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449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449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轰射,把倭寇的船只全部击沉!”

    此刻何守义就像是一头被触怒的野兽,满脑子想的都是护犊子。

    这些倭寇实在是太过分了,竟然敢残害百姓,不仅残害百姓还要动世子殿下。

    这是何守义万万不能容忍的。

    既如此就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

    几十艘倭船陆续被击沉,海上的漩涡越来越大,郑经所率的明军不得不及时撤离了。

    再不离开,像他们划得这种小舟迟早也得陷进去。

    “撤离!”

    郑经及时作出了决断,一众士兵们也纷纷遵命行事。

    在处死了几十个刺头之后,郑经的威望大涨,再也没有人敢拒绝他的命令。

    。。。

    。。。

    这场海战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

    结束之后所有我倭寇船只都被击沉。

    何守义下令检查一番,防止有漏网之鱼。

    这么多的倭寇尸体可不能浪费,必须要捞出来斩下首级。

    这些可都是军功啊。

    这么多功劳送到兵部,足够他们连升三级了。

    当兵打仗图的就是个爵位和封赏。

    他们若是能够让子女妻儿过上好日子,才不枉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么的拼命。

    何守义此刻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世子殿下了。

    只是这个海域被倭船沉没后的船体堵塞,无奈之下何守义只能换乘小舟前往。

    此刻整片海水都染成了鲜红色,在大船上的时候还不明白,换上小舟之后仿佛就是在一片殷红色的海洋中划行一样。

    只是何守义不觉得有丝毫的不妥。

    他们是在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像倭寇这样的害虫,就是死的再多也死不足惜。

    随着小舟一步步的靠近,何守义已经能够渐渐看清楚了岸上的人。

    为了防止对方误伤,他们特意在小舟上挂上了代表明军的旗帜,以防止误伤。

    不然一炮轰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像这种小舟能够直接给轰沉了。

    “世子殿下,世子殿下在吗?末将救驾来迟,还请恕罪。”

    何守义扯着嗓子高呼道。

    。。。

    。。。

    (

 第九百八十五章 郑经遇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世子殿下恕罪,末将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何守义等上岸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郑经听到之后直是感动的泪流满面。

    明明是何守义救了他。

    如果不是何守义及时赶来,他们最多还能撑两日。

    两日之后明军必定会断粮啊。

    如此忠臣义士,他怎么好去怪罪呢?

    “何将军快快请起啊。这一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及时赶至,本世子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郑经连忙把何守义扶起来,随后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一次确实是本世子疏忽了,不料想另一伙倭寇竟然会主动进攻,才被这伙儿倭寇抓住机会逼困在岛上。”

    郑经主动认错,态度是相当诚恳的。

    何守义自然不好怪罪郑经,点了点头道:“倭寇狡诈多端,世子殿下还要多多防范才是。不过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

    二人一番寒暄之后,郑经这才想到要把何守义让到里面去说。

    在这里说算什么意思啊。

    “何将军快里面请。”

    。。。

    。。。

    郑经把来龙去脉和何守义一五一十的说了,何守义忽生感慨:“想不到倭寇在东南已经是这等规模,已经是尾大不掉之势啊。再不根除,怕是真的会形成心腹大患。”

    郑经也道:“是啊,若非是亲身经历,本世子也不会相信倭寇已经到了这个规模。还是让他们钻了空子啊。”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联名上书向朝廷和陛下禀明情况吧。”

    “好,本世子也正有此意。不过还是等到了泉州府再说吧。这里的环境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二人一番合计,便打算启程返回泉州府。

    好在何守义带来的船足够多,挤一挤,还是能够把困在小浪屿上的明军悉数带回去的。

    。。。

    。。。

    得知世子殿下被救出,倭寇尽数伏诛的好消息后,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梅知府了。

    若是郑经在他的地盘上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便是有十条命怕是也不够赔的。

    不过现在好了。世子殿下安然无恙他也就能放心了。

    “梅知府,本世子觉得泉州一代的倭寇应该已经除的差不多了,想去别处看看。”

    郑经此番肩上的胆子可谓很重,不仅仅要负责除掉泉州府的倭寇,整个福建、广东沿海都是他的治下。

    他必须要保证这些地方倭患尽除,否则就会被皇帝陛下问责。

    被问责还是其次,关键丢的是郑家的脸,这个责任郑经可是背不起。

    梅知府却是感到有些惊讶。

    “啊,世子殿下这就要走了吗?也不急于这一时吧。您剿灭倭寇如此辛苦,不妨在泉州多休息一段时间,下官也好聊表心意。”

    郑经当然明白梅知府的意思,梅知府是想要通过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啊。

    但是郑经真的很赶时间,他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本世子心意已决,梅知府就不要再劝了。不过你那边我会替你美言的,你放心,不会牵连到你的。”

    郑经把话说得这么明白,梅知府要是再不知趣就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那好,那好。下官为世子殿下送上盘缠。。。”

    他话音还未落,郑经就摇了摇头道:“切莫再说这些话,本世子为民平倭,怎么好再拿民脂民膏。梅知府请回吧。”

    梅知府自讨了个没趣,只好十分尴尬的离开。

    郑经经过这一战可谓是收获良多,他经历过十分凶险的时刻,开始明白身为一军主帅肩上的责任之重。

    今后他再也不会忙碌的作出决定了。

    。。。

    。。。

    于七回到山东可谓是感慨万千。

    尤其是回到登州城时,往日的种种一齐涌上心头,使得他心中的滋味十分不凡。

    古人已矣,往事不堪回首。

    许多当初和他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都已经化作一捧枯骨。

    许多不该死的人死掉了,所幸的是于七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襄助朝廷匡扶社稷。

    那些兄弟们在九泉之下应该也能够安息了吧?

    当然于七返回登州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到这些死去弟兄的坟头拜祭。

    之后他去看望了这些阵亡将士的遗孀遗孤。

    虽然朝廷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抚恤,但是家里突然少了一个顶梁柱,日子肯定还是很难熬的。

    这些遗孀遗孤看到于七之后又勾起了惨痛的回忆,一个个嚎啕大哭起来。

    于七命人给他们每一家五十两银子,这是朝廷给他的赏银,他悉数拿出来了。

    好兄弟就该是这样互相照顾。

    于七没有在他们生前照顾好他们,只能把爱传达到他们的遗孀遗孤身上了。

    只希望他们能够安息吧。

    结束了这一切后,于七便前往登州巡抚衙门。

    如今登莱巡抚一职暂时空缺,于是乎于七就成了登莱毫无疑问的最高官员。

    皇帝陛下授予他山东、北直隶沿海剿灭倭寇的总权限,他自然要竭尽全力,不能辜负了皇帝陛下的信任。

    其实在他看来山东的倭患要比浙江福建广东的轻很多。

    在向当地官员、百姓一番了解后更加证实了他的想法。

    其实道理很简单,倭寇抢掠的都是相对富庶的地方。这样抢一次,捞到的油水会更多一些。

    从这个角度看浙江、福建、广东当然更为富庶。

    山东的话就差一些,北直隶的话就差的更多了。

    而且北方毕竟是朝廷所在,尤其是直隶更是天子脚下。

    倭寇多多少少也是有忌惮的,不敢过于肆意妄为。

    当然,倭寇少并不代表没有。

    一开始听到自己要负责这两片防区的时候于七还是感到有些失望的。

    但失望过后他便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是执行天子的命令。

    所以不管天子给他的命令是什么,他都应该不折不扣的完成,而不是叽叽喳喳个抱怨不停。

    所以他立即向当地官员了解情况,确定倭寇肆虐最严重的区域。

    在确定是文登这个地方后,于七不禁心中大喜。

    文登,文登营。

    这可是当年戚继光发迹的地方。文登一出天下知!

    作为戚继光的外孙,他当然要努力的剿灭此地的倭寇,给戚继光长脸了。

    。。。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文登倭患(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作为戚继光的后人,于七不仅继承了戚继光勇武的那一面,还继承了戚继光聪颖的那一面。

    来到登州城之后他没有急着盲目的剿倭,而是先暗中派人调查情况,以图弄清楚文登的倭寇到底有多少,是什么规模,盘踞在什么地方。

    在他看来,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较为顺利的剿灭倭寇。

    于七的下属王二麻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二麻子跟这一代的百姓本就熟悉,他也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最大限度的调查事情的真相。

    在王二麻子看来,比起通过官府的渠道去打探消息,许多民间的消息更有效率更加真实。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却着实让他吓了一跳。

    原来据当地百姓所说,盘踞在文登附近的倭寇实际上是和文登当地的富商罗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说罗家和倭寇达成了协议,罗家会按时给倭寇纳贡,作为回报倭寇不但不会伤害罗家的人,还会护送罗家商队出海,保证他们的安全。

    这一听闻让王二麻子震惊不已。

    震惊之余他又感到十分的愤怒。

    如果真像老百姓所说的那样,那这个罗家人当真是人神共愤了。

    明明自己就是大明子民,却跟倭寇暗通款曲达成什么狗屁协议。

    为了一家私立,不惜养虎为患,祸害自己的乡亲,这种人也太可恶了吧。

    当然王二麻子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立即返回登州城向大哥禀报情况。

    此刻的于七仍然坐镇在登州城中,一面训练士兵,一面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见王二麻子风风火火的冲了过来,于七放下手中的文书,一边笑道:“怎么,看来此去文登收获不小啊。”

    王二麻子走到于七身边,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他一路而来口干舌燥,一杯茶水怎么能够。

    王二麻子又接二连三的喝了几杯,这才满意的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大哥,此事说来话长,且听我慢慢道来。。。”

    王二麻子将自己的听闻一五一十,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悉数给于七说了一遍,情绪那是相当的激动啊。

    于七听了也感到十分的愤怒。

    这种事情换做是谁谁不激动的啊。

    “这罗家当真如此胆大包天?要知道通倭可是灭门的重罪啊。他们竟然敢如此铤而走险?”

    “哎呦大哥,这利令智昏您听说过吧?跟倭寇勾结那可是能够获得十分多的利益的。这罗家本就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府上生意想必那是相当的多。这年头还有比做海商更赚钱的吗?勾结了倭寇,他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走海行商。比起赚到了银钱,给到倭寇的那些银子又算得了什么,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王二麻子仔细分析道:“而且你想啊,这种事情不可能空穴来风,既然老百姓们都这么说,自然说明罗家已经是明目张胆,不加掩饰了。”

    于七仔细想了想,觉得王二麻子说的很有道理。

    他点了点头道:“不错,若真像你所说,那是得好好调查一番了。”

    他稍顿了顿道:“你也知道我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我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若是这伙儿倭寇真的和罗家狼狈为奸,我就要替朝廷铲除奸佞。”

    “老王,你速速派人盯上罗家,但切记不要打草惊蛇。最好能够找人混入他们铺子里,看看能不能套到一些有用的讯息。”

    大明律讲究的是证据,于七自然也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就下令拿人。

    他要确定罗家真的是通倭叛国,再名正言顺的拿下他们。

    王二麻子闻言大喜,双手抱拳道:“大哥放心好了,我一定把事情给你办的妥妥帖帖。”

    。。。

    。。。

    文登,罗府。

    罗家家主罗老太爷坐在院子里纳凉。

    这天气太热了,没有海风的时候着实有些难捱。

    虽然院子里的地窖里存了不少的冰块,可罗老太爷还是觉得有些受不住。

    罗老太爷的名字叫罗方,他家乃是文登当地的富商。

    自打祖上三代起就经营着海商生意,在当地也是有名的望族。

    罗家发家后极为擅长钻营,不仅和当地的官府搞好了关系,还和黑道上的兄弟促成了不错的感情。

    黑白两道通吃的罗家发展速度那是相当的迅速。

    到了罗老太爷这一辈也算是攒下了诺大的家业。

    可惜这世上风云变幻,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

    很快倭寇便来到了山东沿海,肆虐的让人十分惊恐。

    罗家是当地富商,可谓是最肥的一块肉,如何能够独善其身。

    罗老太爷当时最怕的就是倭寇来到文登,把他的家财席卷一空。

    若真是这样,他将来可怎么向祖宗交代。

    那个时候他的儿子罗大年出了一个主意,与其这样担惊受怕整日惶惶不可终日,还不如主动去跟倭寇接洽,以谋求和倭寇合作。

    乍一听到这个想法,罗老太爷是拒绝的。

    再怎么说他也是堂堂大明富商,主动通倭算哪门子事。

    而且这可是灭门的重罪,万一消息走漏出去,官府便是和他关系再好也庇护不了他啊。

    毕竟谁都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这不是钱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所以当时罗老太爷断然拒绝。

    但这个罗大年也没有放弃,而是一条条的跟父亲分析理由。

    他言明了其中利害,又把利弊分析了一通,把罗太老爷最终说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