑,现在翅膀真是硬了啊,老子打你竟然都敢跑了。别跑!”

    刘兴明哪里管这些,朝着李来亨的方向便是一路狂奔。

    这白蜡杆子可不是闹着玩的,抽在身上怎么也得掉一层皮!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安之觐见(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刘兴明跑到李来亨的身边,绕着李来亨转了个圈,又躲到了袁宗第的身后。

    “袁叔叔救我!”

    刘兴明一脸委屈的高呼道。

    袁宗第本就是很宠爱刘兴明这个世侄,见刘体纯蛮不讲理耍起老子威风,咳嗽两声道:“老哥哥差不多得了。当着这么多人,你不害臊我还替你害臊呢。”

    刘体纯到底是不比当年了,追着刘兴明跑了半条街,早已是累的气喘吁吁。

    袁宗第搭了个台阶,他也正好就坡下驴。

    “要不是老袁你替他求情,我今日非得把他的屁股打烂!”

    袁宗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哈哈,老哥哥真有你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这大侄子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呢。可人家明明是立了个大功啊。”

    “狗屁的大功!”

    刘体纯十分不爽:“没他出头我们就拿不下凤阳了?没他出头我们就打不赢这仗了?这小子越发争强好胜了,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听到这里李来亨有些忍不住了。

    “袁叔叔,容我说两句。我倒是觉得兴明现在越发出息了。您可别忘了兴明现在是陛下眼中的红人。您要是把他打坏了,咱们也没法给陛下交代不是吗?”

    “就是就是,爹你不看僧面看佛面啊。皇上可是最宠我!”

    刘兴明这不接话还好,一接话刘体纯心中的怒火蹭的一下又冒出来了。

    “大人说话,哪里有你插嘴的份。你小子是皮痒了吧,好啊还学会拿陛下压我了。”

    刘兴明被刘体纯这一下吓得不浅,缩了缩脖子又躲到袁宗第的身后。

    “哈哈差不多得了。老哥哥,我们还得清点府库呢。”

    刘体纯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差点被这小子气的误了大事。”

    说罢瞪了刘兴明一眼:“等会再收拾你!”

    却说明军拿下凤阳后,李来亨当即写了一封捷报命人加急送回南京。

    如今夔东军作为先锋主力在前方攻城拔寨,自然要把功劳晒一晒。

    皇帝陛下明摆着给夔东军表现的机会,李来亨他们可不能抓不住。

    身在南京紫禁城的朱由榔看到这份奏报后着实大喜。

    凤阳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朱家龙兴之地啊!

    大明有三都,北都、南都、中都。

    凤阳便是这中都。

    拿下凤阳,朱由榔至少可以坦然面对朱家列祖列宗了。

    他之所以命夔东军出征,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

    虽然从目前来看李定国和郑成功都表现得忠心赤胆,但难保他们的手下有想法。

    都是功臣,朱由榔自然不能厚此薄彼。

    但要想一碗水端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派李定国出征,郑成功方面会有想法。

    反之亦然。

    而派夔东军出征就不同了。

    相较于李定国和郑成功,夔东诸勋实力最小,名望也最小。

    即便挣得了功劳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郑成功和张煌言也不会有攀比之心,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可以归为帝王心术,不足为外人道也。

    拿下凤阳后南京的北大门便算是有了,接下来明军要尽可能的拿下庐州府。

    大体来说庐州府在南京的西边,和河南接壤。

    拿下庐州后明军便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去打扬州、淮安、苏州、松山等地。

    势头越好,朱由榔越是求稳。

    如今大好的局势是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朱由榔可不希望因为一次冲动就葬送好局。

    拿下凤阳一共花了十天? 比朱由榔预想中的还要短。

    只能说江西之战明军把清军南方的精锐打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这些绿营兵也是空有数量,战斗力抠脚。

    明军只需要稳住阵势,一点点的推进? 光复南直隶只是时间问题。

    朱由榔已经在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了。

    拿下南直隶之后最大的威胁便是盘踞在浙南的施琅。

    可惜郑成功上次回援镇江没能把施琅歼灭? 放这个贼子跑到了海上。

    施琅一口气跑到浙南和朗廷佐汇合。

    其结果就是这支海上实力不俗的水师随时可能威胁南京。

    这自然是朱由榔不能准许的。

    拿下浙江是必须的? 这个任务朱由榔准备交给郑成功。

    郑成功和施琅素来有恩怨,那就新仇旧恨一起算吧。

    “陛下,文阁老求见!”

    便在朱由榔谋划战局时? 韩淼出现在了身边恭敬的说道。

    “哦?”朱由榔颇是有些惊讶:“快快请进来。”

    朱由榔对于文安之是十分敬重的。

    他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十分茫然无措。

    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平复下来心情。

    他努力思索可以依靠的忠臣良将。

    大将他想到了许多? 但良臣他只想到了一个文安之。

    那时文安之还在川东组织大军征讨重庆。

    朱由榔还无法见到文安之,但他知道只要有文安之在就有希望。

    他拼死守住昆明,随后立即决定攻打重庆。

    明军一路入蜀? 随后来到奉节和文安之汇合。

    亲眼见到已经七十岁的文安之的那一刻朱由榔心里无比的踏实。

    文安之跟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啊!

    后来君臣二人在征讨重庆的过程中朝夕相处? 朱由榔发现文安之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这在周遭的近臣中是绝对找不到的。

    朱由榔当即就决定把文安之提为内阁首辅? 大明需要这样的能臣支撑。

    外修内攘? 固政安邦。

    有文安之在朱由榔就可以踏实的把内政交出来? 把全部精力放在征讨东虏上。

    可以说君臣二人是配合十分完美。

    很快文安之便被内侍引领着进了殿。

    见到朱由榔文安之拱手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文阁老不必多礼? 来人啊给文阁老赐座。”

    朱由榔发现这一两年文安之又苍老了不少,七十来岁的年纪真是见一回少一回。

    故而朱由榔十分珍惜和文安之相处的时光。

    都说长命百岁,可真正能够活到一百岁的又有几人呢。

    “不知文阁老入宫有何要事?”

    “启禀陛下,老臣此来是为太子殿下。”

    文安之一开口便让殿内的氛围冷了下来。

    “为太子而来?”

    朱由榔其实早该想到的啊。

    文安之不仅是大明的首辅,朱由榔的心腹? 还是太子的恩师。

    说来当时还是朱由榔拉着朱慈煊的手叫他拜文安之为师的。

    如今朱由榔敲打朱慈煊? 文安之这个做老师的自然有些看不下去了。

    “陛下? 太子殿下聪颖无双? 就是少年心性有时沉不下心来。老臣觉得陛下还是不要给太子殿下太多压力了,这样过犹不及啊。”

    文安之在朱由榔面前没有什么可遮掩的,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

    朱由榔听了倒也不生气。

    他清了清嗓子道:“文阁老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道?可正因为太子是储君? 是大明的未来,朕更要严格要求他。不然将来朕百年之后,还不知道他要把大明带成什么样子呢。这件事,朕心中有数。”

 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不准(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文安之的态度很坚决,朱由榔的态度也很强硬。

    君臣二人第一次因为一件事产生了分歧。

    而这件事关乎到国本,关乎到大明的兴衰。

    文安之觉得对太子的教育应以疏导勉励为主。

    朱由榔却觉得不能把太子泡在蜜罐里,适当的敲打能让太子更好的成长。

    这就像一件事从两个角度看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

    可能无关对错,只是理解的方式不同罢了。

    “文阁老,这是朕的家事”

    “陛下,天家无家事!”

    朱由榔被噎的哑口无言,似乎文安之说的没什么毛病。

    这个老头倔起来当真是有些可怕。

    沉默了良久,朱由榔才叹道:“太子资质是还不错,但是任由其发展结果恐怕不会像文阁老想的那样。”

    “老臣只希望陛下不要再重蹈世宗皇帝、神宗皇帝的覆辙”

    朱由榔苦笑。

    这话也只有文安之敢说。

    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神宗呢就是万历皇帝。

    当年嘉靖皇帝因为信了道士二龙不相见的说法,对几个子嗣极为冷漠。

    皇三子裕王一年也见不到老爹几次,别说太子之位了,便是藩王应有的例银都被严嵩父子克扣。

    堂堂王爷混的这么惨也是没谁了。

    后来嘉靖皇帝驾崩,裕王作为长子顺利继位,在选年号这个环节裕王着实秀了一把。

    老爹刚刚死,他就选了个隆庆的年号,啥意思不言自明。

    这是着实被嘉靖皇帝恶心透了啊,借着选年号的机会狠狠的发泄了一回。

    但也许是被压抑了太久的时间,隆庆皇帝上位后疯狂发泄,沉溺女色的他只做了六年皇帝就驾崩了,接着幼帝万历上位。

    万历皇帝呢也继承了他爷爷刻薄寡恩的性格,对长子朱常洛不闻不问,甚至连长子出阁读书的时间都一拖再拖。

    群臣为这件事进谏,他干脆一怒之下不上朝了。

    如此任性和小孩子也没什么分别。

    和他爷爷嘉靖一样,万历也当了很久很久的皇帝。

    等到万历好不容易咽了气,太子朱常洛上位。

    跟隆庆一样被压抑许久的朱常洛疯狂发泄。

    只是他的体质似乎不如隆庆皇帝,沉溺女色一个多月就暴毙,号称一月皇帝。

    两长两短绝不是巧合,这两个皇帝短命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父皇当了太久的皇帝太过强势。

    他们压抑自己太久,猛然成了至尊狂喜之下疯狂发泄,掏空了身子一命呜呼。

    文安之是希望朱由榔不要像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一样对太子过于苛刻,造成当年是悲剧啊。

    这件事换做旁人真的不会说。

    文安之是真的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啊。

    “文阁老放心,朕有分寸的。”

    朱由榔沉声道:“太子是朕的独子,这一点文阁老应该清楚。”

    朱由榔的子嗣不少,但失散的失散早夭的早夭。

    这种情况下朱慈煊便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

    朱由榔便是再敲打朱慈煊,将来大位还得朱慈煊去继承,这一点和嘉靖、万历的情况很不一样。

    嘉靖还有景王可以选择,万历则是想把皇位传给福王。

    听到这里文安之确实心安了不少。

    皇帝陛下确实目前只有太子一个子嗣。

    虽然皇帝陛下春秋鼎盛,还可能再诞育子嗣,但新的皇子长大成人也得十几年,那时太子的位置应该稳固了吧?

    作为太子的老师,文安之自然要替太子着想? 但他其实更多的是替大明的未来着想。

    如今皇帝陛下三十多岁,太子十几岁。

    皇帝与皇储的年龄结构十分合理。

    将来的皇权交接应该会很顺利。

    而如果皇帝陛下现在诞下一名皇子,将来皇权交接时主少国疑难免会有动荡。

    而大明经不起折腾了啊。

    “既然陛下乾纲独断? 老臣便不多言了。”

    天子的这个表态文安之很满意。

    他自然没必要继续争下去。

    “陛下? 老臣此来还有一事。”

    文安之顿了顿道。

    “哦?”

    朱由榔吃了一惊。

    他还以为文安之这次入宫是专程为太子来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