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321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321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远首当其中。

    对此李定国、李来亨、赵旭等将领倒是意见一致。

    没必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平推过去就是了。

    宁远城虽然号称坚城,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他们连京师都能拿下来,区区一个宁远城肯定是不在话下的了。

    当然,他们也没用盲目的乐观。

    该有的布置流程还是要走的。

    不然万一阴沟里翻船就让其他人笑掉大牙了。

    山海关总兵如今正是李石头。

    作为前虎贲军副将,能够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他自然是受宠若惊。

    与赵旭重逢后二人好好的聚了一番。

    但相聚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在经过短暂的停留后征讨辽东的大军出关而去。

    赵旭又得和李石头分离了。

    没办法,李石头如今的职务是山海关总兵,镇守山海关是他的职责。

    李石头只得把上阵杀敌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赵旭身上,希望这个老哥哥能够代替他在辽东大杀四方,替虎贲军替圣上争取到足够的颜面。

    至于其他的顺其自然好了。

    个人功名淡若鸿毛,不提也罢。

    只要辽东能够光复,大明能够中兴,陛下能够喜笑颜开就足够了。

    …

    …

    出了山海关,气候明显就寒冷了不少。

    越往北走,这种感觉越明显。

    不过明军早有准备,身穿厚实的衣裳这种天气完全可以应付。

    李定国的首要目标是宁远。

    但在攻打宁远的过程中一众诸堡也是一定要拿下的。

    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真正让李定国忧心的是各部军队之间关系的维系。

    虽然他是大军统帅,但除了西军出身的那部分嫡系,其他各部基本上都是无法直接号令的,只能间接通过李来亨、赵旭等将领。

    这要是一直打胜仗,打顺风仗还好说。

    一旦打了逆风仗,情况就会很不乐观。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胜利可以掩盖很多问题。但一旦逆风各种问题就出来了。

    “晋王殿下,前面五十里就是长甸堡了。”

    作为征伐辽东路上的第一步,长甸堡是他们必须要打的第一站。

    “嗯,先派斥候前去打探消息。待摸清楚情况之后再做计较。”

    李定国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他要做到稳扎稳打,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隐患。

    “得令,末将这就去安排。”

    …

    …

    长甸堡堡主名叫孙必连。

    作为大将军遏必隆的包衣奴才这两年他升迁的速度十分之快。

    本来想着可以安享富贵,后半生锦衣玉食,谁曾想清军却兵败如山倒,仓皇出逃关外。

    等到大军抵达辽东,孙必连才回过味来,意识到不能再继续纸醉金迷的沉寂下去了。

    明军收复关内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迟早要出山海关继续征讨。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如果不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那结果多半也是惨败。

    在关内的时候他们至少还有退路。

    但在关外这条退路却是被堵死了。

    所以唯有死战。

    大将军遏必隆被太皇太后派到了宁远城驻守,孙必连作为心腹理所当然的来到长甸堡驻守。

    长甸堡作为宁远城的前哨,一有风吹草动,长甸堡一定第一个知道。

    孙必连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挥出色争取到功劳。

    如今的大清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是明朝最大的威胁。

    孙必连相信只要他们卧薪尝胆十数载,终有一日可以恢复到当年的状态,再次杀回关内。

    “将军,大事不好了,明贼杀过来了。”

    这日孙必连正自啃着馕饼,哨兵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他的面前,沉声禀报道。

    “嗯?明贼杀过来了?”

    虽然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但孙必连没想到明军会来的这么快。

    “他们来了多少人,到什么地方了?”

    “看那架势人山人海的,足足十余万是有的。距离戍堡应该只有十几里了。”

    “什么!”

    孙必连大吃一惊道。

    只有十几里,来了十几万人…

    妈呀,这真是要了他的亲命了。

    守?这怎么守。

    长甸堡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千人。

    对方可是十万人,便是一人吐上一口唾沫也能够把他们淹死了啊。

    孙必连一时慌了神,他可没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心态,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跑路。

 第七百零四章 李定国选将(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关外古道,塞外荒城。

    若不是大军行过,倒真是会给人几分荒凉萧瑟之感。

    李定国率领大军抵达长甸堡时,看到的是城门大开,一片狼藉。

    一开始李定国还以为是敌军使诈,毕竟按照斥候的说法敌军至少有几千人。

    虽然说相较于明军大军,这几千敌军有些不够看,但也不至于连一仗不打就跑路吧。

    可是在派人查验一番后,李定国证实了这一想法,清军确实跑路了。

    想不到清军都是这样一群酒囊饭袋,真不知道早年间遇到清军明军为何怎么都打不赢,真是中邪了。

    李定国很高兴的下令大军进驻关城,看看有没有一些粮食没有搬走。

    虽然此次征伐辽东,大军的粮草肯定是够用的,但既然有人把粮食送到嘴边,岂有不要的道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对此,李来亨还有一个不同的想法,那就是借助这个机会继续派兵北上散步消息,就说明军大军要到了。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让一路上的清军感到恐慌,不战而逃。

    明军若是能够以最小的代价,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拿下这些沿途戍堡,对于最终决战宁远是很有利的。

    相反,如果在攻打这些戍堡的时候消耗了太多的体力精力反倒是不美。

    李定国仔细想了一下,觉得李来亨说的在理。

    他当即拍板,命令李来亨指派一人前去。

    李来亨推荐了刘兴明,这小子鬼机灵,交给他的差事总能办得妥妥帖帖,而且还能全身而退。

    推荐他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定国表示同意。

    遂李来亨就找来刘兴明,将情况与他说明。

    刘兴明还没表态,刘体纯就第一个跳了出来。

    还是老样子,他反对由儿子去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

    毕竟这个任务还是很凶险的,又不能带太多的人,否则速度上跟不上。

    一众夔东将领都已经习惯了,老刘护犊子人之常情嘛。

    但他们相信最终老刘还是会同意的,毕竟这件事归根到底要看刘兴明的意思。

    刘体纯倔脾气归倔脾气,以前不也屈服了吗。

    儿子大了,不可能事事都听老爹的了。

    李来亨也不着急,而是冲刘兴明使了个眼色。

    刘兴明当然不会错过如此良机,咽了一口吐沫道:“爹你就放心好了,我也不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了,肯定会小心谨慎的。鞑子都是一群蠢货,不可能抓到我的。”

    他不这么说还好,这么一说刘体纯直接炸了毛。

    “你个臭小子还好意思说。你也知道你不止一次执行任务了。为啥别人都不去,你就上杆子去啊。你知不知道你是老子的嫡长子。你若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叫老子找谁说理去。”

    有道是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

    虽然刘兴明心中十分不服气,却也只能受着。

    李来亨等人也不敢插话,最终还是袁宗第咳嗽一声道:“我说老哥哥,兴明年纪都这么大了,在人前就不要再训他了啊,多少给他留点面子。”

    “对啊对啊,兴明在后进晚辈中是多么优秀啊,你还不满足。”

    郝摇旗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刘体纯哼了一声道:“你们少在这里替他打掩护。这小子是什么样的本事我这个当爹的不清楚吗?有一有二不可有三,这样上杆子冒险,真当我老刘好欺负啊。你们怎么不把自己的子侄推荐一下?”

    他这么一说,直是把其他人噎死了。

    “这不是因为我们的子侄没有兴明优秀吗。有道是能者多劳。兴明这么优秀,多争取一些功劳也是好事啊。”

    贺珍在一旁摊手道。

    “你!”

    刘体纯气的牙痒。

    “刘伯伯,这件事我已经跟晋王殿下说过了,晋王殿下也同意了。您就当给小侄一个面子。您要是不同意,那小侄也没法给晋王殿下交代了。”

    见众人争论的差不多了,李来亨清了清嗓子出面发声道。

    其实他早就料到了刘体纯不会同意,故而拿出了杀手锏……晋王。

    晋王不仅是此次征伐辽东的统帅,还是堂堂大明一字亲王。

    是陛下最信任的人。

    无论如何,刘体纯是无法拒绝晋王的命令的。

    李来亨这招先斩后奏,就是为了堵住刘体纯的嘴,叫他乖乖服软。

    没办法,晚辈对付长辈就得取巧,叫他说不出话来。

    “这”

    果不其然,刘体纯面露难色。

    莫说他了,便是把整个夔东十三家绑在一起,怕是也没有晋王地位尊贵。

    在皇帝陛下心目中,晋王的地位肯定是排在首位的。

    看看白文选就知道了,好歹白文选是个郡王,因为构陷了李定国,就被皇帝陛下毫不犹豫的赐死。

    得罪晋王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

    如果此番刘体纯拒绝刘兴明领兵执行任务,就等于拂了李定国的面子。

    如此一来,李定国肯定会找夔东军的麻烦。

    这都是一系列的问题,会形成连锁反应。

    夔东军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刘体纯自然不希望功亏一篑。

    能避免的摩擦就尽量的避免,该妥协的时候就尽量妥协。

    思量再三,刘体纯叹声道:“我真是服了你了小老虎。罢了,就让兴明再跑一趟吧。”

    刘兴明闻言大喜,连忙上前抱拳道:“多谢爹。”

    “你个臭小子给老子听好了,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安安全全的回来。”

    “知道了爹,我一定照顾好自己,不会有危险的。您老就放心好了。”

    刘兴明喜不自胜。

    这一次次的机会他争取的来之不易,自然要尽可能的发挥出色了。

    有道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没有危险怎么可能完美的执行任务。

    只是这些他却不能对他爹说,不然他又该瞎操心了。

    等到他把一切事宜办得妥妥帖帖了,立下了大功,爹还不是会以他为傲,直呼真香。

    长辈嘛就是如此,要想劝服他们比登天还难,只能用事实说话。

    “哈哈,老刘我说什么来着,到头来你还得服软。”

    袁宗第得意洋洋的说道:“难得兴明有这个心,你就由着他去吧。依我看,将来兴明的官位爵位没准还在你之上呢。”

    (

 第七百零五章 偶遇狼群(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刘兴明其实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班底,虽然人数不多,但胜在知根知底,上下齐心。

    他领了一百名心腹,换了快马、带上足够众人食用十日左右的干粮,即刻便脱离大军出发北上。

    之所以只带了十日的干粮,就是为了加快速度。

    毕竟他们要拉开与李定国统率大军的距离,这样才能用最快的时间执行任务。

    以清军现在的情况来看,估计这种戍堡都是没什么信心去守的。只要他适当的煽风点火,一定可以让清军“知难而退”。

    如今摆在刘兴明面前最大的难题不是别的,而是如何更高效的前往这些戍堡。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刘兴明包括他带的这百余人从未有过在辽东活动的经验,说是两眼一抹黑也丝毫不为过。

    这种情况下迷路都很有可能,何谈能够高效的完成任务呢。

    所以刘兴明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当地的百姓做向导。

    从长甸堡往北走不远便是一片树林。

    刘兴明率部抵达时已经近黄昏时分,刘兴明一番思量之后决定到树林里过夜。

    因为树林里相对荫蔽,不容易被清军的斥候发现。

    他们此番执行的任务十分关键,绝对不容有失。

    这也是刘兴明只带一百人前来的重要原因,来的人越少被清军发现的可能就越低。

    树林里的空间有限,刘兴明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还算开阔的空地,便命令手下就地驻扎。

    简易的帐篷搭起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枯树枝生火。

    生火不仅是为了埋锅造饭,还是为了驱赶野兽。

    通常来说野兽看到火光都会本能的撤离。

    只要篝火搭起来了,明军的安全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清军应该没有人会愚蠢到深更半夜到树林里闲逛吧。

    便是有三两个斥候也无所谓,直接拿下就是。

    还别说,赶了一天的路,刘兴明的肚子已经咕咕直叫了。

    他迫不及待的坐在篝火旁,看着窝里腾腾冒起的热气,本能的吞起了口水。

    “少将军,听说鞑子驻守宁远的将领名叫遏必隆,是他们的一大名将。”

    “狗屁的名将,不过是吹出来的罢了。鞑子若真还有名将,怎么会被灰头土脸的赶出关去?”

    刘兴明不屑的一笑道:“无非是打肿脸了充胖子,矬子里面拔将军罢了。”

    稍顿了顿他接道:“不过宁远城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此行要十分小心,绝对不能给鞑子任何发力的机会。”

    刘兴明很清楚只要拔除掉这些外围的戍堡,宁远城的清军就相当于是没了双眼双耳的瞎子聋子。

    届时晋王和父亲他们率领大军进攻,配合觉华岛上的明军水师合力就能一举拿下宁远。

    宁远之战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攻城战,其意义在于明军时隔近二十年后重返辽东。

    只要这一仗能够赢得漂漂亮亮,彻彻底底,明军在辽东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就会大涨。

    理所当然的,收复辽东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