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327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327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个法子。

    只是该选谁做死士呢?

    谁愿意去做死士呢?

    遏必隆直是有些犯难。

    照理说肯定是不能用嫡系的,用异己是最好的选择。

    可这个关头不一样,遏必隆担心激起其他士兵的愤怒,坏了守宁远大计。

    这种时候不说一碗水端平,但至少也不能心太偏。

    遏必隆想的是从双方的嫡系中各抽出一些来,共同组成这批死士。

    他立即前去和索额图商议,本以为索额图会出言反对,没想到索额图竟然一口答应了。

    看来面对生死,索额图也是暂时放下了成见。

    甚好,甚好啊。

    …

    …

    经过一番遴选,最终死士被选了出来。

    遏必隆和索额图各自出了五百人,十分的公平。

    被选中的死士一脸死灰。

    他们都是地道的旗人,不会拒绝主子的命令。

    他们虽然基本是必死的结局,但家人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顾。

    这便也够了。

    竹篮子已经准备好了,死士们一个个钻了进去。

    随后清军士兵们将他们缓缓的放下。

    此刻明军的炮火持续轰射,不少清兵直接被轰死,但是城头的清军士兵并没有因此停下来。

    “不要害怕,不要犹豫。”

    “越是害怕死的越是你!”

    “冲下去把明贼挖掘的地道捣毁。你们是大清的英雄。”

    城头的清兵不停打着鸡血,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捣毁地道。

    这举动自然也被明军看在眼里。

    “鞑子竟然还敢下来,真是不知死活,不知天高地厚。”

    郑成功冷哼一声道:“来人啊,给本王把他们拦住。放过来一个鞑子,你们一概军法论处。”

    “得令!”

    郑成功的铁人军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个个以一敌十。

    八旗死士也不是对手。

    却说铁人军杀到清军面前,个个抡起大刀朝清兵死士砍去。

    他们的刀身很长,又有很长的刀柄,神似盛唐的陌刀。

    一刀下去人直接被砍成两半,血肉横飞场面十分可怖。

    八旗兵们个个哇哇乱叫起来。

    一方面是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却是壮胆。

    毕竟他们几乎是必死的局面,明军如此凶残他们怎么可能活下去。

    那么便拉上两个垫背吧。

    杀一个赚一个,杀两个赚一双。

    “跟明贼拼了不要怂。”

    “对跟他们拼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杀啊!”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正在挖掘的地道,在地道口拼杀了起来。

    明军是必须要守地道口的,否则地道口被掩埋,地道里的明军士兵几乎要被活埋。

    这简直太恐怖了。

    所以所有进攻地道口的清兵都得死。

    “杀鞑子啊,弟兄们跟鞑子拼了!”

    “杀虏报国!”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

    短兵相接最是惨烈。

    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都在拼命。

    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拼命,没有其他任何的选择。

    李定国和郑成功一直紧紧盯着战局,不过却并没有慌张。

    毕竟就凭这一千死士要想威胁到明军还是不可能的。

    城头上的清军看到如此惨烈的景象,连眼睛都不敢盯着看。

    “明贼竟然如此凶残!”

    “这哪里是人,这分明是野兽。”

    “哎,早知道如此我死也不会来宁远。还争什么,明贼要辽东就给他们好了。”

    “对啊,现在是彻底跑不了了。”

    清军的士气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遏必隆脸色铁青,索额图也是一脸茫然。

    能想的法子他们几乎已经都想到了,可明军似乎早有准备和应对。

    这种每一步都被人算计死了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明军兵临城下,他们该何去何从?

    …

    …

    (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子降旨(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

    转眼间一千清军死士便被明军消灭。

    这一千人甚至没有对地道中的明军造成任何威胁。城头的清军自然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其内心深处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遏必隆和索额图对视了了一眼,眼神中已经黯淡无光。

    投入了一千死士,连一点涟漪也没有掀起来,就像石牛入海一般。

    最绝望的是他们还必须继续战斗下去。

    打开城门,明军也不会接受他们的投降。

    投降就意味着死路一条,只有继续战斗下去才有一线生机。

    只不过他们感觉自己是在慢性死亡,随着明军地道的挖掘,他们距离死亡也越来越近。

    至于明军这边就很舒服了。

    只需要把地道挖好,然后把一口装满火药的棺材塞进去就齐活了。

    不过李定国还是很谨慎的,继续通过刘兴明飞热气球进行侦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对手的动向,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刘兴明对此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这可是他联络双方感情的绝佳机会。

    如此一来他在晋王和忠王殿下心目中都会地位上升不少。

    不仅简在帝心,还能得到两位一字亲王的青睐,刘兴明可就是炙手可热的当红小生了。

    稳定,明军现在只需要稳定推进,胜利就会属于他们。

    …

    …

    辽东,沈阳。

    皇宫之中,孝庄反复揉着额角叹气。

    “哀家这几日怎么眼皮直跳,该不会有什么坏事发生吧。”

    虽然他派索额图前往了宁远增援,但还是没有什么底气。

    毕竟宁远是辽东最靠近山海关的重镇,若是宁远有失,对大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太皇太后您多虑了,遏必隆大将军是先帝亲自任命的顾命大臣,索额图又是索尼索大人的长子。有他二人在宁远固若金汤。”

    内侍小卓子在一旁低声道。

    “就你嘴巴甜。越是二人在一起,哀家心里越是不踏实。毕竟这二人可不对付。”

    孝庄的心里其实跟明镜一样,不是她不想换人而是确实没有什么太多的人选。

    不用索额图和遏必隆她还能用谁呢?

    “希望是哀家多心了吧。”

    孝庄叹了一声道:“哀家也不期望重新杀回关内,只要能够守住辽东便知足了。”

    …

    …

    京师,紫禁城。

    近日朱由榔接到一份奏报,皇太子将五百万两税银整理完毕,不日就会送到京师来。

    京杭大运河打通,运送税银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让朱由榔惊讶的是朱慈煊能够在短短时间内筹措五百万两银子。

    太子真的长进了啊。

    知子莫若父。

    朱由榔对于朱慈煊的能力其实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太子武功不行,但文治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说白的太子适合守成。

    只要朱由榔把江山给他打下来,朱慈煊还是能够守住的。

    还是应该给太子更多空间成长啊。

    便是再有能力的人,没有空间也成长不起来。

    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都很复杂。

    二者既是父子又是君臣。

    是父子决定了二人有血缘关系,有亲情这一层东西在。

    是君臣决定了二人的身份地位。

    皇帝最担心的不是外戚、权臣、宦官而是太子。

    因为太子是最接近皇位的人,身份也最是尊贵。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不是说说玩的。

    所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很是拧巴,说又说不得别提有多难受了。

    尤其是皇帝若是强势,这种关系就更别扭了。

    太子只能忍着,不然很可能落得个四大皆空的下场。

    但朱由榔和朱慈煊之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事。

    因为朱由榔是穿越者的缘故,知道如何疏解这种矛盾。

    而且他也大权在握,甚至把兵权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不用担心大权旁落。

    他可以放心的培养朱慈煊,不用担心太子想要提前上位的问题。

    慢慢的朱由榔可以让朱慈煊接触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

    如此朱慈煊的能力会有更快速的提升。

    “传旨,命皇太子主持市舶司复建事宜。”

    市舶司是大明朝廷官方贸易的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废弃急需要重新启用。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南洋诸国都很想跟大明做生意,海上丝绸之路一定要走通,如此就必须复建市舶司。

    可以市舶司建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大明贸易收入。

    以往的那种勘合贸易不太适合时代发展了,朱由榔要推行的是在朝廷控制下的自由贸易。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价高者得,最是合适不过。

    广州、宁波、苏州、杭州、登莱等地都是开市的首选之地。

    至于福建、广西沿海之地也可以作为备选。

    大明绝对不能走封关锁国的路线,而必须走开放的路子。

    唯有如此大明才能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

    不仅仅是科技方面,还有文化、经济方面。

    这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身为大明帝国的掌舵人,朱由榔的眼光一定要长远一些。

    若是连他的眼光都不长远,别人就不用提了。

    朱由榔便要把这个眼光传达给太子,把太子也培养成和他一样长视的人。

    太子还是个可造之材,至少是中上之资。

    经过一番培养训练,前景是很可观的。

    朱由榔虽然还在盛年,但不得不着手开始接班人的培养了。

    毕竟他百年之后必须要太子能够顶的起来。

    回到复建市舶司这件事上,海贸不仅可以增加大明与世界的交流,还可以增加数之不尽的财富收入。

    有了这部分收入,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不管是扩军还是其他,朱由榔都能够心中有底,游刃有余。

    家中有粮,心中不愁嘛。

    皇帝也是人,皇家也不例外。

    这次就是朱由榔对太子的大考,朱慈煊能够表现出什么能力决定了朱由榔接下来一步对他的培养。

    若是此事办的漂漂亮亮,接下来朱由榔就会给朱慈煊更大的压力,更大的自主权。

    否则就培养的更和缓一些。

    毕竟不能揠苗助长啊。

    …

    …

    (

 第七百一十八章 殊死较量(第七更求订阅求月票)

    辽东,宁远。

    地道已经挖掘好,李定国、郑成功分别下令明军士兵将棺材塞了进去。

    棺材里装了满满的火药,只要引燃引线就会立即爆炸,发出巨大的爆破力。

    所有明军将士都做好了准备,只要城墙炸塌陷,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冲进去,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大明给了他们勇气,大明使得他们敢于直面死亡。

    人固有一死,如果能够死的有价值那么就是值得的。

    为大明战死是他们的荣耀。

    何况在他们看来,他们战死的几率很低,毕竟明军相较于清军还是有不小的优势的。

    “晋王殿下,实在不行可以让兴明再飞一次热气球嘛。”

    袁宗第在一旁建议道:“这样可以让战斗结束的更快一些。你看呢?”

    李定国却不好直接拍板了,毕竟他用刘兴明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总不能次次都指着这一个人薅。

    真要是这样换做是谁也不干啊。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免费领!

    刘体纯便是脾气再好也不会答应的。

    “还是先看看战况如何吧。”

    不到万不得已,李定国是不想再动用刘兴明的。

    却说一声声炸响传来,宁远城的城墙顿时发出一声声震动。

    灰尘扬起,瓦砾纷飞。

    城头上的清军士兵们纷纷慌了神。

    可等到灰尘散去,他们却发现城墙并没有被炸塌,而是只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斜。

    遏必隆和索额图不由得大喜。

    城墙没塌就好,城墙没塌就好啊。

    若是城墙塌了那一切就都完了,只要城墙没塌,就还有坚守的希望。

    “哈哈,明贼真是笑死我了,以为能够一举炸塌城墙,可却拿宁远城墙没有办法。这也难怪,宁远城的城池比中原城池要坚固的多。”

    “是啊是啊,寻常的火炮打在城墙上最多出现一个坑,现在看来炸药也是无用的。这下我就可以放心了。尽管任由明贼去折腾,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折腾出来什么名堂来。”

    “传令下去,将士们严防死守,绝不准放一个明贼进城。”

    却说这厢李定国和郑成功也傻了眼。

    一直屡试不爽的棺材炸城战术怎么到了辽东就不好用了呢?

    难道说火药受潮了?

    不应该啊,最近也没有下雨啊。

    还是说埋棺材的手法出现了问题?可将士们都是按照皇帝陛下的一套细节操作的啊。

    现如今棺材炸城的手法细节已经被人记录了下来,不存在操作不当的可能。

    唯一只剩下了一种解释,那就是宁远城的城基实在是太坚固了,寻常炸药根本炸不塌。

    这可太让人伤脑筋了。

    如今宁远城的城墙只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斜,虽然还是利于攻城的,但和李定国、郑成功的预想相差甚远。

    “晋王殿下,真的不考虑一下飞热气球吗?”

    这个时候袁宗第又跳了出来,建言献策道。

    “不必了。下令总攻吧。”

    李定国还是不想得罪刘体纯,沉声下令道。

    明军也该打一打硬仗了,不然总是打顺风局,真正遇到逆风或者均势局却不会打了。

    郑成功作了同样的选择,一时间明军从宁远城三个方向发起了进攻。

    因为城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斜坍圮、清军的许多守城器械不能使用了。其中就有夜叉拍这样的大杀器。

    清军只得动用滚木、擂石,寻常弓箭等。

    这些玩意虽然也可以用来杀敌,但是效果较夜叉拍差了不少。

    “顶住,给老子顶住,绝不准放一个明贼上来。”

    “快放滚木擂石啊,还愣着干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