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515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515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打的火药味十足,一度他们甚至以为波斯军队要落败了。

    那个时候,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喀布尔城中。

    因为几乎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把宝压在了波斯人身上。

    一旦波斯军队战败,势必莫卧儿人会接管喀布尔。

    到了那时,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没有人希望被清算,那些喀布尔城中的贵族无比希望波斯军队能够绝地反击。

    事实证明上天还是庇佑他们的。

    在波斯人及时调整战术,改为用火炮炮击大象之后,波斯人也逐渐的占据了优势。

    最终反败为胜,也是一段佳话。

    “尊敬的大将军,您的到来解决了我们的困难。我们代表全喀布尔的百姓感谢您和您的军队。”

    在喀布尔城中一座最豪华的宅邸,一众贵族长老摆下了一桌宴席,宴请古伊尔。

    古伊尔受之无愧的参加了这场接风宴。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确实极大程度的帮助了喀布尔人。

    如果不是波斯军队拼了性命来援助,喀布尔城必破。

    “莫卧儿人倒行逆施,我们这么做也是看不惯。”

    古伊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种野蛮人不配染指喀布尔城。你们放心好了,他们若是敢再来,本将军一定会让其有来无回。”

    这番话古伊尔说时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气。

    但是为了让一众喀布尔贵族长老信任他,他只能够夸下海口。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安稳人心。

    毕竟如今是修养的时间,必须要保证上下一心。

    万一有人因为恐惧生了二心,背地里和莫卧儿人达成了协议,那么喀布尔城仍然随时有可能被攻陷。

    “莫卧儿人真的还会回来吗?”

    “本将军觉得大有可能。他们既然来了,就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离开。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益处,他们回到皇宫也无法交差。所以他们势必还会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修缮城墙,保证敌军下次来袭时有一个最好的状态。”

    古伊尔现在没有任何主动出击的想法。

    在他看来,坚守城池才是正途。

    虽说这座夯土城池并不怎么坚固。

    但有个屏障总比没有好,做守方还是有优势的。

    “莫卧儿人攻城的本领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强,所以只要我们把准备工作做到位,一定可以守住喀布尔的。”

    古伊尔出现在这个宴会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安定人心。

    他坚信只有安定了人心,才能最大程度上做到无所畏惧。

    “我们都听大将军的,大将军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喀布尔的贵族长老们也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眼下他们除了听命于波斯人也没有什么办法。

    虽说这是一个驱虎吞狼之计,波斯人也是看重了他们的利益,想要利用他们。但是总好过直接被莫卧儿人灭了。

    眼下总归是能够活下去,走一步算一步吧。

    小国有的时候就是如此的辛酸,必须要找到一个大国来做依靠。

    他们只希望自己的选择不要被证明是错误的,他们只想在这个世界上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仅此而已。

    。。。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古伊尔的思量(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和想象中的不同,波斯人展现出了空前的战斗力和韧性,这让阿米尔汗既兴奋又惊喜。

    相较于击溃弱不禁风的对手,他更喜欢和强大的对手扳手腕。

    波斯人能够有来有回的跟他们相持,让阿米尔汗重新找到了战斗的快感。

    事实上要想保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少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

    毕竟当时莫卧儿军队已经占据了场面上绝对的主动,并且能够全方位压缩波斯人的空间。

    这种情况下,波斯人可以说是被逼到了墙角或者说是悬崖边上。

    除了奋力一搏以外他们没有任何的选择。

    不过,波斯人终归还是展现出了骨子里的韧性,让阿米尔汗知难而退保存实力。

    只不过他却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暂避锋芒。

    毕竟喀布尔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他身受皇帝奥朗则布的命令,可谓是立下了军令状。

    若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且不说无法在皇帝面前解释,光是自己就无法原谅自己。

    莫卧儿人怎么会不如波斯人的呢?

    他们只是还没有找到终结这场战斗最合适的方法。

    眼下波斯人成功进入喀布尔城休整,莫卧儿人也没闲着。

    在阿米尔汗的命令下他们来到喀布尔城周边,大肆搜刮粮食。

    这个举动可谓是拍到了点子上。

    因为莫卧儿人来的突然,喀布尔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及时撤走附近的百姓,把粮食都搬运到城内。

    所以莫卧儿大军根本不需要考虑大军就食的问题。

    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所有的粮食集中到军营里。

    从抢到的粮食数量来看,足足可以支撑他们三个月之久。

    而且他们抢到了粮食,等于别人就少了粮食。

    喀布尔城中固然会有一定的存粮,但是同时供给波斯人和喀布尔人就有些显得捉襟见肘了。

    一旦出现了粮食问题,所有的问题和矛盾就会都爆发出来。

    即便喀布尔人有求于波斯人,也无法解决这个矛盾。

    阿米尔汗觉得拖得时间越久对他越有利。

    所以他现在倒是不那么期待所谓的闪击战解决对手了。进入相持阶段,也有相持阶段的快乐。

    时至今日,阿米尔汗重新找到了当初领兵作战时候的快感。

    要么等波斯人和喀布尔人起冲突和矛盾,要么等他们出城的那一刻。

    反正现在莫卧儿人处于暗处,完全不需要着急。

    。。。

    。。。

    经过了最初几日的惬意后,古伊尔发下喀布尔城中的生活远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好。

    虽然喀布尔城在某种程度上和萨非帝国的首都伊斯发罕城类似,但是繁华程度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可以说喀布尔城就是一个低配版的伊斯发罕城。

    若仅仅是如此倒也罢了,但是古伊尔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喀布尔人对波斯军队的敌意。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那种警惕的感觉是写进骨子里的。

    所有的人几乎都和波斯军队保持了一段安全距离,生怕波斯人会突然对他们不利。

    这让古伊尔觉得十分不舒服。

    他们是来帮助喀布尔人的啊?

    这些家伙真的是不识好歹。

    古伊尔当时就觉得有些气不过,无非是因为顾全大局才没有发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里没有芥蒂。

    看来打心眼里喀布尔人没有把他们当做自己人啊。

    即便是那些对古伊尔毕恭毕敬的贵族长老,其实也是面善心不善吧?

    这种感觉让人很不舒服。

    古伊尔甚至会觉得有些不值。

    毕竟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甚至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够活着离开。

    虽然最终结果是好的,但还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本以为会受到英雄一般的待遇,谁曾想却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这毕竟不是喀布尔贵族的态度,或者说喀布尔贵族现在有求于波斯人,不好对古伊尔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伸手不打笑脸人。

    如今古伊尔确实没有理由发作。

    即便他心中有再多的疙瘩,有多么的不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只希望能够尽早的击溃莫卧儿人,能够尽早的离开这里返回伊斯法罕城向皇帝阿巴斯二世复命。

    不过这几日他似乎听到一些风声,说喀布尔城中的存粮不是很充足。

    谣言也好,事实也罢,古伊尔觉得这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从这里百姓的生活状态,古伊尔能够猜出他们过得不是很好。

    至少粮食分配上不会做到充足。

    这本来也没什么,可现在波斯军队进驻,无疑加剧了粮食分配的压力。

    怪不得那些当地的百姓看波斯人就像是看见了强盗和贼一样。

    古伊尔确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毕竟此次前来他们带的粮食也有限,如今已经消耗了一大部分,接下来肯定是要吃喀布尔城中的存粮的。

    不过古伊尔觉得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如今波斯人和喀布尔人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不管是谁出问题都不好,他相信喀布尔的那些贵族可以理解的。

    。。。

    。。。

    “如今这情况怎么办,我早就说了不能把波斯人请进来。现在好了,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赖在这里不走,我们总不能去驱赶吧。”

    “瞧你这话说的,赶什么赶?你又不是不知道,波斯人是来帮助我们的,若是没有波斯人,现在喀布尔已经被莫卧儿人攻破了,还轮的到你在这里大放厥词吗?”

    “可是这是驱虎吞狼之计,治标不治本啊。你以为波斯人就是什么好东西了吗。波斯人之所以肯帮助我们,还不是因为有利益可图。原来的时候还不明显,现在丝绸之路重新打通,每天有多少商队经过喀布尔城。这里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城池,商队都会在此停留落脚。可以说谁能够控制喀布尔城,谁就能够控制巨大的财富。波斯人是出于这个目的才伸出援手的啊。”

    “你说的这个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可以如今也只有借助他们的帮助才能打退莫卧儿人,就先忍一忍吧,反正结果也不会更坏了。”

    …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张煌言的奉献(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你说的这个我不同意。我们固然从丝绸之路中得利,但是不能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商人。单纯的商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别的不说,就说粟特人,历史上还有比他们更加善于经商的民族吗?当初大唐盛世,开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粟特人善于经商,便往来于西方与东方之间,倒卖商品赚差价,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可是结果呢,如今几百上千年过去了,你可曾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个例子的旁证性确实太强了。

    粟特人是毫无疑问是最为善于经商的商人,但即便是他们也无法很好的保全自己。

    在战争肆虐的年代,手里有刀才是硬道理。

    “可是我们能怎么做呢,不去做商人难道去学其他人争斗吗?”

    “所以我们需要依附一个强大的帝国,和他们共生。这样他们为了利益也会选择照拂我们。就像是波斯人,他们固然是出于利益的目的出手帮助我们,但是那又如何。只要他们愿意出手,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跟波斯人合作总好过跟野蛮的莫卧儿人打交道吧。莫卧儿人你们都接触过,那种趾高气扬,鼻孔朝天的样子,简直是吓死人了。如果我们真的打算和莫卧儿人合作的话,那一定会是一个凄惨无比的下场。”

    “对,我同意这一点,再怎么说莫卧儿也不如波斯人靠谱。莫卧儿帝国创立也没有多久,而波斯人可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的。早在我们的祖先时代,波斯帝国就曾经辉煌一时,甚至和大唐同时期强盛,如今千百年过去了,波斯帝国仍然屹立不倒,这不是底蕴是什么?”

    底蕴这两个字确实很有说服力。

    许多解释不了的事情经由底蕴一番解释便都不是问题了。

    “哎,可是粮食问题怎么办。一下子进来了这么多的波斯士兵,每日人吃马嚼的可谓是消耗巨大。若是能够打起来我们还能有个解释,有个交待。可是就像现在这么一直耗着,可实在是太难了。我怕接着这么耗下去,会激起民变的啊。”

    “怕什么,那些贱民手无寸铁,能够闹出什么事情来?你以为他们光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光靠着唾沫星子就能够把波斯人淹死不成?粮食呢吃紧是吃紧了一些,但远没有到断粮的地步。先这么扛着吧,我觉得莫卧儿人用不了多久又回会回来进攻的。他们好不容易才来喀布尔一次,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的。”

    “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波斯人总归是一个选择,还是不要和他们撕破脸比较好。一旦产生了矛盾,结果不堪设想。哎,都说寄人篱下,我们这明明是在自己地盘,在自己的家中,却不得不忍气吞声,不得不低三下四,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

    “有什么办法呢,小国就是这样,总归是没有什么地位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早日击溃莫卧儿人,这样至少能够过上几日安生的日子。”

    。。。

    。。。

    在抵挡昆明之后不久,张煌言就着实开始推行推恩令。

    这个推恩令没有完全照抄汉朝的版本,而是根据大明的国情和当下西南土司林立的情况做出了一定针对性的调整。

    调整的范围虽然不大,但是都很有针对性,保证土司听起来不会太过难以接受。

    这一点很重要,要知道任何人的利益都是他存续下去的理由。

    当动了他们的利益时就会遭到凶猛的反扑。

    这也是西南土司叛乱不断的根本原因。

    张煌言想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就得让这些土司感觉不到敌意,就得让这些土司明白他张煌言是来帮助他们的。、

    只要这些土司打心眼里认为张煌言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土司的想法相对来说是比较单纯的,不会考虑的那么深远。

    所以在表象上张煌言把推恩令的好处都写了出来。

    这样乍一看上去,土司们会感到十分的欣喜。

    只要土司们感受到了朝廷的善意,他们就不会再主动的关上门,而是会毫不犹豫的把门打开。

    这一点至关重要。

    只要土司愿意合作,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张煌言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对于人心的把握可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