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451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451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

    虽然当今天子英明神武,是公认的明君。

    但明君也是皇帝,明君也是会杀人的。

    王贺年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自己的家人后代考虑。

    盲目的自信可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认为浙江的倭寇多,臣愿闻其详。”

    王贺年作出一副聆听圣训的样子,也算是在套朱由榔的话。

    朱由榔却并不在乎这些,背负双手侃侃而谈。

    他很清楚王贺年这个人其实是比较敏感的,所以不想要给到王贺年太多的压力。

    身为皇帝,有时候一个动作都会让臣子们多想。

    “朕知道浙江以及南直隶,也就是江南是整个两京一十三省中最为富庶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豪商巨贾无数,他们居住的地方雕梁画栋,屋舍鳞次栉比,装饰的富丽堂皇。有些人甚至说比皇宫都要精致。”

    朱由榔说罢顿了一顿接道:“可有多少人知道江南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豪商巨贾呢?除了这里确实人文荟萃,精英辈出以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听天子似乎话里有话,王贺年不敢接话,只得垂着脑袋恭敬的听着。

    “其实朕知道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江南的地理条件更为优越。”

    朱由榔指着京杭大运河道:“就说这京杭大运河吧。自打隋唐时期挖掘以来历朝历代都有所修缮。到了大明朝,这京杭大运河更是繁华无比。其连接着京师和杭州,但要论起惠及的地方,还是杭州得到的实惠更多一些。杭州是浙江的中心,也可以算是江南的中心。靠着这条运河不少商贾暴富,奠定了基业。”

    这些王贺年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道天子突然提起是为何。

    难道说天子对这些商贾不满,也想与民争利分一杯羹?

    当然,这些话王贺年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京杭大运河很重要,不少江南的商人靠着它发家致富。但是那是大明刚刚建国后的一百年内。之后京杭大运河因为泥沙增多,疏于疏通以及税卡过多,许多商人都不愿意走了。他们不走京杭大运河,难道走陆路吗?那样运输成本高不说,消耗还更大。这当然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他们开发出了海贸。”

    朱由榔就像是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向王贺年科普着。

    而王贺年当然不知道朱由榔这些信息的来源,一时间听得是如痴如醉。

    “本朝秉承祖制,而祖制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那就是寸板不得下海。后来虽然有永乐大帝的郑和下西洋,但那毕竟只是朝廷层面的,民间依然难以获得许可。后来到了隆庆朝,才开了福建月港几处小的港湾并没有全面开海。那么这些商人想要走海贸就只能走私。走私是什么,走私就是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而擅自进行海贸。他们为此要承担极大的风险,既有被朝廷发现惩处的风险也有遇到海盗的风险。”

    朱由榔顿了顿,咽了一口吐沫,见王贺年听得如痴如醉,遂又接道:“为了防止被朝廷发现惩处,他们就花重金买通官府。只要当地的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本上就不会出问题。要想防止被海盗劫掠,他们有两个选择。其一是给海盗孝敬,其二就是自己变成海盗。”

    王贺年听到这里,直是大为惊讶。

    “陛下是说,那些江南的商人中有不少自己就是海盗?”

    “当然。”

    朱由榔很清楚这一段的历史,他也不介意向王贺年介绍一番。

    “所谓海盗就是海上武装,他未必靠打家劫舍为生,那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保护这些富商的。其实嘉靖朝肆虐的倭寇不少都是这些富商豢养的海商武装。其中真的倭人很少,基本都是假倭。”

    这个就完全是王贺年的知识盲区了。

    这更加增加了他对皇帝陛下的崇拜。

    皇帝陛下虽然高高在上,深居于皇宫之中,但并没有被蒙蔽双眼,依然能够体察民情,对民间的事情了如指掌。

    王贺年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有些事情甚至没有皇帝陛下清楚。

    这让他觉得十分的愧疚。

    “陛下,那这些所谓的假倭也会袭扰百姓吗?”

    “有的会,有的不会。毕竟虽然他们一开始是当地豪商建立用来保护海上贸易的。但人心一旦贪婪起来,很多事情就不会按照原先既有的方向发展了。”

    朱由榔难得和臣子聊这么多,一时也是兴起便接着说道:“就比方说这其中的一些海盗不满足于只给豪商护航,也就会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尾大不掉独立门户也不是不可能。”

    朱由榔说到这里只觉得口干舌燥,便冲近旁的韩淼道:“韩伴伴,朕有些口渴,奉茶。”

    韩淼立即泡了一杯皇帝陛下最喜欢喝的西湖龙井恭敬的送上前来。

    天子最爱喝绿茶,其次是白茶,最不喜欢的就是红茶。

    所以宫中存放的绿茶最多,其中以西湖龙井居首,其次是黄山毛峰。

    天子似乎对西湖有一种独特的情结,不然此番也不会执意坚持亲征,也不会把前往的第一站定在杭州。

    朱由榔接过茶杯微微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顿时觉得十分舒畅。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你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你不是江南人嘛。”

    朱由榔苦笑道:“江南的大户,基本上都知道这么个情况,大伙儿装作不知道,谁都不愿意捅破那层窗户纸,反正骗的了朝廷就行。”

    “臣有罪。”

    听到这里,王贺年终于扛不住了。

    他跪倒在地,十分惶恐的请罪道:“臣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不能为陛下搜集到有用的情报,不能为陛下分忧,实乃臣之大罪。”

    朱由榔见状直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方才对王贺年说了这么一大段,是不是说的过了,把王贺年吓到了?

    “王卿这是做什么,快平身。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朱由榔见王贺年没有起来的意思,把茶杯递给韩淼随后上前几步亲自把王贺年扶了起来。

    。。。

    。。。

    (

 第九百九十章 何守义严词拒绝(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多谢陛下。”

    王贺年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后背已经是被汗水浸透。

    都说天子的心意不要随意忖度,他今日算是明白了。

    虽然皇帝陛下并没有怪罪于他的意思,但这件事稍有处理不慎就会酿成惨剧。

    看来以后还是要多谨慎一些啊。

    朱由榔又在船上看了一会风景,只觉得有些无趣,遂转身回到了船舱之中。

    何守义救下世子郑经之后并没有在泉州做过多的停留。

    福建毕竟是郑经的防区,他救完人没有理由在此多做停留。不然有抢功劳的嫌疑。

    虽然郑经一再的邀请,何守义还是毅然决然的率部回到了浙江。

    谁知他一回到杭州,浙江巡抚魏远勋就急不可耐的把他找来。

    何守义虽然跟魏远勋面和心不和,但既然魏远勋没有发难,他也不好表现的过于冷漠。

    “何将军可算是回来了,你若是再不回来真的要出大事了。”

    何守义闻言一惊道:“怎么,莫不是倭寇来袭了吗?”

    何守义知道浙江沿海,基本上整个浙东区域都是倭寇袭扰的重灾区。

    莫不是倭寇趁着他率领主力水师前去泉州营救郑经的空档期突然发难?

    以魏远勋的能力和浙江本地守军的实力恐怕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倭寇为非作歹啊。

    “不不不,倒不是倭寇来了”

    何守义心中暗暗骂道,不是倭寇你这么紧张作甚,差点吓死我了。

    “咳咳,是陛下,陛下要来御驾亲征。我也是几日前收到的邸报。算一算,陛下应该已经快到了。”

    邸报运抵杭州本就需要时间,加上又过了几日,便是按照半个月算,走运河的天子应该也是快到杭州了。

    这可把魏远勋急坏了。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天子来杭州下江南自然没有什么不可。

    作为人臣,魏远勋也会极尽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把天子伺候好了。

    可问题就是天子是打着御驾亲征的名号来的,这种情况下何守义不在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虽然主要责任在何守义,但是魏远勋或多或少也会担上干系。

    像魏远勋这么谨慎的人,自然不会愿意冒着被天子质问的风险。

    谢天谢地,何守义赶在天子到之前回来了,这样一切都没事了。

    “陛下要御驾亲征?”

    跟魏远勋不同,何守义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讶之余心中还是有些欣喜的。

    当今天子他是知道的,用英明神武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此卓越的君主却被困在紫禁城中,何守义都在替朱由榔抱不平。

    当然了,天子最终能够出发就是极好的。

    天知道天子为了能够亲征和朝臣们舌战了多少天。

    “对啊,邸报在这里,你看一看吧。”

    何守义接过邸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果不其然,邸报上把天子何时在何地停靠驻跸都写的清清楚楚,目的自然是让沿途官员做好接驾准备。

    何守义深吸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魏巡抚是希望本将做些什么?”

    “自然是将浙江的倭患尽可能的向陛下陈述一番。”

    魏远勋心道术业有专攻,这种事情不是应该你比我更加了解才对吗?

    “魏巡抚是希望本将如何描述?”

    何守义见魏远勋话里有话,遂直接问道。

    “这个嘛”

    魏远勋沉吟了片刻道:“本抚倒是觉得倭患不可言太过,过犹不及。也不可言太平,太平不足以令陛下信服。何将军取个折中最好。”

    何守义心道原来如此,这个魏巡抚真的是个老狐狸,想要自己配合他和稀泥混淆圣听。

    自打儒家思想成为历朝历代的主流思想以来,人们尤其是文人秉承的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中庸。

    不需要太出挑,枪打出头鸟。

    也不需要太差,太差的话容易被淘汰。

    中不溜是最吃香的。

    这可以说也是大明的官场智慧。

    在朝为官切忌表现自己,表现的话容易出头,但是中庸最安全。

    这个魏巡抚便是靠着这一手思想混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吧?

    “对不起,本将军不能答应你。”

    谁知,何守义断然拒绝了魏远勋。

    魏远勋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置信。

    “何将军你说什么?”

    “本将军说了,本将军不能答应你。”

    他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说道:“身为人臣,食君之禄,自然应该如实向天子禀报情况,怎么可能故意隐瞒呢?”

    魏远勋气得脸都绿了。

    “本抚没有叫你隐瞒,只是叫你禀报的时候注意一下措辞。”

    何守义心道那不还是矫饰的意思吗?

    “魏巡抚不必再多说了。本将军将如实向陛下禀报。”

    说罢何守义一甩衣袖,愤然离去。

    “你!”

    魏远勋气得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差点昏了过去。

    经此一事后,何守义跟魏远勋的关系可谓降到了冰点,就差撕破脸皮了。

    但是他一点也不后悔。

    大丈夫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何守义不可能昧着良心去说一些话。

    何况还是向天子禀奏。

    往大了说,这不就是欺君吗?

    圣天子待他不薄,他没有理由欺君啊。

    “如今浙江倭患严重,倭寇多与地方豪商巨贾相勾结,他们里应外合狼狈为奸。臣恳请陛下严惩之”

    何守义把来到浙江以后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写在了奏疏之中,准备天子抵达杭州之后呈递到御前。

    以陛下的英明神武,何守义相信天子一定会秉公处理的。

    其实他仔细回想,觉得今日魏远勋的表现十分的反常。

    他一再让何守义三缄其口,除了怕惹得龙颜大怒以外,会不会有其他的考虑?

    比如说替这些跟倭寇勾结的豪商巨贾打掩护?

    仔细一想,何守义觉得这种可能性很高。

    魏远勋是什么身份?那是堂堂的浙江巡抚啊,整个浙江都是他说了算。

    说白了,魏远勋就是浙江的土皇帝。

    那些豪商巨贾肯定没少往他这里送好处,吃人嘴短,魏远勋自然要保护这些孝敬了他的商贾了。

    可问题是这些商贾中有人通倭啊,这个魏远勋真是糊涂!

 第九百九十一章 何守义遇刺(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入夜,何守义洗漱之后准备开始睡觉。

    他的作息一直很规律,作为一个武将这一点很珍贵。

    可他刚刚躺下之后没有多久,就听到院子里响起一阵脚步声。

    何守义本能的警觉了起来。

    何守义的听觉十分灵敏,基本上不会出错。

    他一个挺身坐了起来,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挪步下床。

    只见院子里面闪过一道道黑影,何守义仔细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这种情况十分反常,何守义不敢喊人,这样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他躲到了里间,缓缓的拔出了随身的佩刀。

    不得不说,这刀很锋利。

    反射出来的银光让何守义的眼睛都变得如同野兽一样光亮。

    嘶。

    何守义心道一定不只是打家劫舍的劫匪那么简单,肯定是刺客。

    至于刺客是谁派来的,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今日他和魏远勋公然决裂,让魏远勋颜面尽失。

    魏远勋如此一个要面子的人如何会善罢甘休。

    对魏远勋这样的人来说,不能成为同党他就会尽可能的将其除去。

    何守义心道,看来魏远勋是想要在天子圣驾抵达前先把自己给除掉。之后再嫁祸给倭寇。

    如此的天衣无缝,简直是妙哉。

    何守义当然不会束手就擒。

    事实上,他很清楚自己活命的方式是什么。

    院子里的守卫没有动静,估计要么是被引开了要么是中了蒙汗药。

    也就是说眼下何守义不能指望别人,只能靠自己了。

    何守义的武艺不低,但是双拳难敌四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