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84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84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州?”

    郑成功多少还是有些惊讶的。

    虽说乃是运河沿河重镇,但军事意义其实一直不是太重要。至少跟镇江这样的门户相比,地位要差了不少。

    他之前之所以选择先去攻打安庆,就是因为安庆的清兵更强更多,只有打下了安庆他才能睡个安稳觉。

    可现在看来,扬州方面他确实疏忽了。

    “张本兵可说东虏是从何处调的兵?”

    “听说淮安府、以及浙东一代都有。”

    郑经仔细思忖了一番道:“浙东一代不用想,肯定是郎廷佐、管效忠、施琅几个奸贼的兵马。至于淮安府,孩儿一时还猜不出。”

    郑成功默默点了点头。

    别说郑经猜不出,他其实一时也猜不透。

    要说清廷在江南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南京、杭州一代。淮安、扬州的兵马应该不多的。看来还是有些细节的问题他了解的不够透彻,日后还需要加强情报的搜集。

    “经儿,若让你领兵你觉得先打安庆好,还是先打浙东各府好?”

    不知怎的,郑成功就是想问一问郑经对此事的看法。

    郑经闻言心中却是吓了一跳。

    父王怎么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

    有道是子不言父过。

    即便他真的觉得父王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些欠妥,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吧?

    不给父王留面子,那岂不是不孝?

    见郑经一副无奈的表情,郑成功清了清嗓子道:“怎么?不敢说?你个臭小子,不用给父王留面子。该说什么,就说!”

    一番小心思被郑成功戳穿,郑经面上直是一红。

    “父王,孩儿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父王恕你无罪。”

    郑成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郑经若是再不说就有些矫情了。

    他仔细思忖了片刻道:“回禀父王,若是孩儿领兵应该会先打浙东。”

    郑成功心中咯噔一声,随即问道:“理由呢?”

    郑经深吸了一口气道:“舟山固然是一方面。毕竟浙东距离舟山太近了。尤其是宁波府,跨海横渡便是。但更重要的是,杭州乃是东虏在东南的又一重要据点。如今我们已经拿下了南京,若是再拿下杭州,东虏对于江南的控制将直接崩溃。这是拿下安庆府所带来不了得。”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然后仔细观察着郑成功的神色。

    见郑成功并没有恼羞成怒,郑经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这么看来确实有些道理。是父王疏忽了。”

    郎廷佐的职位是清廷授予的两江总督。

    这个职位可以算是仅次于洪承畴的了,是真真切切的封疆大吏。

    郎廷佐可以调集南直隶、浙江的全部兵力,人事任免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郎廷佐丢掉了南京,还可以把杭州作为备选地,在那里发号施令,调兵遣将。

    这也是近来淮安、扬州各府动作频繁的根本原因。

    如果当初郑成功选择去攻打浙东,或许整个形势就不一样了。

    只是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也无法改变。

    郑成功现在能做的便是在稳固地盘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张。

    但现在清兵已经有了警惕,再想快速顺利的拿下杭州便不太可能了。

    只能走稳扎稳打的路线,徐徐图之了。

    不过能够想明白这层道理,郑成功还是很高兴的。

    这也证明他的儿子郑经确实很有眼界。

    或者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日后他还是应该多参考参考旁人的意见,而不是独断专行。

    “父王,有一件事孩儿不知道当不当讲。”

    郑经见郑成功的心情不错,鼓起勇气道。

    “你说吧。”

    “父王,孩儿想前往镇江驻守,为父王分忧!”

    郑经朗声说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阵父子兵(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郑成功直是感到有些惊讶。

    “你要请命去镇江驻守?”

    “是的,父王。孩儿如今已经长成,理当为父王分忧。”

    郑经毫不犹豫的说道:“镇江乃是南京之门户,地位十分重要。孩儿愿意为父王驻守此地!”

    郑经说的这些道理郑成功当然明白。

    镇江是南京的东大门,自古便有守南京必守镇江的说法。

    他这一次率部从长江攻入,也是在镇江遭到的阻力最大。

    拿下镇江后,南京甚至没有怎么打明军就进城了。

    所以郑成功在镇江是留了足够多的兵力的。

    但听郑经的意思,他似乎不怎么放心?

    “你是觉得怕有人暗通东虏,献城卖了我们?”

    “父王明鉴!”

    郑经送上一记马屁道:“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有些人明天上道貌岸然,实则一肚子的坏水。不到关键时刻,你还轻易发现不了。”

    稍顿了顿,郑经接道:“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些事情是孩儿该担当的,还望父王成全。”

    其实郑成功对军中一直也是有些顾虑的。

    虽然凭借他的权威暂时可以压住一些不同的声音。但万一他有个意外,一命呜呼了呢?

    这在战场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郑成功也是人,自然不可能确保自己一直安全。

    如果他有意外,郑经作为延平世子自然要继承他的王位,统领这支大军。

    届时主少军疑,若真有几个野心家跳出来,郑经能否镇得住?

    从这个角度看,提早让郑经进入军中独当一面,既可以历练能力还可以培养资历,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事情。

    只是,会不会有些揠苗助长,太过着急了?

    郑成功当然信得过郑经,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父子之情更为稳固的?

    血浓于水啊,便是天下人都反他,他的儿子也不会。

    只是万一郑经遭遇他的老部下挑衅怎么办?没有他在身边给儿子撑腰,儿子真的能够处理好这一切吗?

    郑成功心中更多的是一个老父亲的担忧。

    其实郑经的这番话已经想说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这段时间利用父王养伤的时间,他们父子二人朝夕相处,增进了不少感情。

    郑经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加之本兵张煌言的鼓励,他还是决定说出来。

    见父王陷入沉思,郑经也不催促。

    对他来说不论父王作出什么决定他都能接受。

    如果父王派他去镇江驻守自然最好,即便不行他也能够跟在父王身边侍奉,尽到一个人子的责任。

    郑成功很少犹豫不决,但在郑经这件事上他确实很为难。

    孩子大了,就想要独自做一些事情,以来证明自己。

    但他真的很怕郑经会有什么意外。

    虽然南京距离镇江很近,但若是有一些突发事件,郑成功也是来不及救援的。

    经过很长时间的一番权衡,郑成功终是叹了口气道:“也罢,你既然想去就去吧。父王会命甘辉将军辅佐你,做你的副将。”

    对于甘辉,郑成功是十分信任的。

    虽然得知舟山被攻陷的那一刻他恨不得直接斩了甘辉。但冷静下来后他就意识到这不是甘辉的问题。

    事实上,甘辉已经竭尽全力把损失降到最低了。

    别的不说,若不是甘辉杀出一条血路,郑成功怕是就见不到郑经了。

    思来想去,他的这些老部将中就属甘辉最是忠心耿耿,也不会有欺压少主的心思。

    “甘叔叔?那太好了,谢谢父王!”

    郑经闻言大喜,冲郑成功拱了拱手。

    “怎么,你和甘将军很处得来?”

    “在舟山时甘叔叔总会带我去军中视察。”

    郑经也没有想要避讳的意思,实话实说道。

    郑成功闻言心中一沉。

    看来确实是他太过疏忽孩子的教育了。

    连甘辉这样一个部将都知道主动带着郑经见见世面,郑成功自己都不能抽出时间对儿子言传身教。

    好在他现在终于想明白了。

    “父王,怎么了?孩儿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吗?”

    郑经以为郑成功是嫌他结交大将,连忙惶恐的问道。

    “不要害怕,你做的很好。”

    郑成功拍了拍郑经有些稚嫩的肩膀道:“有不懂的地方就问甘将军,父王相信你!”

    “多谢父王,那孩儿去准备准备,争取尽早启程!您自己可得多注意,照顾好自己啊。”

    “去吧。”

    郑成功怜爱的点了点头,和声说道。

    郑经离开郑成功的房间后一路疾行,正好跟迎面而来的张煌言撞了个满怀。

    “世子?”

    张煌言揉了揉胸口,有些惊讶道:“世子这么急着要去哪里?”

    郑经连忙道歉道:“不好意思,侄儿走的太急冲撞了张世伯。”

    “无妨。”

    张煌言摆了摆手道。

    “是这样的,侄儿刚刚向父王请命,想要前去镇江驻守。父王同意了!”

    郑经咽了口吐沫道:“侄儿便想着早些回去收拾收拾东西,好早些启程。”

    “前往镇江驻守?”

    张煌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以他对郑成功的了解,是不可能那么痛快的答应啊。

    难道说这些时日的相处让郑成功想明白了?

    “是啊,父王还命甘辉将军辅佐我。只是可能要让甘辉将军屈居副将了。”

    张煌言闻言微微颔首。

    调甘辉为副将,这么看来倒像是郑大木的做派了。

    甘辉刚刚丢掉了舟山,虽然不是他的主要问题,但肯定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郑成功将其降成副将调往镇江,也算是给死去的将士家眷一个交代了。

    郑成功先是自罚军棍,又对舟山主将降职处分,这件事便可以揭过去了。

    甘辉这个人张煌言还是有些印象的。二人曾经一起共事过,此人水战能力一流,用兵很是稳妥。

    最重要的是此人没有什么坏心眼,不会做背地里阴人的勾当。

    对于郑经来说,有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部将在一旁辅佐,郑成功确实可以放心了。

    “世伯可还是有什么要叮嘱的吗?”

    人逢喜事精神爽,郑经自问现在便是多么难听的话他都能听得进去。

 第一百八十六章 吴三桂的野心(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巴陵一战,明军尽歼清军精锐。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临国公李来亨率领明军水师一举捣毁了清军在洞庭湖的水师营地。

    此役除了周培公带着些许心腹仓惶逃走外,结果对明军可谓是完美。

    朱由榔的目的都已实现,不仅拿下了这座武昌门户,还将棺材炸城战术完美实现。

    今后棺材炸城可以作为常备战术,时刻都能使用。

    如今明军要做的就是沿江北上,直捣武昌。

    从巴陵到武昌,沿线都是一些小关隘,朱由榔觉得以明军如今的战力真打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是天气渐渐转冷确实是个问题。

    朱由榔原本是想在入冬之前拿下武昌的。但现在看来,似乎很难。

    再怎么说,武昌乃是整个湖广的中心,清军在此囤积的兵力一定不少。

    朱由榔已经做好了鏖战的准备。

    在巴陵稍作休整后,朱由榔便准备启程向武昌进发。

    “陛下,臣接到急报,延平郡王光复南京了!”

    “什么?”

    朱由榔听到这个消息直是惊讶的无以复加。

    郑成功光复南京了?

    他虽然下旨命令郑成功配合东征明军行动,可没有想过郑成功能够一举打下来南京。

    只能说清军掉以轻心的,守住了一次就认为郑成功短时间内不会再进攻。

    正是利用了清军的这种心理,郑成功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南京。

    其实光复南京的意义更多是政治上的,明军在宣传上可以多做文章。

    至于以此为据点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那就看郑成功的本事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郑成功作为光复南京的大功臣,朱由榔是一定要封赏的。

    思来想去他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只有爵位了。

    其实南明滥封爵位就是从永历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国公的爵位还很珍贵。

    但自从永历滥逢爵位后,国公遍地走,伯爵不如狗。

    甚至连王爵都烂大街了。

    光是原来的大西军将领就封了不少郡王,一字王还有秦王孙可望、晋王李定国、蜀王刘文秀。

    以至于被封为延平郡王的郑成功矮了他们一头。

    这次加封郑成功只能封一字亲王了。

    “这真是天助朕也。朕这就下旨,加封延平郡王为忠王,世袭罔替!”

    郑成功此举算是把江南的一潭死水彻底盘活了。

    甚至这让朱由榔萌生了东西合进拿下南直隶的想法。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朱由榔能够顺利的拿下武昌。

    一口是吃不成个胖子的,还需要循序渐进。

    贵州,贵阳府。

    鳌拜刚刚率部离开后不久,洪承畴便将吴三桂‘请’了回来。

    其实洪承畴是没想到吴三桂会回来的。

    毕竟他走的时候是那么的灰头土脸。

    但凡有点脸皮的人都不会回来,可吴三桂没脸没皮啊,竟然真的回来了!

    洪承畴也只能将计就计,设下酒宴为吴三桂接风洗尘。

    “哈哈,平西将军能够不计前嫌回到贵阳,老夫甚慰。”

    洪承畴亲自替吴三桂倒了一杯酒递给了他。

    “之前因为鳌大人的关系,平西将军和老夫闹了些不愉快。不过现在事情都过去了,鳌大人率部北上增援湖广。平西将军可以安生的在贵阳待着了。”

    吴三桂心中冷笑,他心道谁不知道是你这个老狗在从中作梗,还在这里装作一副无辜的样子。老子真是想吐!

    他之所以回到贵阳来当然不是因为念及与洪承畴的旧情,而是想要狠狠敲洪承畴一笔。

    明军东征湖广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从鳌拜匆忙北上就不难看出明军这次是倾巢而出。

    吴三桂嗅到了机会。

    如果他这个时候攻打云南,岂不是如探囊取物?

    他打不过李定国,还打不过沐天波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