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472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472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国觉得有点意思,点了点头道:“继续说下去。”

    得到李定国的肯定后,刘兴明自然感到越发的兴奋。

    “接下来自然就是撤离了,撤的越远越好,让奥斯曼蛮子愤怒的同时又发不上力,他想要出拳,但是只能一拳打在棉花上。这种感觉不用我说也应该知道,非常难受了。”

    李定国越听越觉得可行。

    两军交战很多时候不是靠蛮力,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以少胜多了。

    很多时候靠的是智取。

    在这方面,明军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毕竟中原的兵法早于波斯和奥斯曼人太久,随便拿出来一条都能够玩死他们。

    深吸了一口气,李定国起身背负双手开始踱步。

    “这个法子可以一试,不过要记住,一定不可浪战。我们的目的是激怒奥斯曼人,让他们失去理智从而冲动的应战,但绝对不能因为此而三十太大。”

    刘兴明闻言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晋王殿下放心好了,末将一定会把握好度的。”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你办事我放心。”

    “咳咳,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支沉默不言的李来亨突然发声,李定国笑着道:“临国公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李来亨清了清嗓子道:“此次伏击奥斯曼人,末将发现了一处不同。奥斯曼人此次带来了不少火炮,恐怕一味守城不是上策。”

    李定国闻言心中一沉。

    李来亨的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

    上一次奥斯曼人进攻萨非帝国时,除了轻敌之外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带火炮。

    或者说,这也是轻敌的表现之一。

    因为在奥斯曼人的心中,队波斯军队还是轻视的。

    毕竟百余年间,奥斯曼人在对决波斯人的战绩中是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孤傲一些也就是可以理解了。

    但他们没想到明军的战斗力高出了波斯人很多,在缺少火炮这种攻城利器的情况下他们最终铩羽而归。

    吸取教训之后奥斯曼人这一次卷土重来,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火炮的存在对城墙是极大的威胁,即便不能直接轰开城墙,也可以极大的影响守城军队的军心。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临国公说的在理。所以我们这一次必须要尽可能的分割战场,绝对不能让奥斯曼人合兵一处。”

    郝摇旗挠头道:“可是吃一堑长一智。奥斯曼人就是再蠢,上一次已经吃过分兵的亏了,这一次多半不会再继续犯错了。”

    “非也。”

    李定国摇了摇头道:“所谓事在人为,有的时候我们努力一些或许结果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极力的挑衅,然后撤离,勾引奥斯曼人追击。”

    不得不说这是一步险棋,但是明军却必须要去做。因为不这么做的话,守城军队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谁也不能保证波斯人的城墙能够抵御奥斯曼人的火炮多久。

    万一在奥斯曼人彻底断粮钱波斯人的城墙被轰塌了,那李定国之前的一切布置就前功尽弃了。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定国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掌控一切,但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让局势的发展朝着自己的设想方向发展。

    所以他会把所有布置设计到位,接下来就要看众将的执行力了。

    若是能够执行的好,奥斯曼人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明军和波斯联军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

    …

    。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步步连环(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恰录罕确实有些慌了,但惊慌之余是愤怒,无比的愤怒。

    明军和波斯军队对他们进行伏击,伏击的还是运粮队。

    这些家伙可以说是狠辣到了极致,而且可以精准的击溃他们的要害。

    真的是可恶至极!

    恰录罕知道三十万大军断粮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破城拿到足够多的粮食,他们很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

    哪怕是士兵哗变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

    如今恰录罕被迫改变自己的计划,选择速战速决。

    他把目标直指伊斯法罕城城,萨非帝国的首都。

    急行军,恰录罕选择了前所未见的急行军。

    眼下不是拖的时候了,越早结束这一切,越早能够报答新任苏丹的信任之恩。

    。。。

    。。。

    李定国得知奥斯曼军队大举向伊斯法罕城前来后心情十分畅快。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其实他之所以决定截断奥斯曼人的粮道,是因为想要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拖得时间越长对萨非帝国的创伤就越大。

    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决定和萨非帝国结盟,共同经营丝绸之路,那李定国就必须要保证盟友的利益。

    否则事后即便是惨胜,阿巴斯二世心中肯定会不爽。

    若是阿巴斯二世派遣使者前往中原,向皇帝陛下添油加醋的抱怨一番,李定国多半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帮助波斯人就是帮助自己。

    再者,兵法有云,迟则生变。

    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李定国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一举击溃奥斯曼人。

    若是被奥斯曼人摸清楚了布防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一番夹攻,李定国真不一定能够扛得住。

    所以他想打奥斯曼人一个立足未稳,最好能够全歼敌军。

    与其主动找上去,不如引诱奥斯曼人来进攻。

    这样明军和波斯军队以逸待劳,可以用一个更好的状态来应敌。

    细细算了一算,奥斯曼人估计会在五日之内兵临城下,也就是说留给明军布置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定国决定召集众人前来,交代一些作战前的具体准备事宜。

    。。。

    。。。

    大战即将来临,以李来亨、刘兴明等人为首的乐天派却是十分兴奋。相较之下袁宗第和刘体纯就表现的沉默谨慎许多。好歹对手是倾尽主力的奥斯曼军队,还是不可以大意的。

    倒是一向桀骜不驯,眼高于顶的郝摇旗这次变得谦虚了许多,弄得众人很不适应。

    李定国把众将召集到了舆图旁边仔细的分析道:“你们看,这里是伊斯法罕城,这里是他的几座卫城。几座城池互为犄角,可以相互帮助。如果奥斯曼人前来,你们觉得他们会直接攻打主城还是先攻打卫城呢?”

    “这。。。”

    李来亨沉吟片刻道:“末将觉得奥斯曼人很可能会先拿下卫城。”

    “哦?为何?”

    李定国很有兴趣的问道:“难道说奥斯曼人不着急吗?即便拿下卫城,以卫城中的粮食储备,也不足以解决他们现在的燃眉之急吧?”

    粮草问题很显然是现在奥斯曼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如果他们不能在断粮前解决这个问题,军队很可能会直接崩溃。

    李定国认为奥斯曼人会直接进攻伊斯法罕城,但是李来亨却认为奥斯曼人会先拿下卫城,这真是有趣极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想要把伊斯法罕城变成一座孤岛。”

    李来亨顿了一顿,还是说道:“就比如当年吴三桂围攻昆明城时,不也是先控制了周围几座城池吗?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胜算会更大一些。”

    “当然了,当时吴三桂的实力比奥斯曼人更强大,我们当时的兵力也比现在少的多。但总体是这么个意思。”

    李来亨生怕李定国误会,连忙找补解释道。

    李定国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不得不说李来亨说的颇有几分道理。

    “以临国公之见,这几座卫城是守还是不守呢?”

    “当然要守。”

    李来亨几乎不假思索的答道。

    “虽然几座卫城中并没有存放太多的粮食,但是只要其存在我们的手中,奥斯曼人就会心存顾忌,不敢把全部兵力投放到攻打主城上。但如果奥斯曼人将这几座卫城拿下,他们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郝摇旗也接话道:“我觉得小老虎说的很有道理。奥斯曼蛮子一直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这一次估计也是抱着必胜的信念来的。结果刚一开始就栽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肯定心里十分不爽。但是他们肯定会更加的谨慎,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失败的空间了,若是再输个一两场,估计军心直接溃散。所以他们肯定会保守起见先攻打卫城。”

    李定国背负双手开始踱步,脑子中飞速的运转思考着。

    既然大家都觉得奥斯曼人会先进攻卫城,他没有理由不在这几座卫城加派兵力提前做好准备。

    波斯军队增不增兵是一回事,他增派军队又是另外一回事。

    终于李定国停下了脚步,十分认真的说道:“本王已经决定向几所卫城加派军队。刘兴明,郝摇旗、袁宗第,你们分兵领兵一万前往。”

    “末将遵命。”

    三人齐声应道。

    李定国说了一圈,唯独拉下了刘体纯和李来亨,这让刘体纯和李来亨多少感觉到了一些尴尬。

    李定国笑着上前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道:“至于临国公和皖国公,本王另有用处。你们看这里。”

    李定国朝着舆图点了点,随后加大声音道:“这里是要冲啊。如果我们在这里设伏,可以很好的阻击奥斯曼人。”

    “可是晋王殿下,奥斯曼人很可能会绕道啊,这里并不是必经之路。”

    李来亨分析道:“若是他们绕道怎么办?”

    “他们不会绕道的,因为本王会亲自率领大军把他们赶到这里去。”

    “晋王殿下要和奥斯曼蛮子野战?”

    几乎所有人都惊呼出声。

    他们明明背后有坚城据守,为什么要冒险出城野战呢?

    “怎么?难道你们觉得本王没有胜算?”

    李定国佯怒道:“本王心里有谱,不会浪战的,本王之所以要出城作战就是为了让奥斯曼人放下所有的戒备心。”

    。。。

    。。。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送上门来(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恰录罕确实落入了李定国的陷阱之中。

    或者说他别无选择。

    摆在他面前就是这么一个机会。

    如果他不抓住了,奥斯曼大军迟早会被拖垮。

    换言之是明军的伏击加速了他进攻的速度。

    如今他只能寄希望于闪击战了。

    奥斯曼军队飞速的向伊斯法罕城挺进,不出几日他们就进入到了明军的计划进攻范围。

    只不过这一次明军一改以往死守的计划,改为选择和奥斯曼人进行正面硬拼。

    李定国所统率的主力就是绝对的王牌军队。

    李来亨和刘体纯充当为李定国的副手,作为他的左膀右臂提供支持。

    至于袁宗第、郝摇旗、刘兴明等人则分别驻守三座卫城。

    彼此之间互为犄角,不管奥斯曼人选择进攻哪个方面,他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同伴支持。

    现如今难题显然摆在了恰录罕的面前。

    究竟选择从何处下手是如今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将军,我们是先打几座卫城,还是直接进攻伊斯法罕城呢?”

    副将直接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明面上。

    恰录罕微微眯着眼睛,仔细思考着这个问题。

    很显然,这一次波斯军队和明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们以逸待劳,等着奥斯曼大军攻到伊斯法罕城下。

    也就是说不论进攻主城还是卫城都无法在第一时间打开局面。

    从收效的角度考虑,很显然进攻卫城成功的效果更好。

    但是恰录罕更加希望进攻主城。

    因为波斯皇帝阿巴斯二世在那里,如果能够拿下主城他就可以极快的结束这场战斗。

    而如果拿下了卫城,接下来他不免还是要去进攻主城。

    兜这么大一个圈子,他究竟图的是什么?

    “攻打主城吧,我意已决,传令吧。”

    恰录罕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够在十天最多十五天内结束战斗,军心势必会溃散。

    既如此,他不惜孤注一掷。

    鱼儿已经上钩。

    李定国得知奥斯曼军队正在绕过几座卫城包围主城后,心中直是狂喜。

    可以说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奥斯曼人之所以强势,是因为他们的野战能力可堪一绝。

    但是论起攻城战,奥斯曼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

    即便这一次奥斯曼人带来了大炮,也只是会对他们攻城略有助力,并不会带来太大的改变。

    何况这一次明军已经主动求变,不惜主动出城野战。

    这种情况下,奥斯曼人面临的压力将会空前的大。

    正如李定国之前所说的那样,如今的伊斯法罕城是被几座卫城众星捧月的捧在正中的。

    这种情况下奥斯曼人绕过卫城进攻主城,就等于是把脊背让给了明军。

    明军只要操作得当,不说一举歼灭敌军,但至少可以占到很大的便宜。

    他把刘体纯和李来亨安排在那两处山丘处就是为了能够彻底阻断奥斯曼人的退路,让他们无路可走。

    “这一次,就让我们真刀真枪的正面干一次,这次输了看你们还有什么借口可找。”

    李定国很清楚对于奥斯曼帝国这种狼性国家而言,如果不能够把他们彻底打服打怕,他们就会反复的挑衅你。

    是时候告诉他们谁才是真正的强者了。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这是攻城的信号。

    奥斯曼人鼓足了气力想要一举拿下伊斯法罕城,他们摆开阵仗,把事先运来的火炮一字排好,瞄准了城头。

    很奇怪的是,明军伏击了他们的运粮队,却没有伏击运输大炮的队伍。

    似乎在明军的心目中,奥斯曼人的火炮不值一提。

    这让奥斯曼人觉得十分的愤怒,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羞辱。

    他们要用实际行动向明军证明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