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52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52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攻打余姚,我听到消息说施琅正在抓紧赶制战船,想要弄出一支可堪一战的水师。”

    仔细想了想,张煌言还是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和郑成功分享。

    郑成功却是不怎么在意。

    “施琅?虏廷也真是没人可用了,用这么一个废物。”

    郑成功冷笑道:“莫说给他一支可堪一战的水师,便是给他十支他也打不过我。”

    张煌言叹道:“大木,自信是好事情,可也不能过于自大啊。施琅背后是整个虏廷的支持,光是南京的造船工匠就有多少?这些可是当年给三宝太监造下西洋宝船的人啊。”

    当初郑和下西洋的全部船只都是龙江船厂造出的。

    那些巨船是如今大号福船的数倍之大,足以见得这些匠人技艺精湛。

    如今他们后人即便没有祖辈的手艺,造一些福船出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施琅即便再不济,基本的海战还是能够掌控的。

    “沧水兄你放心好了,我心中有数。”

    郑成功笑了笑,拉着张煌言往前走,边走边说道:“我准备在这里重新修建一个码头,专门来停靠商船。”

    “哦?”

    张煌言奇道:“大木你是想要重新开港?”

    郑成功点了点头道:“仅靠劫掠商船不足以维持军队巨大的开销,还是得开港。只有商队愿意在此驻扎补给,我们才能收税用于补贴军队。”

    张煌言有些担忧道:“开港虽好,可大木你有没有想过人多嘴杂,往来商船里什么人都有,万一把双屿的情况透露出去,施琅心里有底率部来犯怎么办?”

    郑成功笑道:“自然不能什么人都让他们进港停留。我有关系在,基本往来的都是扶桑的那些大名。”

    张煌言恍然大悟。他怎么忘了郑家在扶桑的关系。

    ps:第一更送到,新的一周老坤拜求推荐票啊。第二更要下午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寇四川(第二更求推荐票支持)

    成都。

    朱由榔近日得到奏报,盘踞在云贵边境的清军突然北上,进入了叙州府的地界。

    之前的半个月,一直有小股清军袭扰云南曲靖府,以至于朱由榔、李定国、文安之一致判断鳌拜要对昆明动手了。

    清军在云贵边境集结了重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知鳌拜只是虚晃一枪,结果却是为了北上攻打四川的叙州府!

    好在朱由榔发现的不算太晚,还来得及调兵部署。

    云贵川三省本就互相交界,兵力调整不算太难。

    只是四川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成都附近以及川东,川南的兵力稍显不足。

    以至于清军攻入叙州府后,明军节节败退。

    这是一个兵力部署的问题,朱由榔并不太担心,只要将明军主力调往川南,一定能够阻击清军。

    接下来便是如何调兵的问题了。为此朱由榔特地召集文安之、李定国入宫共商大计。

    朱由榔寝宫里挂着一幅巨大的舆图,从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座城池的位置。

    朱由榔走到舆图前点了点道:“从舆图山看,叙州府和成都府、重庆府都接壤,不过重庆府似乎更近一些。晋王与文卿觉得应该调集何处兵力前去应敌?”

    李定国作为大明晋王,手中执掌雄兵数万,这种时候自然不会示弱,他提议道:“陛下,如今重庆刚刚光复,正是需要稳固防守的时候。臣提议调集成都府驻军前往叙州府剿虏。”

    文安之却是摇了摇头道:“川东兵力充足,又有巩昌王驻守,当时万无一失。抽调一部分兵力前往平叛不无不可。”

    当初收复重庆,朱由榔决定命白文选率部驻守,冯双礼率部前往昆明。

    从兵力上来看,白文选部加上夔东十三家,兵力绰绰有余。

    即便调集白文选前往叙州府抗清,重庆也能让夔东十三家来守。

    只是朱由榔却有他自己的考虑。

    “朕倒是觉得,应该调集都府的兵力。”

    稍顿了顿,朱由榔解释道:“如今蜀中有晋王的六万强军,有原都府的两万驻军,再加上朕新募集的一万余虎贲军,加在一起近十万。从兵力上看是比重庆府多的。如今保宁府在大明手中,汉中方面的虏兵不敢轻举妄动,都府只要留下几万人驻守就稳了。剩下的兵力驻扎在成都附近岂不是可惜了?倒不如南下叙州府抗虏。至于重庆府,乍一看兵力充足,可其不仅要面对贵州虏兵,还要面对湖广方面的压力,兵员不可轻动。”

    朱由榔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

    乍一看来清军主力都集中在贵州,但谁知道湖广的清军会不会有动作?

    若是朱由榔调集白文选去援救叙州府,那么夔东十三家势必要分兵前往重庆驻防。这样万一湖广水师朔江而上攻打夔东,夔东明军不就危险了?

    这是一环扣一环的,任意一个看似随意的决定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朱由榔的优势是他开有上帝视角,从原本历史上来看,清军一直都是把夔东十三家当做眼中钉肉中刺的。

    清军并非不想拿下夔东,而是因为十三家一直坚守。

    如果夔东十三家分兵去了重庆,清军一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攻打机会。

    “只是如此一来,蜀中的驻军便少了。”

    文安之有些忧心的说道。

    在他看来天子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从成都调兵,那天子的周全谁来护卫?

    朱由榔就知道文安之担心的是这个,和声说道:“文卿不必担心,此役朕是要御驾亲征的。有数万将士在朕周遭,文卿可以放心了吧?”

    御驾亲征

    文安之听到这里倒抽了一口凉气。

    陛下这是御驾亲征上瘾了吧?

    先是御驾亲征攻打重庆,现在又要御驾亲征前往叙州府抗虏。

    很难说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天子亲征固然能够鼓舞士气,极大的提升军队的战斗欲望。但从另一方面讲,也增加了极大的风险。

    明军的容错性将降到极低的程度,一旦输了天子很可能就会落入敌手。

    大明再经不起一次土木堡之变了啊。

    “陛下”

    文安之还想再劝,朱由榔却是摆了摆手道:“朕意已决,朕会领虎贲军与晋王部一同前往叙州府。原都府两万驻军便留在成都驻守,文卿辅佐太子监国吧。”

    朱由榔的态度很坚决,文安之也不好过于坚持,只得拱手道:“老臣遵旨。”

    好在陛下还给都府留下了两万人,虽然是战斗力相对较弱的老川军,但也算勉强够用了。

    至于太子殿下,更多的是为了安人心吧。

    毕竟万一陛下有个意外,在后方监国的太子还能给明军将士们一些希望。

    当然,文安之是相信天子能够得胜而归的。

    “后方的事情便有劳文卿了。”

    朱由榔态度和缓了不少,朗声道:“太子尚在幼冲,便要担起监国的重任。朕是有些放心不下的。若是太子有哪些做的不对做的不好的地方,文卿可以代朕管教。”

    文安之听到这里直是感动不已。

    陛下这是把他当做诸葛孔明对待啊。

    可文安之不希望这是白帝城托孤,连声道:“太子殿下聪慧,老臣一定竭力辅佐。陛下也要注意龙体,一定要得胜归来啊。”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朕是真命天子,有上苍保佑会无碍的。”

    “如今叙州府南部被东虏攻占,不过宜宾还在我军手中,事不宜迟,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兵援救!”

    兵贵神速,早一刻抵达宜宾守军的压力就小一分。

    朱由榔可不打算再来一次攻城战。

    这些时日来李定国可算是被憋惨了。对一名将领而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没有仗打。

    从明军收复重庆以来,满打满算有近两个月明军都在休养生息了吧?

    这个鳌拜倒真是个急性子啊,一来到贵州便撺掇起进犯的事情。

    不过这样也好,李定国正好手痒了,便拿这支清军练练手!

    ps:第二更送到,新的一周第一天跪求推荐票支持啊。大伙儿推荐票多投些老坤三江的机会大一些啊。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宜宾之争(第一更求推荐票)

    鳌拜这几日的心情很不好。

    原本他已经和洪承畴做好了总攻昆明的打算,详细到拿个节点用多少兵都计划好了。

    谁知这个时候从千里之外传来一道圣旨,皇上命他必须立即进攻成都,活捉伪明国主永历。

    鳌拜一时疑惑震惊不已。

    好端端的皇上为何要让他去打成都呢?

    还是洪承畴在一旁解释了半天鳌拜才想明白。

    据洪承畴说,皇上下此道旨意恐怕和不久前余姚被攻陷有关。

    这个消息鳌拜在邸报上已经看过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好说的。

    就东南沿海绿营兵的战斗力打不过郑成功是在正常不过了。

    但洪承畴觉得皇上是因为被明军下了面子,觉得面上挂不住这才会催促鳌拜必须立刻进攻成都活捉永历。

    你郑成功不是能跳吗?好啊,我便把你明朝皇帝捉来,看你还跳不跳。

    这大概就是顺治皇帝的心态。

    鳌拜细细一想确实有这种可能。

    作为议政大臣,鳌拜和顺治皇帝相处的机会很多,十分清楚这位主子的性格。

    顺治皇帝从小自命不凡,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在任何事情的处理上顺治皇帝都苛求完美。

    更不用说在灭明一事上了。

    眼瞅着灭明在即,结果状况频出,甚至郑成功都在江南作威作福了。

    如果不立刻予以回应,顺治皇帝的颜面何在?

    少年天子,年轻气盛可以理解嘛。

    但对鳌拜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皇上下一道旨意容易,他们这些做奴才的要顺着旨意办事难度可是大的多。

    他与洪承畴已经制定好的通盘计划都被打乱,必须重新制定。

    毕竟四川和云南是两个方向,明军兵力驻防情况也完全不同。

    但再怎么说圣旨鳌拜还是要遵守的。

    满洲人有一点和汉人不同,那就是主子的决定无论对错都必须遵守。

    听说汉人喜欢死谏,这在鳌拜看来是不能理解的。

    主子说的话便是金科玉律,有什么好谏的?

    遵命照做就是!

    在与洪承畴一番商议后,鳌拜又制定了一套进攻成都的计划。

    相较于云南,明军在四川的兵力更为充足。是以鳌拜不打算分兵了,而是从一开始就合兵。

    只是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那就是李定国。

    鳌拜对李定国还是有些欣赏的。

    在他看来残明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到今天就是因为有李定国在。

    倘若李定国死了,那他有一百种办法灭明!

    可惜啊,鳌拜不能和李定国亲手交战。由于蛊毒在身,鳌拜不敢走远,只能在贵阳坐镇。

    不然他不能按时服药,万一蛊毒发作岂不是神仙难救?

    鳌拜可不打算去赌。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条,赌个屁!

    所以统兵的重任就落在了赵良栋身上。

    这人是洪承畴极力推荐的,鳌拜打算给他一次机会。

    洪老匹夫虽然阴狠了些,但识人的本事还是一等一的。

    这个赵良栋就是年纪有些轻,鳌拜担心他压不住上三旗的那些旗人。

    不过眼下他不能离开贵州,只能将就着用了。

    唉,若是他没有去剿水西安氏就好了,也不会被下了蛊,弄得这般畏手畏脚。

    如今鳌拜只希望早些听到赵良栋得胜归来的消息!

    中军大帐中,赵良栋在舆图旁勾勾画画,分析行军路线。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统领大军出征,自然想要表现的完美一些。

    他不光是表现给洪经略、鳌议政看,更是表现给皇上看。

    作为一名后起之秀,赵良栋的资历没有这些老将老。要想上位,一是靠主子的赏识,二是得有大的功劳。

    如今功劳就摆在他的眼前,就看他能不能取的到了。

    若能攻破成都生擒永历,他的地位怕是能够一举超越吴三桂,成为仅次于洪承畴的汉人臣子。

    一想到这里,赵良栋便觉得热血沸腾。

    攻入四川来一路顺风顺水,短短几日他已经打下来半个叙州府。

    一路上并没有遭到什么抵抗,让赵良栋对明军的实力不屑一顾。

    什么李定国,我看是吹出来的嘛。

    若是明军兵力充足,叙州怎么防备如此松懈?

    赵良栋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杀向宜宾了。

    在他看来明军如果丢掉宜宾,成都的门户将大开。

    届时他可以随时调遣兵力直捣明军老巢。

    赵良栋在成都的位置圈了一圈,心中十分得意。

    他仿佛已经看到永历被五花大绑跪在他面前磕头求饶的场面。

    “赵将军,营地外发现小股明军游骑!”

    便在赵良栋沉醉之时,亲兵进账禀报道。

    赵良栋咳嗽一声,从沉醉中抽离出来沉声问道:“哦?有多少人?”

    “大概几十人,他们来去如风,我们没有追到。”

    赵良栋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嘛。

    好歹明军也得抵抗抵抗,不然打起来一边倒岂不是太没意思了。

    “传我将令,全军用过午饭后向宜宾行军!今夜之前我要抵达宜宾城外!”

    赵良栋急于立功,端是一刻也不想耽搁。

    再说兵贵神速,万一他启动的慢了,等来了明军援兵可就不美了。

    “得令!”

    亲兵抱拳领命而去。

    “永历啊永历,洗干净脖子等着我吧。”

    赵良栋冷笑一声心中发誓道:“我便要用你的人头做我封侯的筹码!”

    “陛下,前边就是宜宾城了。”

    李定国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城池道。

    朱由榔骑在一匹白马上领先李定国大概半个马身,顺着李定国指的方向望去。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宜宾,心里不免有些好奇。

    “朕听说宜宾是川南第一大城,又是成都门户。城中驻军应该不少吧?”

    “启禀陛下,城中应该有两万驻军。”

    李定国对于全川布防情况了然于胸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