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495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495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样的有功之臣,朱由榔自然没有理由选择坑杀。

    若是那样,他非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连自己心里那关都过不了。

    所以不管御史言官们怎么弹劾李定国跟郑成功,朱由榔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任你弹劾的题本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飞来,朕都留中不发,这样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信了。

    郑成功和李定国听了天子一番话后直是感动的无以复加。

    他们何德何能,让天子对其如此信任。

    看来他们以后得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天子啊。

    当然,朱由榔叫李定国和郑成功入宫面圣不仅仅是为了告诉他们被弹劾这件事,而是希望二人可以哦在另一件事上多分一些神,这件事不是旁的,就是缅甸再度勾结云南土司企图叛乱。

    照理说这是很难理解的事情。

    大明如今天下一统,缅甸再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有什么意义?

    但他们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朱由榔和大明朝廷的底线,这让朱由榔着实说不出话来。

    锦衣卫通过暗卫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递到了京师,朱由榔在仔细思考后决定派李定国与郑成功一同前往平叛。

    “两位爱卿看看这个吧。”

    朱由榔将锦衣卫的奏报递给二人后就转身回到了御座上,打开茶盏抿了一口。

    相较于之前如今的朱由榔性格更为平和,任他天大的事情都很难让朱由榔真的改变情绪。

    这就像是成竹在胸一样,整个天下如今都在朱由榔的心中,一点细微的改变根本不会动摇什么。

    “陛下,这些家伙真是该死,昔有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些南蛮子当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看过题本,李定国率先发声道。

    他当年在西南经营多年,跟当地的土司经常打交道,对这些人的品性也可以说是十分了解了。

    在李定国看来,这些土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贪婪。

    当你对他有利益的时候,他能跟你称兄道弟,但是同样的,当另一个能够给他更多利益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你甩到一边,甚至踩上一只脚。

    缅甸方面的撺掇使坏固然有原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如果你自己意志坚定,任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啊。

    何况这些土司甚至缅甸屡教不改。

    有一有二不可有三,这一次大明绝不能再忍了。

    郑成功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这些宵小之辈是养不熟的。他们信奉的唯有拳头,只有狠狠一拳打过去让他们知道痛了,他们才不敢继续造次。”

    朱由榔很是满意。

    不管是李定国还是郑成功都表现出了绝对的忠诚。

    这忠诚不仅仅是对朱由榔对朝廷的,更是对大明。

    那些土司千百年来在当地盘根错节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外力很难进入。

    但再难也得尝试。

    不然就是今日的局面。

    当初万历皇帝改土归流,还是有很大的效果的。

    今日朱由榔就要借助平叛的机会彻底废掉土司制度,让流官成为西南边陲之地的主流。

    这一点他当然会同李定国与郑成功讲,不过他确信,二人也一定能够领悟的到。

    “西南叛乱情况复杂,早一刻去就能早一刻安心。不过如此一来,二位爱卿好不容易抵达京师,可是休息不了多久来。”

    朱由榔半开玩笑的说道。

    因为他知道二人根本不会拒绝。

    他们眼中只有大局,只有江山社稷,至于个体荣辱根本不在考虑范围。

    “陛下请放心,三日之内我们必定领兵出征。”

    郑成功拍着胸脯作保,李定国也是点头附和。

    对二人而言,闲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身为领兵将领有仗打才是最舒服的。

    当然,站在朝廷的角度,天下太平,君王才能安心。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

    当然了,就事论事而言,西南的叛乱也不能再拖了。

    拖的时间越久,对朝廷威信的损害就越大。

    “好!”

    朱由榔很是满意的上前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随后转向一旁的李定国道:“晋王、忠王,相信有了这次东南行,你们彼此之间更为了解熟悉。朕相信这次前往西南平叛,你们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任务。朕便在京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郑成功与李定国自然是领旨谢恩。

    时光飞逝,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年过四旬,心中考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于家族而言于个人而言,这都会是个好事情。

    但是二人十分清楚,仗是打一场少一场的。

    所以他们十分的享受当下,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唯有如此才能不留遗憾。

    。。。

    。。。

    从宫中离开后,二人各自告别回府。

    既然在皇帝陛下面前保证了会在三日内领兵出征,二人自然不会有任何的耽误。

    赶紧回家给子女们交待一番才是。

    再就是亲人之间团聚一番,虽然团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还是能够让人心肝一暖。

    亲人之间有一个天然的纽带,但是这个纽带也是需要维系的。

    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活到这个年纪,郑成功与李定国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他们绝不会让亲人失望。

    …

    …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抵达西南(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短暂的休息后郑成功与李定国就率领大军出征,前往西南平定土司叛乱。

    原本他们是考虑带上沐天波的。

    这位可是西南最为有威望存在的朝廷大员,若是能够前去多半会对郑成功与李定国的平叛有益处。

    可是沐天波这些年上了年纪,身子骨也不太好,直接导致了久病卧床。

    李定国与郑成功亲自去见了沐天波之后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道理很简单,以沐天波如今的身体状态,怕是撑不到抵达西南了。

    而且就算是沐天波到了西南,西南潮湿多瘴气,很容易染上疾病。

    万一沐天波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李定国和郑成功可没法跟皇帝陛下交待。

    要知道沐天波也是元老级别的重臣,是跟着皇帝陛下一起出生入死过的。

    沐天波若是死了,天子心里肯定会有个结打不开。

    综合考虑之后,二人还是选择不带沐天波去西南。

    不过沐天波还是给了二人一些很有用的建议,应该会对二人平叛起到不错的效果。

    “陛下曾言,西南可用全力平叛,不必留有顾忌。看来这次可以打个痛快了。”

    出了京师,郑成功与李定国并排骑行。

    李定国单手挽着缰绳沉声道。

    郑成功点了点头附和道:“谁说不是呢,眼下的情况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若是能够快刀斩乱麻,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陛下也不是没有给过这些土司机会,可这些土司首鼠两端,两面三刀。一方面他们拍着胸脯向朝廷保证不会再叛,另一方面他们又和缅甸方面相勾结,实在不是东西。”

    “要我说,这些西南的土司啊跟大唐时候的藩镇割据本质上没有两样。你看那些藩镇其实也都是一些小人。”

    李定国又抢过话头道。

    郑成功顿了一顿道:“其实还是有些高抬他们了,虽然他们确实很类似,但是这些西南土司远没有藩镇的实力,不然他们也不会借助缅甸人的力量了。”

    李定国想到这里攥紧了拳头。

    其实这一点才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

    旁的事情怎么都好说,唯独勾结外人引狼入室这点让人无法理解。

    再怎么说,大明朝廷也是他们的所尊奉的,联合外人搞事情简直是猪狗不如。

    “这一次就借着机会彻底的改土归流吧,土司也该归于历史了。”

    。。。

    。。。

    西南的情况着实有些复杂,各大土司之间相互联络,达成了共识。

    他们表面上尊奉朝廷,背地里却各种使坏。

    甚至有朝廷派驻到当地的官员被暗杀。

    这些官员本就是个样子货,谁曾想这些土司已经胆大包天到这个地步,竟然连样子货都懒得养着,索性做掉。

    一时间人人自危,不少朝廷派到西南的官员连夜跑路,连细软都顾不得收拾。

    这个时候保命最要紧,若是留在那些土司驻地,天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时间昆明城汇聚了各种官员,大官小官不一而足。

    昆明城无比的热闹,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他们彼此诉苦,痛斥土司的嚣张跋扈,这本没有什么,可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朝廷,说到了陛下。

    有些胆大的人甚至把这一切都归结到朝廷和陛下的身上,认为是朝廷和陛下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土司的叛乱。

    这种话若是放在京师便是借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是不敢说的。

    可是在这天高皇帝远的昆明城,显然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大发牢骚,可以无所顾忌的言说,完全不在乎会有人传黑话。

    毕竟大家都在抱怨,没什么好顾忌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昆明城中也有不少锦衣卫的暗卫。

    这些暗卫把官员们的对话全部记了下来,写在了奏报题本之中连夜送往来京师。

    这些官员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

    。。。

    原本郑成功和李定国觉得从京师到西南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下十分的疲惫。

    但经历过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奔波之后,他们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同的地方。

    他们甚至觉得这段路程不算什么,轻微的疲惫感也很容易消散。

    李定国和郑成功甚至下令急行军,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前往。

    早一日抵达,他们就能早一日的开始平叛。

    不过一切还得保证士兵们的健康。

    若是出现大面积的疲劳引起的疾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方面的分寸李定国与郑成功可谓是拿捏的死死的,绝不会出任何的问题。

    倒是沿途他们遇到了不少的灾民。

    这些灾民似乎就是从西南方向逃难来的。

    郑成功和李定国自然是动了恻隐之心,下令分出一些粮食来救助灾民。

    虽然不一定能够起到效果,但是至少帮的了眼下。

    能够帮一人就帮一人吧。

    当然,军粮的警戒线不能逾越。

    长途漫漫,明军的行军速度却没有减速,终于在大半个月后他们抵达了昆明城。

    如今的昆明城可谓是一片狼藉。

    官员们汇聚在这里整日没有事情做就在一起赌钱。

    这可是犯了李定国与郑成功的大忌。

    原本他们还对这些西南的官员们抱有一丝同情,可眼下看来他们着实可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古人诚不欺我。

    郑成功与李定国商议之后立即下令对这些官员们杖责一番。

    以往都是文官打武将的板子,现在算是倒过来了,变成武将打文官的板子。

    当然这也是因为郑成功和李定国的个人身份摆在这里,堂堂亲王,还是有这点权力的。

    这些文官们全都处于懵逼的状态,直到被拖拽到了地上板子打在身上才反应过来。

    他们嚎啕大哭,大声的求饶。

    可是眼下求饶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郑成功与李定国的心意已经决了,自然不会有任何的动摇。

    几十大板打完,这些家伙已经成为废人。

    李定国与郑成功也懒得和他们废话,直接让人把他们抬走。

    看来这西南的乱局也得他们亲自主持平定了。

    …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八大寨司(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李定国与郑成功抵达昆明之后就立下了威信,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许多了。

    不管怎么说,二人都是有着卓越军功的,又是一字亲王,身受皇命。

    经过一番调整,整个西南的情况就被他们布置的妥当有序。

    其实说白了,土司之所以敢和朝廷叫板,一方面是因为有缅甸方面的挑唆,可是仔细想一想,和当地官员不作为也不无关系。

    不作为就是不管事,不承担责任,如此一来本就有恃无恐的土司就更加的无所顾忌了。

    解决问题要从源头入手。

    至少李定国是这么想的。

    从目前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把土司的联盟瓦解。

    如果能够让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盟瓦解,明军再各个击破,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李定国与郑成功麾下人才济济,但是二人最信任的莫过于刘兴明。

    此人的侦查能力十分的出众,总能够给人带来惊喜。

    现在显然是需要惊喜的,一味的循规蹈矩只会让李定国和郑成功陷入泥沼之中。

    刘兴明自然是欣然应允的。

    他当年没有跟着李定国打过西南,总觉得哪里少了些什么。

    如今来到昆明,他当然要大展身手了。

    既然晋王殿下和忠王殿下如此信任他,他理所当然的要展现出来实力。

    。。。

    。。。

    明军大军抵达昆明,让云南乃至贵州、四川的土司大为震动。

    大伙儿其实心里都跟明镜一样,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界限在哪里,没有人比他们更明晰清楚。

    但就是觉得山高皇帝远,朝廷不能够把他们怎么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只要不闹的太过火,皇帝也就是捏着鼻子认了。

    可现在看来是他们想多了。

    朝廷对此事十分重视,非但是派来了大军,甚至派来了郑成功、李定国两大亲王。

    这二人是什么身份?那可是一等一的名将啊。

    可以说大明能有今天,能够中兴,二人占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