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99章

南明第一狠人-第99章

小说: 南明第一狠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招募的士兵隶属于军队,和士兵们一起过着军旅生活。

    李定国却觉得女兵在军营中多有不便。

    毕竟军队是打仗的地方,便是火兵都是男人。

    男女有别,干柴烈火在一起很容易惹人闲话。

    这些士兵都是光棍难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朱由榔细细一想确实也有道理。

    这个时代男女大防的观念还是很盛行的。

    要想在短时间内扭转这个观念并不容易。

    即便是原来的闯营、西营,也是会把妻儿老小单独编成老营,避免士兵和家眷直接相见。怕的就是私情干扰到行军大计。

    若是放任不管,后果是很严重的。

    哪怕是京剧,一开始也都是男人反串扮演女性角色。

    但是一想到文艺队的女角色都是男人扮的,朱由榔便有些尴尬。

    只能慢慢来改变人们的固有看法,不能急于求成。毕竟改变是需要过程的。

    “听说了吗,军队里要招文艺兵。”

    “文艺兵是什么意思?”

    “就是唱戏的。唱戏懂不懂?”

    “啊,唱戏的啊。那不就是伶人吗?”

    “那可不一样,文艺兵是受到朝廷认可的。”

    “那文艺兵也要住在军营里吗?”

    “那当然,文艺兵也是兵啊。你见过当兵的不住军营吗?”

    “那跟战兵一起住还是跟火兵?”

    “都不一起,单独成营,叫做文艺队!”

    “文艺队这个名字真是有些怪的。”

    “嘿,新东西嘛总是这样的。等习惯了就好了。”

    “既然是唱戏的,那这文艺兵的待遇肯定不算好吧?”

    “那也不是,虽然比不了战兵,但文艺兵一个月也有一两银子,也不算少了。而且顿顿有肉吃,还不用上战场拼杀,简直太好了。”

    “这倒也是,这文艺兵应征者肯定不少吧。”

    “那肯定啊,有这种好事,但凡会唱两句有两嗓子的都想去试试,简直都抢破头了。”

    “苏家班那唱昆曲的小生红不红,人家也去了,听说也是冲着能够转籍。”

    戏子伶人乃是贱籍,属于下九流的存在。他们赚取的银钱可能很多,但和娼妓皂隶一样受到世人的歧视。

    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始终被人冷眼轻视,一辈子也不能翻身。

    所以但凡赚到银钱的伶人都想要能够脱籍转籍。

    不管花多少银钱他们都愿意。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还关系到他们的后代。

    这个苏家班唱昆曲的当红小生应该就属于这个类型。

    朝廷和陛下给他们开了一扇门,他们自然要去推上一推。

    哪怕最后文艺队没有征募他们,他们也努力了尽力了不会后悔。

    一旦成功他们就能洗脱贱籍成为良民。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就能够读书考科举,生活便有了盼头。

    这都是大明天子给他们的,也是清廷给不了他们的。

    就冲这点他们就无条件的支持明军,支持大明。

    “以他的条件要想被征募还不简单?”

    “那也不一定。听说明军审核的很严呢。不仅要审你,还要审你爹妈,审你祖上!连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扒一遍!”

    “嘶!这也太恐怖了吧。”

    “那不是怕有鞑子奸细混入其中吗?毕竟这文艺兵也是要待在军营里的,跟将士们朝夕相处,万一刺探到什么重要的军情回去告诉鞑子,鞑子不就能针对性的进攻了吗?”

    “那倒也是,求稳总是没错的。”

    “嘿嘿,听说这文艺队不仅给将士们演出,闲时还会去街市上表演呢。咱们呐有耳福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克湖州兵抵余杭(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郑成功大军出南京后直奔杭州而去。

    他留下张煌言镇守南京,由郑经、甘辉守镇江,可谓做了十全布置。

    郑成功对杭州并不陌生。

    事实上他当年在南京国子监做监生的时候闲来无事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杭州。

    崇祯末年北边已经是烽火连天,战乱不断。

    但江南还是莺歌漫舞,才子佳人风流倜傥。

    杭州更是其中的翘楚。

    由于有着西湖的存在,世人偏爱杭州。

    若不去杭州游历一番仿佛就白走了这一遭似的。

    雷峰塔的传奇,灵隐寺的禅意,断桥的故事混杂在一起让人感到韵味十足。

    但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崇祯十七年天子自缢殉国的那一刻全都破灭了。

    就如同镜中月水中花,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终究是虚幻缥缈的。

    在这一刻杭州的才子佳人才意识到原来天下真的大乱了。

    他们本能的想到衣冠南渡,想到赵宋的偏安江南,想到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

    他们害怕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亡国之民。

    清军的铁骑以碾压一切的姿态迅速的控制了整个北方,连李自成也抵挡不了满清的兵锋。

    一切的一切似乎应证了他们的惊恐,梦魇似乎趋向于变成现实。

    最可怕的是他们找不到一个精神寄托,或者说一个拥戴效力的对象。

    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与李自成失散,下落不明。

    由谁来继承大统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

    大明南京的官员们为了拥戴之功打破了头。有的拥立福王朱由崧,有的拥戴潞王,就连史可法也迟迟不能作出决定。

    拥立这种事情不是闹着玩的。

    若你拥立的人成为了皇帝,那就意味着你下半辈子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但从龙之功不是那么好争的,万一失败后果不仅仅是罢官那么简单,很可能赔上自己乃至亲友的身家性命。

    而且对史可法这些东林党人来说,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朱由崧的福藩身份问题。

    当初万历皇帝为了立福王为太子和朝臣们争的不可开交,为此不惜以不上朝来威胁。

    以东林党为首的朝臣们却完全没有示弱的意思,跟万历皇帝死磕到底。

    是为国本之争。

    由国本之争衍生出来的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闹得大明从上至下一地鸡毛。

    最终还是万历皇帝屈服了,他让福王去河南就藩,立了后来的光宗皇帝为太子。

    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阶层获得了胜利。

    而朱由崧是老福王的儿子。

    一旦他被推上皇位,会不会对东林党进行清算谁也说不准。

    万一皇帝存心报复,东林党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史可法的老师是东林党魁左光斗,他也被当时的东林党推举为领袖。

    他必须要对整个东林党负责。是以他当时更倾向于立潞王。所谓立贤就是史可法提出来的。

    但事实上潞王也不一定就贤,只是东林党攻击福王的一个借口罢了。

    可谁能想到当时朱由崧主动通过太监联系到了江北四镇,获取了他们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江北四镇以武力胁迫南京文官们屈服。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史可法见大势已定也只好承认朱由崧。

    是以朱由崧在江北四镇的骄兵悍将护送下到南京即位,是为弘光帝。

    弘光帝自然不喜史可法,四镇因为拥立愈发骄横。整个小朝廷在内斗中消耗甚巨,弘光帝一心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以至于一年后满清便南下攻破了南京。

    史可法殉国,弘光帝本人被清军押送回京师处死。

    弘光帝死后,各地为了争统又打的不可开交。

    当时郑成功已经回到了福建。他和父亲郑芝龙拥立了唐王朱聿键。

    是为隆武帝。

    于此同时,张煌言等人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

    可惜郑芝龙背叛了隆武帝,引清兵入福建。

    隆武帝殉国后,朱由榔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即位,是为永历帝。

    郑成功当时便和父亲郑芝龙分道扬镳,发誓要抗清到底洗刷家族的屈辱。

    虽然没有了拥立之功,郑成功还是以大局为重,并和张煌言打出来许多精彩的局部配合。

    可惜湖广丢失,忠贞营远去,局势一下子就崩了。

    加之后来孙可望降清,清军控制贵州,大明只剩下两省之地。

    眼瞅着就要亡国,郑成功和张煌言急忙策划了长江之战。

    永历十三年初的那次失败了,但第二次尝试成功了。

    回溯这些历史,郑成功觉得历历在目。

    眼下形势有所好转,郑成功自然不会让机会从手中溜走。

    杭州他是一定要取的,便是为了那些惨死的明军家眷他也要报仇!

    血债血偿,他要用郎廷佐和施琅的人头祭奠死去的明军家眷!

    在刚刚进入浙江湖州时,明军遭到了外围清军的一些抵抗。

    只是布置在这一区域的清军数量显然不多,明军在郑成功的指挥下并没有耗费太多的精力便一举克敌。

    郑成功下令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向杭州进发。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攻入杭州了,他一刻也不想多等!

    “殿下,前边就是余杭了。”

    余杭是杭州府的门户,郑成功拿下了余杭清军便无险可守,只能死守杭州城了。

    他知道清军一点会在此布下重兵阻击。

    但不要紧,郑成功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余杭。

    由于余杭多丘陵地形,郑成功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

    铁人军是绝对的核心,就在郑成功身边保驾。

    其余军队按照各镇分属统领统辖。

    此次郑成功出动了五万人攻打杭州,立求一举拿下。

    抛开报仇的成分,拿下杭州的政治意义同样很巨大。

    作为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城,杭州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南京。

    如果郑成功能够把南京、杭州都攥在手上,江南的反清抗清人士看到后一定会纷纷揭竿而起。

    这就是郑成功想要的效果。

    彻底击败清军光复天下仅仅靠他一个人不行,而要靠全天下的有识之士!

 第二百一十九章 管效忠设伏(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却说管效忠率领一万清兵前往余杭驻防。

    虽说他的作用只是诱敌深入,可只带这点兵多少还是有些心虚。

    毕竟他要面对的是郑成功,那个可以从长江口攻入,一路克敌拿下南京的郑成功!

    抛开立场问题,管效忠其实还是蛮欣赏郑成功的。

    郑成功这个人虽然沾了一点他老爹郑芝龙的光,但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然这么些年来不可能把手下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替他卖命。

    有时候管效忠也在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拉起一支人马单干,但对比了郑成功之后他就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按死了。

    他一没有郑成功的人脉背景,二没有郑成功的执行力和果决,是万万不可能单干的。

    靠着清廷这颗大树还好乘凉,真要是离开单干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朝廷大军剿灭。

    强如吴三桂现在不也是名义上遵奉清廷吗?

    人啊有时候还是要认清现实的。

    来南京的这些年,管效忠自认为和朗廷佐还是配合的很好的。

    二人一文一武,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把整个两江流域治理的井井有条。

    不说百姓安居乐业吧,至少没什么人敢扯旗造反的。

    当然,四明山的那帮子明匪除外。

    其实管效忠还是有些疑惑的。

    生在乱世,你要说为自己而战那还有些说法。

    毕竟打下了江山那可是能做皇帝的。世间谁不想做皇帝?

    但是清廷都已经拿下江山了,却还想着为明廷为朱家争天下,这是怎么个意思?

    管效忠真的理解不能。

    而且这种抵抗注定是要失败的。

    以明清之间的差距,便是再来十个郑成功,十个李定国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既然抵抗不了,为什么不索性投降了呢?

    投降之后可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当然,现在管效忠要考虑的就是完成总督大人交给他的任务,诱郑成功孤军深入。

    比起拿下镇江,光复南京,郑成功的人头显然更有吸引力。

    如果他们能够斩杀郑成功,把首级送到京师去,皇上看了势必龙颜大悦。

    那么他们之前所犯的所有罪责都能一笔勾销。

    是非成败便看这一哆嗦了!

    抵达山沟沟后,朗廷佐当即下令构筑防线。

    虽然目的是诈败,但也要演的像一些,不然被郑成功一眼看破还怎么演下去?

    管效忠心情还是有些紧张的。

    他不知道郑成功这次究竟带了多少人,以总督大人和施琅的兵力,能否一口将其吃掉?

    “都给本提督仔细着点,鹿柴卡住路口,不要留空隙!”

    余杭地区多丘陵和低矮的山峰。

    山沟沟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里是明军进军杭州的必经之路。

    郑成功只要想攻打杭州就必须经过这里。

    布置好一切管效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了。

    据他估计要不了多久郑成功就要到了。

    管效忠心中竟然有些期待。

    他要用一场大胜洗刷屈辱,也让郑成功明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殿下,前面这山看起来有些险峻啊。”

    郑成功亲兵见到面前一座山峰横住了去路,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军从南京行来,一路上基本都是平地,根本遇不到什么山峰。

    这算是他们见到的第一座。

    郑成功也不禁皱起眉来。

    兵家行军,最忌讳的事情就是遇到山。

    因为山里太容易设下埋伏了。

    便是郑成功自己也经常用这一招。

    当初郑氏在福建,便屡次在仙霞关设伏,打的清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其中套路郑成功自然是懂得。

    万一清军在此地设伏,还真是有些难办。

    “传本王将令,大军先就地休息。派出斥候前去查探。”

    “得令!”

    亲兵毅然领命而去。

    郑成功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现在也觉得攻打杭州的做法有些冲动了。

    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这是激励士气最好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