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337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337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衙门距离宫城也近,决定之后郑经不再犹豫,径直向皇宫走去。

    即便是大臣入宫面圣也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郑经老老实实的在宫城前接受了锦衣卫的盘查,之后跟随一名宫人入宫。

    皇宫很大,光是外朝就大的一眼望不到边,更不必说后宫了。

    郑经此番是要横穿整个外朝,来到乾清宫面圣。

    万历皇帝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很著名,叫做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这句话很有道理,郑经现在算是明白了。

    比起几年前郑经现在更明白朝廷是如何运转的,以及皇权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遵守其中的平衡并且适应才是郑经首要需要做的。

    毕竟不能指望天子来纡尊降贵适应臣子,这也不是为臣之道啊。

    皇宫真的是太大的,郑经双腿都走的不打弯了还没有走到。

    郑经忍不住向给他带路的宦官询问道:“敢问公公还有多久我们才能到啊。”

    那宦官闻言赶忙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道:“嘘,世子爷你可小声点。这里是紫禁城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虽然您是陛下眼中的红人,可也得守规矩不是。”

    郑经连声道是。

    虽然只是一句对答的工夫,郑经已经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宫里的规矩实在是太多了,他得慢慢的学,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又走了一盏茶的工夫,郑经才走到乾清宫前。

    “嘶,真大啊。”

    郑经本能的发出赞叹。

    他来到京师后还是第一次入宫。

    多少有着惊奇。

    “世子爷在这里等等,奴婢前去通禀一声。”

    “有劳了。”

    郑经连忙拱了拱手,不敢得罪这引路的太监。

    利用等待的时间,郑经仔细的整理了一番袍服,随后屏息凝神开始沉思。

    面见天子不是闹着玩的,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心里应该有个数。

    不然很可能招致天子的反感乃至杀身之祸。

    郑家好不容易才有今天,郑经可不希望这一切葬送在自己手中。

    不知过了多久,那太监去而复返。

    见郑经老实巴巴的站在那儿,笑眯眯的凑上前去:“嘿嘿,世子爷陛下宣召呢。”

    “啊!”

    郑经如梦方醒,连忙拱手致谢,随即一振袍服迈开步子走进正殿。

    乾清宫很大,足足有寻常殿宇的十几倍大。

    朱由榔此刻正自暖阁之中批阅奏疏,自然也在此处召见郑经。

    郑经早有准备但还是感到很紧张,来到暖阁之后本能的推金山倒玉柱跪倒行礼。

    “臣礼部员外郎郑经拜见陛下。”

    朱由榔听了郑经的自称心中十分满意。

    郑经用的自称是礼部员外郎而不是世子,证明郑经很能认清自己的定位。

    世子的身份虽然更为尊贵一些,但在堂堂天子面前确实不算什么。

    而礼部员外郎则只是官职名,是天子的恩典也是郑经之后官场的起点,郑经用这个官职自称示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平身吧,来人呐赐座。”

    一直以来朱由榔都对郑经很看好,但是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郑经。

    在朱由榔的印象中郑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孩子,和太子朱慈煊的年纪相仿。

    可现在近距离的这么一看,发现郑经已然长成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用这句话来形容郑经丝毫也不为过。

    “郑卿家这次入宫面圣是有什么要事奏报吗?”

    朱由榔和声问道,不怒自威。

    郑经早就打好了腹稿,此刻恭敬道:“启禀陛下,不久之后就是祭天的日子。臣身为礼部员外郎特来向陛下请示相关事宜。”

    “哦。”

    朱由榔顿了顿,眼神更加温和了一些。

    他还以为郑经来是说辽东相关的事情。

    看来郑经很能拿捏的清楚主次嘛。

    “说吧,你可有章程了?”

    朱由榔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郑经立刻把自己早已经写好的奏疏取出,恭敬的举到头顶。

    “臣已经写好了一份奏报,请陛下过目。”

    朱由榔微微颔首,冲一旁的韩淼示意道:“取来吧。”

    韩淼立刻前去取来奏报递给朱由榔。

    朱由榔取来来看,看了一会感到很满意。

    “不错,郑卿家写的很不错。条理清晰,很有想法。”

    他放下奏疏沉声道:“这件事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只是祭天兹事重大,一定要慎之又慎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纰漏。”

    “臣遵旨。”

    郑经心中暗喜,想不到皇帝陛下如此看好他写的方案。

    这真是极好的。

    “陛下,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吧。”

    朱由榔径直点道。

    “是关于裁撤忠王府护卫一事。”

    郑经小心翼翼的说道。

    “如今忠王府内护卫太多了,臣请裁撤一部分。”

    忠王和晋王如今王府都在京师,可以算是除了皇宫之外最大的建筑群。

    两个亲王府完全按照规制修建,十分的气派。至于护卫自然不可能少。

    如今王府护卫都是亲兵充任,十分得郑经信任。

    为了让天子心安,所以他才请求裁撤一部分护卫。

    “郑爱卿为何有如此想法?”

    对此朱由榔还是有些惊讶的。

    “京师治安很好,百姓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王府之中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护卫。”

    “原来是这样。”

    朱由榔点了点头,随即又似想起了什么,和声道:“这件事忠王知道吗?”

    “回禀陛下,这也是父王的意思。”

    郑经谨慎的答道:“还希望陛下能够恩准,给他们安排一个更好的去处吧。”

    “既如此朕就准了。”

    “多谢陛下。”

    郑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拱手致谢道。

    “若没有别的事情就退下吧。”

    …

    …

 第七百三十九章 攻克杏山水城(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对郑成功而言攻打杏山之战异常重要。

    因为这是他脱离李定国大军之后单独行动的第一战。

    能否拿下杏山意味着郑成功能否独当一面。

    虽然晋王那里未必存了什么坏心眼,但难保底下的人不瞎想。

    为了排除种种异议,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力打脸。

    郑成功自然是有实力的,但他得把实力表现出来。

    时刻挥舞拳头可以告诉别人自己不是好惹的。

    杏山城和宁远城类似,都是临海而建。

    这样的城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开有一道水门连接码头,或者在外城基础上直接建有一水城。

    宁远是前者,杏山则是后者。

    严格来说杏山跟登州城的情况更为类似。

    这方面于七可是行家。

    他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登州就是因为掌握了登州水城的重要性,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对登州水城发起了进攻。

    拿下登州水城之后清军就连跑路都难了。

    郑成功听过这方面的介绍后暗暗记在心里。

    这可都是宝贵的经验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结果还真让他给赶上了。

    攻打杏山城郑成功就打算在攻打登州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良。

    毕竟于七当年是先下手为强,在清军完全不备的情况下拿下了外城进而进攻水城的。

    而郑成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要想以很小的代价拿下杏山城是不太可能的。

    但强攻水城这点应该是要贯彻执行的。毕竟水城才是杏山城的命脉。

    “传我将令,主攻方向是从海面,用炮火压制水城城墙。”

    …

    …

    杏山城中,清军皆是慌乱不已。

    郑成功的大军将杏山城围的水泄不通,无数水师战船浮在海面上,看那架势仿佛要将海面填满一般。

    “妈的,郑成功这贼人怎么如此阴险,就连海路都给老子封死了,这是不给人活路啊。”

    “谁说不是呢,这明显就是要赶尽杀绝啊。要我说跟他们拼了吧。”

    “对,跟他们拼了!”

    “反正都是战,那就死战到底!”

    “跟明贼拼了!”

    “杀一个赚一个,杀两个赚一双!”

    “火炮伺候,瞄准海面上的明贼战船,放炮!”

    清军将领一声令下,城头的清军炮手立即开动,无数枚铅弹朝海面铺天盖地的砸去。

    但是他们的准头着实有限。

    几乎没有打中的,偶有几枚打中的也不是致命的,船身修补一番仍然能继续使用。

    这反倒是激起了明军的愤怒,郑成功一声令下,明军立即开始了更为狠厉的还击。

    他们本就使出了十分气力,此刻加了怒气更是凶猛无比。

    明军的炮火铺天盖地的下来,将杏山水城城墙砸的满是坑洼。

    至于城墙垛口则被砸的粉碎。

    一时间城头烟雾弥漫,到处都是齑粉。

    “杀虏报国!”

    在炮火的压制下,明军将士乘着小舟朝杏山水城城头冲去。

    他们知道这一战他们当中的有些人肯定会死去,注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不过这无所谓,为大明牺牲为皇帝陛下牺牲是他们莫大的荣幸。

    …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免费领!

    …

    “妈呀,明贼尽数扑过来了。”

    “这也太凶残了。”

    “明贼不是人,不是人啊!”

    “他娘的,上家伙!给老子放箭,老子要把明贼都射成刺猬。”

    “弓箭手准备。”

    见明军越来越近,清兵们纷纷弯弓搭箭瞄准了明军。

    一轮攒射立刻箭如雨下。

    强烈的箭雨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但哪怕是被压制的再惨明军将士们也没有放弃。

    “顶住,弟兄们别泄气。”

    “鞑子就这两下子顶过去就行了。”

    “黔驴技穷,鞑子已经黔驴技穷了。”

    “反击,弟兄们反击!”

    明军士兵们一边将土手榴弹抡圆了胳膊扔到城头上,一面将排梯搭在了城墙上快速向上爬去。

    相较于一般的排梯,这个排梯进行过特殊的处理。

    排梯的材质是软的,踩在上面会剧烈的晃动,十分不稳。

    但明军将士们没有任何恐惧和慌乱,井井有条的进行攀爬。

    “冲上去控制城头,拿下杏山城!”

    “跟鞑子们拼了!”

    渐渐有将士们登上了城头,穷凶极恶的清兵们围上前来想要阻拦明军的脚步。

    但这显然是徒劳的。

    明军将士们气势正盛,根本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他们人数虽然处于劣势,但却仿佛是优势的一方,杀得清军反倒是向后退去。

    “一帮没用的废物,不想死就给老子顶上去!”

    “对,顶上去,不要怂!”

    清兵们被迫又冲上前去和明军将士肉搏,这可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因为他们的战斗力远远不及明军。

    明军个个跟不要命一样,奋力拼杀一步也不肯退。

    这都是一群什么妖孽啊!

    “不想被明贼杀就拼命,这样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要怂就是干!”

    尽管清军将领们一直在打鸡血,但体现在普通清兵这里效果却不是很好。

    归根到底是因为双方根本利益冲突。

    上是清兵先上,死是清兵先死。清将则只会躲在后面发号施令。

    他们不会流血死掉自然无所谓,清兵们心态自然会发生变化,没有哗变倒戈就算不错的了。

    体现在态度上就是畏战怯战,等着明军来攻。

    这种态度自然不可能抵挡的住明军的猛攻。

    一番强攻下清军的地盘又丢掉了大半。

    “冲杀出去打开水门。”

    明军将士没想到清兵的战斗力如此之弱,一时间起意想要直接夺下水门的控制权。

    只要拿下了水门,船只就能顺着水道进入城中,之后便是顺理成章的接管水城,进而拿下外城。

    一切已经被计划好了,就等实现了。

    “杀虏报国!”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在振奋人心的口号下明军士兵发起了又一轮凶猛的进攻,这下清兵们彻底垮了。

    他们就像是决堤的江水一般朝马道涌下去。

    “快跑啊,明贼杀过来了!”

    “杏山城守不住了,大家快逃命啊。”

    …

    …

 第七百四十章 攻打复州(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长生岛明军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立即开始向复州方向挺进。

    复州与永宁距离很近,钱有忍之所以选择先打复州而不是永宁,根本在于复州的地形更适合于进攻。

    永宁是山城,要想攻打并不容易。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打这里很容易出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

    明军水师虽然经过钱有忍等长生岛东江军的加入,但是总体兵力仍然不足。

    这种情况下实在折损不起兵力。

    所以明军决定先打复州,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进攻永宁。

    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那其实也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打。

    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有生力军在,就有进一步行动的可能。

    如果连人都死完了,说什么都是徒劳的。

    复州与其说是一座城池,不如说是一座营寨。

    寨墙搭建的十分简陋,一开始是用来防备野兽的。

    因为复州位于辽东大后方,通常来说不会有大军来攻。

    真要是有大军来攻,那大清也离覆灭不远了。

    对付寻常的野兽和零散的蟊贼,这寨墙便足够了。

    明军的行进很有纪律性,不该停留不该表现的时候一定不会妄动。

    有钱有忍这个本地人在,明军根本不会走冤枉路。

    很快明军就抵达复州城外。

    于七只看了这营寨一眼,差点笑出来声。

    这也配叫城池?

    老实说这是他见过最简陋的一座城池。

    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