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454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454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再拿出一些赏赐勋贵还能有富余。

    如今的情况却不然。

    朱由榔是想把丝绸大量出口的,所以丝绸的需求数量就会激增。

    而且朱由榔不可能把丝绸的织造权力散发到百姓手中,而必须由官方牵头。

    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丝绸不会出现短缺。

    作为大明王朝的拳头产品,朱由榔必须要把丝绸的重要性放到最高。

    “产量太少了,能不能加倍?”

    朱由榔清了清嗓子沉声发问道。

    其实朱由榔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步子一下不能太大,否则容易扯到。

    “这个…”

    赵石面上的笑容似乎凝固了。

    “这个应该有难度。陛下,浙江一代的织造人员基本都来织造丝绸了。再增加的话只能从南直隶去调集了。”

    “那就去南直隶调集好了。有什么需要朕做的尽管提。”

    朱由榔大手一挥让赵石提条件。

    赵石确实十分紧张。

    在他面前的可是当今天子啊。

    圣天子圣明,给了他提条件的机会。

    可他不能不知分寸,蹬鼻子上脸啊。

    那样的话,还不得被天子骂死。

    “这个,陛下,臣别的不需要,只需要调集足够多的织造工。”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这条朕准了。”

    “记住,到时候朕会命人来验货,若是少了一匹,朕唯你是问。”

    说罢朱由榔转身离去。

    他不是没有给赵石机会。

    赵石自己不来提条件,怪不得朱由榔了。

    接下来朱由榔要去西湖逛逛。

    难得下一次江南,不去西湖游上一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朱由榔又不想打扰其他百姓的雅致,故而决定微服私访。

    一众锦衣卫虎贲军则化为百姓的妆容,护卫在天子左右。

    常言道晴西湖不如雨西湖。

    雨西湖不如夜西湖。

    夜西湖不如雪西湖。

    今日微微下雨,十分适合游湖。

    天子包下了一艘游船,整个路线已经被锦衣卫探查了几遍,保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朱由榔站在船头,任由微风吹过他的面颊,感受着荡漾的快感。

    这难得的放松时光可以让朱由榔更加的缓和情绪,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之中。

    皇帝这份工作可是没有找人说理的地方。

    自己给自己打工,想休息都得忙里偷闲。

    朱由榔深吸了一口气,苦笑连连。

 第九百九十六章 天子的影响力(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偷得浮生半日闲。

    对朱由榔来说,能够获得游赏西湖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身为天子,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朱家一家一姓什,而是整个江山社稷,黎民苍生的幸福。

    其责任不可谓不大,朱由榔也常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有麻痹大意,骄傲自满的情绪。

    历史上无数的明君一开始都是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

    可是随着太平日子过得久了,他们开始变得傲慢自大,认为所谓的盛世都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

    所以他们开始贪图享乐,甚至是开始追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这简直就是把帝国推向了深渊。

    一般这种帝王都会导致一个帝国的衰败。唐玄宗就是最好的例子。

    单独看他的前期和后期的状态,你完全能够感觉出来这简直就是两个人。

    朱由榔可不希望步这些皇帝的后尘。他是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把大明从泥沼中拖回来的,在所有人认为大明已经不行即将行将就木的时候,朱由榔没有放弃,这才有了奇迹。

    所以他会好好的把大明带上巅峰。

    这就要求他苛刻的对待自己。

    哪怕是在游西湖,朱由榔也没有只顾着欣赏美色,而是下旨前去于谦祠。

    于谦被英宗皇帝冤杀之后,就埋葬在了西湖旁。

    百姓们也给于谦立了祠,纪念这位英雄。

    后来弘治皇帝更是公然给于谦平反,至此所有人都敢在公开场合祭奠于谦了。

    但是身为天子,亲自前来祭拜,朱由榔是开了先河了。

    毕竟自私一点的来说,朱由榔是英宗这一脉。

    承认于谦就等于是否定了英宗皇帝,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先祖。

    但是朱由榔不在乎这些。

    连弘治皇帝都能有这个心胸,他怎么就不行?

    天子要驾临于谦祠,上上下下自然是被锦衣卫排查了个遍。

    但凡有丝毫的风险,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

    万一出了任何差池,甚至是出现刺客,可不是他们能够担待的起的。

    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

    如果连天子都护卫不了,那锦衣卫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必要?

    至于虎贲军更多的是负责西湖外围的防御。

    这一点锦衣卫和虎贲军还是分的很明白的。

    在一中内臣的簇拥下,朱由榔最终步入了于谦祠。

    于谦祠修建的并不大,但很精致。

    从种种细节都可以看出于谦的品格。

    虽然是后人为于谦所修,但这座祠堂完美的符合于谦的形象。

    锦衣卫的校尉分列左右,朱由榔大步流星的走在正中的位置。

    一众内侍微微佝偻着腰,态度十分恭敬谦逊。

    “皇帝陛下驾到!”

    在一声唱诵下,朱由榔来到了于谦祠的正堂。

    “于少保,朕来看你了。”

    朱由榔对于谦是十分崇敬的,在他看来于谦虽然是个文官,但是完全不像大明朝其他的文官那样手无缚鸡之力。如果将于谦和某个历史人物进行类比的话,朱由榔更愿意将他比为岳飞。

    岳武穆和于谦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但二人的精神内格其实是高度一致的。

    而是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在他们看来,个人不过是一具皮囊罢了,他们眼中只有黎民百姓,只有天下人。

    朱由榔从内侍手中接过香点燃之后放进了香炉之中。

    之后朱由榔直接在蒲团之下跪了下来。

    一众内侍、锦衣卫纷纷跪下。

    在天子祭拜于少保结束之前他们都不可以起来。

    朱由榔祭拜的很郑重,没有丝毫的敷衍。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个流程,而是要竭尽所能的表现诚意。

    毕竟天下人都在看着呢,文臣武将都在看着呢。

    上行下效,朱由榔如何表现决定了臣子们如何表现。

    朱由榔是希望臣子们都能像于谦一样把朝廷利益百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

    当然了他也知道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只要尽力而为就好。

    他不需要人人都像于谦那样舍生忘死,只要能够达到于谦的五六分就足够了。

    礼毕,朱由榔起身朝外走去。

    一众内侍锦衣卫立即跟了上去。

    拜祭了于谦之后,朱由榔下一个地方要去的是孤山。

    孤山在整个西湖中的作用和地位可谓是绝对的举足轻重。

    可以说正是因为孤山的出现,让西湖的格局有了截然不同的形式。

    孤山不孤,断桥不断,也算是西湖奇景了。

    孤山的人文意义更高于自然意义。

    历朝历代无数文人雅士曾来过次。

    朱由榔此番前来也算是给文坛给读书人一个信号,那就是大明朝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天子的任何举动都不是轻易做出的。

    无数人眼睛盯着瞧着,哪怕一个轻微的喷嚏都会被人刻意的解读。

    所以朱由榔每每做出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对不会盲目。

    孤山是一个湖中小岛。

    要去往孤山要么选择过桥,要么坐船。

    朱由榔选择了后者。

    因为从于谦祠到孤山如果要走陆路的话基本上要绕上一大圈。

    而坐船的话路途无疑会缩短不少。

    当天子的座船停靠在了孤山外的码头时,整个仪仗便开动了。

    朱由榔从船上轻巧的跳下,随后步入到大道正中。

    沿着石阶一步步的向前,可以看到许多先贤留下的石碑。其中不乏一些有名的诗词。

    虽然已经被岁月、风雨洗刷掉了不少痕迹,但是斑驳之中可以更加品出韵味。

    孤山不仅有山,更有书院。

    人文才是孤山的魂。

    朱由榔决定亲自去到书院中一番,看看这里的孩子们的状态。

    这个决定是临时做出的。锦衣卫们只得赶快前去安排。

    此刻书院的先生们正在教书,见一队锦衣卫冲了进来人都傻了。

    当锦衣卫对他们说不久之后天子就要驾临,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天子要来?

    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锦衣卫把整个书院围的水泄不通,几乎没有任何的空地。

    这绝对不是在做梦,看来天子是真的要驾到了。

    …

    …

 第九百九十七章 魏巡抚的自保(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朱由榔本身对于儒家其实是没有任何偏见的。

    当年儒家能够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固然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但也和儒家本身过硬,学说优秀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

    如果儒家真的是被朝廷硬抬出来的不可能是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儒家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其核心的道义经过新的阐释也有了更多的信众。

    朱由榔认为儒家不可废,但必须要朝廷进行一些干预,加入一些有利于统治的因素,但又不至于扼杀掉许多进取的东西。

    来到学堂之后,朱由榔这种冲动更加明显。

    都说大明百姓是耕读传家,也就是说除了农户和读书人,其他都不是根基,不是最重要的。

    朱由榔觉得有必要给这些孩子们亲自上一课,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也许在多年之后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这些顿悟的孩子中也许就会出一个王阳明一样的圣人。

    圣人这个东西是不世出的,是不可批量造出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是有哪个君王不希望自己的治理下能够多出几个圣人呢。

    这样不是彰显出了他的文治武功吗。

    朱由榔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书院的学官们此刻紧张极了。

    他们见惯了大场面,却从没有见过天子驾临时候的场景,一时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紧紧的站在一起,连头都不敢抬。

    与之相比,孩子们倒是显得自然很多。

    朱由榔早就有很多腹稿,虽然未必是给今天准备的,但能够使用的场合都差不多。

    看着堂下那一个个翘首以盼的孩子,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朱由榔很是满意。

    这些还没有定格的孩子才是大明的未来。

    都说孩子的眼睛不会骗人。

    在这些孩子的眼中朱由榔看到了希望。

    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起来。

    比起一开始的时候,如今的朱由榔有了更加系统的认知。

    一堂课也许就是半个时辰,最多不过一个时辰。

    但朱由榔给他们心中埋下的种子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朱由榔希望他们十几年后再回首的时候能够记起孤山书院的那一课,也希望这一课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朱由榔讲的很认真,时间流逝的也飞快。

    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最后还是朱由榔停了下来。

    这一课他讲的很满意。

    作为皇明的掌舵人,他甚至觉得此时此刻带来的冲击力更加大一些。

    在孤山书院讲课之后朱由榔便返回行宫。

    比起游山玩水,朱由榔此番来到西湖其实是想要通过他天子的身份,通过施加影响力让大明百姓能够更加融入到个人与朝廷的发展之中,换言之朱由榔在给他们指明方向。

    一代人成长起来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成本的。

    不过朱由榔有时间,他等得起。

    等到这一批人成长起来或许整个情况又不一样了吧。

    …

    …

    天子游湖,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自然也没有闲着。

    王贺年和韩淼之间甚至隐隐有一层竞争关系。

    有着这层关系在,很多时候效率能够更高一些。

    至于何守义,本着避嫌的关系倒是没有什么过多的举动。

    但是他也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于整肃浙江官商十分重要。

    所以只要锦衣卫和东厂找到他需要他配合的,他一定不会拒绝。

    反正同样的话他已经对天子说过了,也没有必要对锦衣卫和东厂隐瞒。

    倒是锦衣卫问的另外一件事有些让何守义感到惊讶,那就是泉州小浪屿之战。

    事关忠王世子郑经,何守义也不敢有任何隐瞒。

    这一战确实是因为郑经决策失误导致的局面被动,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何守义也不希望天子因为这一战就对郑经彻底否定。

    毕竟这是成长之路上必须经历的。

    哪怕是海战之神郑成功,当年也是通过一场一场的战斗喂起来的。

    郑经虽然没少受到郑成功的熏陶,但是经验这东西光靠熏陶也是不行的。

    必须要摔的跟头更多,才能有所成长。

    在对阵倭寇的时候摔跟头总好过将来大战的时候摔跟头。

    相信这一点皇帝陛下心中也有数。

    如今何守义能够做的事情有限,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为郑经祈祷,希望他不要因为这场战斗的过失吃到太大的挂落。

    …

    …

    魏巡抚这些日子如坐针毡,简直是被驾到了火上烤。

    虽然他已经跟一些商贾提前打了招呼,但是做贼心虚啊,他现在十分的恐慌。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万一被他们查出了什么,后果直是不敢设想。

    但是他现在又不能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因为动作越大引起的注意就越大。

    反倒是不怎么行动容易蒙混过关。

    但是如此一来就不怎么容易对口供了。

    万一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魏巡抚甚至毫无还手之力。

    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种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