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304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304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

    不管其他人怎样,李来亨的态度至少都是如此。

    抛开这个层面,李来亨也没用什么忌惮的事情了。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比拼的实力,而是心态。

    谁的心态更好谁就能占据绝对的上风。

    而清军的心态显然已经崩了。

    从最近清军的状态中李来亨明显可以看出绿营军们心不在焉,打起仗来只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完全没有拼命的心思。

    李来亨甚至听说是因为清廷方面动了退出关外以求保全的念头。

    若真是如此,也不怪绿营兵们无心恋战了。

    毕竟连主子都不想守了,他们守来为了什么?

    不日李来亨所率夔东军便已经抵达了太原城外。

    为了验证传言属实与否,李来亨写了一封亲笔信,命人绑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内。

    上战伐谋,攻心为上。

    他倒要看看清军守将的态度。

    如今的太原总兵名叫刘昭。

    若论资历他可谓弘光朝就降清的元老,这么多年累积下来却也只做到了一个总兵。

    其中固然有他本人没有背景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清廷整个晋升体制的问题。

    身为汉人,除非像吴三桂一样有着献出山海关的滔天功劳,否则最多是做到一镇总兵,算是到头了。

    本来呢刘昭混着混着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毕竟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大伙儿都是给皇帝当差,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然待遇都一样,也就没啥可抱怨的了。

    可谁曾想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

    本以为清廷已经坐稳了江山,谁曾想永历皇帝垂死病中惊坐起,仿佛二祖附体一般,竟然一通操作把大明给救活了。

    他不但把大明救活了,甚至借助各方势力先是突破了洪承畴的封锁夺取江南,进而北伐光复失地。

    短短几年时间竟然让大明从一隅之地变成了胜势。

    纵观历史恐怕也只有汉光武帝刘秀可以一比了。

    刘昭是一个没啥见识的人,但他也很清楚如今气运是在大明这一边。

    要想逆势而为那是找死。

    更何况近来有消息传出,清廷方面想要逃出关去避祸。

    虽然不能确定消息真假,但有道是无风不起浪。

    刘昭认为既然消息能传出来,至少说明了清廷确实动了心思。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刘昭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将士们在前线拼命,皇帝和太皇太后却心想着跑路。

    这仗还怎么打?还打个什么劲?

    其实归根到底爱新觉罗家就没有认为中原是自家地盘吧?

    他们抱着捞一笔就跑的心态入主中原,不曾想可以一混就是十好几年。

    最终被人赶跑也没啥可失望的。大不了退回辽东老家继续过着安生日子。

    可刘昭这些绿营将领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宣誓效忠满清,到头来弄得一身骚里外不是人。

    满清倒好,一拍屁股走人了。

    留下刘昭这样的绿营将领进退两难。

    正当刘昭犹豫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来亨的一封信让他动了心思。

    李来亨那是谁?

    那可是大明皇帝亲封的临国公。

    虽说如今国公遍地走,但好歹也是仅次于王爵的存在。

    李来亨多多少少也可以代表明廷的态度吧?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把信看了再说。

    看看又不会吃亏。

    却说刘昭展开信来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李来亨在信中允诺,若是开城投降会给予他很丰厚的条件。

    若真是如李来亨在信中所说,那可真的是赚到了。

    不过刘昭仔细一想也是,败军之将那是肯定没有任何谈判的条件的。

    但是他不是啊,至少现在不是。

    只要他想,完全可以坐拥献城之功改换门庭。

    太原城可不是一般的城池,那是堂堂山西省城。

    要知道如今太原城中还有几万兵马,明军如果要硬攻的话不知要损失多少人。

    而如果刘昭直接开城投降的话,明军的这些损失就都不必要了。

    动动嘴皮子就能免掉一应损失,换谁谁不去做?

    仔细这么一想,就全都能想明白了。

    现如今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回复李来亨了。

    刘昭确实是动了投降的心思,但该怎么投降,以什么条件和姿态投降刘昭确实没想好。

    若是条件没谈好那岂不是亏的慌。

    嗯,至少回信方面要仔细斟酌一二。

    刘昭也不着急回信,而是叫来军师二人字斟句酌的推敲了起来。

    花费了大半个时辰,二人才算是将回信的初稿攒了出来。

    刘昭对于这封回信还是比较满意的,首先信中明确的表达了态度,其次也表明了诚意。

    至于条件嘛也委婉的提到了,但不至于让人觉得不舒服。

    以刘昭目前的身份,能够把信写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接下来就是把信送出去等待李来亨的态度了。

    只要李来亨接受刘昭的条件,刘昭就会毫不犹豫的打开城门投降。

    如果李来亨不同意也不要紧,双方可以就条件慢慢的谈慢慢的磨嘛。

    必要的话刘昭也是可以做出一些让步的。

    总之刘昭已经打定了投降的心思,只要不出意外这献城之功他是要定了。

    …

    …

 第六百六十七章 刘昭献城(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有道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当李来亨看到刘昭的回信时却是笑了。

    这个刘昭还真是有点东西。

    短短的一封信,该说的话都让他说了。

    不过至少刘昭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没有让李来亨感受到丝毫的傲慢。

    但是刘昭也确实提出了他的条件。

    刘昭的条件很清楚,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必须保证他和他的家人的安全。

    这一点自然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李来亨自己就能拍板,根本不用惊动皇帝陛下。

    但这第二条嘛就有些让李来亨为难了。

    刘昭希望明廷能够保证他能够官居原位。

    如果刘昭献出太原城的话肯定是有献城之功的,可他毕竟是降将,能不能继续领有总兵之职他说了不算,李来亨说了也不算,只有皇帝陛下说了算。

    李来亨是不能够直接答应刘昭的,不然会有越权之嫌。

    若是传到了朝廷那边即便皇帝陛下不追究,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们也不会放过李来亨。

    李来亨是不打算拿自己的前途和夔东军诸将的前途来赌的。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看书领现金红包!

    这是对他的不负责更是对夔东军的不负责。

    当然,李来亨可以先把这条条件略过去去看第三条。

    刘昭在第三条条件中明确的指出希望李来亨能够允准他继续保留嫡系军队。

    这一点就有些过分了。

    李来亨觉得即便报到皇帝陛下那里陛下也不会同意的。

    要知道朝廷对待投降的清军一般都是打散了充入各营之中。

    若保留其编制,其随时都有可能反叛。

    刘昭到底是不知道大明朝有这个不成文的规矩还是在试探李来亨和皇帝陛下的底线?

    李来亨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能够混到这个位置的人,有几个是傻的。

    刘昭肯定也不傻。

    刘昭的态度其实就是在试探,如果李来亨松了口那就证明在大明的心目中太原城的地位还是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

    如果李来亨不松口,刘昭就明白太原虽然重要但明军完全有实力亲自夺回来。

    两种态度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刘昭的态度变化。

    或者说从一开始刘昭就是准备了两手准备的。

    以不变应万变,这倒真是个机智的人。

    李来亨稍稍思忖了片刻,便命人准备了笔墨纸砚准备回信。

    首先,李来亨在信中肯定了刘昭投诚的想法。

    继而李来亨在回信中逐条回复了刘昭的要求。

    第一条李来亨直接答应了,第二条李来亨表示会写一份奏疏尽可能的替刘昭去争取。至于第三条李来亨也明确的表示不可能实现。

    这封信写完之后李来亨立即命人绑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内。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刘昭的反应。

    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太原城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双方谈不拢,李来亨也不介意动干戈。

    毕竟他也有底线要守,不可能毫无底线的任由刘昭去挟持。

    明军现在才是优势的一方,掌握了主动。

    刘昭当然也可以提条件,但是却不能毫无节制。

    很快刘昭就收到了这封信。

    事实上他已经料到了李来亨回信的内容。

    略微有些惊讶的是,李来亨针对第二条条件竟然提出了会替刘昭尽力去争取。

    这一点是刘昭万万没有想到的。

    其实刘昭就是在试探李来亨的底线。

    见李来亨答复如此,刘昭悬着的一颗心也算是可以放下了。

    “皇帝陛下真的会让我官居原职吗?”

    刘昭不停扪心自问。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确实没有什么可奢求的了。

    至于第三个条件,刘昭也很清楚他提的有些无理。

    任何皇帝只要脑子没有被驴踢了就不能答应。

    皇帝不答应,各个臣子将领们自然也不可能答应。

    这点倒是无妨,只要官位不变,刘昭并不介意一些细节的调整。

    看来可以准备投降事宜了。

    “来人啊,笔墨伺候。”

    刘昭心意已决后立即命人准备笔墨纸砚开始回信。

    在回信中刘昭表示自己愿意投降,并在信中明确了投降的具体事宜。

    投降也有很多细节,必须说明白了李来亨才会心安。

    写好之后刘昭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命人绑在箭矢之上射到城外去。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李来亨就等到了回信,这一点他是没有想到的。

    他迫不及待的将信纸从箭矢上取下展开来看,待看到信的内容后李来亨长松了一口气。

    嗯,答应投降就好啊。看来这个刘昭也算是一个明白人。

    李来亨巴不得刘昭现在就打开城门。

    …

    …

    虽然是出城投降,刘昭还是准备的挺隆重的。

    所有文武官员包括千总以上的将领全部放下武器排成列出城受降。

    打开城门的那一刻,刘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明军队伍。

    那一刻他十分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罪臣刘昭拜见临国公。”

    刘昭走到距离李来亨几十步外跪倒在地道:“恳请临国公接管太原城。”

    “刘将军快快请起。”

    李来亨将刘昭扶了起来,和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刘将军能够痛改前非,弃暗投明实在是明智之举。良禽择木而栖,刘将军必定前途似锦。”

    其实这不过是李来亨说的场面话,明眼人都清楚降将能够维持原状就算不错了,何谈什么飞黄腾达。

    刘昭虽然有献城之功,但这不过是加速了明军收复太原罢了。

    实际上明军早晚都能拿下太原。

    所以刘昭之功也只能算是说得过去罢了,并不能说多么了不起。

    但对李来亨和夔东军来说这毕竟减少了明军的伤亡。

    如此一来他多少应该表达对刘昭的感谢,至少面上如此。

    “临国公实在是太客气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临国公有什么吩咐尽管来,末将一定唯临国公马首是瞻。”

    “嗯,先交接一下城防吧。其他的可以慢慢来。”

    李来亨和声说道。

    “这个临国公请放心,包在末将身上。一个时辰内就能完成。”

    刘昭拍着胸脯大包大揽道。

 第六百六十八章 撤离山海关(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郑经接到甘辉的奏报后,立即马不蹄停的赶向昌黎,想要在孝庄和康熙逃出山海关之前截获之。

    这可是通天的功劳啊,换做是谁也禁不住这么大的诱惑。

    如果郑经能够抓住,不说一飞冲天,至少也可以拿下北伐功劳中数一数二的大功。

    经过这么多次的历练,郑经的临事处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他的调度下明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昌黎。

    但让郑经有些失望的是,当明军抵达昌黎城的那一刻却发现昌黎城成了一座空城。

    郑经率部进入昌黎城中,发现军营之中还有刚刚燃尽了篝火。

    很显然清军刚刚离开不久。

    郑经一声令下,明军奋起直追。

    只要还有一丝的机会他们就不会放弃。

    山海关!

    当孝庄看到矗立在眼前的一座雄关时,心情可谓是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八旗铁骑就是从这里入的关,随后一路南下直捣黄龙拿下京师。

    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清军就席卷天下将整个江南变成自己的跑马场,那时清军是何等的威风啊。

    孝庄也根本就不曾把明军放在眼里。

    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清却跟换了一个人一样,而明军也脱胎换骨。双方身份的改变让孝庄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不因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管孝庄愿不愿意接受,它就是如此。

    “出关吧。”

    孝庄叹了一声有些无奈的吩咐道。

    她十分清楚迈出了这一步再想回头就不太可能了。

    至此大清将走上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

    看书还可领现金!

    迈出这道门,大清将走入全面防守的节奏。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事已至此不走也得走了。

    “太皇太后,奴才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知何时老索尼凑到了孝庄的身旁。

    孝庄点了点头道:“你说吧。”

    “太皇太后,我们虽然出了关,但这山海关不可不守。奴才建议留下万余人驻守山海关。一来可以阻截延缓明军的攻势。二来呢,也可以作为一个信号示警。一旦明军攻来立即燃起烽烟,这样即便我们远在别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