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507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507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不管是哪个皇帝,都要推行改土归流。

    与其说他们是为了消灭土司,倒不如说是为了让着三地的百姓心中有朝廷,对天子有敬畏之心。

    但是改土归流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着实是有难度的。

    这次平定土司叛乱无疑是一个契机,但是火候度的拿捏无疑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火候拿捏的不好,很容易让人产生逆反的情绪。

    就像当年建文帝削藩引得一众藩王动怒一样。

    所以朱由榔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引得西南动荡。

    这日他召见了张煌言,想要听一听这位大明首辅的意见。

    “张阁老,你说说吧,这改土归流到底怎么一个改法比较好。”

    张煌言显然是有备而来,见天子问的是这个问题,当即沉声道:“启禀陛下,以臣之愚见,改土归流不能急功近利,更加不能一刀切。以往之所以遭到很大阻力,就是因为土民自上至下都有很大抵触,导致虽然朝廷派到了当地官员,但是官员被束缚了双手双脚,很难有所作为。以臣之见,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不断的加力。一开始或许不需要用力过猛,但是逐渐的让土民们适应王朝的统治,适应圣人的教化。”

    张煌言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朱由榔的心坎里了,有些观点也和朱由榔的观点不谋而合。

    朱由榔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旋即沉声道:“继续说下去,具体来说怎么操作呢。”

    “陛下,以臣愚见可以奉行推恩令。”

    张煌言毫不犹豫的说道。

    推恩令!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朱由榔不由得眼前一亮。

    当年西汉推行推恩令,针对的是藩王。

    所谓推恩令,其实就是分封制的一种演变。

    藩王的儿子不光是嫡长子,其他子嗣也可以分到领土和财产,这就使得藩国越来越小,也使得藩王的影响力和对朝廷的威胁越来越小。

    乍一看起来,这是莫大的恩典,但实际是一个大杀招,杀人于无形之中。

    也许一开始一些强大的藩国还能跟朝廷叫板,但是几代过去之后,这些藩国被分成了无数个小国,哪里还有与朝廷一较高下的本领。

    “可是推恩令难道就不会引起土司们的不满吗?”

    朱由榔还是有疑惑之处的。

    毕竟土司们如果熟知历史的话,应该会认识到当年西汉藩王和他们面临的境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土司们从历史之中寻求借鉴的话,一定可以发现朝廷的真正用意。

    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朝廷和朱由榔需要面对的可就不仅仅是挑头的这八大寨司了。

    “陛下不必担心,这些土人不会想到这些的。”

    张煌言很有信心的说道:“受到中原文化教化的读书人,或许会知道推恩令。但是其他人就未必知道了。贩夫走卒可能会知道吗?更不用说千里之外的土人了。”

    张煌言斩钉截铁的说道:“陛下如果不放心的话,臣可以亲自前去西南督办此事。”

    朱由榔确实有些心动了。

    张煌言的身份那不用多说了,那可是堂堂的内阁首辅。

    其影响力更是十分巨大的。

    若是张煌言亲自前往西南督办此事,自上至下都是服他的。

    唯一让朱由榔有些担心的就是张煌言去了西南,内阁的事情怎么办。

    好在大明的内阁制度是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缺失而出现崩溃不运转的情况,顶多是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会出现些许的问题,这也是可以忍受的。

    “陛下,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推恩令必须伴随着儒家文化的推行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臣建议在西南大力发展儒学,兴修官学、私学。官学固然重要,但是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实现全覆盖。私学就不一样了。私学可以使得所有人接受儒家教育。一代或许看不出什么,但是两代,三代下去,一定就会有效果了。”

    张煌言是很注重教育的。

    他当年在舟山抗清的时候也在坚持办教育,如今大明朝廷有意改土归流,他的主张自然也会应用到这方面。

    朱由榔背身沉思,久久没有作答。

    这个主意当然是个好主意,但是土人们真的愿意去学习儒家经典吗?

    如果朝廷通过政令的方式强加干涉会不会引起反效果?

    身居高位,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很多。

    所以朱由榔必须要慎之又慎,决不能轻易的做出任何的决定。

    良久,朱由榔方是转过身来,与张煌言四目对视。

    “张爱卿,你有多少把握?”

    张煌言知道天子是真的动心了,故而十分认真的说道:“至少七成把握。”

    “好!”

    朱由榔对张煌言的这个答案很满意。

    七成,这个把握已经足够了。

    “既如此,一切就按照方才张阁老说的办,只不过需要张阁老亲自跑一趟。张阁老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朕一定满足你。这改土归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一定要让你办好。”

    。。。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路易十四的橄榄枝(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内阁首辅亲自前往西南,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件小事情。

    天子亲自主持了送别宴,之后在皇城送别了张煌言。

    改土归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喜事。

    无论如何,是值得让人期待的。

    朱由榔也相信张煌言不会让他失望。

    就在张煌言离开后不久,朱由榔接见了一位特殊的使者。

    这个使者从遥远的欧罗巴前来,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来的特使。

    此人名叫埃里克,手持路易十四的亲笔手书。

    鸿胪寺在接到此人的国书后立即郑重的把其送入宫中,并把埃里克接到鸿胪寺安顿下来。

    朱由榔前世本身有过在欧洲留学的经历,也学习过法语,所以不用翻译就可以单独拆开信封读信。

    但是当他读起这封路易十四的亲笔手书的时候仍然会有些头疼。

    因为这位法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阳王实际上用的乃是花体字。而且这个时代的法语和后世的法语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过大体的内容朱由榔还是明白的。

    路易十四是希望可以和大明帝国达成盟国,经商贸易,绕开西班牙和荷兰以及英国人的控制。

    朱由榔对这个时代的法国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他的印象中此时路易十四刚刚亲政不久。

    这位法国国王幼年登基,登基之初乃是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妮摄政。一直以来路易十四都活在红衣主教马扎然的阴影之下。

    马扎然死后,路易十四也成年,顺理成章的亲政。

    此时的路易十四还远不是后来那个高高在上的太阳王,但他对于未来的渴望以及把法国打造成欧洲第一强国的愿望仍然是很强烈的。

    老实说这个时候的法国远不是路易十四后期那么强大。

    前有老牌的西班牙帝国,后有崛起的荷兰人以及英国人。

    就算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也不是一个省油灯。

    唯一的就是德国等强国还没有出现。

    此时的德国还有意大利,都是番邦林立的状态,就和当初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原王朝差不多。

    法兰西想要寻求出路,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肯定想要寻求外力。

    路易十四派出信使不远万里来到大明,肯定是有所图的。

    贸易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这个时代大明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茶叶在欧洲都是顶级奢侈品。

    这些东西要想运去欧洲要么走陆路丝绸之路,要不然就得走海路。

    前者的话毫无疑问要穿过奥斯曼帝国区域。

    虽然明军通过与波斯人联手重创奥斯曼帝国,使得奥斯曼人认怂服软。

    但是相当程度上,奥斯曼人还是保有丝绸之路的控制权的。

    他们只是不敢再刁难大明以及波斯商人。

    但若是法国商人想要在这条道路上畅通无阻,也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路易十四要想贸易只能走海路。

    可是这个时代海路被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以及英国人控制。

    法国的水师本就不算太厉害,要想从这些老牌海军强国手中抢饭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路易十四之所以派出信使,就是想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

    他许是听到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明军水师重创的消息,嗅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只要他抓住了这个机会超越西班牙、荷兰、英国,使得法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有了经济才能发展军事实力。

    以目前法国的国力要想超越这些国家,必须要依靠巨大的贸易利益。

    而这些是大明可以提供给他们的。

    关键是朱由榔要不要和路易十四合作呢?

    其实一直以来,朱由榔就对这个时代的欧罗巴很感兴趣。

    一方面,这个时期的欧洲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

    这个时期就像是黎明前的黑夜,所有的一切都似乎是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

    但是如果抓到了机会,就会像是喷泉一样喷发出无数的力量。

    法国在路易十四的手中逐渐变强,这一点是朱由榔本就掌握的知识。

    换句话说,不用朱由榔帮助,不用大明帮助,法国也会成为欧洲顶级强国。

    那么朱由榔为何不跟路易十四合作,让路易十四认下这个人情,以为是大明的帮助才使得法国崛起呢?

    另一方面,法国急于和大明做贸易,开的条件肯定很优厚。

    如果大明可以用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法国兜售瓷器、茶叶、丝绸的话,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可以让白银、黄金大量的流入到大明。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对朱由榔和大明来说,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几乎没有任何的缺点。

    所以朱由榔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但是朱由榔知道这种时候绝对不能答应的太过爽快,因为一旦他表现的过于爽快,信使肯定会向路易十四表示明国皇帝有很强烈的合作愿望。

    朱由榔必须要先晾着这个信使一段时间,让他明白大明是合作不合作都无所谓的。

    等到这个信使濒临绝望的时候,朱由榔再大发慈悲的把他召见入宫。

    这个时候这个信使一定会对朱由榔感激的五体投地,一定会由衷的认为大明皇帝是一个英明仁慈无比的君王。

    这样朱由榔的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这个信使一定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原封不动的带回给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不过是个刚刚亲政的君王,得知强大的大明帝国皇帝同意和法国经商合作贸易,肯定是兴奋不已。

    朱由榔就是要让路易十四明白自己欠了大明一个人情。

    只要朱由榔和大明在欧洲有了法国这样一个合作伙伴,将来对于欧洲的发展就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这个时代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仅仅是发展好了自己就能高枕无忧的。

    朱由榔一定会花相当大的精力在竞争对手身上。

    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未来的一百年,是世界极大变化的一百年。

    大明只有走在前面,知己知彼才能持续领跑。

    朱由榔希望大明在他的带领下,在他的子孙后代的带领下可以一直保持这个领头羊的地位。

    所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递来的橄榄枝恰到好处。

    。。。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接见法国使臣(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路易十四递来了橄榄枝,无论如何朱由榔是要接的。

    虽然晾着那使者很久,总归还是要见的。

    在使者抵达京师十日后,朱由榔正式接见了这位名叫埃里克的法国国王特使。

    这是埃里克第一次来到大明,什么都是感到新奇无比的。

    就像是见到了新大陆的西班牙人,此时的埃里克眼睛都要瞪得发圆了。

    紫禁城对他来说无比的宏大,在法国的时候他从未见过如此恢宏的宫殿。

    那鳞次栉比的殿宇,远远望去让人觉得无比的震撼。

    所有的一切在这里显得是如此的井然有序,没有任何的不适。

    当然进宫之前他学习了不少的礼仪,甚至焚香沐浴。

    虽然不知道这么做有何意义。

    但既然有人叫他这么做了,他自然要遵命照做。

    大明皇帝是这里最为尊贵的人,他没有理由不奉上最高的诚意。

    当然了,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埃里克走起来疲惫极了。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走了有多久,只觉得浑身酸痛,大汗淋漓。

    给他领路的宦官一言不发,埃里克也不敢发问,只能亦步亦趋的跟着。

    他现在心里祈祷的就是尽快抵达皇帝的住处,不然照着这个样子继续走下去,他非得情绪崩溃不可。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君前失仪,他这么久的努力和隐忍久白费了。

    终于,就在埃里克的情绪濒临崩溃时,宦官终于停下了脚步。

    埃里克抬头望去,只见到一个无比宏伟的建筑。

    这个建筑比他之前见到的所有宫殿都要大,斗拱飞檐,金色的琉璃瓦十分的好看。

    埃里克微微眯着眼睛,欣赏着眼前无与伦比的建筑。

    尤其是当金色的阳光撒在这个建筑上时他能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畅快感觉。

    宦官示意他待在原地不要乱动,自己则躬身进了宫殿。

    埃里克知道这宦官是要前去通禀,也不多说什么,束手而立,一言不发。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等待也是需要耐心的。

    而且得体的等待尤其考验人。

    埃里克知道他不能给国王陛下,给法国丢人,所以尽可能的克制任何不雅的举动。

    埃里克闭目养神,不知等了多久,直到有人呼喊。

    在这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