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315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315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师船只停靠在海湾后一大票人想要趁着清军不备夺取海湾控制权,从而控制全岛。

    可他们发现岛上的建筑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住过了,寻觅了半天也见不到一个人人影。

    在经过一番细致的搜查后,二人才断定觉华岛已经被清军遗弃了。

    如此看来他们来觉华岛是真的来对了。

    不费一兵一卒就已经有了落脚之地,现在明军要做的就是尽快安顿下来。

    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除主岛外,其余三小岛分别名为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

    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

    孙承宗主持辽东事时,曾经在觉华岛主岛屯粮。

    觉华岛上屯粮城设有北门和南门,无东门、西门。

    北门南门各连港口,其见还有一条排水沟。城内粮草充足,可以屯守一年之久。

    如此一来宁远城和觉华岛互为犄角,清军攻打宁远则觉华岛可救之。清军攻打觉华岛,则宁远可救之。

    如今的觉华岛屯粮城已经残破不堪,明军首要需要做的就是修复这座城池,使得清军在此来攻之前能够拥有一整套的防御体系。

    于七跟何守义都有水战的经验,但要说经营岛屿、岛礁于七的经验显然更为丰富一些。

    他发现岛屿北部有一座石山,可以就地取材开采石头来填补这座四方城的缺口。

    这可是一个力气活,于七自然不好独断专行,而是跟何守义商量,双方各派一些人手来开采石料。

    至于剩下的人当然也不是闲着,而是开垦岛上的荒地。

    觉华岛荒废了这么久,之前开垦出来的土地早就荒芜了。

    于七放眼望去只见这些昔日的田垄之上杂草丛生,让人看来触目惊心。

    虽然他们此来带来了足够一年吃的粮食,但还是应该从长计议。不能每次都指望朝廷从登州运送粮食来,要留有后手。

    今年肯定是赶不上种植粮食了,怎么也是来年开春之后的事。

    但现在要做的是翻地,让土地至少具备来年种植粮食的可能。

    这当然是需要将士们来做的。

    所谓军垦,便是如此。

    “哈哈,这觉华岛真是个好地方啊。大哥,你看看这都是现成的营房,只要修缮一下弟兄们就能住进去了。至于这游击将军府,不就是给大哥你准备的吗。”

    王二麻子一脸兴奋,反复搓着手掌。

    “我说大哥,咱们的好日子可是来了。这天高皇帝远的,还不是一切都是大哥你说的算。”

    “慎言,这种胡话也敢说。”

    见王二麻子又开始发疯,于七狠狠瞪了他一眼。

    自家兄弟唯有自己最清楚,王二麻子哪点都好,就是这个嘴啊,上面没有一个把门的。

    “嘿嘿,大哥你怕啥。我说的又不是假的,再说了锦衣卫的手伸的再长能长到这里来?”

    王二麻子一脸的无所谓道:“我反正是问心无愧,大哥你随意。”

    “你!”

    于七摇了摇头,无奈的叹声道:“罢了,都随你吧。不过你可千万不能编排圣上,这是我的底线。”

    “那大哥可以放心了,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再说当今圣上是难得一见的雄主,我便是编排谁也不会编排他老人家啊。”

    “对了,这些营房怎么分,跟何总兵商议好了吗?”

    “还能怎么分,抓阄呗。营房有的残破一些,有的保存的完好一些。反正事后都会慢慢修缮好,无非是刚刚住进去的时候会有区别。为了公平起见,抓阄是最好的法子。”

    王二麻子拍着胸脯道:“大哥你就放心好了,这件事就包在我的身上。我一定保证办得妥妥帖帖的。”

    “你啊,真是叫人操不完的心。还让我放心呢。”

    于七对王二麻子可不抱有什么希望,只嘱托道:“我只说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起冲突,伤了和气。”

    二人正自聊着,忽然看到何守义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

    于七和声道:“何总兵何事这么急啊?”

    “于将军,大事不好了,哨探发现有鞑子的哨兵出现在觉华岛附近海域。”

 第六百九十一章 遏必隆的谋划(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明军抵达觉华岛前后进行了悉心的侦查,登岛之后又仔细在全岛范围内进行搜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迹象。

    而且从岛上废弃多年的城池、港口、田亩也可以判断出这里确实很久没有人住过了。

    这种时候为何突然会在觉华岛海域发现了清军的斥候?

    难道说这些清军是新来的?

    于七思来想去,觉得也只剩下这一个解释了。

    离觉华岛最近的城池就非宁远城莫属了。

    如果说觉华岛附近海域的清军斥候是新来的,那只可能是从宁远城来的。

    若是如此,于七他们还真的得小心谨慎才是。

    当即于七便问道:“何总兵,这鞑子斥候可捉到了?”

    何守义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这鞑子就跟田垄里的泥鳅一样,十分的狡猾,根本就抓不到。才看到我们的船,他们就一溜烟的跑掉了。”

    “这样的话,我们最好赶快把码头修好。戍城的城防也得赶快修缮,万一鞑子真的来攻,我们也能够有一战之力。”

    眼下何守义并不知道来的清军数量,也只能先这么应对了。

    “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就不信了,鞑子在关内都打不过我们,这一出关还能逆天不成。”

    “我们奉皇命前来辽东,自当要一切谨慎当先,定不可一味浪战,坏了陛下收复辽东的大计啊。”

    于七在一旁补充道。

    “报,禀报主子。据奴才们的打探,明贼已经入侵了觉华岛。”

    宁远城内,一名亲兵跪在遏必隆的面前,态度恭敬的禀报道。

    遏必隆愁眉紧锁,眉毛都快要拧成麻花了。

    这明贼,怎么阴魂不散的。

    都把他们赶出关了,还不善罢甘休。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要上天不成。

    不得不说太皇太后真的有先见之明,提前命令遏必隆率领大军进军宁远,这就是要断明军的前进之路。

    要知道出了山海关之后,沿着一代狭长地形中,除了前屯和高台堡,就是宁远城最近了。

    而不论是前屯还是高台堡论规模都远远无法跟宁远城相比。

    前进要想阻挡明军的兵锋,在宁远城驻军无疑是最合适的。

    宁远的北边是塔山,再北边是杏山、松山和锦州。

    再往北便是大凌河堡了。

    这些地方虽然也都是雄关强堡,但毕竟不像宁远那样卡在狭长地带,就像是卡住了明军的咽喉一样。

    明军如果贸然进攻,很可能会落得一败涂地。

    而且在这种狭长地带下,明军的人数优势也发挥不出来。

    遏必隆完全可以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但思来想去这些戍堡城池本是明军修建用来抵挡前进兵锋的,现在反倒是成了清军驻守用来抵挡明军的了。

    当初清军不把这些戍堡放在眼里,眼下却得仰仗这些戍堡来阻挡明军。

    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造化弄人啊。

    遏必隆除了自嘲和感慨外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当然以明军现在的规模,要想全部出关是不现实的。这样一来明军的粮草供给会非常吃力,很可能会断粮,根本不现实。

    遏必隆判断,出现在觉华岛上的这支明军只可能是一支先锋军。

    这样的话,遏必隆还是有把握战胜的。

    如今清军已经退到了辽东,属于退无可退的境地。

    若是再打败仗,无论如何有些说不过去了。

    遏必隆必须要给太皇太后争一回面子,让太皇太后相信当初选择他没有错,他的能力远远在索尼、苏克萨哈之上。

    大清最重视的就是军功,只要有了军功,其他的都好说。

    对遏必隆来说,明军上杆子送上门来,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是他抓不住,就实在太不应该了。

    “来人啊,速速命人准备好全部船只,本将军不日就要征伐觉华岛。”

    汉人有一句话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遏必隆觉得很有道理,不论是出于争功劳还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他都不能够准许明军继续驻扎在觉华岛。

    只有将明军连根拔起他才能够睡得一个安稳觉。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于七和何守义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诱骗清军上钩主动进攻觉华岛。

    之所以不选择出岛进攻宁远,主要是不想暴露自己的实力。

    毕竟现在清军是不知道觉华岛上明军的数量的。如果明军自己前去进攻宁远,便等于是把实力都展现在了对手面前。

    相反若是清军前来进攻觉华岛,等于是他们把实力暴露在明军面前。

    这就像是对弈,先出手的反而是吃亏的。而打后手的可以有应对之策,永远不会亏。

    觉华岛上的港口、城池虽然年久失修。但底子根基还在,只要明军把住这里就相当于拥有了地利。

    清军强攻之下肯定会吃亏。

    再就是现在气温越来越低,进攻一方体力消耗肯定会巨大。

    这种时候于七和何守义是不会脑子发昏进攻宁远的。

    要打也是开春之后的事情。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稳的守住觉华岛,并给进攻的清军以迎头痛击。

    只有把清军打的怕了,服了,他们才不敢再来骚扰明军。

    觉华岛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清军如果进攻多半是从北边来,但也不排除绕到南边进攻的可能。

    所以于七跟何守义要做两手准备。

    城池修缮的差不多了,便将火炮架上去调校。

    决不能容许大战开起之时炸膛哑火之类的低级错误。

    为此何守义跟于七不惜亲自视察。

    这一次北上,朝廷给他们的资源很丰富。

    火炮、粮食、炸药,要什么有什么。

    他们决不能让皇帝陛下失望。

    可以说这等苦寒之地,除了没有婆娘女人,其他的基本上都全乎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他们基本上都是没有家室的人,若是有家室的也不舍得看到自己媳妇跟着来到北边受苦吧。

    大丈夫要做的就是替女人孩子担起这重担,让老婆孩子过着安生日子。

    如今关内已经光复,辽东收复也不远了。

    等到辽东光复,他们总有相聚的那一天。

 第六百九十二章 清军进攻觉华岛(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对遏必隆来说,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短时间内要筹措到足够的船只用来攻打觉华岛上的明军。

    粮食这个东西硬凑是能够凑出来的,可船只总不能变戏法的变出来吧。

    清军本就不擅长水战,加上登莱一战损毁了几乎所有水师,可谓元气大伤。

    仓皇出关时太皇太后肯定也没有想到水师的事情。这就直接导致了清军水师严重不足的情况。

    宁远城如今满打满算可以凑出来百余艘船,部分还是渔船。

    这直接导致遏必隆伤透了脑筋。

    靠着这些船攻打觉华岛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若是出了问题就是大问题。

    所以遏必隆下令,集合能够集合的全部工匠,短时间内赶制一批船来。

    如今遏必隆已经不要求水师的规模了,但求船只可以满足他装下所有清军士兵的要求。

    这一战他不容有失。

    却说觉华岛上于七和何守义左右等不到清军来攻,却是疑惑不解。

    清军这是闹哪样,莫非之前的斥候只是打探消息,并没有进攻觉华岛的意思?

    不应该啊。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脑子没有包,就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

    而且是越早清除隐患越好,拖得时间久了容易夜长梦多。

    清军守将莫不是个傻子,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当然,这对明军来说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城池和码头的修缮都需要时间,这给了明军足够的喘息之机。

    于七和何守义当然不会错过如此好的机会,几乎在第一时间加派人手修缮城防、码头。

    “大哥,你说鞑子真的会来攻打觉华岛吗?他们本就不擅长水战,现在应该手头更是没有多少船了吧。”

    王二麻子当初在莱州追随于七起义,可谓是亲眼见证了清军登莱水师的覆灭。

    这其中固然有于七等人发挥出色的缘故,但也和清军自己拉跨分不开。

    事实证明,清军的水战能力确实很一般,便是给他一票的福船、广船他都能拉跨,更不必说眼下清军实力不济,凑不出多少像样的船只了。

    若是这种情况下于七他们还不能守住觉华岛,那也不用重建什么东江镇了,趁早回家种地好了。

    “嗯,我现在也怀疑之前鞑子只是在虚张声势。”

    于七一边捻着胡须,一边慢条斯理的说道:“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占据了主动。只要我们不给机会,鞑子就没有机会。”

    王二麻子连忙点头附和道:“是这个道理。”

    “对了,何总兵那边怎么样了?”

    于七和何守义一番合计之后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于七守北门、何守义和南门。

    由于觉华岛城池不开东西二门,自然也就不用据守了。

    “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早就派人去问了。何总兵命人回话道,一切已经准备就绪,若是放一个鞑子进来,他自会请军法处置。”

    于七听到这里,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何守义敢这么说,证明他有十足的自信,有自信就是好事情啊。

    “大哥你看!”

    王二麻子指着海面,于七顺着望过去,只见海面上出现了不少船只。

    二人瞬间紧张了起来。

    该不会是清军来袭了吧。

    “快,下令将士们戒备起来。”

    不管怎样一定要做好开战的准备。如果清军来了也不需要慌张,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可怕的。

    “得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